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冷知識?

浩宇好胸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冷知識的,說幾個和蔣介石有關係的吧。

大將都知道蔣介石是民國時期,能夠呼風喚雨式的人物,關於他做的很多事情,我覺得都很有意思。

說到蔣介石就不得不說黃埔軍校。

蔣介石在黃埔軍校裡,就有很多故事在流傳,那時候蔣介石是校長。

只不過學校剛開始辦的時候,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蔣介石,廖仲愷等主要領導人,連開學用的必需品,都買不起,也就是說他們籌集不到錢。

差不多學員都快到齊了,馬上到了開學的時候,錢還沒有到賬,這就意味著,可能學校辦不下去了。

畢竟開學後,學生是要吃飯的,學校開設課堂,老師是要發工資的,沒有錢好像什麼事情都辦不成。

那時候蔣介石一想這件事,就很頭疼。

最後他竟然說學校不辦了,他也回到了老家。

可是,人家學生都從全國各地來到了廣州,這時候再讓人家兩手空空的回去,好像怎麼都不是那麼回事。

最後,廖仲愷說,錢的事情,我自己來籌集,你不用管了,趕緊來當你的校長吧。就這蔣介石才開始上任的。

可能蔣介石剛開始當黃埔軍校的校長的時候,也沒想到,正是他帶領的這個黃埔軍校畢業的學子,日後讓他成為北伐戰場上的風雲人物的。

在黃埔學校當校長的時候,蔣介石經常找學生一對一的談話,他覺得比較有培養價值的學生,就極力的拉攏人家,讓他們給自己所服務。

杜聿明,胡宗南等等很多黃埔學子,就是這樣被蔣介石給拉攏走的。蔣介石在發現胡宗南的時候,還發生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話說那一天蔣介石起了個大早,他想看看有哪些學生,已經起來讀書了。起早讀書的學生,肯定是好學生了。

蔣介石走到操場上的時候,發現只有胡宗南一個人在那裡,蔣介石覺得胡宗南這個學生不錯,知道這麼早讀書。

他走過去和胡宗南一聊天,發現胡宗南竟然是他的老鄉,所以,他就把胡宗南給劃入到了自己重點培養的人選當中。

其實,那一天胡宗南根本就不是早起讀書的,而是他昨晚,溜出去玩。回來之後,他覺得睡也睡不多久了,天馬上就要明瞭,索性,還不如看會書呢。

就這樣他被蔣介石給發現了,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

還有大家都知道的陳賡,陳賡是黃埔三傑之一,他是十分受蔣介石器重的一個人。在蔣介石北伐的時候,陳賡還救過蔣介石的命。

所以蔣介石的一生,對陳賡還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的。

只不過到了國共雙方的關係破裂之後,陳賡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為人民而戰,就這樣陳賡就和蔣介石分道揚鑣了。

在這期間,蔣介石都是極力的拉攏陳賡,但是,不管蔣介石開出多優厚的條件,都被陳賡給謝絕了。

因為他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麼。

蔣介石在黃埔軍校的時候,還給徐向前有過一番交談。只不過那時候徐向前,不是太愛說話,蔣介石覺得徐向前不是他要找的人。

可是,到了徐向前走上革命道路的時候,蔣介石才叫苦不迭,他發現徐向前擅長打各種各樣的仗,而且指揮從容不迫,是真正的大將之材。

可惜的是,蔣介石不知道的是,即使蔣介石想要拉攏徐向前,徐向前也不可能追隨他,因為早在徐向前上黃埔軍校的時候,他就結實了毛澤東。而且徐向前上黃埔軍校的時候,他的推薦人正是毛澤東。


漢史趣聞


1. 42粒咖啡豆才能做出一杯意式濃咖啡。


2.以色列是世界上惟一對婦女普遍實行義務兵役制的國家。

3.西漢時期有名的丞相張蒼,老了後因為嘴裡沒有牙齒,所以只能靠吃人奶度日。

4.2011年,世界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該國現僅有32名女性公民,540名男性公民。

5.中國歷史上第一本書是《易經》,這本出自洛水的書又稱河圖洛書。

6.蚊子的幼蟲叫孑孓(jié jué),維持它正常呼吸的法寶是尾部末端生成的呼吸管。孑孓倒立在水面下,將呼吸管伸到水面處,直接呼吸空氣。

7.蜜蜂釀出450克蜂蜜需要尋遍200萬朵花,一隻蜜蜂一生中只能生產12分之一茶匙的蜂蜜。

8.黃瓜內部的溫度比外部環境低6攝氏度。

9.鯨魚在水裡靠水的浮力支撐,上岸之後沒有水的浮力,身體承受不了自己的體重,會把自己壓死。


10.萬年曆的名稱來源於商朝一位名叫萬年的人,他就是這部曆法的編撰者。為紀念他的功績便將這部曆法命名為“萬年曆”。

11.心臟每次收縮,大約噴出70毫升的血液,因此,每日10萬次左右的收縮下,可以打出約75萬毫升的血液。12.海兔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


13.法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立警察局的國家。當時候選了在監獄裡關押的最大的盜竊犯當警察局長,他最熟悉盜竊犯的一切。

14.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

15.三星起初是一家向中國出口水果、蔬菜和魚乾的農產品公司。

16.公蟑螂一生可以交配多次,母蟑螂一生只可一次,便可以終生產卵。

17.近日,英國科學家宣稱已經破解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謎團,答案就是先有雞後有蛋,理由是他們發現一種能夠催化蛋殼形成的蛋白質只存在於雞的卵巢內。

18.兔子的兩顆門牙總是不斷生長,所以它們經常嗑硬東西磨牙。

18.第一個成功橫穿南極沙漠抵達南極的人是挪威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他和其他4人利用狗拉雪橇成功抵達南極。

19.有物體逐漸靠近眉心時,人體會感覺到壓迫感。

20.全世界大約每5人就有一個數學恐懼症患者,對數學懷有恐懼,就像表白遭拒一樣刺激大腦的後腦島,引發生理性疼痛。

21.樹懶會每隔一段時間爬下樹排便,不會一股腦兒地直接從樹上“空投”下來。

22.章魚的血液是藍色的。

23.河狸會被自己啃倒的樹砸死。

24.覺得自己丑可能還是一種病 ——“想像醜陋綜合症”,學名叫“軀體變形障礙”。

25.“美國”在日語中讀作“米國“。

26.德國、荷蘭和比利時三個國家的交界處。

27.河豚也會被自己的毒素毒死。

28.世界上的第一臺汽車誕生於1886年。

29.為了防止走私,印度在和巴基斯坦2000公里的邊境線上裝滿了圍牆和探照燈,這燈很亮,亮到太空都看得到。

30.“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來的意思是形容戰友之間的感情的,可是後來被錯誤的理解為愛情詩。


堅硬的小石頭嘞


冷知識就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小知識。

說點好玩的事情吧


1.人體的神經是有bug的,用小針扎手肘的某些部位人的感覺是小針扎到了肚子上。

2.人的DNA有30億鹼基對,全部保存為為二進制文件大小約為750MB,如果這個文件用Zip壓縮一下也就還剩下100多MB

3.人的舌頭是添不到自己的手肘部分的。

4.當小孩夜哭的時候,用親生父親的內褲套在小孩頭上可以立刻止哭。

5.四川的貓也是愛吃辣的

6.潛艇的艇員在水下可以吸菸,並且有的時候會開到水面燒烤

7.女性如果缺少睡眠會大量分泌雄性激素


軍武數據庫


這個只是在第一次知道時,唯一感覺就是人體真奇妙!

不知道大家在感冒鼻塞流涕時,總是發現堵的永遠只是一邊?

不過,即便不是鼻塞,咱們人類的兩個鼻孔,是“輪班制”的,永遠都是一個鼻子通氣,一個鼻子不太通氣!

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鼻週期”(Nasal cycle)。

一般而言,人類兩個鼻腔的總阻力是不變的,約為雙側鼻腔阻力之和。

但是,單側鼻腔的阻力卻是不同的,並且還會呈現出規律交替的現象。

當一側鼻腔的阻力變小時,這邊的鼻孔就會比另一邊更通氣些,反之亦然。

圖:不充血與充血狀態

而這種“鼻週期”的物理形成機制,則與鼻甲粘膜下豐富的海綿體血管組織有關。

是的,你沒猜錯,就與你想象中的那種負責勃起的組織類似。

大約在150年以前,Kolliker和Kohlrauch等人就首次描述了鼻腔內這種海綿體組織了。

鼻甲(主要為下鼻甲)的勃起組織充血時會膨脹變大,反之則會收縮。

這就像鼻腔中的一扇自動門,通過交替地膨脹與收縮,控制著鼻孔的堵塞與通暢。

日常生活我們主要以一個鼻孔呼吸為主,另一個會稍微關閉一點,僅作為輔助。

圖:半個小時內鼻甲的變化

而鼻甲的充血與否,則由植物性神經系統調節控制,是人類意識無法控制的一類生理活動。該系統同時還參與調控了許多無意識的身體機能,如心率、消化等。

一般情況下,一個鼻週期大約為2h至7h。

所以說,一天之內我們就能經歷好幾個鼻週期。每隔幾小時植物性神經系統,就會命令兩隻鼻孔互換角色。這樣堵塞的一側變通暢,通暢的一側變堵塞,兩鼻孔交替著進入“工作狀態”。

這與病理性的鼻塞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能感知到這種鼻週期的存在。只有在鼻子犯鼻炎、流涕、鼻塞等情況下,鼻週期才會變得令人難以忍受,明顯顯地感受到鼻孔一通一睹,痛不欲生!


SME科技故事


這裡有幾條你不可不知的穿衣冷知識


你是否也曾困惑於衣服上的某些細節設計,那些看似多餘的口袋、布料...其實大有來頭和作用,今天小編就幫你揭曉衣服上的“小秘密”!

【牛仔褲上的小口袋有什麼用?】

相信大家早就注意到,在我們牛仔褲右邊的大口袋裡,往往還會有一個更小的口袋,像下圖這樣。

這麼袖珍的小口袋,我以前也從沒思考過它有什麼作用,以為只是單純地為了設計好看而已。後來才知道,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

牛仔褲最早是由一位名叫Levi Strauss(沒錯,Levi’s創始人登場)的布商為美國淘金工人們所做,這種布料耐穿、耐磨又十分好看,備受工人們喜愛。

細心的Levi Strauss發現,工人們習慣隨身帶塊懷錶看時間,於是他靈機一動,給牛仔褲加上了一個尺寸與懷錶差不多的小口袋。

工人們可以把懷錶放進口袋裡避免刮花,而且因為尺寸剛好,懷錶也不會輕易地掉出來。因此,這個小口袋也被大家稱作“表袋”。

現在懷錶已經漸漸退出市場,牛仔褲也不再是單純的工作服,反而成為了時尚的標誌,但這個小口袋卻被傳承了下來,如今已經成為了牛仔褲設計上的經典。

當然啦,雖然現在我們已經不怎麼使用懷錶了,但你也可以用這個小口袋來放些容易遺漏的小東西,比如:鑰匙、U盤、硬幣等等。

【隨衣附贈的布料不是用來打補丁的?】

新衣服往往在商標處都會附一個小袋子,裡面裝有一兩顆紐扣、幾根縫衣線和一小塊布料,就像這樣。

紐扣和縫衣線是作為備用的,在衣服紐扣脫落了之後可以替換。但那一小塊布呢?一般大家很容易覺得這是給衣服打補丁用的。NO!

這一小塊布料跟衣服的材質相同,是用於讓我們瞭解了衣服布料的特徵,測試布料會不會縮水、褪色、變形的。先用這塊布試一試,就不會等到衣服洗壞了才來後悔了。

一般冬天的衣服會附上這一小塊面料。除了上述作用,它還可以用來檢測衣服面料的質量,譬如它是否為純棉、真皮等材質。測出來發現有問題,也可以及時拿去更換。

【襯衣背後的小環有什麼用?】

穿過襯衣的人應該都發現了,襯衣後領下方有個小環,別看這個細節似乎有些多餘,但人家也是大有來頭的。

它起源於1960年,是由美國所制的“牛津紐扣襯衫”。那時候衣架還不普及,但疊起來存放襯衫又很容易皺,因此就誕生了這個小環,襯衫也就可以直接被掛起來了。

【西裝袖子上的小商標要不要剪掉?】

要體現一件西裝的品牌價值,並不是通過袖口上的商標,而在於它的面料與做工。如果不剪掉袖口的商標是失禮的,即便穿得再帥,這個細節沒注意就破功了。

剪標的時候你會發現,無論是西裝還是圍巾,這個小標籤只是用針線虛縫了幾針,很方便拆除。如果擔心自己剪會弄壞衣服,也可以在購買時請銷售人員幫你拆掉。

【運動鞋上額外的孔】

我們平時穿運動鞋繫鞋帶的時候,是不是就只顧繫上腳面的幾個孔呢?但大家發現沒,很多運動鞋靠近腳腕的地方還會有2個孔。

其實這些孔看似多餘,實則非常有用。磨腳和鞋子鬆動的根源都是因為鞋面不夠貼合。利用這兩個孔繫上結後,能讓鞋面牢牢的貼在腳上,不會鬆動,也能避免摩擦出水泡。

以下是正確系法,愛運動特別是愛跑步登山的寶寶們學好了!


時尚生活美學


世界上最不幸的國家——波蘭。

1655年:在韃靼人和哥薩克人的幫助下,瑞典入侵波蘭,波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人口從1000萬銳減到600萬。

18世紀: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攻打波蘭,他們最終達成協議,將波蘭一分為三。

1791年:凱瑟琳大帝入侵波蘭,打破了它新建立起來的民主制度。

1793年:俄羅斯和普魯士佔領了波蘭剩下的領土。

1795年:波蘭在歷史上消失近123年。

19世紀70年代:俄羅斯試圖把波蘭文化剪除,在俄羅斯佔領的地方把俄羅斯語定位官方語言,普魯士也是如此。

19世紀90年代:由於貧困,波蘭經濟了嚴重的難民移民潮。2200萬人口有400萬移民到了美國,這對於美國而言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波蘭人為美國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1915年:一戰爆發,波蘭首當其衝,波蘭不得不和德國,俄羅斯,奧地利一起並肩作戰。

1919年:波蘭-蘇維埃戰爭。

1926年:皮爾蘇茨基成為波蘭的獨裁者。

20世紀30年代:波蘭和德國、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德國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希特勒和蘇聯入侵波蘭,無數人被逮捕,執行死刑,或者被流放。

1940年:在斯大林示意下,蘇聯秘密警察逮捕了22000多波蘭人,並將他們處決。

1941年:波蘭在接下來的3年裡,一直在納粹的統治之下。無數的波蘭人被遣送到勞工營,知識分子多數被處決,納粹在波蘭清除了300百萬的猶太人。

1944年:由於俄羅斯拒絕了盟軍的援助,波蘭首都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每一處歷史遺蹟,每一個教堂,每一個國家檔案館,每一個有名的建築幾近全毀。戰後華沙由俄羅斯負責重建,硬生生地將其建成沒有靈魂的城市,尤其是在冷戰期間。

1945年:美國、蘇聯、英國在雅爾塔會議上,一致同意將波蘭置於蘇聯的控制之下。

1990年:波蘭的物價上漲250%,而收入卻下降40%。

2010年:波蘭飛機在俄羅斯境內墜毀,造成96人遇難,其中包括88名波蘭政府代表團成員和8名機組人員,波蘭總統及夫人,前總統,副議長,波蘭軍隊總參謀等高層無一倖免。


曾少賢


介紹一下你不知道冷知識,五種領域,中國科技就是牛!

  一、火箭垂直回收制導技術

  10月29日,航天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宇航智能控制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發佈官方消息稱,中心近期開展的一次運載火箭垂直回收制導技術驗證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

  火箭垂直回收是一項十分複雜的技術,關鍵一環在於對火箭推力進行精準的控制,以保持火箭姿態的穩定。要完成這一系列動作,要求制導控制系統以及火箭上的導航系統根據達成火箭精準著陸所需速度、位置和姿態誤差範圍等及時地給出精確的飛行控制指令與反饋,兩者配合才能完成整個著陸任務。

  

  火箭垂直回收制導技術

  這項實驗的成功,代表了我們在這個領域的技術並齊美國Space-X研製的獵鷹9火箭相關科技,領先於世界!

  又一個領域的科技領先於世界,讓每一位華人都為之興奮驕傲,因為它不僅證明了中國科技強、中國人民智慧強,還證明了在這個時代,只要敢想敢做,一切都有可能!

  不信?再給你們舉一些例子!

  交通:就在上個月前,我們刷新了自己的記錄

  

  二、港珠澳大橋

  就在10月24日,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全長55公里,而在這之前世界記錄屬於青島海灣大橋,全長36.48公里。

  在世界橋樑建設行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橋樑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則要看中國。”

  港珠澳大橋的通車讓我們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也是讓中國在世界十大跨海大橋中,佔據了五個名額。我國在橋樑建設領域,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獲得250多項技術革新成果讓“中國造”橋樑跨越天塹,連通世界,正在成為一張響亮的“中國名片”。

  三、企業:不用編程也能開發管理軟件

  

  雲表企業管理軟件開發平臺

  企業管理領域,一直是許多“非原生”的“大佬級科技公司”都想要進入的領域,甚至包括谷歌母公司 Alphabet,他們發現,要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必須實現企業管理軟件個性化定製,而且必須要做到低門檻,無代碼。

  然而事實上,在谷歌的相關軟件App maker還處於剛起步的階段時,國內一支原金山企業技術人員團隊開發的雲表企業管理軟件開發平臺,已經成熟地實現了這個技術。

  

  個性化的企業管理軟件

  這個軟件實現了零編程軟件開發,讓開發者可以用畫表格、搭積木的方式來設計軟件,這意味著只要是熟悉自己所在企業業務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快速地為企業開發一套個性化的企業管理軟件。

  而在這個前提下,企業管理一切都成為可能,企業不僅可以在雲表平臺上集成搭載任何需要的管理系統,實現多種系統數據一體化,還可以隨時更新系統內容,添加擴展企業管理新增功能,適應企業成長的需要。

  雲表企業管理軟件開發平臺這類軟件的存在,證明了我們中國在企業軟件科技領域,已經領先世界!

  農業:單一種作物,養活2億人

  

  四、袁隆平與“海水稻”

  中國在農業領域有一個名詞,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那就是超級雜交水稻,而在其後全新研發的“海水稻”,更是讓水稻這種作物能養活2億人。

  “海水稻”,也叫耐鹽鹼高產水稻,它是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可供產業化推廣的、鹽度不低於1%鹽度海水灌溉條件下、能正常生長且產量能達到200-300公斤/畝的水稻品種。

  

  畝產300公斤的水稻品種

  這種作物可以在惡劣野生環境下生長,沒有普通水稻的病蟲害,而且在海水微量元素的培養下,海水稻的礦物質含量比普通稻的含量還要高。

  我國不止地大物博,還能精耕細作,在農業領域的科技發展下,中國人養活全世界不是不可能!

  通訊:美日都要求技術共享

  

  五、量子通訊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當日,結合“京滬幹線”與“墨子號”的天地鏈路,中國科學家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這標誌著中國在全球已構建出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中科院潘建偉院士表示,目前中國在量子通信技術上領先國際相關水平5年,而且在未來的10-15年會繼續保持領先狀態。美國媒體表示,中國應該和世人共享這一成功,而不應該獨享。同時有部分日本的專家也表示,希望在量子領域和中國進行合作開發。

  

  量子通信技術

  目前中國在很多領域已經處於先進水平,甚至還成為了領域的引領者,任何領域,中國科技只要想做,就沒有不可能!


優品資源


教你10個非常實用的生活冷知識,一定會顛覆你的認知,讓你的生活更加充滿刺激和趣味。


1、自制環繞立體聲家庭小影院,既省電有有特色,成就感滿滿的。


2、一個環輕鬆告別,難以啟齒的尷尬。


3、糖水不夠,加點鹽反而會更甜哦。因為味覺之間的對比作用,廣東人吃習慣加鹽就是這個原理,不過鹽,鹽不宜加多,一點就好。


4、洗澡的時候聲音最好聽。所以要撩妹語音或者想錄首歌,可以把自己鎖到衛生間裡去。因為衛生間狹小空間的回聲簡直就是天然的調音師。


5、手殘黨是不是老會敲到自己的手,這樣就可以大膽用力了。


6、燒烤其實也沒有那麼難嘛,隨時隨地就來,


7、人們更容易相信輕聲細語地講出來的話。因為,大聲說話的人在心裡學裡,很容易給別人造成一種反感,所以重要的是淡定點說,別激動。


8、是不是很苦惱襯衣的領子總是塌,只要把卷好的腰帶放進去,就解決了。


9、現在的人學習都是斷斷續續,完全集中不了精神嘛。但是又想自己不落後他人怎麼辦。這個簡單,下面這個ping臺,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就學習,並且每一節技能就幾分鐘,你想認真投入都不給你機會。


10、出門總要帶點護膚的東西,往往在走動的過程會有液體滲出,弄得包裡全是煩人的溼。一角保鮮膜,就完全可以解決問題啦。


小夥伴們,是不是超級實用,給我一個zan吧,說說你們的感想(〃'▽'〃)


知課


99%的人都不知道關於《天線寶寶》的幾個冷知識

1.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其實《天線寶寶》相當的賣座,據1999年BBC的財報顯示《天線寶寶》已經賺了4600萬,可以說是當時BBC的王牌節目,這部動畫和《神探夏洛克》、《傲慢與偏見》一樣均出自英國BBC。從1997年——2001年一共有365集,每集30分鐘,它在113個國家被翻譯為45種語言,光是賣播出權就賣了至少10 億英鎊,美國公共電視網、香港亞洲電視、無線收費電視、中國中央電視臺都曾播映過,是全世界最賣座的幼兒動畫之一。

2.四個天線寶寶都是真人扮演,對你沒聽錯,而且是四個大人,他們有著不同的膚色與國籍,因為製作者希望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有代入感。綠色的迪西寶寶(JOHn SIMMIT)是黑人(脫口秀演員)、紅色的小波(李康敏)是個香港人、黃色的拉拉(NIKKY )是一名培訓工作者,後來就留在BBC工作、紫色的丁丁是英國舞蹈演員西蒙·巴恩。

3. 片頭跟片尾太陽裡的嬰兒臉是個女孩兒,名叫Jess Smith.當時拍攝她是隻有九個月大,為了逗她樂,她爹拿著泰迪熊站在攝像機後逗了好久,片酬是250英鎊跟一箱玩具。

4.動畫中鮮花遍地的場景真不是在攝影棚搭出來的,是直接在英國莎士比亞故居附近選了一處外景,攝影機都是躲在草叢中拍攝。不過現在那個拱頂屋沒了,變成了池塘。

5.天線寶寶的形象和靈感來自於宇航員,創作人之一Andrew Davenport在受訪時透露,是看了宇航員登錄月球,覺得很可愛,而且行走的時候就像個蹣跚學步的小孩子,據此創作了天線寶寶的形象。

6.《天線寶寶》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以至於倫敦警察廳的入職資格考試裡有道題:說出四個天線寶寶的名字。官方介紹是為了考察對社會生活的掌握情況。

最後說一下,“天線寶寶”原先不叫這個名,而是叫“天線小泰迪”,得虧改了,不然一頭就扎進了狗窩。

很多人其實到現在都不知道《天線寶寶》到底講了個啥?其實我也很懵逼,小時候我表弟表妹每次看這個都激動到不行,我就很納悶,這玩意兒好像沒什麼故事情節啊,剛開始我以為自己沒有仔細看所以看不懂,但後來,我又特意看了幾次,發現尼瑪真的看不懂啊!劇情模式大概是這樣的:太陽寶寶升起來啦→天線寶寶出來玩→看看人類寶寶怎麼玩→再看一遍!→天線寶寶再玩一會→太陽寶寶睡覺啦,拜拜。

最後查了相關資料才明白這部神劇的牛逼之處,原來製作方當初製作時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孩子,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生活在與我們周遭一模一樣的世界裡,但是他們的感知不同,而《天線寶寶》就是完全完全按照0-5歲小孩子認知能力創作的,通過精巧設計的場景來刺激幼兒對現實世界各類事物的認知,可以說是對目標用戶的心理抓取的極其精準。而成人對於幼兒眼中的一切又早已習以為常,所以很多人看不懂,換句話說因為你的童年早已經跟你拜拜了。

20多年過去了,我們童年的天線寶寶被網友變成各種表情包,依然被我們喜愛著。

PS:民間傳言天線寶寶與六合彩中獎有關,不過我還真見過大媽輩的人研究這個,我記得我們鄰居當時一到1點就死守CCTV的少兒頻道堅決不換臺,那四個小東西出場時還會下意識跟著學學那嗲得要命的聲音(那畫面感有多尷尬,你自行腦補)

感覺這個應該不算是冷知識,算是冷常識吧,前幾天看我外甥在看《天線寶寶》突然才發現我們已經不是孩子了,就借這個機會和大夥回憶下童年咯。大家要是對冷知識還感興趣,可以移步到公眾號:好奇梁先生,裡面會經常分享各種有意思小百科+冷知識+不正經科

嗯,就醬!


廣行天下


好的。不請自來,本人很喜歡冷知識,所以看到題目就進來了,廢話不多說,立刻將我祖傳的冷知識分享給大家哈。

1.如果把金魚養在黑色的房間裡,最後會變成白色。(嗯,可能一天到晚不見天日,嚇白了);

2.在鑽石上哈一口氣會在表面形成一層水汽,如果水汽很快散去就是真鑽,如果停留時間較長則是假貨;

3.海豚交配的時間不會超過12秒,但是雄性海豚的丁丁十分靈活,可以收縮和旋轉!(看過,確實很強);

4.如果公園中英雄雕像騎的馬兩條前腿都沒著地,代表這個人死於沙場;

5.因為廣州威爾曼藥業公司搶先在中國註冊“偉哥”這一中國商標,所以正牌偉哥“Viagra”在進入中國市場只能註冊“萬艾可”;

6.可口可樂可以當汽車燃料使用!(油費貴的問題有緩解的方法啦);

7.教皇不被允許捐獻器官,因為他的全部都屬於教堂;

8.在赫梯帝國,男子可以和馬,驢保持性關係,但不能和母牛,狗和綿羊發生性關係。(是的,我們河水不犯井水);

9.瑞士法律要求養金魚不能只養一條,目地是為了不讓金魚孤單(人的孤單問題都還沒解決,誰還管得著金魚的情緒問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