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發佈4月產銷快報 新能源保持強勁增勢

5月9日晚,上汽集團發佈了4月產銷快報,1-4月整車累計銷售198.9萬輛。據瞭解,1-4月上汽新能源汽車累計同比增長達90.2%,延續了此前5年連續翻番的強勁勢頭。作為國內唯一實現氫動力汽車產品大通FCV80商業化落地的企業,上汽新能源技術領先優勢明顯。隨著公司首款全球純電動SUV名爵EZS陸續進入歐洲、泰國市場,上汽新能源業務將進一步擴大。

上汽集團發佈4月產銷快報 新能源保持強勁增勢

▲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圖示

技術為王 支撐差異化競爭

1-4月,上汽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52,934輛,同比增長90.2%,公司仍在延續過去五年新能源持續“翻番”的勢頭。

除了增長速度,其增長質量也具有代表性。上汽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證明自主品牌可以依靠電動化、智能網聯化等變革機遇走向中高端。

據公司去年業績介紹會披露的信息,公司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平均補貼後售價達到21.6萬元,重點產品榮威MARVEL X上市後受到廣泛認可,工信部相關領導曾公開讚揚:“以榮威MARVEL X為代表的全新正向研發純電驅動的平臺車型在陸續上市,取得了用戶認可。”

同時,依靠電動化取得的經驗和優勢,上汽也得以向海外輸出產品。旗下新能源商用車大通EV80在澳洲、德國、英國等市場取得突破,公司首款全球純電動SUV名爵EZS也將開始陸續進入歐洲、泰國、印度等市場。

上汽集團發佈4月產銷快報 新能源保持強勁增勢

▲上汽榮威MARVEL X

在上汽內部看來,支撐高端化“野心”的是公司在新能源核心技術和關鍵領域上的“搶先佈局,堅定投入”。據早前消息,十三五期間上汽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費用將達200億元。

從2009年成立了上海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以來,上汽通過自主研發和合作開發,在技術上獲得快速提升。據稱,上汽已自主掌握“電池、電驅、電控”核心技術,同時與寧德時代、英飛凌等國內外巨頭在電池系統、電驅動系統等領域的合作。2018年,上汽還成為首家獲得國家級權威獎項“認證”的新能源車企,“低能耗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上汽集團發佈4月產銷快報 新能源保持強勁增勢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證書

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將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至500億元,他表示這筆錢將“圍繞下一代車用動力電池系統、智能駕駛技術、車用核心芯片等領域開展前瞻佈局和關鍵技術攻關,另一方面,則將加快打造電動車專屬架構”。

上汽集團發佈4月產銷快報 新能源保持強勁增勢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兩會”小組發言

正是在這樣大手筆的投入下,上汽才有可能成為國內唯一全面發展純電、插電和(氫)燃料電池的企業。“目前下結論哪一條技術路線是必由之路還為時尚早”,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傑則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汽車論壇上如是稱,“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不同的技術路線要並存,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滿足不同產品的需求”。

以當下最熱門的燃料電池為例,上汽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部件電池長堆上取得了突破,300型燃料電池長堆試製試驗功率達到全球領先水平。而在即將量產的車型上也可以覓得其蹤影,上汽大通在上海車展期間展出的G20 FC車型便搭載了300A燃料電池系統。實際上,上汽也是國內第一家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量產的整車企業,上汽大通FCV80燃料電池輕客已經在全國三個城市實現商業化運營,車隊規模超過300臺。上汽榮威950燃料電池轎車實現銷售50臺,用於分時租賃和UNDP示範運行。

上汽集團發佈4月產銷快報 新能源保持強勁增勢

▲上汽大通FCV80燃料電池車

萬億市場 留給有準備的人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5.6萬輛,市場滲透率僅為4.47%。回顧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從0到1%用了10年;從1%到4%,僅短短3年。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市場滲透率將達到10%,2025年達到30%,2030年達到60%甚至80%。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有望達到 2000萬輛左右,形成一個真正的萬億級市場。

上汽集團發佈4月產銷快報 新能源保持強勁增勢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圖示

誠然,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雙重推動下,近百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應運而生。但是,隨著2020年新能源購置補貼政策退出的最後期限將至,業內分析認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正在加快分化。此前不少企業利用傳統燃油車平臺進行“油改電”,雖然在短期內能夠“坐享補貼”,但從長期來看,一方面低劣的產品質量勢必將損害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與專注研發的企業技術差距日益加大,在後補貼時代將面臨被淘汰的壓力。

未來的市場終將留給在今天做好準備的企業,像上汽這樣崇尚技術的企業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電動化變革的中流砥柱。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