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寶媽(爸)如何避免被各類培訓補習班坑?

2536771


我來告訴你,家長目標要明確,要清楚報輔導班想要得到什麼?不要貪便宜(切記)。便宜沒好貨這是永遠的真理。切記預付費(實在沒辦法一次不要付太多,一般出現糾紛很難退費)最好選擇後期補繳費用。這樣也能更好的督促輔導班的服務質量。再就是可以價格翻倍,用結果考核,且後期補繳。現在有很多輔導班動不動就跑路、小病大治,出工不出力,追其根本原因就是計時收費且預付款的結果。畢竟教育不是有型產品,很多就夠說的都很漂亮,可實際操作真是不敢恭維。如果是文化課的話不要聽什麼名師宣傳,和你不要聽機構說自己多好、多厲害,更不要只看規模,規模不能說明質量(教育和其他行業不一樣)。機構說的多厲害,既然厲害那就是對質量有保證的,那就對自己的產品很自信了,既然自信那就總結過說話,後期補繳費用。


明責權教育老師


現實生活中對於很多父母確實存在這個煩惱!想想也很是氣人。

1、父母首先需要搞清楚給孩子報這些班的出發點是什麼

因為這個問題的思考結果會嚴重左右父母報班的選擇。如果父母是跟風,看見周圍朋友給孩子報什麼就跟著報,那必定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無論是金錢時間還是孩子的興趣,因為主動權不在孩子和父母手裡;如果父母是不喜歡孩子閒著玩,想讓孩子學點什麼或交點不同的朋友,這就有個孩子學習被動,動機不足,與培訓班老師和同學相處的問題,也可能出現孩子半路不學了,機構不予退費的情況。

所以父母在幫孩子選擇培訓班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去參觀選擇,讓孩子真實感受過之後決定選擇。這樣就會很大程度地避免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被坑。

2、其次在選擇培訓班時需注意幾點

  • 培訓班的宣傳內容是否和實際操作的相一致,很多機構出現了誇大宣傳甚至是錯誤宣傳的情況,比如在對六歲之前的孩子們進行的思維能力的培養中會寫“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這類錯誤的違背個體成長規律的培養內容,這類機構就一定不能去,因為孩子的抽象思維需要在十歲左右才開始發展,當然對於機構本身的專業判斷還需要父母要有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才可以。總之不能完全相信宣傳資料上的說辭。事實上大部分機構的宣傳語和實際的操作執行多是兩張皮。繳費的和實際學到的不對等。

  • 為了搞清楚機構實際的學習效果,可以多和正在學習的孩子和其父母聊聊,這應該是最真實的信息來源了,也可以多問問曾經在某機構學習的孩子們和其父母們。
  • 父母要放下所謂的面子和關係,一些父母報班有可能是為了所謂的利益面子,比如上司的孩子報了什麼班,為了和領導拉關係也讓自己的孩子一起報班,總之不是為了孩子本身的成長需要去報的班都是坑,自己給自己挖的坑,害的是孩子。
  • 讓孩子試聽幾節課,讓孩子自己真實感受下,很多時候被騙被坑錢是小事,重要的可能是毀掉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對於成人的信任感,這是拿錢都補不回來的。


所以,首先父母要想清楚給孩子報班的出發點,另外自己要有能力辨別對方機構的真實性和專業性,再者為了保證質量和效果需要收集過來人的真實信息,最後小心不要因此毀掉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祝您好運!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裡的神仙洞


首先要看自己的孩子需要報什麼樣的培訓班,然後作為家長的我們自己花時間去了解這個班的各種情況,比如開辦資質、教師資質、費用,上課情況這些情況,還要多找幾家來進行對比


家有萌娃學育兒


這不存在坑吧,都是一樣,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各取所需!看孩子是否喜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