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農村媽媽把兒子養大,又得養孫子這一個現象?

蔥蔥那年111


大家好,“怎麼看待農村媽媽把兒子養大,又得養孫子這一現象?”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其實,這一社會現象挺讓人心酸的。年輕父母為了生活,為了多賺點錢大多都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讓父母幫忙照看,然後夫妻兩人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打工,白天還好,都在忙著上班,可是到了晚上,那種思念兒女的想法愈加濃烈,於是好多小夫妻下班後都會和年邁的農村父母通視頻電話,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時候走在街上看到別人的孩子都有父母陪著,想到自己的孩子,就會忍不住落淚,可是現實是殘酷的,沒有哪個為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他們何曾不想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邊照顧,但是白天兩人都要上班,誰來照顧年幼的孩子?有時候看到新聞報道的那些畫面:過完年後在打工離開家的前一晚,父母幾乎不睡覺,就這麼一直看著孩子睡,眼睛裡充滿了疼愛,不捨,和無奈,第二天一大早,還要早早地避開孩子趕班車去城裡打工。


而農村媽媽呢?養大了自己的孩子,還要幫著帶孫子,因為年邁的父母也知道,家裡所有的收入來源全靠夫妻兩人在外打拼,非常不容易,這樣的話孫子只能由自己來帶,給小夫妻兩減輕一點負擔,這是不得已的辦法,誰都知道,孩子最好由自己的父母帶,可是現實不允許啊。其實,說到底,還是年邁的農村媽媽心疼兒女,儘管可能自己身體健康已不是太好,但是還是想為兒女分擔一點,於是照顧孫子的重擔就落在了自己身上。城裡老人各種休閒度假,農村老人卻不得不幫著帶孫子,想想都讓人唏噓不已。可憐天下父母心!


晨曦中的幸運兒




在我老家流傳這樣一句話:【穿兒子的衣服,吃孫子的飯】,光從字面理解,可能有人會理解為:【兒子給父母買衣服,孫子給爺爺奶奶買大米】。

其實真正的意思是:【父母老了,穿的衣服都是子女不要的,父母幫子女帶孩子,孩子們吃剩下的飯菜捨不得倒掉,自己吃了】。

一句話道出了農村父母的心酸,養大了兒子養孫子。突然想起網絡上很火的那個段子,兒子小時候對媽媽說,等我長大您就幸福了,等兒子長大後,忙於工作事業,沒時間陪父母。結婚生子後,又把孩子交給父母帶,小孫子一臉天真無邪的表情,對奶奶說,等我長大了,奶奶你就幸福了。

然而,父母一天天老去,還是沒有等來孩子們說的幸福,等兒子醒悟過來,已經是子欲孝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



很感人的一個故事,道出了很多農村父母的心酸與無奈,特別是近年來,很多農村年輕人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給父母幫忙照管,然後就有了許許多多的留守兒童。

在中國,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父母幫忙帶孫子,沒有一句怨言,任勞任怨,只希望多幫子女分擔一點負擔,讓子女安心工作,把日子過得更好。

在我們村裡,這種情況很普遍,都是爺爺奶奶帶孫子孫女,子女出門打工,一年就春節回來一次,過完年又走了,很多孩子和父母都不親,只認爺爺奶奶。我堂姐家兒子媳婦出去打工時,孩子才5個月,現在孩子都4歲了,只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孩子心裡已經沒存在感了,挺悲哀的。



農村父母養大了兒子又養孫子這種情況,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了,長期下去,孩子得不到爸爸媽媽的關愛,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對孩子的心身健康不利。


黔世界榮哥



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媽媽是最辛苦的,安胎期,腰痠腿痛不說,連吃都得小心翼翼,嬰兒期是最難熬的日子,冷了.熱了.餓了.尿了.都要記掛心頭,夜裡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

好不容易上學了,又是風裡來雨裡去接送,寧可自己風吹雨淋,挨凍受罪,也沒有一句怨言。初中高中正處於叛逆期,每天上學不用送了,但是媽媽還是殷殷叮嚀,路上慢點,聽老師的話,別和同學打架,好好學習,換來的卻是一句知道啦!真煩!

歲月匆匆,畢業,工作娶妻生子,媽媽也變成了奶奶,由於要工作養家,只能把孩子交給奶奶帶,於是媽媽開始了又一個輪迴。孩子漸漸長大,生活的重擔壓的自己抬不起頭來的時候,猛然發現媽媽已經滿頭華髮,步履蹣跚。




媽媽這一輩子只圍著兒女.自己的男人.廚房轉。我想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就著還能走出去轉轉。兒女就是再忙,你也要常回家看看,樹欲靜則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華哥教你在家修電動車


農村為何會出現老人養大了兒子,又要養孫子得現象,我是這樣看待和理解的。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家裡的兒子外出打工了。現在農村種地收入太少,村裡的年輕人。不再靠種地為主,而是去外地打工,如果小兩口一起去的話,孩子一般都會在家裡跟著爺爺奶奶。因為一方面,如果帶孩子出去開銷會很大,另一方面,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辦學籍是個難題,小兩口不得不丟下孩子,這樣的情況下,農村的老人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有更多的收入。主動的承擔些撫養孫子的責任。

還有一些家庭啊,就一個兒子,而且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了,農村老人他就喜歡幫著兒子養孫子,現在都隔輩親,感覺老了兒子女兒都不在身旁,其實也挺寂寞的,有個孫子陪著,心裡上有一個安慰,這樣又能幫助兒子減輕負擔,又能讓生活充滿快樂,其實這樣兒子出門打工,或者是做生意每月給家裡出點錢,這樣老人也開心,兒子媳婦也放心,就像我朋友的父母說的,趁我現在還能動就幫幫他們,就把錢花在孩子們高興我也高興。這樣一家人其樂融融的不是挺好的嗎?

【我是鄉野鑫子】如果喜歡我的分享


希望大家可以點個贊鼓勵鼓勵我。。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和見解,都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鑫子第一時間給大家回覆並與大家進行討論交流!


鄉野鑫子


在日常生活中總會出現一些奇葩事件和一些刑事案件,以及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面對這樣的事情發生,大家也都深受其影響。而這些事情在生活中是避免不了,往往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是真實的社會寫照,反映出來的種種問題也足以引起我們反思和思考。接下來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最新的社會事件以及一些奇聞趣事,廣大讀者在豐富眼界和好奇心的同時,讓大家能夠了解最新的社會新聞。農村為何會出現老人養大了兒子,現在又要養孫子這種現象?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家裡的兒子外出打工了。現在農村種地收入太少。村裡的年輕人。不再靠種地為主。而是去外地打工。如果小兩口一起去的話,孩子一般都會在家裡跟著爺爺奶奶。因為一方面,如果帶孩子出去開銷會很大,另一方面,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辦學籍是個難題。小兩口不得不丟下孩子。這樣的情況下。農村的老人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有更多的收入。主動的承擔些撫養孫子的責任.

2。還有一些家庭啊,就一個兒子。而且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了。農村老人他就喜歡幫著兒子養孫子。就像我們這邊的鄰居。兒子出門做生意老人給出錢。老人不但接送孫子上下學。還負責孫子的學費。孩子的零食。當我們周圍的人都特別疑惑時,他說放著錢幹嘛?有一天我不在了,剩的錢也都是他們的。我現在就把錢花在他們身上。孩子們高興我也高興。這樣一家人其樂融融的不是挺好的嗎?

第3種。就是那種從小嬌生慣養的生性懶惰,沒有上進心的人。我見過一個。其實小夥子本該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家裡一兒一女。媳婦善良賢惠。他啥也不願幹。生性懶惰。父母也拿他沒有辦法。他不愛上班。就算上班上了三天就不幹了。手裡只要有一點錢。就到處賭博。他還欠了好多債。父母也拿他沒有辦法。有時候媳婦一生氣就說要離婚。小夥子的父母,不願看到兒子和媳婦離婚。為了哄著兒媳婦不和兒子離婚。不但替小夥子還債。還撫養自己的孫子孫女。還時不時給媳婦添些東西添點錢。


慎獨164165614


這個現象據我所知在農村很普遍,基本都爺爺奶奶帶孫子孫女,父母都是外出打工了。其原因很明瞭,農村就業率低,工資自然低,所以很多父母都是去遠方打工,還有就是孩子去學問題,如果孩子跟著父母出去外地去學一個能讀到小學,並且學費也不低,沒有工作地戶口孩子就不能再本地去學,所以很多父母都是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在家帶。另外父母在外工作很多都是沒有時間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只能忍痛留給爺爺奶奶了。


順哥在田間


把孩子養大了,孩子有工作,結婚,有孫子,做母親不想孩子壓力太大,又接著養孫子,讓孩子們放心工作,總之一定要記住老人們的辛苦。


www吳大屏


兒子買了樓房,但是交不起房貸,那個母親不心疼兒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