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媽媽寫過“情書”嗎?

溫暖媽媽小小


給媽媽寫情書還真沒有過,家人都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情感,從小到大,父母沒說過“我愛你”之類的話,我也沒對父母說過這種傳遞情感的語言,更不用說寫情書這種浪漫表達了。

媽媽的愛總是在行動中傳遞,現在想想,自己對媽媽的回報真的不及媽媽為自己付出的百分之一,甚至千萬分之一。

父母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養大我們姐弟三人,並且供出兩個大學生,已經很不容易,又因為我家兒子小時候沒人帶,母親幫忙帶孩子,一帶就是四年,直到兒子上學前班。

在幫我們帶孩子期間,家裡翻蓋了房子。當時母親帶著孩子,中午還要給幹活的師傅們做飯,那個夏天,母親和兒子都成了黑人,臉上,胳膊,腿腳,只要能曬著的地兒,都黝黑髮亮。

那一年,父母黑了,而且都瘦了一圈。

母親總擔心孩子吃的少,長得瘦,總想讓他多吃些,結果經常吃的積食,然後又後悔。但好了沒多久,又管不住讓孩子吃。隔輩親確實親的沒有理智,但那種希望孩子強壯的心情,和孩子積食後的懊悔,讓我們竟無言以對。

這幾年,儘量在暑假帶母親和孩子一起出去轉轉,母親這大半輩子,盡是在家裡轉悠了,能在她腿腳還好的時候多出去走走,也是一種對母親愛的釋放。

母親小時候條件差,只上過一年學,能看書看報基本是她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學的。給母親寫情書就不寫了,有空了想寫寫這些生活的回憶,拿給母親看,或許也是對母親的一種安慰吧。

又是一年母親節,衷心祝願天下的母親都能健康快樂,福壽安康!


鹿城燕語


從小到大我就和家裡人有著距離,不是因為我個人的性格原因,當時因為家裡比較窮,雖然父母都在身邊,但卻因為掙錢養家,沒有時間管我,所以我從小學的時候就在補課班,小飯桌住,只有到了每週五放假的時候才能回家,就這樣一直到了高中,本來以為到了高中每天可以回家了,但是因為考上的高中距離家比較遠,每天回家要消耗很長時間,所以選擇住校。就這樣一住就是高中三年。

仔細數一數我在外面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要長,最後上了大學更是要很長時間才能回到家中。漸漸的我發現自己對家裡人的感情不知道如何表達,回到家裡和父母的討論也是非常少。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媽媽從來沒有到學校看過我,這我很理解,因為家裡的小店需要有人看管,而且媽媽也不會開車。只有爸爸有的時候來學校看看我,但那也只是偶爾來幾次。

不過這樣也有好處,這讓我在外面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學會了為人處世,適應環境。但換來的確實與家人的疏遠,有的時候我很想對父母說一句我愛你,但話到嘴邊卻停住了。我知道他們都很辛苦,但是那些話到了嘴邊都說不出來。

將來我一定要給媽媽寫一封情書,我只想寫:媽您辛苦了,我愛您!沒有什麼美麗的話語,但卻是我心之所想!





情感先生啊


我想給你媽媽寫情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