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羅斯不跟美國爭鬥,世界的局勢會怎樣?

有愛有故事卜羅密


1991年12月25日,俄羅斯聯邦誕生,蘇聯不復存在。

世紀之交,葉利欽將“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交給普京。2014—2015烏克蘭危機爆發,西方制裁、油價暴跌雙擊俄羅斯,帶來經濟下滑和百姓生活下降,普京以極高的民意與開戰敘利亞震驚世界,俄羅斯成為“一個不可思議的現代地緣政治學巨人”。

回看1989—1991年的蘇聯,戈爾巴喬夫在東歐劇變中無力“止損”,任由各國民主派奪權;在東西德統一方面“溫柔”得令人吃驚,為經互會和華約掘開墓穴,也讓蘇聯解體易如反掌——這一切都是歷史必然。

在地區與全球安全上,蘇聯/俄羅斯也有與美國合作的“經典”:1990年海灣戰爭,蘇聯在安理會為美國“放行”;而在1999年的南斯拉夫暨科索沃衝突中,據稱葉利欽有求於西方的經濟援助,為西方干涉開了“口子”,以至於北約部隊取代國際部隊,南斯拉夫遭受78天的狂轟濫炸......

更“可怕”的是北約東擴,美國矢口否認有照顧俄羅斯安全訴求的承諾,把觸角延伸至傳統東歐、巴爾幹半島、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已名單在列,兵臨俄羅斯邊界不是問題。

如果俄羅斯不與美國爭鬥、力拼,美國不會善罷甘休,必將乘勢而上,有恃無恐:圍困俄羅斯、挑戰東方大國,擺平地區“刺頭”,大國博弈或許會“簡單化”,國際局勢不會趨向穩定

在歐洲(1)美國北約在主攻方向歐洲東部繼續強力部署,烏克蘭、格魯吉亞加入北約更快,然後是前蘇聯的其他國家、包括中亞地區;(2)俄南翼巴爾幹一線到外高加索全盤佈局——完成對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全圍困”。

在地區安全上,敘利亞或已“變色”,委內瑞拉馬杜羅政權沒有“主心骨”;在中東全力“圍剿”伊朗......

在印太,騰出手來放心打造“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四方機制,圍堵東方大國。

在經貿領域,放手大打貿易戰,主攻第一貿易逆差國,同時多向出擊,各個擊破。


ruixuezhaofeng


如果俄羅斯不和美國爭鬥,這個世界該怎樣還是會怎樣。但現今當世界的形勢,是不是俄羅斯要和美國爭鬥的,而是美國在主動的逼迫,圍堵俄羅斯!俄羅斯在華約已經解散了的情況之下,本來是已經沒有害人之心了,連在建的航母,大型的核潛都是已經拆解了,可以說已經“鑄劍為犁”,準備一心一意搞建設了。而美國一心把俄羅斯當成假想敵,逼迫俄羅斯人重新拿起槍,逼迫普京重新扛著核彈訛人,誰都不會以為俄羅斯是真心願意和美國爭鬥,俄羅斯己經不是當年的蘇聯了。如果俄羅斯人放棄爭鬥,任美國人逼迫和圍堵,那麼俄羅斯必將四分五裂。想要長期保持國際格局的平衡,就需要兩個不同陣營並且實力相當的對手相互制衡,這樣就可以避免因為一家獨大而導致國際格局失衡。就像是冷戰時期的核恐怖和平,就是因為對抗雙方都擁有足以摧毀對方的核武器,才能成功阻止當中任何一方動用核武器給世界帶來核災難。很顯然,目前美俄兩國的相互牽制,本身就是維持全球戰略平衡的一個重要基礎。

如果當今世界沒有俄羅斯牽制美國,勢必會給一家獨大的美國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甚至挑起戰爭提供更多的空間。就像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之所以時至今日還動盪內戰不休,就是因為當時俄羅斯沒有足夠能量阻止美國霸權主義的結果。

世界如果沒有俄羅斯對美國的有效牽制,這個世界絕對不會像美國一些政客所鼓吹的“實現民主個繁榮”,而是因為美國的一家獨大而更加肆無忌憚的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動盪,戰亂和人道主義災難。

蘇聯曾經名噪一時,力壓美國,但蘇聯的窮兵黷武也讓蘇聯人民深受其累,因此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民曾經試圖親近美國,融入西方的發展大勢中,但實際情況是美國聯合北約成員國進一步肢解了前蘇聯留下的武器裝備系統,而且有顛覆俄羅斯政權的圖謀,也就是說,美國最終的目的是要徹底弱化俄羅斯,而不只是讓蘇聯解體。

就目前世界局勢的相對平衡而言,俄羅斯的存在是有其道理的,也有助於牽制美國。有俄羅斯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美國會有所顧忌,不敢肆意妄為。








經常用了


蘇聯曾經名噪一時,力壓美國,但蘇聯的窮兵黷武也讓蘇聯人民深受其累,因此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民曾經試圖親近美國,融入西方的發展大勢中,但實際情況是美國聯合北約成員國進一步肢解了前蘇聯留下的武器裝備系統,而且有顛覆俄羅斯政權的圖謀,也就是說,美國最終的目的是要徹底弱化俄羅斯,而不只是讓蘇聯解體。


如果俄羅斯不和美國爭鬥,事事聽之任之,那如今的俄羅斯可能是這樣的。

第一,由於前蘇聯時期過分偏向重工業的經濟結構無法調整,導致俄羅斯經濟結構的畸形化更加嚴重,過分依賴進口,從而完全被北約國家卡住了經濟命脈。政府被迫下決心調整經濟結構但事倍功半,而且被北約國家巧取豪奪,國內物價飛漲。

第二,大量技術外流,人才流失,創新能力不足。

第三,國內政局混亂,西式民主的融入讓俄羅斯政府長期陷入黨派爭權奪利的無限亂鬥中,根本無法形成合力。

第四,北約的軍事力量完全圍堵在周邊,諸如南千島群島之類的領土糾紛層出不窮。

第五,國內能源等支柱產業被個別寡頭壟斷,導致政府必須向寡頭讓步,寡頭干政導致政府渙散,效率低下,引發人民強烈不滿。

第六,空有大量核武器但政治矮小,在國際上基本沒有話語權,沒什麼影響力,淡出世界大國的視線。而東方大國因此被迫獨自面對美國的壓力,經濟發展受到影響。

第七,沒有了強勁的對手,美國會更加有恃無恐,干涉他國內政,出兵中東等行為更加頻繁,西式民主被廣泛推崇,全球範圍內亂像頻出。

第八,沒有了共同的敵人,北約內部會逐漸分裂,最終解體,原來的北約成員國怒目而視,甚至兵戎相見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所以說,就目前局勢的相對平衡而言俄羅斯的存在是有其道理的,也有助於牽制美國。有俄羅斯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美國會有所顧忌,不敢肆意妄為。


毒刺劍客


如果俄羅斯不和美國爭鬥,世界會變得更加平穩。這是基於以下兩點點。

一、俄羅斯什麼時候也沒有和美國真的、即實質性的爭鬥,往往是雷聲大雨點稀。俄羅斯的目的就是刷存在感,真要和美國爭鬥,還確實有點後怕。因為普京要向國內交代,他是硬漢,會帶領俄羅斯走向輝煌 。

在國外偶爾出兵或派出軍艦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是為了和美國對著幹。不過畢竟有了不同的聲音,這樣也贏得了一些反美國家讚譽和國內俄粉們的擁戴。認為普京是個人物,指望中俄聯手對付美國。不過,中國會和這樣只講自己利益的極端自私自利的國家聯手抗美嗎?中國早有國策:和美國合則兩利,鬥則兩傷。

二、俄羅斯刷存在感也罷派兵派軍艦也行,但都不會讓世界平穩安靜。給烏克蘭鬧得不亦樂乎,又攪的中東敘利亞一帶不得安寧。特別可氣的是為了報復烏克蘭和歐盟,把土庫曼斯坦的石油強行買斷,輸往歐盟烏克蘭和我國石油管道弄得無油可輸,世界上一片抱怨,這些國家也包括我國都是有土庫曼斯坦的供油合同的。特別是我國花大價錢修了一條土庫曼斯坦到中國的石油管道,對我國危害有多大,不用想都知道了。

普京大言不慚地說,不要緊,俄羅斯會加大生產以彌補伊朗被制裁的供油不足。其實,普京心裡想的是要大發石油漲價的財了。

既然普京想當抗美的英雄,就該站在貧油國家一邊,協調他們對美的制裁拿出對抗的預案,哪怕是一句象徵性的口號,但普京說的是,制裁伊朗好像不要緊,我們可以替代伊朗向你們供應石油,這樣伊朗聽後情何以堪?

所以 俄羅斯和美國的“爭鬥”,給世界只會添亂和損失 ,而不會對各國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洛陽老董1


曾經有一位德國知名學者是這樣評價美俄兩國關係的“它們是與生俱來的競爭對手,這種結果絕非某個政治家能夠改變的了的”。事實也的確如此,無論是歷史上的前蘇聯,還是眼前的俄羅斯,表面上首腦的握手言歡,並不能掩蓋兩個世界大國之間得明裡或者暗裡的博弈。

實際上,想要長期保持國際格局的平衡,就需要兩個不同陣營並且實力相當的對手相互制衡,這樣就可以避免因為一家獨大而導致國際格局失衡。就像是冷戰時期的核恐怖和平,就是因為對抗雙方都擁有足以摧毀對方的核武器,才能成功阻止當中任何一方動用核武器給世界帶來核災難。很顯然,目前美俄兩國的相互牽制,本身就是維持全球戰略平衡的一個重要基礎。

試想想,如果當今世界沒有俄羅斯牽制美國,勢必會給一家獨大的美國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甚至挑起戰爭提供更多的空間。就像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之所以時至今日還動盪內戰不休,就是因為當時俄羅斯沒有足夠能量阻止美國霸權主義的結果。

現如今的敘利亞和委內瑞拉危機,就是因為有俄羅斯的軍事介入,成功阻止美國的軍事幹預企圖,從而讓敘利亞內戰已經看到和平的曙光,與此同時,委內瑞拉局勢也因為瓜伊多的反對勢力影響力急劇衰退而日趨穩定,從而避免了更嚴重的戰亂和人道主義危機的發生。

由此可見,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俄羅斯對美國的有效牽制,這個世界絕對不會像美國一些政客所鼓吹的“實現民主個繁榮”,而是因為美國的一家獨大而更加肆無忌憚的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動盪,戰亂和人道主義災難。








行走在雲端上的人


俄羅斯和美國的爭鬥由來已久,二戰後美國和前蘇聯以戰勝國身份主導了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從那時候開始雙方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對手。
隨著幾十年的發展和競爭,美蘇兩國都具備了超強的軍事實力以及毀滅對方多次的核武器,通過不斷的追求全球霸權的爭鬥中蘇聯落敗,內外交困的前蘇聯在一九九二年徹底解體,其大部分政治、軍事等等資產被俄羅斯繼承,包括前蘇聯龐大的核武器庫。



在獨立後俄羅斯也曾多次有意加入北約而融入西方,去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發展經濟,但都被美國果斷拒絕。此時的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它的全球霸權不容許挑戰,而首當其衝具備挑戰美國地位的就是俄羅斯。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大面積的領土,又有著豐富的資源,更加重要的是俄羅斯的核武庫足以讓美國感到恐懼。
正因為此美國製裁、遏制、甚至是顛覆俄羅斯就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優先戰略,不管俄羅斯願不願意,美國都會對俄羅斯充滿敵意。如果俄羅斯不想坐以待斃的話,必定會對美國的種種遏制行為做出反擊,可以說俄羅斯不與美國爭鬥的情況應該是不會出現的。


眾流成海


這個問題問得不那麼準確,“如果俄羅斯不跟美國鬥爭”世界格局會怎樣?美俄兩大強國鬥爭,就是老大滅老二的博弈,並非俄羅斯刻意要與美國鬥爭,而是美國想乘機將俄羅斯打成三流國家。自俄羅斯繼承前蘇聯以來,美國沒有放棄過對俄羅斯的遏制戰略,開始十年忽悠俄羅斯致殘,中間十年俄羅斯靠高價石油出口,恢復了殘敗的經濟,後十年俄羅斯忙於捍衛國家戰略安全。美國在這三十年時間裡,是一超獨大統霸全球,一直樂於辦一件大事,就是違堵扼殺俄羅斯戰略優勢。都是前蘇聯核武器惹的禍,俄羅斯的核力量是美國最忌憚的心頭事,美國要用全球反導網廢除俄核戰力,讓北約擴張到烏俄邊界,美俄一切矛盾都是圍繞著這個問題而產生。俄羅斯那有能力主動挑戰美國,俄羅斯是被動反擊,在敘利亞、克里米亞、委內瑞拉等都是作“圍魏救趙”之計,與美國作周旋以解俄羅斯戰略困境,俄羅斯都是不得以而為之。美俄鬥爭性質是美國遏制俄羅斯,美俄博弈目的是美國要降低俄羅斯核戰能力。俄羅斯強大的戰略力量,堅持與美國鬥爭干擾了美國霸權,保持了世界力量相對的平衡,使大家還能過著局部和平發展的生活。如果俄羅斯倒下,世界麻煩就更大。美國會給一切國家下達命令、禁令、還有收買人心的“豁免權”,所有國家都要服從美國的管治。


鑼鍋10


美俄之間的矛盾與鬥爭的主要問題,重點的矛盾在於美國推行的全球戰略,容不下俄羅斯這個擁有與美國同等核力量的國家存在。曾幾何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二戰”結束之後,為了爭逐世界霸權利益和擴大勢力範圍,因雙方軍事實力勢均力敵,相互制衡,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較量。雖然,最終,由於前蘇聯受內外諸多因素制約和影響,結果以“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國全勝,而結束了這場冷戰。但是,俄羅斯卻繼承了前蘇聯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擁有了大規模核戰略力量,而且俄羅斯的國土遼闊,資源豐富,雖然,由於前蘇聯的原因以及蘇聯解體後的內亂,內戰,內憂外患等等問題,嚴重製約和困擾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但是,歷史上,俄羅斯民族的性格,從來都是彪悍,敢於拼搏,敢於戰鬥的民族,而且,俄羅斯在普京總統的領導下,正在向著實現經濟復甦,軍事力量重振昔日雄風的局勢轉變。但是,強大的俄羅斯,絕不是美國所願意看到和接受的現實,美國的全球帝國戰略,目的是要在全世界構建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的,維護美國絕對優先利益的帝國政權,帝國制度和帝國國際規則,遊戲秩序。為此,美國勢必千方百計圍堵,遏制,分化,瓦解,削弱和打擊俄羅斯。其中,北約東擴,烏克蘭事件,格魯吉亞事件,美國在歐洲部暑反導系統等等的問題,無不劍指俄羅斯。因此,俄羅斯如果不想坐以待斃,就必然要進行鬥爭,就必須要進行反制,這是由美俄矛盾及其鬥爭的內在本質所決定的。


手機用戶52857660965


川普與普京只是在電話裡聊了一會就牽動著國人緊張的神經,我們的年齡是否處在青春期又撞上了更年期,多疑、焦慮、敏感、內分泌紊亂。人與人的交往不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況且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大觀園裡的林妹妹,孤身一人寄人籬下,只求寶玉對己一人好,如若不然就發脾氣,搞得寶玉左右為難垂頭喪氣悶悶不樂的樣子。處在十分被動的青春期,一點也不像一個曾經是五千年曆史的人,一點也不成熟。一個十分自信,有輝煌燦爛歷史的民族,應該表現出十分自豪的優越感,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處處像一個“無我”之狀的高超藝術表現。無須旁就,獨立獨行的樣子。

也來一個一言不合就轉身離去,無須商量,無須討好,更不必中庸之道,顯得老卵富有個性,更像吾行吾素的風格。


掛羊頭賣狗肉628


您的意思是讓俄羅斯向美國繳械投降?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