慈禧在自己死的前一天,真的下令毒死光緒了嗎?

841574844


1908年11月14日,38歲的光緒帝匆匆走完了自己短暫的人生,英年早逝。十幾個小時後,74歲的慈禧太后,也緊跟著撒手人寰。

一個是大清朝名義上的傀儡皇帝,一個是統治清王朝長達半個世紀的實際掌權者。兩人前後腳去世,不但震動大清朝野,也讓流言滿天飛。天下真有這麼巧的事?正值壯年的光緒的死,是否藏有什麼秘密?

(光緒帝劇照)

100多年來,關於光緒帝的死因,世人爭論不休,被人下毒害死的說法甚囂塵上。但高高的皇宮庭院,阻擋和掩蓋了太多的宮闈秘密,人們也只能猜測、懷疑,任何人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

加上光緒帝死後,清廷對他的死因諱莫如深,嚴厲打擊“造言煽亂匪徒”,此事也就成為了一樁歷史謎案。

直到2008年,由清西陵文物管理處等4個單位聯合組成的 “清光緒死因”課題組,經過5年的艱苦考證,才對外公佈消息:通過對光緒的頭髮、骨骼、衣物等科學檢測,其身體內砒霜含量,明顯超過人體致死量,光緒是中毒身亡的。

那麼,問題來了,誰是毒殺光緒帝的兇手呢?

最有可能的是兩個人,一是袁世凱,二是慈禧太后。

為什麼說袁世凱有可能是毒殺光緒帝的主謀呢?

眾所周知,戊戌變法的失敗,除了光緒帝和維新派軟弱的原因外,袁世凱的告密,也是造成戊戌政變的直接導火索。

因為袁世凱的告密,直接導致了“戊戌六君子”慘遭殺害,同時惹怒了慈禧,將光緒帝軟禁於中南海瀛臺涵元殿。

經過這一變故,光緒帝對袁世凱可以說恨之入骨。袁世凱不但導致光緒帝的政治抱負毀於一旦,還讓他幾乎失去了人生自由,徹底淪為傀儡。因此,光緒帝“日書項城名以志其憤”,可見他內心對袁世凱有多麼憎惡和仇恨。

袁世凱對自己的處境也心知肚明。慈禧一旦駕鶴西去,光緒重新掌權,必定找他算賬,輕則削官貶職,重則殺頭問罪。因此,袁世凱一定會在慈禧去世前想辦法除掉光緒,以徹底解除危險。

恰好,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記載了一個光緒帝死前的細節,說光緒帝本來身體無大礙,只是犯了一些老毛病,同時伴隨有感冒。後來袁世凱著人送進來一劑湯藥,光緒帝喝下後,腹內絞痛,不停地在病榻上翻滾,最終死去。

(袁世凱劇照)

不過,這一說法也存在明顯的漏洞。

其一,古代封建帝王宮禁制度嚴密,即便是皇親國戚進獻的食物,都必須經過檢查試吃,在確保安全後才能送給皇帝。何況是從宮外送進來的藥物,斷沒有直接到達光緒帝帝手上的可能,除非是有人背後命令放行。

其二,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光緒帝憎恨袁世凱,作為擅長權謀之術的袁世凱,他會冒如此風險,明白地告訴世人,光緒帝就是他毒殺的嗎?他能心甘情願地承擔弒君之罪嗎?難道袁世凱不害怕被慈禧砍頭嗎?

其三,溥儀和袁世凱也是有仇怨的。1912年溥儀的退位,就是由於袁世凱的逼迫和勸說。那麼,溥儀的話,又有幾分可信度呢?是否存在溥儀惡意抹黑袁世凱的可能呢?

所以,縱然袁世凱有殺人之動機,但他也沒有殺人之膽量和時機。

那麼,慈禧就應該是最有可能的嫌疑人了。

慈禧確實有毒殺光緒的動機。早在戊戌政變中,慈禧屠殺“戊戌六君子”,軟禁光緒帝時,就已經對光緒帝動了殺機。

她未雨綢繆地立了溥儁為大阿哥,準備廢掉光緒,改立溥儁為<strong>帝。後來遭到朝野各種勢力和外國列強的強烈反對,才打消了廢黜光緒帝的念頭。

後來,慈禧身體狀況惡化,病情日益加重後,她又一次對光緒帝起了殺心。害怕一旦自己死去後,光緒帝會推翻自己掌權時頒佈的政策,清算自己的親信。

(慈禧劇照)

同時,慈禧也是具備毒殺光緒帝能力的人。

從戊戌政變開始,光緒帝就被軟禁在涵元殿。雖然在八國聯軍的炮火聲中,光緒帝曾短暫地隨慈禧西逃。回到北京後不再被囚禁,還經常臨朝聽政,似乎恢復了正常的帝王生活。

但光緒帝仍然被慈禧牢牢地把控著。他的一言一行,日常起居等,都處在慈禧的嚴密監視之下。沒有慈禧的授意,外人是很難接近光緒帝的,更談不上伺機毒殺。

同時,慈禧生前還有要殺死光緒帝的言行。

早在1898年,慈禧就遍詔全國名醫為光緒帝治病,造成光緒帝病重的假象,為日後廢黜和殺死光緒打下伏筆。

《德宗實錄》裡記載了慈禧當時發佈的諭旨:“朕躬屢有不適,京外如有精通醫理者,即著臣工保薦候旨,即日馳送來京,毋稍延遲。”而實際上,當時的光緒帝,正在為維新變法忙得焦頭爛額,並沒有所謂病重的徵兆。

1908年10月10日,恰逢慈禧生日。光緒前往拜壽,但慈禧拒絕了光緒的好意,傳旨“皇帝臥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禮,輟侍班”。

《崇陵傳信錄》載:“時太后病瀉數日矣,有僭上者謂帝聞太后病,有喜色。”慈禧聽後怒不可遏,“我不能先爾死”。

由此可見,此時的慈禧,已經下定決心毒殺光緒帝了。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去世當天,禮部尚書溥良曾親眼看見一個太監從慈禧寢宮裡出來,端著一碗酸奶給光緒帝送過去。隨即,慈禧命人將光緒的棺槨抬到乾清宮安置,著手準備後事。果然不久後,光緒帝就駕崩了。

綜上所述,光緒帝應該是被慈禧毒死的。

(參考資料:《德宗實錄》《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08年11月,大清帝國的統治者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前後離世,兩人的死亡時間僅隔了一天。

按公開的說明,是光緒皇帝在前,慈禧太后在後,但事實上,未必。

從目前的各種考察證據來看,光緒皇帝雖然已經病入膏肓,但其死因,應該是被人為的用砒霜毒死。

如果真是這樣,這就引發了另一個重要問題:慈禧太后為什麼要這樣做?


有人說,這是因為在戊戌年後,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矛盾極大,為了防止報復,慈禧太后這才在臨死前下令毒死光緒。

不過,僅以兩人矛盾來解釋,似乎又有些過於簡單草率了。

道理很簡單,如果慈禧太后想要謀害光緒的話,在之前10年中,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實行,又何必在兩人都已危在旦夕之時才進行呢?

而且,戊戌年的“圍園殺後”之謀,慈禧太后雖然懷疑光緒皇帝有所參與,但事實上,光緒是替康有為等人背了黑鍋,他對此是並不知情的。

更何況,從名分上來說,慈禧太后既是光緒的伯母,又是他的姨媽,將光緒從小一手帶到,要說兩人關係有多惡劣,也未必(不可偏聽偏信梁啟超之流的謠言)。


以此而言,如果慈禧太后與光緒的矛盾不足以要謀殺後者的話,那筆者大膽地推測:

慈禧太后之所以要用砒霜加速光緒的死亡,很可能是為了安排繼位的方便。而且,慈禧太后很有可能是先死,而提前安排秘不發喪。

其邏輯應該是這樣:鑑於光緒也即將不久於人世,而慈禧太后先行一步的話,清廷朝政很可能陷入到崩塌的境地。


正因為如此,慈禧太后必須在死前做出皇位繼承的重大安排,以便於朝政的正常過渡。而從這個意義上說,垂死並喪失了行政能力的光緒皇帝反成為這一過程中的重大障礙。

如此一來,為了讓攝政王載灃能夠名正言順的接管朝政,慈禧太后與光緒這兩個即將走向死亡的人,其同赴地府反而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選擇。

更詳細的解讀,可參考拙著:《天命所終:大清帝國的衰亡》。



坑爹史冊


光緒肯定是被慈禧殺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根據2008年現在的專家對光緒進行的屍檢報告,從光緒的頭髮裡發現出了超量的砷。砷是砒霜的主要元素,由此可以確定,光緒是被人毒殺,而且所使用的毒藥是古代常見的砒霜。

關於光緒帝的死亡,歷史上一直認為是慈禧在臨死之前命令殺掉了光緒,因為光緒帝的死實在是太蹊蹺。

光緒帝死於1908年的11月14日,慈禧死於1908年的11月15日凌晨,兩者相差不到24小時,要說這是巧合,那帝國的兩個最高統治者於24小時之內相繼去世,這也實在是太過巧合了吧?



事實上,慈禧殺光緒既有動機也有必要,而且慈禧也是當時唯一一個有條件有可能殺掉光緒的人。

慈禧與光緒的宿怨已深,在歷史上雖然慈禧和光緒有過一段蜜月期,但是在戊戌變法之後,慈禧和光緒就已經撕破了臉。慈禧將光緒皇帝作為天字第一號囚犯囚禁在中南海瀛臺,整整十年時間,沒有讓光緒接觸外部世界。

1898年,當戊戌變法進行到最後階段時,守舊派和改良派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康有為和梁啟超派人去天津拉攏袁世凱,希望利用北洋軍包圍頤和園,囚禁甚至殺掉慈禧太后。這次政變最後以袁世凱的叛變而告終,慈禧太后粉碎了這場未遂的政變,抓捕並殺掉了一大批革新派,戊戌變法也由此告終。雖然光緒皇帝本人並不知道他們“圍園殺後”的計劃,但光緒皇帝的責任是推不掉的,慈禧對於光緒從此徹底失望,一度想要廢掉光緒皇帝,只不過由於後來洋人不滿意所以並沒有付諸實施。但是,在慈禧的心中,早已經把光緒帝給拉黑了。



慈禧殺掉了譚嗣同等改良派的骨幹,康有為梁啟超等因為消息得知的早逃過一命。後來八國聯軍進京時,慈禧還殺掉了光緒最心愛的珍妃,可以說不僅是慈禧把光緒給恨透了,光緒同樣也恨透了慈禧,這也是慈禧一定要殺掉光緒的原因。

雖然慈禧和光緒矛盾很深,可是在1908年11月份的時候,慈禧已經是一個行將就木的死人了,他為什麼還要趕在自己死前殺掉光緒呢?

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名譽,以及權力繼承。



如果慈禧先死掉,那麼慈禧死之後,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就變成了光緒,無論是列強還是朝廷大臣,亦或是民間的改革派和地主官僚,幾乎所有人都希望光緒帝能出來主持大局。如果慈禧死了,光緒還活著,那麼慈禧生前所做出的那些權力繼承的佈局,則幾乎會全部作廢。

慈禧在病危時對清朝的未來做出了規劃——自己死後,由親侄女隆裕太后(當時還是皇后)掌權,載灃作為攝政王夫作隆裕太后,而當時只有三歲的愛新覺羅溥儀將繼位成為新皇帝。

如果自己死了,光緒沒死,那麼這一套繼承方案肯定是行不通的,因為皇帝還在,那麼愛新覺羅溥儀不可能繼位,隆裕和載灃也不可能掌權所以為了保證自己所安排的繼承人能夠成功繼承權力,慈禧也一定要殺掉光緒。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名譽。

歷史無數次證明,讓自己的敵人在自己死後評論自己,結果一般都是災難性的。

比如霍光,這個西漢的權臣,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皇帝並沒有對自己表現任何的不滿,但是在自己死後,他全家被皇帝滅族,家族的一切榮譽都被皇帝剝奪。張居正也如此,張居正在生前,萬曆皇帝對他可謂是恩寵至極,但是張居正一死,萬曆皇帝立刻反攻清算,還逼死了他的兒子。

慈禧雖然是太后,但是他與霍光張居正這些權臣一樣,都屬於名不正言不順的篡奪了皇權。加上光緒皇帝與慈禧有如此之深的積怨,雖然光緒皇帝在慈禧死之前還表示恭順,但是可以想象的是,慈禧一旦死去,光緒皇帝必然會對慈禧進行反攻倒算。

慈禧不僅要殺掉光緒皇帝的動機,而且她也是當時唯一一個擁有殺掉光緒皇帝的條件的人。

雖然大多數人都傾向於光緒皇帝是被慈禧謀害的,但是歷史上關於究竟誰殺了光緒皇帝,還是有好幾種說法,除了慈禧之外,還有袁世凱說,李蓮英說。



實際上,另外兩種說法都是無稽之談,為什麼呢?袁世凱雖然跟光緒皇帝彼此之間有深仇大恨,但是,在慈禧死時,袁世凱的權力還遠遠沒有之後那麼大,當時的袁世凱自己的位置能不能保住還很難說,更不要說潛進皇宮裡殺掉光緒皇帝了。

而李蓮英雖然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慈禧派的人,但事實上,李蓮英跟光緒皇帝的關係相當之好,李蓮英本人對光緒皇帝也很忠誠。李蓮英是一個很稱職的奴才,光緒皇帝當時對他非常看重,而且一直也很感激,李蓮英就更不可能殺掉光緒皇帝了。

所以謀殺光緒皇帝的兇手可能也只可能是慈禧。這個73歲的老婦人,在臨死之前,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譽以及自己未來接班人的權力,謀殺了38歲的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是慈禧失算了,他部署的年輕人根本沒有繼承清朝的能力,三年以後清朝就滅亡了。而慈禧所追求的名譽也完全沒有得到,她永遠被中國人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小約翰


對於光緒皇帝的突然暴斃,絕對是他的“親爸爸”——慈禧在下黑手。

載湉生於1871年,雖然稱慈禧為“親爸爸”,可是他卻不是慈禧的親生兒子,咸豐和慈禧只有一個兒子載淳,即同治皇帝。

不過,活了19歲的載淳沒有留後,載淳一死,咸豐一脈便絕了後,所以,慈禧選了載湉作為皇帝繼承人。

載湉也是慈禧經過深思熟慮後擇定的人,一則載湉是她的胞妹的兒子,二則載湉也是辛酉政變功臣奕譞的兒子,三則載湉年幼且奕譞聽話,讓載湉繼位,她能夠繼續掌控權柄。

1908年11月14日,當了34年皇帝的載湉在瀛臺一命嗚呼。

這個被“親爸爸”慈禧控制了一生的“傀儡皇帝”,也總算是擺脫了命運的桎梏,或許他在臨死前也曾重重地喘了一口氣。

不過,載湉這邊的哭聲響起來沒多久後,慈禧那邊也傳出了一片慟哭。

1908年11月15日,光緒皇帝死後的第二天,樂壽堂中的慈禧老太婆也終於熬到了人生的盡頭,拋下被她整得七零八落的清王朝,撒手人寰。

載湉死於14日,慈禧死於15日,難道真的只是巧合?

恐怕不然。

1908年11月14日,這一日傍晚,啟功的曾祖、清禮部尚書溥良此時正好守候在樂壽堂外,慈禧已經病入膏肓,隨時可能會嚥氣,所以,主管禮儀和祭祀的禮部尚書溥良只好在這日夜守著,只等她一嚥氣,便依規矩為她處理後事。

如果說光緒此時也已到了病及生命的時候,守在瀛臺的又是禮部的哪位官員?如果說沒有禮部官員值守的話,是不是意味著當時的光緒的病實際上沒有那麼嚴重?

溥良突然看到一個太監從樂壽堂裡走了出來,手裡捧著一個蓋碗,他隨意地問了一句,端的是什麼?

太監一看是溥良,便恭恭敬敬地答道,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

塌喇是什麼?是酸奶。

此時病重將亡的慈禧,竟然沒有忘了關心被她囚在瀛臺10年的皇帝,在臨死前仍然不忘讓人給他送去一碗酸奶,真可謂是“感情深厚”呀!

可是,這碗酸奶送到瀛臺後,沒過多久,便傳出了載湉的死訊,隆裕皇后寵信的宦官小德張匆匆忙忙跑到了太醫院,告知了眾人皇帝駕崩的消息。

究竟是什麼病,能讓載湉在發病後死的這麼快,快的連傳喚太醫的時間都沒有?

對於載湉之死,“毒死”之說可謂已經深入人心了,除了慈禧毒死光緒的說法外,也有李蓮英毒死光緒或者袁世凱毒死光緒的說法。

李蓮英毒死光緒的說法又是何意?李蓮英是誰的人,聽命於誰?即便真是李蓮英下毒,幕後之人除了慈禧又能是誰?更何況,李蓮英既然毒死了光緒,又為何要隱退?此說法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

再看袁世凱,載灃上位後能夠一紙罷免了袁世凱,便說明當時的袁世凱遠沒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他的手真能伸到皇宮?他毒死光緒又是為了什麼?因為戊戌年的所謂“告密”?不說“告密”之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即便是真的,憑他手裡的軍權,光緒沒死的話也不敢對他下死手。

況且,他毒死了光緒又能怎樣?他是能當皇帝,還是能控制新皇帝?可見袁世凱毒死光緒之說也是無稽之談。

此外,曾給載湉診治的屈桂庭在回憶錄《診治光緒皇帝秘記》中寫到——迨至十月十八日,餘復進三海,在瀛臺看光緒帝病。是日,帝忽患疼痛,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的了不得”時,中醫俱去,左右只餘內侍一二人,蓋太后亦患重病,宮廷無主,亂如散沙,帝所居地更為孤寂,無人管事。

為什麼皇帝病重,不但沒有宮廷御醫隨侍左右,反倒全部撤走,只留一個西醫?載湉又為何突然肚痛到難以自已?

讓人費解的是,經過屈桂庭的治療,載湉的病症明明已經得到了控制,且有了好轉的跡象,為什麼沒好轉時沒暴斃,病情好轉了反倒暴斃?

除了心肌梗塞之類的突發疾病,恐怕也只有毒藥能致人如此了。

2008年,央視曾聯合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組成所謂的“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對光緒皇帝的死因展開了科學的調查、檢測、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到了研究成果——光緒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所以,載湉死於慈禧之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載湉恐怕做夢也想不到他的“親爸爸”會在臨死前給他送來一碗奪命酸奶。

不過,也有不少人在為慈禧作辯護,原因在於慈禧到底有沒有必要毒死載湉,對於慈禧來說絕對有必要。

慈禧是一個貪權戀權的女人,按說她是沒有資格獨自享有一個陵寢的,可是,她卻仗著手裡的權勢給自己建了一個陵寢,陪葬品之多、之奢侈恐怕即便是乾隆也難相比,這說明她希冀著死後仍能繼續享受權勢和富貴奢侈的生活。

可是,她卻害怕載湉會破壞她的陵寢,破壞她在地底下的“帝王生活”,奪走她的“帝王權勢”。

多數人應當也聽過慈禧說過的一句話——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這說明慈禧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所以,她在發動戊戌政變後,曾一度試圖廢了光緒皇帝,無奈迫於洋人所施加的壓力,只好改廢為囚,將光緒鎖在了瀛臺。

慈禧對於親情,絕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看重,否則她的親兒子載淳也不會英年早夭。

載淳尚且不被慈禧放在心上,何況一個不是親生的載湉?

不管載湉在慈禧死後會不會治她的罪,會不會刨了她的墳,會不會鞭她的屍,慈禧都不會冒這個險,這叫防患於未然。

對於光緒而言,放在10年前,如果他能夠成功“圍園”,或許不會宰了他的“親爸爸”慈禧。

可是,1908年和1898年已是今時不同往日,載湉被囚禁10年,珍妃被投井,說他對慈禧沒有恨意誰又會信?

所以,慈禧如果先死,光緒接掌清政府的話,確實不是沒有可能為了洩憤,對死去的慈禧下手。

所以,慈禧才會說,我不能先爾死。

你必須得死,必須得死在前頭,如此便萬無一失了!


吾與吾國


1908.11.14.晚6點左右,年僅38歲的光緒皇帝暴斃身亡。1908.11.15.下午2點左右,74歲的慈禧太后病死。一個太后一個皇帝二人死亡時間相差約20個小時,震驚全國,驚詫眾人。多數人懷疑比慈禧早死一天的光緒皇帝是被人謀殺,兇手就是慈禧。

帶著這個疑問,專家組對光緒皇帝開棺驗屍。2008年,光緒皇帝死後一百週年,“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發佈研究報告,稱專家們歷時5年,對光緒的頭髮遺骨進行化驗,經專家及醫學專業人員研究並完全確定,光緒是死於腸胃性砒霜中毒。那麼兇手是誰?嫌疑人有三個,李蓮英、袁世凱、慈禧。

光緒死前有人下毒。

據當時給光緒醫病的太醫屈桂婷所寫的《診治光緒帝秘記》所載,1908.11.14光緒死前突然“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的了不得”“面黑舌焦黃”他還指出光緒的病是突然變的厲害的,這些症狀與他之前所得的病沒有一點關係。從太醫屈桂婷的記載中再結合現代專家得出的結論,光緒“肚子痛”已是中毒了。

嫌疑人李蓮英是毒死光緒的兇手嗎?

1,據記載,光緒帝有個習慣他天天寫日記,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慈禧很有可能死在他前面,如果慈禧死後他一定會處死袁世凱和李蓮英。日記秘密洩露,傳到李蓮英耳中。所以李蓮英有毒死光緒的動機。

2,慈禧身邊的八大女官之一德齡,經常陪慈禧聊天解悶。她在《贏臺泣血記》一書中敘述李蓮英一直是慈禧的心腹,慈禧一死,李蓮英的冬天就會來臨,光緒一旦掌握朝政大權,就會立刻除掉李蓮英,所以他就先下手毒死光緒。有兩個英國人在《慈禧太后外傳》中也認同這點。

李蓮英作為一個宦官,身份卑賤,慈禧還活著呢,若沒有慈禧的懿旨或者指使、允許、命令,李蓮英豈敢下手?至少李蓮英不會是主謀,他最多算個幫兇。

嫌疑人袁世凱是毒死光緒的兇手嗎?

1,這一說法來自末代皇帝溥儀,他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說,他是聽別人說的,光緒是喝了袁世凱的一劑藥而死的。那麼袁世凱為什麼要害死光緒呢?原來在戊戌變法中,袁世凱當了漢奸出賣了光緒,導致戊戌變法失敗,光緒被軟禁。所以慈禧死後,光緒帝掌權有可能處死袁世凱。


2,光緒日記洩密被袁世凱知道了,袁世凱為了永無後顧之憂就毒死了光緒。

分析:光緒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有專人伺候,他的病也都有太醫專人診治煎服,對於外來不明藥劑他不會去喝。光緒帝被囚禁在贏臺,到處都是慈禧耳目,沒有慈禧的允許任何外人也休想進去。

另外時間上也不成立,袁世凱要毒死光緒必須要趕在慈禧死前方能保命,袁世凱怎麼會知道慈禧什麼時候死呢?還那麼巧毒死光緒的時間正好比慈禧的死提前一天。

還有一點,光緒貴為皇帝如果被害死亡,慈禧會允許光緒死在一個漢人手裡?袁世凱害光緒慈禧這一關他都過不了。所以兇手不是他。

嫌疑人慈禧會是毒死光緒的兇手嗎?

據史料記載,慈禧嗜權入命,光緒皇帝是慈禧的外甥兼侄子。他四歲時就被慈禧接入宮中登基,成了慈禧的傀儡。慈禧對他一生壓制,經常專橫訓斥,導致光緒見到慈禧就戰戰兢兢。就算光緒到了18歲已經親政,慈禧都沒有給他任何實權。他好不容易舉行個戊戌變法還遭到慈禧牴觸,失敗後,他就被慈禧囚禁到贏臺長達十年,這期間光緒最愛的妃子珍妃被慈禧下令投入井中慘死,主要因為她支持光緒的變法觸及到慈禧的政權。珍妃遇害這一天是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西逃的前一天。慈禧逃跑死活都帶上光緒,她擔心她離開皇宮,光緒掌權。光緒和慈禧的矛盾已不可調和。




慈禧病危期間更擔心自己死後光緒會掌權,她培養的眾多親信黨羽必然會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戊戌變法一失敗她就立了溥儀當皇位繼承人。另外她怕自己這一生的滔天大罪會被光緒昭告天下,以及她手中的冤魂會被平反昭雪。

戊戌變法剛失敗,她就開始籌劃弄死光緒,她對外大張旗鼓說光緒的病情如何嚴重,她昭告天下,請全國“名醫”為光緒治病。後來有一醫生透漏,光緒啥毛病都沒有,主要是營養不良。有個叫力鈞的名醫給光緒診治“肝氣不舒,胃氣不健”建議光緒喝牛肉汁、雞汁……,結果被慈禧知道了,她大怒說,力鈞為何還不死?力鈞反應過來,立刻裝病,他把雞血摻水含口中,假裝咳血,這才逃離皇宮,留了條小命。



據內務府司員增德、增麟等寫給他們的哥哥增崇的信說:“皇上無病,所進的藥也不吃。”又稱:“據醫士雲:此症不甚重,無非虛不受補之意。從這些人證口中得知,慈禧意思很明瞭,她想讓光緒繼續“病”下去,直到死亡。她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製造光緒病死的假象罷了。

另外在慈禧病危期間,她曾思慮如何處置光緒,她將自己“快死了”的消息讓人透露給光緒,試探。慈禧心腹稟報慈禧說,“帝曾微露喜色”慈禧大怒說“我不能先爾死!”

啟功(滿族人正藍旗),他回憶說:他的曾祖溥良在任禮部尚書時,正趕上西太后和光緒先後“駕崩”。他是主管禮儀、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員,在西太后臨終前,他的職責是晝夜守候在她下榻的樂壽堂外。就在光緒死的那天,啟功的曾祖父看見一個太監端著個蓋碗出來。說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酸奶)。不久便傳出光緒駕崩的消息。他曾祖還說“從沒聽說過光緒有什麼急症大病”。

目擊者禮部尚書溥良的描述和目擊者太醫屈桂婷的記載,二人所說的時間完全吻合,所以推斷那碗酸奶就是下了大量砒霜的酸奶。而這碗酸奶是“老佛爺賞的”。


小姐姐講史


這種事情肯定是不會記錄在清朝史書中的,所以慈禧是否真的毒死了光緒帝?就得依靠史學家的考證了。



為什麼會有光緒被慈禧毒死的說法呢?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突然“駕崩”於北京中南海,死時年僅次38歲。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北京故宮魂歸西天,皇帝和太后一前一後死亡,相隔不到20小時,轟動北京,震動世界。正是由於光緒帝年富力強突然暴斃,而且是死在慈禧死前一天,實在是太巧合了,也怪不得史學家如此之多的疑問了。


那麼慈禧有理由殺死光緒嗎?

當然是有的,慈禧和光緒的矛盾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實際上八國聯軍侵華的藉口不就是慈禧不願意還權給光緒嗎?特別是戊戌變法之後,光緒帝被慈禧事實上軟禁,不得出入,對於一個九五至尊的皇帝而言,這簡直是最大的恥辱。總得來說,慈禧殺光緒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積怨頗深

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從1885年,中法戰爭開始就矛盾重重,當時慈禧主和,光緒主戰,此後甲午戰爭失敗,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在1900年逃出北京時,將光緒愛妃推到井裡摔死,還有企圖廢掉皇帝的大阿哥事件……這一切都值得兩人之間積怨很深,水火不容。




其二,小人讒言

慈禧太后掌權50多年,提拔了很多親族、親信。這些人也是慈禧能夠發動政變囚禁皇帝的基礎,而一旦皇帝復位,這批人全部可能都要陪葬,最輕的也都會丟官。那麼即使慈禧太后不殺光緒,這些人也會天天攛掇殺掉光緒的。



所以,慈禧是完全有可能,有能力殺死光緒的。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光緒的死,一直都是歷史疑案。說光緒的死,是慈禧毒殺的,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我們可以列出一下理由,加以說明。

大家都知道,慈禧是死在了光緒的後面, 也就是說光緒頭一天死,慈禧緊跟著第二天就死了。

因為存在這樣的一個前因後果的關係,所以,大家都一致認為,光緒是慈禧謀殺的。

可是,大家不要忘記,慈禧本事再大,在能呼風喚雨,她也不可能料到自己,具體什麼時間死亡。

死亡一直都是一個未知數,不到那一天的到來,沒有人會預知自己到底會死在那一天的。

慈禧也是一個凡人,她當然也不知道自己殺了光緒之後,第二天就會死了。

還有通過慈禧立溥儀為皇帝,我們也可以看得出,慈禧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會死。

慈禧為何會選年齡只有三歲的溥儀當皇位的繼承人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溥儀年齡小,年齡小就要人輔佐他,就想當年慈禧輔佐光緒一樣。

當時的慈禧,肯定身體還可以,所以,她才想到立溥儀為皇帝的,她覺得自己還可以在活二十年,二十年後溥儀長大了,自己若是掛了,就把皇位讓給溥儀就好了。

這就是慈禧打的如意算盤。

但是,實際上情況要複雜的多得多。

光緒去世後的第二天上午,慈禧還好好的呢,所有的事情,都是照常在搭理,並且上午上朝的時候,慈禧他們還討論了,立接班人的事情。

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慈禧就不行了,而且她還意識到自己馬上就要不行了。

這說明慈禧馬上要死了,是突然發生的一個事件,是她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所以,她趁著自己還清醒的那一小會,趕緊宣佈輔佐溥儀的人選,也就是攝政王,當時慈禧指定的人是溥儀的父親。

另外,慈禧又叮囑了兩件事,之後,慈禧就撒手人寰了。

通過光緒和慈禧先後的去世,看上去這更像是一場陰謀。

也就是說也許光緒和慈禧,兩個人都有可能是被別人算計了,光緒突然死去了,慈禧也突然死去了,國家一連去世了兩個一號人物,但真是匪夷所思。

很多人猜測,光緒和慈禧去世之後,既得利益者是袁世凱。

但是,袁世凱是沒有機會對光緒和慈禧下手的,能下手的肯定是可以接近這兩個人的人。

所以,能毒殺皇帝和慈禧的人,也僅僅只有太監了,也只有比較被寵幸的太監,才有可能下手成功。

所以,李蓮英慈禧身邊的最紅的一個太監,就成了嫌疑人。

有人推測是袁世凱聯繫李蓮英,兩個人合夥乾的這一件事。當然了這僅僅是推測,並沒有任何實錘。

不過,光緒是被毒殺的這一說法,近代被考古專家,已經證實了。因為通過對光緒的衣服的化驗,光緒確實是中毒砒霜而死的。

光緒去世的時候年齡僅僅只有38歲,這個年齡的皇帝,按正常來說,是不會無緣無故就暴斃的。要麼病死,要麼被殺。

所以說光緒皇帝肯定是被毒殺的,但是,具體的兇手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歷史一旦過去,它就會成為永久的謎了。無論是光緒的死,還是慈禧太后的死,都是中國歷史上的不解之謎。


史學達人


歷史證明:主動權常常是掌握在有實力的人手中的,慈禧有這樣的動機,更有這種手腕。


光緒與慈禧前後腳昇天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也就是1908年11月,38歲的光緒和74歲的慈禧,在14日酉時和15日未時先後昇天了,巧合的是兩人死亡時間還不到20小時,也使光緒的死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光緒剛死,社會上就流傳他是被慈禧毒死的,所以不僅是我們不相信光緒是自然死亡,當時民眾更是深感懷疑。光緒之死也就成為晚清一大疑案。

上世紀的80年代,一些歷史學家、檔案學家、醫學專家根據清宮檔案中保存的光緒脈案進行了研究,認為光緒死亡沒有中毒或被傷害痕跡,是屬於自然死亡。

但是在2003年,中央電視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員、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鑑定中心、清西陵文物管理處等單位的有關專家,組成了一個關於探索光緒死因的專題組,用當時先進的技術和精密的一起對光緒的頭髮、遺骨、衣物及其表面附著物和墓內外環境樣品等,進行反覆檢驗和縝密研究,用了5年時間,最終得出了光緒是死於急性腸胃型砒霜中毒的結論,也宣佈這個百年疑案終於塵埃落定了。


被架空的光緒註定是一個悲劇。

既然已經知道死因,那麼接下來必然得搞清楚究竟是誰害死了光緒。這要從光緒與慈禧之間的恩怨情仇說起。

1875年1月12日,同治死於養心殿。按理說,父親死後應該由他的兒子繼位,然而同治死時非常年輕,只有19歲,沒有留下子嗣。如果給同治立嗣,慈禧的身份就得從太后變成太皇太后,無論立嗣皇子是長是幼,她都沒有資格垂簾聽政了。

慈禧要垂簾聽政只能給咸豐立嗣,且不能太過年長,最終慈禧選擇了載湉。載湉是咸豐同父異母的弟弟醇親王奕譞的兒子,還是慈禧的妹妹的兒子,也就是說光緒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外甥,有雙重身份。

當時光緒只有4歲,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為慈禧專權打下基礎。1886年,在光緒即將年滿15歲的這一年,慈禧告訴醇親王以及軍機大臣世鐸,要在冬至這天祭祀天壇,清朝冬至祭天是非常重大的禮儀,慈禧讓光緒皇帝親自去行禮,這樣到了明年正月就可以給光緒舉辦親政大典了。

光緒知道自己的時機還沒來到,也明白這是慈禧在試探自己,立即長跪請辭,於是在各大臣的再三懇請下,慈禧同意在光緒親政後再進行數年訓政。

滿朝文武都只知慈禧不知光緒,即便光緒親政也逃不出慈禧的五指山。慈禧這樣做不過是為了不違祖制,進而將自己垂簾聽政的時間線拉長。光緒一直處於被架空狀態,如何能不心生怨恨。

1888年11月25日,慈禧又做主,將自己弟弟的女兒葉赫那拉氏指配給光緒,成為光緒的皇后。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他他拉氏也同時入選,一個封為瑾嬪,一個為珍嬪。其中葉赫那拉氏入宮,表面是親上加親,其實不過是為了監視光緒,加強對他的控制,這一點光緒又如何能不明白呢!

矛盾激化,慈禧、光緒二人感情決裂。

甲午中日戰爭後,面臨民族危機,維新運動也開始了。在一群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支持下,1898年的春天,光緒讓慶郡王奕劻轉告慈禧:如果太后再不給我主事的權力,那我就退位好了,無論如何我不願作亡國之君!

慈禧聽聞後怒氣沖天,憤怒道:他竟然不願意做這個位置,我其實也早已經不願他當皇帝了!隨著維新變法的深入,慈禧與光緒的矛盾也日漸加深。

9月14日,光緒到頤和園向慈禧請求開懋勤殿,慈禧不答應,光緒隨後感到自己的處境非常困難,於是召見了維新派人士楊銳,賜予密詔,讓他和譚嗣同等人快點想辦法救自己。

譚嗣同捧詔大哭,並將這件事告訴了康有為,康有為看中當時在天津小站練兵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想攛掇袁世凱率領新軍圍困頤和園,以挾持太后,逼迫慈禧交出政權。

其實當時就有人覺得袁世凱狡詐多端,恐怕難以成事,為兵諫失敗埋下伏筆。

誰知道袁世凱一面向光緒信誓旦旦地說:殺榮祿如同殺一條狗,另一方面卻已投入慈禧懷抱。

9月19日,慈禧從頤和園還宮,回宮就立馬跑到光緒的寢宮裡,把所有的奏摺都帶走了,並把光緒召見來,怒斥他:我養了你二十多年,你卻聽小人的話想加害我。光緒嚇得戰戰兢兢,話都說不出。過了一會才緩了些,結結巴巴地說:我並沒有這個意思,慈禧向光緒吐了口唾沫,說了句:“痴兒,今日無我,明日安有汝乎”。意思是,你個傻子,今天沒有我了,明天還能有你嗎?

隨後將光緒軟禁在了瀛臺,並逮捕、殺害維新人士,維新運動也自此失敗了。

在慈禧看來,康有為等人密謀挾制慈禧,是光緒對她的背叛,預示二人在感情上的徹底決裂。

心結未解,慈禧是最大嫌疑人。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和光緒一年多的流亡生活,並沒有解開兩人的心結。圍繞皇太后的太監、臣子們都知道,如果慈禧駕崩,那麼在她昇天的時候也將是光緒的歸期。這些人為了自身的安全,也會將光緒秘密處置了。畢竟光緒能有今天這樣結果,與慈禧的身邊人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無論是慈禧親自下令謀害光緒,還是周邊人等假借慈禧之手,都與慈禧有脫不開的關聯。並且山主以為,慈禧謀害的可能性更大。

慈禧毒害光緒,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安全,也是為了大清政權的平穩過渡。從這方面說,慈禧確實是挺有遠見,並且似乎還預見了自己的死期,懿旨剛下發,自己也在這一天入土長眠了。

山主以為:光緒的悲劇並非完全是必然,一個人在失勢時,當低調如潛龍,而不應操之過急,唯有如此或有一線生機。


莫山主說歷史


關於慈禧和光緒的這段往事,是清朝末年爭議比較的幾件事之一,但關於慈禧是不是在死的前一天毒死了光緒帝,慈禧並沒有說過,歷史上也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只不過是後人的懷疑,當然後人的懷疑並不是沒有理由的,想要推論出慈禧是不是害死了光緒,從下面這幾點就可以看出。



第一:慈禧對光緒的仇恨。慈禧對光緒的仇恨,主要是因為殺害戊戌六君子一事,這是導致慈禧對光緒懷恨在心的最大的導火索,因為光緒主張學習西方技術強國,而慈禧則怕洋人架空自己的實力,不願意和洋人有任何瓜葛,光緒的手下袁世凱等人密謀刺殺慈禧一事,被慈禧發現,最終慈禧也把光緒軟禁在了瀛臺,從此光緒帝再沒有出過這個地方,也加速了慈禧害死光緒的計劃!


第二:慈禧對光緒的責罰!囚禁在瀛臺之後,慈禧負責手下看守通往瀛臺的唯一路徑,所有想進入瀛臺的人,沒有慈禧允許,是見不到光緒的,而光緒早年身子骨就不好,每日太監又會送來一些餿飯餿菜,一來二去,光緒的身子骨更不如從前。冬天的時候,光緒住的房子連破碎的窗戶紙也沒人去糊一下,久受嚴寒,最終使光緒更是連床也下不了。


第三:溥儀上位!年邁的慈禧已經把光緒當做路人一樣,絲毫不會考慮光緒能成為新皇帝,在大臣的建議下,最終選擇了一個年僅三歲的非皇室血統的孩子做皇帝。在慈禧彌留之際,下了詔書,決定讓溥儀成為新皇,慈禧也把這一消息,讓人去告知了光緒,原意其實是想氣一下光緒,實際上慈禧做到了,當光緒聽到這一消息之後,也是倍感辛酸,氣的吐血。


第四:密謀李蓮英!李蓮英最明白此時的慈禧在想什麼,也知道慈禧想害死光緒,可又不敢說,關於這段歷史,史書上記載的很模糊,總之李蓮英給光緒送過去一碗湯藥之後,光緒沒多上時間就傳出了死訊的消息,而在未來的幾十年後,有人挖出了光緒的屍體,對其的辮子進行了檢測,發現了毒藥,證明了光緒確實死於非命!

光緒的死,是必然,也是偶然,倘若光緒一昧的親近慈禧,對慈禧言聽計從,可能光緒還能繼續掌管大清,但也意味著清朝將加速滅亡,光緒也會加速死亡!


簡史秘聞


慈禧毒死光緒這事以前是有歷史爭議的,許多歷史學家長篇累牘的論述光緒的死因,還煞有其事的給慈禧找了一堆臺階,論證慈禧不可能殺光緒,國家經費騙了不少,垃圾論文也發了不少,抵不過一紙科學證明。

2008年,“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對保留下來的光緒頭髮做了檢測,發現高濃度的砷,遠遠大於致死量,且樣本沒有受到外部環境汙染,可以斷定:光緒帝是被人毒死的,毒藥就是俗稱的:砒霜(三氧化二砷)。

即便沒有這個證據,只要具備正常生活經驗的人都可以想象的到:光緒絕對不可能是自然死亡,光緒死於1908年11月14日,慈禧死於1908年11月15日,是年光緒38歲,慈禧已經73歲了,世界上哪有這麼巧的事情,許多人說光緒被囚禁多年,抑鬱而終。這種說法也就騙騙小文青,人要是本身沒有疾病,38歲斷然不會暴斃,抑鬱而終這種說法不過是死因不明的一種文藝託詞罷了,即便得了抑鬱症,死也是死於自殺,單一的抑鬱症不會致死。

至於誰殺了光緒,各門各派說法眾多,一般認為有三種

(1)慈禧 (2)李蓮英 (3)袁世凱

我還是那個說法,只要有點腦子的人都明白,只有一個選項,就是慈禧!這種說法並非毫無實證,《啟功口述歷史》一書記載,其曾祖父任禮部尚書時正趕上兩宮駕崩,在宣佈慈禧臨死前,曾祖父看見一個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樂壽堂出來。曾祖父出於責任問是何物,太監答是慈禧賞給光緒的酸奶。

熟悉歷史書法的朋友都知道:啟功先生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他的說法可信度極高,且這種秘聞根本無法從正史獲取,經歷這些事件人的記載反倒是最為可靠的記錄。

慈禧為什麼要殺光緒,原因太多了,

(1)雙方結怨太深,囚禁十年,廢掉大阿哥,虐殺珍妃。。。簡直是不共戴天,不死不休。

(2)慈禧心腸狠毒。從其一生所作所為來看,慈禧就是一個心地陰毒毫無底線的老妖婆,殺肅順,殺珍妃,為了過大壽不惜挪用海軍軍費,毫不客氣的說,她一個人縮短了滿清幾十年的壽命,這種人,毫無道德廉恥,只有自私自利,為了一己之私,殺光所有人都無所謂。

更有歷史記載:光緒聽說慈禧要死了,十分高興,結果被人告知慈禧,慈禧十分生氣,殺光緒也就變的順理成章。

你想看我死,那我先讓你死!

人性的卑劣被這個老妖婆展現的淋漓盡致。20年後,孫殿英把慈禧的東陵洗劫一空,尚未腐爛的慈禧被暴屍荒野,不能不說是一種報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