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在網上,龍媽估計是《權遊》中被黑得最慘的一個,開掛,傻白甜,聖母,主角光環庇護,演員演技,都是槽點,甚至有說法,在知乎上黑龍媽是政治正確。越矚目的角色被黑得越多,這倒也符合現今規律。不過看了龍媽被黑的理由,實在是可以看到人的偏見和陰暗,還有那種全然不顧的噴,令人愕然

首先,龍媽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本以為不是個問題,但看了很多評論後發現還真是個問題,一部分黑子把什麼傻白甜,白蓮花的標籤往上貼,把她看成一個單純無腦的小女孩,靠著開掛莫名其妙地上位;還有一部分黑子把她說成一個偽善,惡毒,為權力不擇手段的人,簡直堪比瑟曦和小剝皮,令人毛骨悚然。看了這些奇葩觀點,我就理解了為啥社會上有那麼多莫名其妙的事了,因為的確很多人的腦子長得不一樣。

龍媽可能看起來有一點聖母光環,但她可不是什麼聖母,和傻白甜,白蓮花之類的更是不沾邊。丹妮莉絲是一個複雜而不斷成長中的人物,有著多種性格特質。

第一個是善良。這其實也是個問題,啥叫善良估計也能吵上半天,我們就說最簡單和狹義的一種,就是一種對弱者的同情和憐憫,以及因此而產生的想要去幫助弱者的意願。《權遊》是一部現實感十足的劇,善良是個稀缺品,只有寥寥無幾的人物,比如龍媽,囧雪,小惡魔表現了最多的善良特質。囧雪面對山姆,小惡魔面對三傻,都充分體現了他們對弱者的同情,和去幫助弱者的意願。龍媽在看到被摧毀的羊人部落,彌麗·馬茲·篤爾和她的同伴被多斯拉克人凌辱,產生了強烈的同情心而去保護她們,儘管後來這善良害了她的丈夫和孩子。在阿斯塔波,她看到了無垢者奴隸遭受的非人的折磨訓練,讓她難以忍受,從而對奴隸主產生了強烈的厭惡和憎恨,從而成為她進攻奴隸灣三城的源動力之一。當然,她也在此過程種將解放奴隸成了她的政治綱領,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在彌林,有一位男子覲見龍媽宣稱她的孩子被龍燒死,龍媽感到了極度的痛心,同情和恐懼。她是彌林至高的女王,她的龍誤傷了平民的孩子,沒有人能對她做什麼,只有她自己。她受到了自己良心的極度譴責。為此,她不但鉅額賠償了該男子,還把她最強有力的武器,龍,鎖到了金字塔底。這當然也挽不回那孩子的命,但換了任何一人,能比龍媽做得更多嗎?在劇中的第七季中,龍媽聽從小惡魔和囧雪的建議(儘管我覺得這建議很蠢),沒有帶著龍直接去攻打君臨城,也是因為善良仁慈,怕誤傷了太多了君臨城的百姓。在《權遊》之中,單純的善良仁慈其實不是什麼很好的性格特質,奈德,道朗親王(劇中)都是善良仁慈的,但都死於非命。囧雪,小惡魔,龍媽的善良仁慈也沒給他們帶來什麼現實好處,只能是激發看書看劇的觀眾對他們的同情認可而已。

第二個是正義。這倒真是個問題。大部分人搞不清善良和正義有什麼聯繫和區別,金觀濤曾經指出,中國傳統追求的最高價值是善,西方追求的最高價值是正義。善是一種主觀內在的東西,正義是一種外在的客觀的東西(至少被認為是外在客觀的)。這個問題說複雜了可以寫本書,簡單了說,善就是仁慈,是同情心,是憐憫,是寬恕,每個人評自己的內心就可以感受。正義呢,是符合一套外在的法律和規範,或許以神的名義制定,或許以國王的名義制定,目的是好人好事要獎賞,壞人壞事要懲處,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以德報德,以怨報怨。正義在西方的政治文化中,是極其重要的觀念,可以說是追求的最高價值,這一點,中國人的感受是沒有那麼深的。龍媽可能確實是君王血脈,對正義的追求和理解彷彿是天生的。《冰與火之歌》的書中有這樣的描寫,龍媽對喬拉爵士說,

“我曾經十分孤獨,無比寂寞,喬拉,除了哥哥就只有自己。我是如此一個擔驚受怕的小東西,本該保護我的韋賽里斯,反而變本加厲地傷害我、恐嚇我、甚至售賣我。他不該那麼做。他不僅是我哥哥,還是我的國王。若非為保護弱者,諸神又怎麼會指派國王和女王呢?”

“有些國王自己指派自己,比如勞勃。”

“他並非真正的君王,只是個篡奪者,”丹妮輕蔑地說,“毫無正義可言。正義……才是君王的追求。”

正義才是君王的追求,丹妮莉絲的理解可謂到位。她在進攻淵凱的時候,喬拉爵士勸告她,淵凱對她沒有意義,那裡的奴隸都是床奴,不能打仗,對將來反攻維斯特洛毫無用處。但是她問,淵凱有多少奴隸,喬拉說,“20萬”。龍媽說,那我們就有20萬個理由去征服淵凱。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在龍媽看來,正義在前,若不能踐行,她就不配做個君王。她這種正義的自覺性,在冰火世界裡,似乎還找不到第二個人。

不過比正義的理解而言,正義的實踐可就困難多了,也爭議多了。比如,在去彌林的路上,偉主們每隔一里,就釘死了一名童奴,一共163個。這一幕深深刺激了龍媽,她發誓要奪取彌林,並且要讓那些血腥的奴隸主們付出血的代價。

有一個場景特別能說明,在她決定釘死163個奴隸主之時,巴斯利坦爵士勸她以仁慈回應不義,她的回答是要以“正義回應不義”。她認為這些奴隸主雙手沾滿鮮血,是罪有應得,是要受到懲罰,不該得到她的仁慈。她的仁慈同情是對無辜弱者而言的。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書中有細緻的描寫,“她把他們釘在環繞廣場的木樁上,互相指著旁邊的人。下令時,她心中充滿熾烈狂暴的怒火,感覺自己就是一條復仇的真龍。但事後,當她經過柱子上那些瀕死的活人,聽見他們的呻吟,聞到腸子和血肉的惡臭…… 丹妮皺起眉頭,放下銀鏡。這是正義。是的。我這麼做是為了我的孩子們。” 後面又有描寫, “丹妮想起自己在阿斯塔波的懲罰廣場裡感受到的恐怖。我製造了同樣強烈的恐怖,但他們應有此報。殘酷的正義才是正義。” 劇中沒有像書中如此細緻的描寫,但增加了一個情節,彌林貴族希茲達爾覲見龍媽,號稱他的父親當初是反對釘死孩子的,但作為貴族首領,這次也是被釘死的163人之一。這是強烈暗示龍媽的這一所謂正義的行動,有很大的誤傷成分,帶來了極大的爭議。

第一個鷹身女妖之子被抓之後,龍媽想給他一個公開公正的審批,在彌林人民面前宣揚正義,然而,她的一名自由民代表,曾經的奴隸,由於憤怒和對奴隸主的恨,在監獄裡動用私刑,把那名鷹身女妖之子給殺了。這就嚴重觸犯了法律,也違背了龍媽宣揚要公開審批的承諾,龍媽非常惱火,她告訴此人,法律就是法律,違反了法律就要受到懲處。她將此人判處死刑,公開執行,因為她要統治彌林,必須推行一套公正的法律。但在彌林的刑場上,廣大彌林的群眾卻對龍媽處死此人很不滿,現場發起了暴動,人們用石子砸她。對於剛從奴隸身份中解放出來的人們而言,這樣的公正和正義可能實在是太超前了。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有不少人把龍媽的這一舉動和羅柏的殺瑞卡德.卡史塔克類比,認為龍媽犯了類似的錯誤。這的確很像,龍媽這一舉動爭議很大,政治上並不成熟,結果並不好,恨她的人繼續恨她,愛她的人也一時轉為恨她。不過和羅柏的情況還是有所不同,羅柏是處於戰爭時期,砍殺卡史塔克,失去其家族支持,是絕對不明智的。龍媽是處於統治時期,征服彌林的戰爭已經結束,至少她當時自己這樣認為,她要推行一套公平的法律來統治,來長治久安,所以她做了自己認為對的事。只是她忽略了民眾的成熟度,事實上戰爭還未完全結束,明戰結束,暗戰洶湧,急於實行這樣一套公平的法律體系還嫌太早,這也是龍媽政治經驗還缺乏的體現。

而這種對所謂正義的追求,會很大程度上衝淡她善良的特質,因為很多正義的實踐,看起來和善良仁慈相去甚遠,例如對奴隸主的冷酷無情,對犯法者的公開處死,都令人生畏,

第三,龍媽是一個殺伐決斷的人,處事堅決,對待敵人冷酷無情。在貼吧看到一個帖子,討論誰是預言中的王子亞梭爾.亞亥(AA),最有可能的兩個人是龍媽和囧雪,而根據傳說,預言中王子AA是要親手將寶劍刺進妻子妮莎的心臟,才打造出神劍光明使者。按照討論的說法,如果囧雪是AA,那龍媽就是妮莎,網友們都表示無法想象囧雪把劍刺進龍媽的胸口,即使是為了拯救世界;而如果龍媽是AA,囧雪是妮莎,大家都認為,為了拯救世界,龍媽估計是下得了手的。這個討論反映出,大家認為儘管龍媽是女性,但她體現了比男性更強的意志力和決斷力。一旦她認定了正確的事,她不會軟弱,不會猶豫,而是會堅定地進行下去。當她看到丈夫卓戈成了植物人,復原沒有了希望,儘管內心萬分痛苦,她還是決然用枕頭悶死了他。當她的丈夫,兒子都死去,四萬人的卡拉薩走得只剩幾十個人,她毅然孤注一擲,憑著一個信念和朦朧的感覺,走入熊熊大火,完成了《權遊》中最震撼的一幕,孵化了三條幼龍而浴火重生。丹妮莉絲做什麼事都非常有主見,比如給她的龍命名,

丹妮鄭重地說,“但他既獲新生,自當有個新名。我要以被諸神奪走的親人為他們命名。綠色的那隻就叫雷哥,因為我英勇的哥哥便是死在綠叉河畔。白金相間的那隻取名韋賽利昂,韋賽里斯雖然殘酷、軟弱又膽小,但他終究是我哥哥。他的龍將為他完成心願。”

“黑色的這隻呢?”喬拉·莫爾蒙爵士問。

“黑色的,”她說,“叫卓耿。”

她決定穿越紅色荒原,不論遇到如何的艱難險阻。在電視劇中,在魁爾斯(?),她的龍被偷走,侍從大都被殺死,喬拉勸她儘快逃離這個危險的地方,她堅決地予以拒絕。她知道如果她逃走,只能個人苟且偷生,所有的復國大業都會無望。她隻身一人進入不朽之殿,去解救她的龍。劇中第二季末,當她發現札羅和她的侍女背叛了她,她就把他們鎖進了地庫,在裡面等死。在阿斯塔波,她知道她需要那八千無垢者,但又無錢購買,儘管心裡害怕,但她還是一個人做出了決定,用武力奪取無垢者。她決定進攻淵凱,征服彌林,解放奴隸。她也決定留在彌林學習如何統治。面對喬拉的曾經的背叛,她表現了難見的猶豫,但也沒猶豫多久,便將他放逐。既然不能接受他的背叛,又不忍殺他,那麼便堅決放逐他。劇中第六季末,在返回維斯特洛前夕,她權衡利弊,毅然斬斷情絲,留下了達里奧在彌林,絕不拖泥帶水,小惡魔對此佩服得五體投地。劇中第七季,在小惡魔的計策全部失敗,所有盟友都失去了,她果斷親自御龍出擊,在黑水河之戰大獲全勝。之後,面對不肯投降又蔑視她的塔利父子,她冷酷地當眾宣判他們死刑,並燒死了他們。許多人覺得龍媽過於冷酷,乃至殘酷,也是有依據的。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龍媽也承認自己有時候看起來很可怕,但小惡魔認為她是那種正確的可怕,這也是他千里迢迢趕來輔佐她的原因。

第四,龍媽具有強大的政治理念。丹妮莉絲差不多是在冰火世界中唯一具有高度政治理念和理想的人,在進行她的政治活動中,她時刻將政治的正當性掛在心頭,而且在不同階段,針對不同的人民,有不同的詮釋。她在征服奴隸灣三城時,打出瞭解放奴隸,為自由而戰的口號。這立馬取得了道德高地,這樣的政治口號對廣大奴隸具有無比的感染力和誘惑力。在奪取淵凱勝利後,她進一步提升了她的政治理念,對著廣大被解放的奴隸,她告訴他們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這簡直就是揭示了天賦人權的自由理念,從中世紀直接進化到了18世紀制憲會議的美國,丹妮莉絲化身成了紐約港的自由女神。憑此理念,征服奴隸灣三城,當真無可置疑。而那些奴隸們的感受,只怕和《雪山飛狐》中的平阿四很相似。

苗姑娘,當年胡大爺給我銀子?救了我一家三口性命,我自是感激萬分。

可是有一件事我是同樣的感激。

你道是什麼事?人人叫我癩痢頭阿四,輕我賤我,胡大爺卻叫我『小兄弟』,一定要我叫他大哥。

我平阿四一生受人呼來喝去,胡大爺卻跟我說,世人並無高低,在老天爺眼中看來,人人都是一般。

我聽了這番話,就似一個盲了幾十年眼的瞎子,忽然間見到了光明。

我遇到胡大爺只不過一天,心中就將他當作了親人,敬他愛他,便如是我親生爹孃一般”。

奴隸們情不自禁稱龍媽為Mhysa(母親)也就毫不奇怪了。

龍媽的自由理念不但是在征服戰爭中的武器,而且她確實懷有對自由的信仰。在治理彌林時,由於社會制度轉換太大,以及經驗不足,遇到了無數困難。但她從不放棄對自由的堅持,在治理彌林時,她聽到了最不可思議的一幕,一位她解放的奴隸,居然要重新去為奴。但當她聽了這位前奴隸的理由後,她感到了問題所在,也理解了他的處境。然後她做出了決定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自由意味著可以選擇,這個自由的真諦別說劇中人物,就是看這個劇的觀眾中,也沒幾個人能明白,龍媽明白。她還進一步保障了那位前奴隸的自由,讓他簽署合約,並且以一年為期限。為什麼?因為能更多次的選擇,更多的自由。

在征服和治理的不同時期,以實現和保障自由為政治理念,龍媽在厄索斯大陸站在超然的政治高度俯視奴隸灣,猶如降維打擊,把殘忍腐朽的奴隸制打的落花流水,也獲得了無垢者,奴隸們的民心,同時感召了八方來士。

當龍媽在彌林站穩腳跟,準備著進攻維斯特洛,她便已經在思索新的政治理念和口號。與厄索斯大陸不同的是,維斯特洛沒有奴隸,維斯特洛有自由。龍媽要征服維斯特洛,其政治正當性首先是她的血統,但她覺得還不夠,她不滿足於只是恢復坦格利安家族的統治,而且要給維斯特洛帶來政治上新的東西。那個東西是什麼,我們可以在她和小惡魔見面後的第一次單獨談話中窺見一斑。那次談話很長很精彩,堪稱《權力的遊戲》的隆中對,兩人縱論各人生平和天下大勢,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龍媽這裡說的粉碎這車輪本身是什麼意思,她想帶給維斯特洛的又是什麼新的東西呢?這裡說的不是很清楚,猜測一下,似乎是“民主”,或者別的制度性改變。在權力的遊戲中,在厄索斯和維斯特洛的大大小小的國王,君主,領主,總督,首領中,只有龍媽才從政治正當性和政治改革的角度來思考統治問題,這方面的政治高度在權遊中沒有對手。於此相比,在君臨城中那群整天窩裡斗的男男女女簡直不值一提,而前期的五王之爭也只是可笑的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所以小惡魔聽到她的理念後大為折服,死心塌地地跟隨龍媽。第七季中龍媽要單身騎龍去長城外救被困的雪諾一夥時,小惡魔還力勸龍媽不要去。他視龍媽為可為維斯特洛帶來變革,改變歷史的唯一人選,擔心她的個人安危。可見龍媽為維斯特洛提出的新的政治理念和口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在網上看到過一篇分析龍媽的文章,說冰火世界中,西部的維斯特洛大陸充滿了現實感,現實壓倒了理想。奈德這樣一個正人君子,恪守榮譽,結果慘死。羅柏,莫爾蒙都是正面人物,都不免慘死。小惡魔天性善良,卻百般被命運捉弄,不得不逃亡海外。雪諾正直勇敢仁慈,卻死在自己兄弟手下。這個日落國度簡直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德墓誌銘”這句話的表演場所,而且這些人爭來鬥去,要麼是窩裡鬥,要麼是為生存而鬥,完全沒有一個更高的目標在指引。而在東方厄索斯大陸的龍媽線,卻是理想高於現實,目標明確而清晰,無論是光復故國,還是解放奴隸,龍媽身上寄託了作者的理想色彩,所以東方線演繹的色彩和風格,與西方線迥然不同。

第五,龍媽是一位真正的女權主義者。

這是最有意思的一個特徵。首先,什麼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男女平等,但現實中容易變成仇視男人或田園女權等形形色色的偽女權。龍媽的女權意識彷彿也是天生的,她自己從未被這個問題困擾。她尊重傳統和現實,傳統和現實中,男性是優勢地位,她對此都是承認和認可的。卓戈是她丈夫,雖然這起婚事她起初是極其不願意的,她實際是被哥哥賣給馬王部落,而且是那麼一個野蠻落後的部落。但婚姻程序合法,她也接受了現實。婚後,她履行妻子的義務,無論那多麼痛苦。她也努力讓自己愛上這個丈夫,後來她果然做到了。她對卓戈十分尊重,後來還十分愛他,甚至考慮過犧牲自己去救卓戈。但是卓丹死後,她就是自由身,可以重新去愛,重新去結婚。這在她與達里奧的情人關係中表現得最為充分。在電視劇中,把丹妮和達里奧的關係簡化了,書中有更詳細的敘述

她相信他。“我發誓若希茲達爾·佐·洛拉克能帶來90天的和平,我便和他結婚。然而現在……我在見到你的第一眼就渴望著你,可是你是個傭兵,變化無常,背信棄義。你誇口說上過100個女人。”

“一百個?”達里奧的紫色鬍鬚下露出笑容。“那是騙人的,甜美的女王。是一千個。可卻從來沒有上過一頭龍。”

她吻向他。“那你還等什麼呢?”

我好像很少看到一位正面的女主角有這麼自由的愛情與性觀念。但她也非常冷靜,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處境,知道達里奧是什麼樣的人,但她依然很享受與他的關係

她是什麼平常女人,她會樂意將下半生都寄託在撫摸達里奧上,追尋他的傷疤,聽著他訴說他是如何得到它們的。若他開口,我會放棄我的王冠,丹妮想……但是他從不也將永不開口。在他們纏綿為一體時,達里奧也許會在她耳邊輕語情話,但她知道他愛的是龍之母。若我放棄王冠,他不會想要我的。另外,當國王丟失寶冠時,一同丟失的往往還有腦袋。她也不認為有什麼理由能讓女王逃過一劫。

更令我吃驚的是下面的話

“你是個女王。你想做什麼做什麼。”他的手劃過她的腿。“我們還剩幾夜?”

兩晚。只剩兩晚。“你和我一樣清楚。今晚與明晚,我們就將結束。”

“嫁給我,我們就將永遠盡享夜晚。”

如果我可以的話,我會的。卓戈卡奧曾是她的日和星,但他已逝去那麼長的時間,讓她已經忘了如何去愛與被愛。達里奧幫她回想起來。我曾一度死亡,是他將生命帶回給我。我曾一度睡去,是他喚醒了我。那天,他剛從出擊中歸來,他將一個淵凱賢主的頭顱擲於她的腳邊,在大堂裡堂而皇之的吻了她,直到巴利斯坦·賽爾彌將兩者分開。祖父騎士是如此的暴怒,丹妮甚是擔心會血濺當場。“我們不能結婚,吾愛。你知道原因。”

他爬下她的床。“那就嫁給希茲達爾。我會送他一套精美的號角作為結婚禮物。吉斯卡里男人就喜歡神氣活現的拿著號角走來走去。他們用自己的頭髮,配以梳子、蠟和鐵做。”達里奧找到馬褲套上,他從不拘於緊身短褲。

“一旦我結婚了,再對我有慾望就是最高叛逆。”丹妮將床罩拉到胸上蓋住。

龍媽為了彌林的和平與長治久安,決定和彌林貴族希茲達爾結婚,她說得很明確,一旦結婚,雖然是政治婚姻,她也將履行妻子的業務和接受婚姻的道德約束,不再與達里奧保持情人關係。在愛情與婚姻的領域,龍媽簡直是在道德和規範的約束下,把自由用到了極致。對達里奧,對希茲達爾,她都是在自願的基礎上開展愛情和婚姻,完全平等。她愛卓戈,也思念卓戈,但這不會成為她追求個人“性福”的障礙。她愛達里奧,但為了政治,她選擇要與希茲達爾結婚。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婚後她會接受約束,會放棄個人情愛的幸福。所以她是一個真正的女權主義者,在尊重傳統,現實和道德的基礎上,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追求個人幸福和個人責任的最大公約數。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這一角色?

在電視劇中,第六季末,龍媽準備返回維斯特洛,光復故國,她決定把達里奧留下,切斷和他的情人關係。她考慮通過與維斯特洛的貴族聯姻來加強對維斯特洛的統治,她就不能要達里奧這個情人,她尊重婚姻關係。用咱們中國人的傳統話語來說,這可是揮慧劍,斬情絲。其實,這只是一個女權主義者的君王之道。

以上龍媽種種特點,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很複雜的人物,是一個善良女孩,又是一位正義而冷酷的君主,一位解放者,一位政治家,一個女權主義者....... 這一長串不同的角色,猶如她那報菜名一般的長長頭銜。風暴降生丹妮莉絲,龍之母,不焚著,大草原的卡麗熙,打破枷鎖者,彌林女王,七國的合法女王 ......

考慮到文章已經很長了,在下一篇文章中,再說說我個人對龍媽被黑得那麼慘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