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講一件事,表明有媽媽是幸福的人生嗎?

一路散花說教育


絕大多數的人回到父母家的時候,第一句總會說:“媽,我回來了!”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父親,往往會這麼問:“爸,我媽呢?”

一旦媽媽不在了,你就再也喊不出這一聲了,沒有了這一聲,人生便多了太多的缺憾!

前幾年,我丈母孃因病離去了。那幾年,每每聽到有喊“媽”時,我妻子就偷偷地摸眼淚。鄰居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時不時就說要去看她媽媽。每聞此語,我妻子總是哽咽道:“人家七十多歲了,還有個媽,我年紀輕輕就再也沒有媽了!”

我自己父母還健在,但從妻子前幾年的表現看,一個沒有媽的孩子,不管他本身有多大歲數,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乘著媽媽還在,趕緊去享受你的幸福吧!別等那一天媽媽不在了,你才在午夜夢迴時,對著暗夜流淚!



大漠綠海和諧音


說說我的故事吧,供大家分享。請萬分珍惜你媽媽在的時刻,常回家看看,打個電話長聽聽媽媽那熟悉的聲音吧。

由於家裡孩子多,生活困難,我的父母決定把我送給遠在千里的舅舅家裡,當時我上小學,母親放心不下,親自送我到親屬家裡,看到一切還好,就決定把我留下。我記得在車站和媽媽告別時那一刻,媽媽上了火車,我在站臺上,媽媽打開車窗喊著我的小名說:“你過來。”我走到車窗前,媽媽從衣服兜裡拿出了2,2元,我當時個子不高,構不到,媽媽探出頭來伸手給我,我翹著腳接到了錢,媽媽說了一句:“如果在這裡不好你就寫信給家裡,我馬上回來接你。”媽媽回頭放下了車窗,我看到媽媽扭過頭去不敢看我,我在站臺上看著緩緩啟動的火車,眼淚嘩嘩的流,媽媽再次推開火車,我看媽媽頭靠著車窗,伸出了一隻手反覆搖擺著,這就這樣我離開了媽媽開始了寄生生活。

文革期間我的舅舅因故去世了,我被迫跟著舅母嫁到農村的一個老貧農家裡……

我就說一件事:夏秋季節在東北都是打草準備一年的燒火做飯用。我的後舅舅是在烏蘇里江上打冬網打魚摔斷了退,天天住著柺棍行走。家裡的一切家務活,打草做飯餵雞鴨狗豬,打豬草,縫縫補補等都是我的活。我一個十二歲孩子,必須學會做,不會做就挨打受罵吃不飽。

東北打草都是用扇刀,一把扇刀一米二長,裝上一根2米長的扇刀把,在一人高的草甸子裡打草,一般人是很難掄起來的,一刀打下去就是一大捆草。我一個十二歲不到1米5高的小孩子,大人一般一下子打2米多的寬度草,我使出全身的力氣才能掄到一米多點。掄不好就有可能掄到自己的腳脖子上,那後果就會一下子削掉自己腳。我有一次差點削掉自己腳,現在腳脖子上還有一刀傷疤。

我是打一天的草,第二天曬乾了就得捆起來,一般一天可割到300捆乾草,這天我開始捆草,手沒有勁只有靠兩個膝蓋使勁壓緊捆起來,我打了七八天的草,我唯一的褲子兩個膝蓋全磨破了,膝蓋露在外邊還要捆草,兩個膝蓋磨破了,流著血也得幹。

晚上我回到了家裡,鄰居看到我的兩個膝蓋全是血,看看我穿的褲子膝蓋早就磨沒了說:“孩子,叫你舅母給你補補,你看你的膝蓋都磨破了,疼不疼。”我說:“打草出汗火辣辣的疼。”回到了家裡說:“舅母你找塊布給我補補吧,明天還要捆草。”舅母說:“湊合穿吧,補上用不幾天就磨破了。”我再也沒有吭聲,我自己到針線筐裡找了兩塊破布,晚上自己補補褲子。

第二天我起早去打草,鄰居阿姨見到我說:“這是誰給你補的褲子,怎麼就補了一半,露著膝蓋能行嗎?”我說:“是我自己補的。”阿姨說:“孩子你脫下來,我給你補補吧,你到我家裡來。”我說:“阿姨,不用你補,你給我補褲子,我回家又要捱揍,還要捱餓的。”阿姨看著我說:“我可憐的孩子啊!”

我看到和我同齡人放假都在家裡寫寫作業玩耍,唯獨我從來沒有寫過作業,天天的幹活。

嗨!不說了,我是有媽媽的人,因家裡困難送人了,我看到他們在媽媽身邊是多麼的幸福啊,衣服破了有媽媽補,餓了有媽媽做飯,吃穿由媽媽一手打點,可我是衣服破自己補,棉衣棉襖要自己絮棉花,自己做。

因我的舅母和後舅舅不識字,媽媽來信開門見山的問我,過的怎麼樣?學習怎麼樣?兩個老人對你如何?每次都是這樣的問,媽媽來信一般是我的鄰居直接給我舅母,鄰居是郵局工作人員,所以下班帶回家就給了我舅母,我的舅母不識字等我放學回家讀給他聽。(其實這裡有段下插曲的,第一次媽媽來信,我鄰居阿姨下班帶回,我舅母叫她拆開讀給她聽,阿姨當時拆開了看了一遍,下面有一行字:你舅媽他們不識字,你念給他聽要變個法念給他聽。阿姨說,這封信是老家的當地話,我搞不明白,還是等小孩回來讓他讀給你聽聽吧,我還有事走了。)我每次打開信看一遍後,腦子想怎麼編給兩位老人聽,所以慢慢的看,這時腦子裡就想著重新編一封信讀給舅母聽。

我想兒走千里母擔憂,我再苦也不能告訴千里之外的母親,一切都有我自己承擔下來。

我十五歲參加了工作,十六歲回到家裡探親,全家人及所有的親親都來看我,問長問短,父母說:“和你在一起的人回來說你在舅母哪裡受了好多的苦,你怎麼來信不說,都說很好的?”我對父母說:“不要聽他們說,你看看我現在回來了,身體也長得高高的,工作也很好,不是很好嘛。”

我媽媽給我做了一套新衣服說:“你長這麼大,沒有穿過新衣服,這次我給你做了一套。”我臨走時穿上了我媽媽給我做的新衣服,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還是那句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他不知道,要是他知道夢裡也會笑。


烏蘇裡168


大概媽媽在哪裡哪裡就是家吧!

每次放假回家途中,媽媽會時不得打電話問我到了哪裡,要吃什麼,她好準備,到家了就可以吃到她親手做的菜餚。

我在相隔千里之外的學校裡安安靜靜上學,有時候聽到某些歌曲,媽媽就會在腦海裡越發清晰,也會越發想念媽媽。

在毛不易的歌曲《一葷一素》中,“忘了回頭看,她有沒有哭”“太年輕的人,他總是不滿足,固執的不願停下遠行的腳步”“月兒明,風兒輕”“聽到這兒你就別擔心,其實我過得還可以”。每一句歌詞裡,好像都是媽媽滿含愛意的眼神關注著我。這讓我突然想起哥哥上高中的第一年,他第一次離開家去比較遠的縣裡。當時媽媽正常一樣送哥哥上車,其實轉身的時候,我看到她偷偷的淚流滿面。她總是一個人堅強,和爸爸一起,好像是家裡永遠的支柱。

大一那年,我離家去上學。那個時候媽媽感冒很嚴重在家裡輸液,我想遲一天出發照顧她的,不過她堅持讓我收拾行李,不耽誤我的行程。臨行前,我輕輕吻了一下她的額頭,就像小時候她輕吻我一樣。不經意間發現她黑髮裡夾雜的銀絲以及她眼角的水漬。我想,她很捨不得我吧,在脆弱的時候,她也需要我們陪伴她旁邊吧,她也不年輕了!

最近我有好好吃飯,也有好好學習,想告訴她,我現在在學校很好。

想起媽媽的時候,正好就可以給媽媽打電話,這大概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vivid2913508


我是一名90後,而且還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玩過泥巴,放過牛羊,砍過柴火,總之只要是農村小孩子應該經歷的都經歷過。十歲之前的生活還是很清貧的,那時候父母不在家,就和比我大四歲的姐兩個人,每次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鍋裡的鍋巴來吃。上中學的時候好點了,因為我是住校的,母親每個月都給我十塊錢伙食費,這裡還有來回的公交票錢,能吃飽飯也有菜吃,但是沒有閒錢來給你支配。其實可以有很多事情來講,但你說的是以一件事來描述,那我就來說特別深刻的。在讀初中的時候週末才能回家,而每一次我回家母親都會買豬肉燉湯給我喝,有一次外婆來家裡,母親就把剩下新鮮豬肉放到井裡來保鮮留著給我吃,我們平時家裡是不買豬肉吃,除非是有人來做客。我回家是在四天之後,那時候家裡是沒有冰箱,除了燈泡就再無其它電器,當母親把放在井裡的豬肉提起來時已經發臭。也許你們無法理解那種從苦日子出來的人,面對母親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你的舉動是蘊含著怎樣的情感,我當時的眼淚就氾濫起來不能言語。我要去說在這很久之前有個小插曲,我表哥的兒子來家裡做客,一盤的豬肉都被他挑著吃,剩下的就是一些配菜,我生氣的丟下碗筷餓著肚子躲在被窩裡哭,只是委屈的自己沒能吃到豬肉。





一見如故い


媽媽的偉大並非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 而是能包容兒女的所有不安 惶恐和焦慮 媽媽始終像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 一座永遠青翠的小山 給兒女永遠都是風景

雖然我媽八十多了 雖然她是文盲不懂玄妙的哲理 成功的秘籍 可她始終如一的身體力行告訴我 人生必須一步一個腳印開始 懂得感恩修身 真實做事

那時候 事業感情看不到希望的時候 傷心難過的時候 有些小得意的時候 和媽媽聊一次後就有了重新開始的亢奮 後來想 媽媽可能聽不懂天馬行空的侃侃而談 知子莫若母 在聆聽中媽媽知道我的困境 就一如既往地用沉默的母愛承擔著我的幽怨的述說 再說在媽媽面前有啥說啥 從來不怕自己一席話明天就有是是非非 身心完全放鬆 現在依然記得 最後我走時 媽媽會說 不咋明個就好了

可我現在沒有媽媽了 可每當對未來失望的時候 就看到媽媽的樣子 不咋明個就好了

母親節快到了 沒了媽媽的人 從心底送去給媽媽的祝福 因為天堂人間沒有區別 只是人的感受而已 有媽媽的人再忙也要回家給媽媽一個擁抱 說一聲 媽媽我愛你


空城


我不知道怎麼跟你說話,媽媽

你關上一扇門之後就走了

高樓之上,雲顛之下

我喊出了你的名字

靈魂長在草地上

撫慰一道道波浪

看不見光

何時出現了影

我沒有思想

閉上了一隻眼

看見洞開的世界

在前面走

在我身後

打開電視機

清理出我的房間 ​​​


毛土也


俗話說有媽媽就有家!媽媽確實是一個家的核心基礎。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依賴過媽媽的時候。媽媽這個詞很偉大,在它背後有著太多的故事。雖然我現在長大了,已經到了可以保護媽媽的年紀,但是在我生病難受的時候,有媽媽陪著我照顧我、我就覺得擁有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所以要好好珍惜她啊!要保護她!要一直陪著她。


是飯米粒小姐姐


在古代有過一段母氏社會,和現代的男性一樣,傳承著人類進步的文明和發展。今天媽媽這個稱呼,無不是女馬組合成一個媽字嗎?媽媽似馬,朝夕勞作。有句話兒行千里母擔憂,就從這句簡單的話,道盡了媽媽的良苦用心。有媽才有家,有媽像個家。那怕是動物世界裡、也和我們人類一樣媽媽是最偉大的,回媽媽家裡是最溫馨最溫暖的地方。


李生寶938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0, "file_sign": "598db4896a9104adc712131cb8928927\

東142710560


無論是在高興、傷心、無聊的時候,只要撥通媽媽的電話,叫一聲媽媽,聽到媽媽溫暖的聲音,就會特別滿足,特別幸福。

無論自己身處何方,只要想起媽媽,想起媽媽做的飯,想起我溫暖的小家,就會覺得特別踏實。

只要媽媽在,家就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