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麥即將上市 預計今年託市收購量不會太大

近期,在一片看空聲中小麥價格回穩反彈,呈現出了典型的青黃不接的季節性特徵。一邊是高高在上的託市小麥,一邊是望眼欲穿的新季小麥,庫存偏低的加工企業無耐之下只得抬價收購,小麥市場在連續幾個月的回落之後終於呈現階段性偏強的特徵。

加工企業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小麥託市底價下調的預期從去年底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導致加工企業總體保持了偏低庫存運行的狀態,等著下調託市陳麥拍賣底價靴子的落地。因為非瘟導致的麩皮價格的大幅下跌給本就壓力山大的制粉企業雪上加霜,都指望著通過小麥原料價格的下降來降低成本,緩解經營壓力。然而託市陳麥底價一直到現在都沒下調,而離新季小麥上市仍有一個多月時間,生產仍要繼續,無耐之下抬價收購充實庫存。

從加工企業的舉措來看,模式無疑是正確的。雖然託市陳小麥拍賣底價並沒如期下調,但到目前而言也都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從春節後小麥的總體走勢來看是以下跌為主,無論從資金成本還是從原料成本來看,低庫存狀態都是正確的選擇。

倉儲貿易企業差異性較大。面對形勢較為明朗的小麥市場模式,倉儲貿易企業的決策仍出現了較大的不同。一部分倉儲貿易企業,包括一些儲備性企業的輪出,顯示出拖泥帶水的特徵,在春節後不斷下跌的市場走勢下,失去了銷售的良好機會,這當中比較典型的是一些體制相對不靈活的儲備企業,一步錯導致步步錯。

當前仍有一些待售糧源在尋找銷售的機會,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即使價格繼續走強,也只是曇花一現,因而要把握好當前市場上漲的機會,因為5月下旬開始,小麥產區從南到北將開始陸續收割上市了,儘管產情並不明朗,但大幅減產的可能性畢竟還是較小的。

小麥市場運行模式的相似與偏差。2018年產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之後,託市陳麥拍賣底價跟隨下調,只是遇到了2019年當季小麥的大減產,小麥市場呈現了逐漸回落但新麥上市後補庫困難的局面。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再次下調,小麥價格逐級回落,但出現了託市陳麥拍賣底價維持的局面。這些差異可以稱為擾動決策的小因素。

其實底價下調與否影響最大的是企業週轉庫存選擇,對整體小麥市場也只是影響其運行的節奏,對其結果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最低收購價格下調已經決定了最終的結果仍然是新陳糧要接軌,今年應該也不會例外。

託市陳糧底價下調與否暫不關鍵。最近託市底價要下調的消息再次出現,現在調還是新糧上市以後調,或者下調繼續延後,其對市場的影響已經不大。

除非新季小麥生產再次出現問題,否則,在新季小麥產情正常的背景下,託市陳糧底價的問題將逐漸淡化,直至新季小麥收購期結束之後臨儲陳糧的影響才有可能再次增加,那時的底價調整才可能會對市場形成新的主導。如果新小麥上市前下調託市底價,對市場當然有影響,但影響時間太有限了。

今年小麥託市收購量不會太大。一方面,今年的小麥加工企業庫存普遍偏低,對新季小麥有較強的期盼,因而,新麥上市後預計入市收購積極性將會明顯增加,補庫意願強烈。另一方面,新季小麥託市收購方面仍將會對小麥收購質量嚴格控制,收購標準應該不會低於上個年度的要求。第三,國家遲遲不下調臨儲陳麥的投放底價,在放慢陳庫存消化的同時,有利於減少新的託市庫存的形成,這也許是相關部門樂於見到的局面。

今年在託市價附近收購風險更小。今年小麥託市底在可下調可維持的預期下,還是選擇了下調3分錢,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1.12元/斤。我們認為,今年下調之後,明年幾無下調的可能,而且至少明年仍將繼續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因而,今年產的小麥將不會再受到第二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與否的困擾,或者說困擾將明顯下降。那麼今年託市價附近的收購基礎將更為牢固。臨儲陳麥拍賣底價與新季小麥成本差距越大,新產小麥收購將越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