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技術須知

在培育魚類和水生植物的同時,我們也該重視其生存環境。水質不只受魚類及飼料成分的影響,同時也會因植物的生長或死亡而改變;這些影響水質的因素或物質,有的份量較輕。有的卻舉足輕重。

養魚技術須知

魚類改變水族箱中的水質

加入水中的人工飼料,對魚類及水質都有絕大的影響。魚類會消耗氧氣並釋放(排洩)大量的化學物質,如:尿酸、氮化合物(氨、亞硝酸鹽)等。水中的細菌會分解這些物質的大部分,並將之轉化為礦物質。當然,在分解的過程中亦得消耗大量氧氣。慢慢地,水中的硝酸鹽和磷酸鹽含量就會升高,而碳酸鹽硬度及酸鹼值(pH值)就會下降。

水草改變水族箱中的水質

蔓生的綠色植物,尤其是莖狀植物在白天會消耗二氧化碳,而全天都會消耗氧氣以及有機礦物質。光合作用白天會釋放氧氣並吸收二氧化碳而導致水中pH值的升高,葉面上也會出現碳酸鈣的沉澱。水中餌料過多的話,有時會導致植物生長停滯,待植物死亡後,其中貯藏的養分如澱粉等會釋放於水中,致使水中養分增高,氧氣含量則銳減。

何謂水族箱中的生態平衡

很多人深信。只要在水族箱中放養一定的魚和植物。水族箱內的生態便可永保平衡穩定。其實並非如此。如果照那種方法來做的話。水族箱裡的生態絕對是一種傾斜--面倒的現象。第一種可能是:魚類佔據了整個水族生態的優勢。它們藉著充分的養料(如:硝酸鹽和磷酸鹽)而大量繁殖,所排洩的過多廢物和毒素卻阻礙了植物的生長。混濁的水質更促成了藍藻、菌類及鞭毛藻類的過度繁衍,最後,這些藻菌會壓倒植物而和魚類稱霸整個水族箱。 第二種可能是:植物佔了優勢。它們消耗掉大部分的二氧化碳,造成碳酸化合物增加,而魚類及細菌的養分都大量減少,最後整個水族箱生態均被迫停止生長。

為什麼一開始妥善的安排,竟會演變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呢?那是因為我們根本就不該奢望能一勞永逸地保持水中生態的平衡。

如果水中的生態失衡而呈一面倒的現象,用肉眼是很容易辨識出來的,問題是那時已回天乏術了,所以,一有失衡的傾向時,就應該密切注意。若要測知目前水中的優勢是魚類、藻菌或植物,可用滴定檢驗法。當水中磷酸鹽含量高於0.1ppm且硝酸鹽含量大於30ppm時,表示魚類佔了優勢;反之則表示植物佔了優勢。

水中缺氧時,最明顯的現象是早上發現魚缸裡飄浮著死魚,或是魚兒們在水面痛苦地掙扎呼吸。水中若是缺乏二氧化碳,則會在植物葉面或底部發現白色的碳酸鈣沉澱,同時水的pH值也會升高。

氧氣的需求

在植物佔優勢的水族箱內,要加裝水流循環裝置,促使植物形成的氧氣完全溶解於水中,讓魚類及菌類都能得到供應,並可保持水質的清澈。而在魚類佔優勢的水族箱中,則要加裝流通式濾水設備、噴水裝置以及滲透(或迴轉)式裝置,一方面可過濾水中過多的排洩物及毒素,一方面則可增加水和空氣接觸的機會。

二氧化碳的需求

如果水中栽培的植物不多,而照明設備微弱,那麼水中的二氧化碳倒是不虞匱乏;但若種了太多生長快速的綠色植物或色彩鮮麗的植物,最好定期在水中放置少量的乾冰(固態二氧化碳),以防二氧化碳之不足。

植物所需之有機肥

在魚類佔優勢的水族箱中,含有大量主要的有機礦物性養分,此時植物需要一些稀有微量元素肥料,如鐵化物等,以促進其生長。反之,在植物佔優勢的水族箱中,幾乎沒有硝酸鹽和磷酸鹽的存在,因此必須小心施放餌料(切勿過量),以促進魚類之生長。但是不要使用含氮、磷質的飼料,因為這些成份太強,會殺死水生植物。

水族箱中的過濾工程

裝置過濾設備有幾個好處,其一是它能清除水中汙濁的成分,使水質看起來美觀清澈;再者它可以防止汙泥或細砂粒沉積在植物表面;此外,它還能促進水的持續流動,使魚類及植物所需的養分,均可充分地散佈水中;負責分解排洩物和毒素的細菌,也會寄居在過濾設備上(若無過濾設備,它們極不易在漂動的水中繁隨),而不致散佈水中,對魚類產生威脅。

為什麼要換水

相信很多人認為,為水族箱換水是一件麻煩而不愉快的工作;但是,不做的代價卻是換來水族箱內一切生物的癱瘓。首先,水生植物會因魚類餌料過量或不足而死亡,於是水的鹼度增高、硬度變大,乃造成魚類的病變而難以活存。

換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如果久久突然換一次水,而且是換掉大部分的水,再加上忽然把淨水設備洗得很潔淨的話,那麼您將看到一場整個水族生態完全崩潰的精彩好戲。由於pH值、硬度和溫度的急劇改變,以及水生細菌數量銳減種種因素,促使魚兒們因休克或氮化物中毒而死亡。且水中的物質濃度一下子大量降低,會使植物被迫釋放出它的養分,植物本身則因衰竭而死!那麼強烈的突變改變,叫水族生態如何去承受?請不要忘記,人工的水族箱可不比大自然界的水域!自然界的水域下幾場豪雨也改變不了其本質,但小小的水族箱裡,只要倒一杯水下去,卻也得叫魚兒和植物適應好幾天的呢!

如何換水

有不少水族專書推薦一個辦法:每兩週一次,換掉水族箱中10~20%的水。這對一個植物佔優勢的水族箱來說是很合適,但對魚類佔優勢的水族箱而言卻不太恰當。專家曾經同時檢測過好幾個大小不同的水族箱,並發現其中硝酸鹽成長率每週增加約10~50ppm不等。換言之,每星期硝酸鹽含量都比前一星期增加約30%。您當然可以削減水族箱中的魚類來降低硝酸鹽的生成量,那就省事多了;但您可能不會那做,如果您養的魚樣都是精選品種的話,只有多花點心思來照顧水中的魚兒和植物嘍!

某些地區的自來水中,含有高量的碳酸鹽或硝酸鹽沉澱,硬度非常大,用之於水族箱前非得先行處理不可。此時可放一片酸蘋果在此類硬水中,設法將這種硬度高達7°dH的自來水降到1°dH的硬度;更重要的是,換進水族箱的新水,其硝酸鹽含量不應高於1ppm。

應用計算例

如果水中硝酸鹽含量為每週增加10ppm(1ppm=1毫克/公升),那麼每週應該換掉30%的水,幾星期以後便會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事實上,每週清除的硝酸鹽含量,最好等於每週新生成的硝酸鹽量。假設換水前水中硝酸鹽量為33ppm,換水後則為23ppm(倒入的新水中不得含有硝酸鹽成分);兩週以內,水中的硝酸鹽含量會在23~33ppm間上下起伏,平均為28ppm,這種穩定的含量有助於較敏感的植物生長。

若每四周換掉20%的水量,而每週水中硝酸鹽增加量仍設定為10ppm。通常一個月內被清掉的硝酸鹽和新生成的量是相當的,假設換水前水中硝酸鹽含量為200ppm,換水後為160ppm(換掉了20%),二者的中間值為180ppm,此時的水質便不利較敏感脆弱的植物生存。

快速生長的水生植物會吸收大部分的硝酸鹽,一些當做本身的養分,一些則原狀再排出,雖然使硝酸鹽含量不升反降,但是換水的工作仍須進行不輟,否則水中還會缺乏許多物質(如鈣、鎂等),而且魚類餌料所產生的氮化物(超過5ppm時),也會對整個生態造成威脅。

什麼是最重要的

水族養殖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兼顧其全體生態。而謀求的共同目標,便在於安定、健全的互動關係,亦即在魚類和植物間謀求一個平衡點。所以,換水便成為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不論使用生物式或化學式的硝酸鹽過濾裝置,都可達到一部分的目的;然而,縱使讓硝酸鹽含量達到理想值是件極重要的工作,卻也不是唯一的要務。水中其他礦物質,以及動植物的養分之溶解量等,其增減消長的情形都是應該注意的。

如果我們願意多花點心思,我們可以在水族養殖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樂趣與成就。

養魚技術須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