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高唐縣清平鎮迎旭門—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代城門

清平鎮位於高唐縣西南部,東鄰省道009線,北接高臨公路,西達臨清,南鄰茌平。清平迎旭門原為清平縣城之東門。清平縣城原為土城,宋宣和七年(1125)始建,嘉慶元年(1796)春改為磚城,兩年後竣工。城池共有四門,西門曰“生明”,南門曰“望魯”,北門曰“拱辰”,東門曰“迎旭”。後城牆被陸續拆除,牆磚大量流失,只剩迎旭門。其臺座的青磚也脫落嚴重, 1996年,清平鎮在外工作人員以及臺灣同胞共同捐資27萬元,對迎旭門進行了維修。修復後的迎旭門,南北長15.5米,東西寬12.9米,是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代城門。

清平,前漢置縣,縣城設在水城屯,曾名厝縣、貝邱縣、甘陵縣、清河縣、清陽縣、清平縣。隋朝大業間(605-617年)廢清平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又置清平縣。後唐改縣為鎮,宋初又改鎮為縣。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黃河決口,縣城由水城屯遷明靈寨即現址)。1940年(民國29年),清平縣城遷往康莊,原址改建舊城區。1956年,清平縣撤消,舊城區規劃高唐縣。1984年改建為舊城鎮,後又改稱清平鎮。自宋元豐年間為縣城起至1940年縣城遷往康莊止,清平作為縣城865年。

聊城市高唐縣清平鎮迎旭門—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代城門


聊城市高唐縣清平鎮迎旭門—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代城門

聊城市高唐縣清平鎮迎旭門—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代城門

民國時期的迎旭門

聊城市高唐縣清平鎮迎旭門—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代城門

門洞

聊城市高唐縣清平鎮迎旭門—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代城門

重修碑

聊城市高唐縣清平鎮迎旭門—魯西平原上僅存的古代城門

仰視城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