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5次北京行 第一次住的是澡堂


我从小就喜欢画北京天安门,并常看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的记录影片,对北京有着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往。尽管参军后在河北获鹿县离北京不算远,而且去内蒙拉练坐军列曾在丰台下过车,但那也只是路过。1981年复员后,我终于有机会到北京了。刚开始到北京,两眼一抹黑,从北京站一直走到西单,晚上住在南礼士路的澡堂子里面。路上遇到几个操京腔小姑娘自称东北人,说钱包丢了问我要5毛钱。我没给,人家走远了骂我是傻佬冒。

转眼到了1987年12月,此时我已结婚两年,女儿都1岁多了。妻子一直念叨:虽然她小时候跟着父亲到过北京并留有照片,但那时不懂事白去了。好在我俩都在铁路工厂工作,来趟北京开张免票不是太难的事。这次,我们不用住澡堂子了,住在北京天文馆招待所。我都记不清怎么能跑那么远入住,是不是旅客介绍处介绍去的? 来北京前,我们把女儿放在父母家里,父母家有个大铁炉子,妻子总担心女儿被铁炉子烫了,后悔没带上女儿一起玩。

1992年,女儿幼儿园毕业,我俩要趁她上小学之前的暑假到北京开开眼。于是,妻子怀揣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两千多元和我们一起出发了。到北京因是暑假旅游旺季,铁道部招待所住不进去,只好住到旁边的地下室内。当时北京异常炎热,女儿进了地下室觉得凉快不想上来了,我们哄了半天才跟我们去了天安门,此时好像肯德基刚在北京开业不久,排队有几里地。女儿要吃,排了两小时也没吃上,最后只好狠狠心花60元钱买了汉堡和饮料。


1998年,女儿小学毕业,我们觉得女儿以后学业重,逛的时间少了,就一家人又来到了北京。此时西客站已建好,我们厂在附近的马连道有内部招待所,我们再也不用为住宿发愁了。此时,女儿已懂事,特愿意跟着我们看革命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出去跑起来就不知道个累,倒是我和妻子感觉到没有那么大心劲了,只是为了使女儿快乐才咬牙跟着跑路。

第一次带女儿逛北京因时间关系没有逛动物园,女儿一直耿耿于怀,这次说啥也要让女儿满足愿望。说起来,我一个大老爷们动物园都进去了3次,孩子的心情就可以理解了。人在好奇心没满足之前总是那样的神往,现在有多方便我也不愿意进去了。那天,女儿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石虎山闭馆,熊猫因故不予接见。

这次我们在北京呆的时间比较长,恨不得把所有著名的景点都逛遍。北京的外宾满大街都是,没有谁愿意多看他们几眼。想当初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厂来了外宾,大家就和看外星人一样伸长了脖子。现在厂里家属区住有外宾,自由市场上外宾可以伸着手指头和小贩砍价,大家都见惯不惊了。记得这次我们舍得乘黄色面的了,好像起步价10元?之前,我们只敢乘公交车,出租车连问都不敢问。


女儿自从看了老电影《祖国的花朵》,对北海公园的游船念念不忘。这次,我们一家花了40元钱租了一条游船,体验了一下昔日少先队员在这里荡起双桨的美好境界。其实,我们并没有太多的钱,当时就把早餐多买了一点在船上野餐。 每次我们进京前后都要节衣缩食多日,出了门就说穷家富路,遇到女儿要花钱时,都喊“不过了!”尽力满足。我们不敢保证女儿以后的幸福,但眼前只要能办到,还是尽可能让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少留些遗憾。

2005年,女儿考上了大学,此时我正好到北京出差。女儿一直念叨她没到过长城,正好满足她一下愿望。记得到长城脚下时,旁边陪同的老人舍不得花100元门票,只让孩子进,我也动了这个念头。旁边的导游说:“您花了多少费用到这里,不进去图什么呀?咬咬牙、跺跺脚、手一哆嗦掏钱进去吧!”我想,女儿一人进去,打死我也不放心,还是乖乖掏钱进吧。后来,我再也没有陪女儿进京了,想想过去陪女儿那都是个机会,所以弥足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