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经典的洗脑套路,有时候感觉识破了,其实,还是太年轻。

希望您认真的读完这篇文章,因为很有可能挽救正在被洗脑的你。

近些年,洗脑一词被人们所熟知,甚至自己也有过被洗脑的经历。一些公司,为了让员工更好的服从公司的安排,会对员工进行一系列的洗脑。

4种经典的洗脑套路,有时候感觉识破了,其实,还是太年轻。

其中一些洗脑的方法让人们不能接受,比如让员工下军令状,为了鼓励勇气和锻炼所谓的“厚脸皮”,甚至用一些违背人性的方法,如果完不成业绩,就当众打自己嘴巴等等,对于这种变态的职场规则,它有一个很好听的理由:锻炼员工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其实,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处处都有让你防不胜防的洗脑,即使有时候你感觉自己很聪明,可结果也是禁不住洗脑各种各样的套路。

第一种,思维休克。

简单说,就是在某一时间段,让你失去思考的能力,一旦失去思考,就会像木偶一样,对方讲什么你就信什么。

思维休克最常见的两种方法

  1. 封闭空间
  2. 绝对真理

过程是先把你安排到一个封闭的空间当中,保证信息无法和外界交流,在这种情况之下,给你大量的灌输一种思想,让你相信他说的就是真理。

这种思维休克的方法,在一些传销组织很常见,把你带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然后带到一个单独的小屋,然后大量的讲传销的好处,什么响应国家政策,随随便便就发大财等等,在这种封闭的空间里,在安排几个托,往往你的思维就会休克,他说什么很可能你就信了。

再举个例子,旅游,我相信大部分跟团旅游的朋友都有过被洗脑的经历,像一些玉器店,跟导游之间往往都有一些利益勾结,在景区转一会累了,把大家带到一个玉器店歇息一下,其实目的很明确,就是让你来买玉器的,但是有些人不配合,意志力很坚定,就是不买。导游会把这些人安排到其他的地,让那些好说话的、容易忽悠的留在屋里,紧接着老板出来,开始一系列的套近乎、忽悠,直到你买了他家东西为止。

4种经典的洗脑套路,有时候感觉识破了,其实,还是太年轻。

这些东西大家一听,感觉没什么,挺简单,但是有时候你真的掉到里面就真的不容易出来,那么就需要自己打好预防针,提前给自己定好原则。

遇到这一种情况,需要提前给自己定义一个原则,就是无论对方说什么,我都不信,时时处于怀疑的想法,最简单的想法,对方就是想骗我兜里的钱。

第二种,营造稀缺资源的假象

说一个正面的洗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说,这次考试谁要是考的好,就送给谁一朵小红花,大家都知道这小红花没什么用,可是却营造了一种稀缺资源的情况。

在公司里,各员工小组之间会有pk,赢了的团队会有奖励,输了会有惩罚,奖励往往并没有多少,惩罚也不是很大,但是员工们真的会使出浑身解数去竞争,压力很大。

老年人听讲座,买了保健品的就送手表,只限几天时间,你看吧,多少老头老太太就上当了。

另外,像是一些地产,动不动就是卖没了。购物时,限时限量优惠等等,这些都是知道稀缺资源的假象。

4种经典的洗脑套路,有时候感觉识破了,其实,还是太年轻。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自己做一个判断,就是对方营造的资源稀缺,是不是我最需要的,举个例子,前几年双十一的时候,看到东西打折了,想都不想就买了,于是随后就有了大量的退货潮。你在看这几年,双十一的时候你买的东西是不是明显少了。

第三种,假逻辑洗脑术

假逻辑有三种表现形式

  1. 似是而非的逻辑,真话假话掺杂在一起的话,如果一个人对你说假话,十句话十句假话,你肯定不信,但是十句话里面九句真话一句假话,你可能就信了。
  2. 特殊性当做普遍性,这种往往存在于一些企业讲座,讲师动不动就曾经活的多么苦,后来努力工作就咸鱼翻身了,我真想说,汝甚秀,何不上云霄。
  3. 违背事实的假设,有人说,要想成功,必须要厚脸皮,要有一种不要脸的精神,可是不要脸跟成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
4种经典的洗脑套路,有时候感觉识破了,其实,还是太年轻。

大家在听一些企业讲座的时候,尤其是老板请讲师给员工洗脑的时候,要破解这一点很简单,反推,很简单就能找到里面的漏洞。成功有很多要素,但是反过来推就不一定对,不能以点概面。

第四种,捕获冲击

这一种警察叔叔经常用到,我们看电影里,一般抓捕犯人都选择在深夜,因为这时候是嫌疑人熟睡的时候,这时候突然抓捕,会对嫌疑人造成很大的冲击,然后马上审讯,迅速冲破心理防御。

再举个例子,去医院看病,假如医生对你说,你这病啊,很严重,要是不小心容易出事,但是也不是没办法治,需要咋样咋样,这时候医生说啥你都信。这都是很高明的洗脑术。

遇到这种情况,先告诉自己,你不是被吓大的,就算是真有这种困境,面前这个人,能不能给你解决,如果不能,自己心里坚定,干脆不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