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海瑞為什麼敢上疏大罵嘉靖帝?

司馬公昭


海瑞,明朝有名的清官,一生經歷了四個朝代,以清正廉明為人稱道。但是歷史學家,對海瑞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其原因是海瑞這個人太不知變通,泥古不化,膠柱鼓瑟,不合時宜。

一、海瑞年輕時候日子過的很苦,養成了偏執極端的性格

1514年,海瑞出生在海南瓊山的一箇中產階級家庭。他爹死的時候,海瑞只有四歲,家裡再沒其他人,海瑞和母親相依為命。青年時期的海瑞勤學苦讀,但是海南地區教育落後,海瑞天資有限,到了二十七歲才考入縣學,相當於現在讀了一個本科。

三十六歲,海瑞才終於考中了一個舉人。他選擇繼續努力,埋頭苦讀,但是考了六年,年年名落孫山,海瑞終於任命,在福建的南平縣當了一個教諭先生。

從小過慣了苦日子,加之讀了太長時間的聖賢書,海瑞無疑成了一個書呆子,養成了偏執極端的性格。

1558年,因為江浙地區出現了大洪災,海瑞意外升任浙江淳安知縣,此時他已經45歲。七品官海瑞的聲名開始為人所知,是因為他敢於無視官場的潛規則,一意孤行,和自己的頂頭上司對著幹。

有一次,浙江總督胡宗憲的公子游覽到了海瑞管轄的淳安縣,按照慣例,當地官員必須請客送禮。因為沒有受到隆重的接待,胡公子對當地官吏百般刁難凌辱,海瑞聞知,直接派人將總督大人的公子抓了起來,而且沒收全部財產。

還有一次,欽差大臣鄢懋卿被任命清理鹽法,視察江浙各縣。為了沽名釣譽,鄢懋卿先期發出通令,內稱本院“素性簡樸,不喜恭迎”,但是各縣地方官送上來的銀子,卻照收不誤。海瑞拒絕阿諛奉承,公事公辦,去了一封公文告訴欽差大人粗茶淡飯已經準備好,並且把鄢懋卿的通令原原本本抄在最後。鄢懋卿接到公文後,沒敢進入淳安縣,直接繞道而去。

二、中年時期一言不合就開幹,讓海瑞曝得大名,直接懟皇帝

1562年,歷任首輔長達二十年的嚴嵩為嘉靖皇帝免職,他所扶植的私人也不免相繼倒臺,其中包括胡宗憲和鄢懋卿。他們既被確定為壞人,海瑞在他們當權的時候敢於和他們作對,為此海瑞聲望大增。

1565年,經過慎重的考慮,海瑞向嘉靖遞上了一封著名的《治安疏》。這封奏疏之所以著名,是因為不要命,海瑞在奏疏遞上去之前,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準備。遣散家中僕人,交代母親和妻子回海南老家。海瑞在家中備好了一口剝皮棺材,因為太窮,他買不起一口好的棺材。

在這封史無前例的《治安疏》裡,海瑞無情地批駁了嘉靖皇帝,說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多疑,愚蠢的君主,舉凡貪官汙吏橫行,民不聊生,不堪繁重的賦役,而宮廷奢侈無度,各地盜賊風起,皇帝本人都應該對此負責。皇帝陛下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聽信讒言,祈求長生不老,荒謬絕倫。

最厲害的是那句“蓋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用今天的話講,皇帝你天天打坐煉丹,任由臣下胡作非為,天下的老百姓早就不鳥你啦。

海瑞指斥了嘉靖皇帝的性格,否定了他所做的一切。等於說他這幾十年的天子生涯完全是尸位素餐,而且連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也沒有盡到,唐突之處,古今罕有。嘉靖皇帝看罷奏疏,龍顏大怒。將奏疏摔倒地上,嘴裡喊道:抓住這個人,別讓他跑了。

海瑞能跑到哪裡去呢?實際上他已經抱定必死之心。為人臣竟然如此猖獗,是可忍孰不可忍,海瑞很快就被錦衣衛抓進詔獄。三司會審,讓海瑞改口,可是海瑞軟硬不吃,絲毫不鬆口。直到1567年,嘉靖皇帝死了,隆慶皇帝繼承大統,海瑞才被放出來。

三、自負又驕傲,皇帝都不怕的海瑞,將滿朝文武都視為婦人<strong>

罵過皇帝,身價倍增。海瑞早已經不是福建南平的那個小小教諭。在不長的時間內,海先生官運亨通,連升兩級,官居四品,任南京通政司右通政。這是一個閒職,海瑞自然不能滿意,於是上疏聲稱自己才疏學淺,請求罷免,以退為進。

很快,海瑞調任南直隸巡撫,駐紮蘇州。蘇州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以海瑞的性格而就任巡撫之位,有識見的人早就料到必然引起不良的後果。果然八個月之後,海瑞就因為被彈劾而被迫退休。

參劾的理由是他但憑一己的衝動,隨意對百姓的產業作出判決,在他的治下,佃戶不敢向業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貸方還款。要求罷免海瑞的奏疏繼續送達御前,吏部根據各種參劾的奏疏提出意見,說南直隸巡撫海瑞實為“志大才疏”,應該調任閒曹。

一年之前沒有人敢於非議這位朝廷上最正直的忠臣,一年之後他卻成了眾矢之的;一年之前文淵閣和吏部還因為海瑞的抗議,對他另眼相看,一年之後他們卻建議皇帝讓他去重新擔任不負實際責任的官職。

憤憤不平的海瑞終於在1570年春天被迫辭職回鄉,在提出辭職的奏疏中,他痛斥“舉朝之士,皆婦人也”。這種一概罵倒的狷介之氣,使他在文官集團中失去了普遍的同情。


END.


博書


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京師豹房,生性風流且閱女無數的朱厚照死後沒有子嗣,按照“兄終弟及”原則,他的堂弟朱厚熜繼任帝位,後世稱嘉靖帝。

嘉靖帝在位早期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為"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奠定了基礎。

權臣嚴嵩,1544年出任內閣首輔,從此擅專朝政二十年,嚴嵩竭其所能,盡其所力獻媚嘉靖,嘉靖崇道想長生,他就營造齋宮秘殿,嘉靖要齋醮禱祀,嚴嵩便常侍帝右,一句話嘉靖要太陽,他也去摘,至於國家存亡,百姓生死,與他這個首輔無關! 最終發生了“壬寅宮變”。

嚴嵩把持朝政期間,勾結錦衣衛,控制東西廠(錦衣衛、東西廠有斬殺官員的權力),肆無忌憚針對忠臣,拼命的排除異己。嚴家父子貪慾橫流,狂妄無比,凡事必須金錢開路,官員職位一律明碼標價,其子曾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

1566年,嚴嵩倒臺已4年之久,然而大明王朝一切如故,嘉靖痴迷長生不老,首輔對國家大事乾綱獨斷,大臣們為利益之爭在朝堂上互相攻訐,憂國憂民,盼重振朝綱的大臣依舊遭排斥,黎民百姓的依然食不果腹、背井離鄉。北方韃靼、南方倭寇騷騷擾不斷,國家內憂外患形勢加劇。

唯一變化的是為嘉靖帝寫青辭的首輔換成了徐階徐閣老,為嘉靖帝蓋宮宇樓堂的工部侍郎由嚴嵩的兒子換成了徐階的兒子徐璠,僅此而已。

大明朝今天的為什麼如此不堪?海瑞陷入了沉思。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

海瑞4歲時父親病逝,與母親相依為命,由舉入仕成為福建延平府南平縣儒學教諭(官辦學校的校長),這是這麼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芝麻官,海瑞幹得風聲水起,南平教育質量明顯提升,不久延平府知府帶人下來視察,按照官場規矩,上級見到上級要行跪拜之禮,但知府來此之後,其他人跪倒一片,唯獨海瑞只是作了個揖便無下文。

南平府同知陰陽怪氣說道:“怎麼有個山筆架站在那裡呀?”此言一出,全場鬨堂大笑,山筆架是寫字是用來擱毛筆的,外形類似“山”字。當時,海瑞身邊的兩個副校長都跪著,只有海瑞站著,看上去活像一個筆架。

沒過多久,朝廷欽差大人到南平縣學檢查工作,上次事件全景再現。欽差惱羞成怒,當場喝問海瑞為何不跪,海瑞回稟:“我大明王朝規定,教學場所,孔子最大,老師無論見了多大的官,都可以不跪”。欽差大人一言不發,當即拂袖而去。

自此“海筆架”這個綽號,名揚天下,也此得到福建提學副使朱衡的垂青,這才有了他四年後升遷為浙江淳安縣知縣的官場際遇。

1558年,江浙地區出現了大洪災,海瑞意外升任浙江淳安知縣,此時他已經45歲。七品芝麻官海瑞的名聲鵲起也是因為他不懼權貴。

時任閩浙總督的胡宗憲的兒子途經淳安,作威作福,對驛站的招待百般挑剔,還把驛站小吏倒掛起來打了一頓,海瑞立即命令拘捕胡公子,沒收了他攜帶的的數千兩金子。同時在給胡宗憲的呈文中聲稱,這個胡公子是個假冒貨,因為胡總督大人節望清高,不可能養育出這樣的不肖之子,也不可能擁有這麼多的金銀財。

嚴黨骨幹,左都御史鄢懋卿被任命欽為差大臣清理鹽法,視察江浙各縣。為了沽名釣譽,鄢懋卿先期發出通令,內稱本院“素性簡樸,不喜恭迎,凡飲食供帳均宜簡樸為上,不得靡費裡甲素性簡樸”,但是各縣地方官送的銀子,照收不誤。海瑞拒絕阿諛奉承,寫封公文告訴欽差大人粗茶淡飯已經準備好,並且把鄢懋卿的通令原文節錄於後,並指出在前面各地各處皆有酒席,每席費銀三四百兩……鄢懋卿接到稟帖以後,就沒敢進入淳安,而是繞道他去。

海瑞一生為民,平賦稅,平冤假錯案,平貪官汙吏,打擊地主豪紳,丈量土地,疏浚河道,修繕工程,當數“明朝為民第一人”,面對國家內憂外患,海瑞心急如焚。

1566年2月,經過反覆思量和慎重考慮,給嘉靖皇帝朱厚熜上奏著名的《治安疏》,今天我們再重讀這篇文章,仍然拍案叫絕。

直接上書稱:“靖者,言家家皆淨無資財用也”(嘉靖嘉靖,家家戶戶窮得一乾二淨), “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皇帝你天天打坐煉丹,任由臣下胡作非為,天下的老百姓早就不鳥你啦)……

海瑞無情否定了嘉靖所做的一切。等於說他這幾十年的天子生涯完全是尸位素餐,不學無術,妄想長生,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民間生靈塗炭。嘉靖皇帝看罷奏疏,龍顏大怒,連連大呼:快給我抓起來!別讓這人給跑嘍!

這時,太監黃錦說:“聽說這人在上諫之前就買好了棺材,想必是不會跑的”。

海瑞確實早已備好一口剝皮棺材,因為太窮,他買不起一口好的棺材。他明白如此極端的指責當朝皇帝,以嘉靖帝剛愎自用的性格,自己必死無疑,所以在遞上《治安疏》之前海瑞就與家人訣別,遣散家中僕人,只等一死。

聽到黃錦這句話嘉靖一怔,於是拿起那封奏疏又看了一遍,發現疏中雖尖酸刻薄,但用心良苦,確是忠心為國,於是把海瑞抓進了詔獄,但卻並未處置,直至隆慶皇帝繼承大統,海瑞才被放出來。

因為無私,所以無畏,因為無黨,所以無畏,因為犧牲,所以無畏。嘉靖為何不殺海瑞,與其說他不敢做,不如說他怕海瑞,怕殺了海瑞失去民心。這才是嘉靖為何不殺海瑞的真相。

獄中的海瑞得知嘉靖皇帝駕崩後,傷心欲絕,暈倒在地,皇帝生前罵得最狠的是他,皇帝死後最傷心的也是他。

1587年10月14日,海瑞病逝於南京,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柩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美麗青春您真痘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戶部主事(六品)海瑞給嘉靖皇帝朱厚熜上了一道奏摺,名字叫《治安疏》。這是一篇振聾發聵的好文章,450年餘後,我們再重讀這篇文章,仍然拍案叫絕。

這篇上疏的核心思想:皇上,我知道您是個厲害的人,但是這些年您沒有好好工作,國事很不如意,老百姓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您的年號叫嘉靖,老百姓說是家家乾淨,一貧如洗。您老是覺得自己的治理成績比西漢的“文景之治”還好,其實您不知道,您比“文景之治”差遠了、差的太遠了。以您這樣的聰明才智,只要振作起來,好好工作,可以實現天下大治。

一般人看到這些話會的反應是什麼?肯定是氣急敗壞。對,常人都受不了,何況自視甚高的嘉靖皇帝。但海瑞這樣說,其實不算是罵。相比後世的文官罵萬曆皇帝,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舉個例子:萬曆皇帝派太監徵收礦稅,搞得民怨沸騰了。為此,東林黨的老大李三才說:陛下有孩子,老百姓也有孩子,老百姓的孩子也要吃喝,您這樣收稅,是要亡國的。東林黨的老二葉向高上疏說:皇上您要這麼多錢又帶不進棺材。

所以說,海瑞上疏給嘉靖的《治安疏》相比罵萬曆皇帝的並不算什麼。關鍵是海瑞很聰明,在文中既敘述了實際問題,海瑞描述的國家狀況是事實,沒有捏造;海瑞又對嘉靖皇帝的聰明才智進行了肯定,給了嘉靖皇帝一個面子。再者,國家到了這樣民不聊生的境地,海瑞覺得不說出來不行。海瑞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疏的,因為他真不能確保自己在上疏後能活著。

因為嘉靖皇帝是明朝最自以為是、最自以為聰明的皇帝。嘉靖皇帝之前向來以鐵腕對待官員,上臺之初,一次性打死17位、打傷100多位大臣。嘉靖皇帝是明朝最較真、格局最小的皇帝,其人好面子,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在位前期和中期年,洩憤殺了包括內閣首輔夏言、兵部尚書張經在內的一批大臣。所以,海瑞沒死,也算一個奇蹟。


其實,晚年嘉靖皇帝也變得不再像年輕時候那樣好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嘉靖皇帝冤殺了內閣首輔夏言。但是老天自會有報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嘉靖皇帝16歲的太子夭折,嘉靖皇帝難過的幾個月都緩不過來勁。從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太子死後,嘉靖皇帝開始變得老實了,被上天懲罰怕了。


太子死的時候,嘉靖皇帝已經45歲,8個兒子還剩兩個:裕王朱載垕、景王朱載圳。後來嚴嵩、嚴世藩父子亂政,嘉靖皇帝最後只是處死了嚴世藩,留下了嚴嵩的性命。嚴家父子專權亂政20年,要是換做年輕時候的嘉靖皇帝,嚴嵩家八成會被誅九族。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28歲的景王朱載圳在湖北封地去世,景王死後,嘉靖皇帝就剩下裕王朱載垕這一根獨苗了,8個兒子,碩果僅存。換做20年前,誰敢對嘉靖皇帝罵一個髒字?六十知天命,六十歲的嘉靖皇帝也明白海瑞是個忠臣,再殺忠臣,還要遭報應。但嘉靖皇帝還是不能釋懷,把海瑞關進大牢,10個月後,嘉靖皇帝去世,海瑞復出,從此一路提拔。


坐看東南了


海瑞,字汝賢,人稱剛峰先生,明朝著名清官,世人稱“海青天”。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共歷政治生涯約四十年。明末清初的李贄先生稱他:“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這句話將海瑞一生“鞠躬盡瘁為明朝,凌霜傲雪為人民”的品質特別來突出了。



明朝嘉靖帝,前期政治清明,頗有祖宗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手段和政治風氣,大肆整治貪官汙吏,也是“眼裡進不得沙子”“動不動就仗刑伺候”,也有史學家評論說是嘉靖帝個人格局特別小。無論怎樣,其前半生還是比較可以的。

那麼海瑞為什麼要罵嘉靖呢?這就牽扯到了嘉靖帝的後半生。

嘉靖的後半生,完全就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沉迷長生不老,荒誕朝政,紙醉金迷,絲毫不問人民疾苦。而且,當時的嘉靖喜歡玩弄權術,看著大臣們都來鬥去。



海瑞見此,怒不可言,直接上書稱:“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又稱如皇帝“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與宰相、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洗數十年之積誤,置身於堯、舜、禹、湯、文、武之間”,“天下何憂不治,萬事何憂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

這大概就是直言批評嘉靖帝,不學無術,妄想長生,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民間生靈塗炭,你居然置之不理?正因為海瑞一心為明朝,所以見嘉靖帝這樣才破口大罵的。



明朝中後期,官員腐敗。海瑞上書是在明朝嘉靖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66年,大家都知道,清軍入關是在公元1644年。明朝最後的一百年,朝中以大臣嚴嵩為主的亂政黨迷惑嘉靖帝,擾亂朝政,嚴嵩父子勾結錦衣衛,控制東西廠,對朝政更加易於插手。因為歷史上的錦衣衛,東西廠有斬殺官員的權力,所以嚴嵩父子肆無忌憚針對忠臣,搞得朝政烏煙瘴氣。史料記載:嚴嵩的黨羽、都御史鄢懋卿出任江浙總督,兩淮鹽政,到任途中魚肉百姓,苛刻人民,所到之處貪贓枉法,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海瑞見狀,自然怒不可言,他沒有其他官員的諂媚迎合,反而一紙諫書,上了朝廷。

海瑞這個人,性格剛直,衷心為民。身為官員的海瑞,其政治生涯清明,當數“明朝為民第一人”,海大人以人民民生為全部,海瑞致力民生,平賦稅,平冤假錯案,平貪官汙吏,深得民心。他打擊地主豪紳,丈量土地,疏浚河道,修繕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枉法,並其一生積極推行內閣大臣首輔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海瑞的政治生涯,真正做到了“為官者為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換句話來說,海瑞這個人,其實是一個無我之人。在海瑞的心中,只有國家,只有百姓。皇帝不好好治理國家,海瑞要罵;大臣貪贓枉法,海瑞也要罵。至於為自己考慮,對於海瑞老說是不存在的。

海瑞是一個異類,罵皇帝,那可是要揹負著大風險的。明朝雖然言官話語權極大, 以死相諫的言官多了去了。但是,敢這樣指著皇帝鼻子罵的,也就那麼一個海瑞。由此可見,海瑞這個人,確實是一一個至公至真之人。

而有意思的是,整個大明官場,包括嘉靖皇帝在內,對於海瑞都是以一種遠遠供起來的態度。大家對於海瑞,儘量不惹,把他當個吉祥物一樣供著,因為海瑞的身上,凝聚的是民心。

只是可惜,海瑞一腔熱血,到頭來只能做個吉祥物。


小鎮月明


大家好我是腦洞歷史菌。

說句實在話,別人罵皇帝,那是老壽星上吊——活得不耐煩了。而海瑞罵皇帝,這就太正常了。

因為海瑞不怕死,準確地說,在忠諫和生命之間,他更看重忠諫。

海瑞在上奏疏之前,是買好了棺材在家裡等著的,可見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OK,下面咱們就詳細講講海瑞這位狠人以及他上奏疏罵嘉靖帝的故事。<strong>

海瑞的祖先原籍福建,到海瑞這一代時,已經遷居到了海南瓊山。在海瑞四歲的時候,父親便故去了。海瑞的母親謝氏十分剛強,對海瑞也很嚴格,她從不讓海瑞像別的孩子一樣嬉戲玩耍。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催化了海瑞“一根筋”的性格。海瑞自幼立志,如果做官,就要做一個不謀私,不諂媚,剛正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號“剛峰”,是做人要剛強正直,不畏邪惡的意思。<strong>

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被任命為浙江省淳安縣知縣。後來,浙江總督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縣,嫌棄驛站的招待太寒酸,便把驛站小吏倒掛起來打了一頓。海瑞聽說後,一拍桌子:還反了他了!於是派衙役把胡公子也吊起來打了一頓,還沒收了胡公子的數千兩金子。

下人們很惶恐,雖然早知道海縣令不要命,沒想到這麼不要命啊,浙江總督的兒子也敢打。但只見海瑞寫了一封信給胡宗憲,說:聽說大人您早年巡訪時曾規定,所路過的地方招待不要太鋪張,今天有個人冒充是您的兒子,他身上的銀兩已沒收充公,人就把他交給大人處理了。

黑!真黑啊!!

嘉靖末年呢,道士皇帝嘉靖經歷了壬寅宮變後,顯然是傷了心。他多年不處理政務,深居西苑專心修道。嘉靖四十五年,海瑞被選拔為戶部雲南司主事,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廳級幹部。這一年,海瑞在棺材鋪買好了棺材,並且將家人託付給了一個朋友。然後向嘉靖上奏了後來號稱

“天下第一罵書”的《治安疏》。在這封奏疏中,既包含了大媽罵街的氣勢,卻同時又有著有條不紊的邏輯。其中有兩句,可謂是千古絕句,所以拿出來與各位分享。

  • 嘉靖者,言家家皆淨無資財用也:嘉靖嘉靖,家家戶戶窮得一乾二淨。
  • 蓋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天底下的老百姓啊,早就不鳥你了。
狠嗎?真狠!

嘉靖在看到這封奏疏時,差點沒背過氣兒去。據說連桌子都踢翻了,連連大呼:快給我抓起來!別讓這人給跑嘍!

這時,皇帝身邊的太監黃錦對嘉靖說:聽說這人在上諫之前就買好了棺材,想必是不會跑的。

聽到這句話嘉靖一怔,於是拿起那封奏疏又看了一遍,發現在這封把他罵的屁滾尿流的奏疏中,隱藏著一種特質——忠誠。於是他把奏疏扔到一邊,說:這樣的人大概是比干吧,但我可不是紂王。


過了一陣子,嘉靖皇帝生病,又想起了海瑞的事,病中的嘉靖心情鬱悶,難免上頭。於是把海瑞抓進了詔獄,但卻並未處置。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嘉靖皇帝駕崩。獄中的獄卒聽說這個消息後,認為新皇登基肯定要大赦天下,而海瑞肯定會受到任用。於是便置辦了酒菜請海瑞吃飯,海瑞以為自己要被砍頭了,畢竟咱中國人實在嘛,死刑犯在行刑前一般都會給吃頓好的。於是海瑞便肆意吃喝,不問別的。這時獄卒悄悄對海瑞說了嘉靖帝的死訊,海瑞問:真的嗎?得到獄卒的肯定後,海瑞傷心欲絕,撕心裂肺地大哭,連吃進去的酒飯都吐出來了,隨即暈倒在地。

皇帝生前罵得最狠的是他,皇帝死後最傷心的也是他

此後海瑞被任用為應天巡撫,當地貪官汙吏無不望風而逃。

萬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逝於南京。去世後,友人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喪事,看見海瑞住處用葛布製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是連貧寒的文人也不願使用的,禁不住為之悲泣不已。海瑞的死訊傳出後,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柩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朝廷追贈海瑞為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明代思想家李贄曾評價海瑞“先生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棟樑”。在明代昏暗的官場中“獨善其身”的海瑞,應當也是彷徨的吧。

但不論人們對海瑞如何評價,也只有當年的百姓們才能切身的感受到“父母官”,叫出一聲“海青天”

我是腦洞君,謝謝各位閱讀!


腦洞歷史菌


如果罵人能天下知名,近代我們的魯訊先生;明代就是這海大人了!在封建專制的家天下,敢罵嘉靖這記仇之人,當得是剛正而鐵膽!這就是海瑞的天下第一罵,大致內容幾個方面:

一你小子成天在宮裡煉丹,不就是想長生不老嗎?你見過歷代聖人有幾個不死的?那些神人道士騙你錢財,他們不死嗎?二相信道士的話,兩龍不相見,夫妻不同床,你還有人性嗎?三窮極思欲,不理朝政,人民生活,一塌糊塗,嘉靖,嘉靖,家家淨也!老百姓都倒揹著手尿尿,不擺你了!

——這上疏罵得有理有力,從生活到工作業餘愛好,把嘉靖小子罵慘了,罵透了!據後人考證,那青花次瓶嘉靖一氣摔了五十多個,現在估價五十多個億,痛惜哉!

海大人從小就不是調皮的孩子,父親早亡,叔叔大爺又不大管,母親吃苦受ꪦ罪,讓海瑞讀書!母親管得嚴,在學習方面海瑞是個用功死讀書的人,小時候便養成了剛正的性格。三十多終於考上了舉人,這進士實在考不上了,便幹了教育局長!在縣裡管幾個復讀的孩子,不收禮,但不能遲到早退,自己坐班,確是個對自己嚴,對別人嚴的人!當縣令給母親過生曰割了兩斤肉,一時天下皆知,可見其清苦!

他的忠君思想,其實自小形成!在家裡母親的話是聖旨,在朝廷忠君深抱為臣之道!忠言逆耳,罵皇上,更是他忠君的具體形式!為朝廷,為大明,死則死耳!

——他是清官,也是忠臣,但不是張居正,能解決社會問題的人!在腦中形成的許多觀念固化,富人都不是好東西!終生是他無法改變社會,社會也改變不了他!

——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信仰的人,一個必須尊重的人!


萬里雪飄74


古人云“清者自清,濁者恆濁”我們常常都相信這句話,那就是好人和壞人是有本質的區別的,這個也可以延伸到好官和壞官。

那麼何謂好官,何謂壞官,卻從來都是沒有嚴格界定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在明代這個特殊的朝代又會被放大的特別明顯。

明朝的特殊,從來都是由始至終的,原因很簡單,他的文管系統從來都是鬥士,一部明朝文官曆史就是一出從頭到尾於皇權不斷抗爭的歷史。

大學時候有一門課叫做《明代政治與管理學》教科書一般說的都比較隱晦,可是道理卻在裡面揭示的清清楚楚。而明白這個道理就能明白,嘉靖為何不殺海瑞。

先說個提示開場,明朝官員還有政治格局的定義,以及如何產生的,沒有這個前提不會懂這個問題。

明代,前有蒙元,後有滿清,是漢文化又一次復興的關鍵點,而這個關鍵點在前代蒙元漢文明被破壞的基礎上就格外的珍貴,隨著滿清入關,事情又變回蒙元的原點,甚至越來越偏離文明發展的軌跡。不得不說是遺憾。

那麼文明發展的軌跡到底應該如何界定?這是個長期時間累積並且漸進的問題。

人類社會的發展,從來都是波浪式前進,曲折式發展的,從原始布羅聯盟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帝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最後到新的社會形態,這個形態還沒有產生。

那麼隨著社會形態不斷變化,發展的動因到底是什麼,教科書說,是生產力隨著生產關係轉變而轉變,對這個是原因之一,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民眾覺醒度,和民眾參與度,民眾自覺度。

而這個民眾,在中國歷史上又是一個逆轉閉環問題。孔孟先賢早就提出過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民本思想,來自於商周交替之時,古代民本思想經歷了從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從重民輕天到民貴君輕這樣發展歷程。

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的社會發展,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在非常高的社會起點上。

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就揭示了這個道理,也是中國民本輪的集大成者,意思是國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換,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所以,百姓最為重要。

但是這樣的一個先進思想卻在中國歷史中不斷被忽視,不斷被誤讀,最後形成的立國基礎是什麼?不過是家天下,國天下。每個朝代都是一家之國,一人之言。

雖然如此,中國社會也一直是中央集權的專制社會,但是民本思想在國家政治制度的發展及變更之中一直存在併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而這個重要性在二個朝代又非常非常突出,那就是“宋朝和明朝”。

而嘉靖為何不殺海瑞,與其說他不敢做,不如說他怕海瑞,怕殺了海瑞失去民心。

因為在那一刻,海瑞是真真正正的為民做主的唯一一個人,這樣的人太可怕了,他的所有出發點都是大公無私,至純至真,這樣的人古今上下,幾千年難有一個。

因為無私,所以無畏,因為無黨,所以無畏,因為犧牲,所以無畏。

這才是嘉靖為何不殺海瑞的真相。

即便他說出“嘉獎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這樣對皇權如大逆不道的話,嘉靖還是不敢殺他。(出自海瑞《治安疏》。)

每個人都有軟肋,都有弱點,但是海瑞沒有

嚴嵩一黨,他們貪汙腐化,賣官鬻爵,他們也為皇帝做事,他們的軟肋就是隻要想找就能找到的罪證。

裕王一黨,他們自詡清流,做事有底線,開始他們還是一樣有貪腐腐化,一樣有小辮子,一樣結黨隱私,一樣有私心。

皇帝一黨,他們代表皇權,代表天下父母,可是皇權從來都是自私的!!皇帝的貪婪讓他們一樣有無數錯誤,但是皇權太超然,幾乎無人可以制裁。

唯一能制裁皇權,只有民心,而海瑞恰恰就是當時朝局上,民心,不對是官員良心的代言人,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孤臣,這樣的人,殺掉,真的能殺嗎?

這也是為何嘉靖明明知道,海瑞就算為官做不了什麼事情,也不能殺,還要留給他兒子的關鍵,那是大明的民心,也是大明的良心,這樣的人,不能做事,也不能動,做個吉祥物都可以。

真實的海瑞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在那一刻其實已經不重要,你說他沽名釣譽也好,你說他為萬民訴說疾苦也好,你說他是官員良心的代名詞也好,都不重要!

因為充斥文中的正義之言,還有震懾之音早就已經深入嘉靖還有萬民的心,也讓所謂清流們良心發現。

於是才有清流對海瑞的不斷保護,才有各色人等在海瑞被鋪之後的不斷說清。

也讓嘉靖皇帝看到了一個,他政治45年多,從未見過的文官,一個近乎於聖人的存在。雖然這個文官不過區區六品,放現在不過是一個廳級幹部而已。

而已,而已,而已。

但是他卻做了無數人都不敢不想不願不能做的事情。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那個皇帝最聰明,嘉靖皇帝毫無疑問可以排前三。

他的一生,都是玩弄官員,分化官員,制衡官員為己所用的一生。

他養著嚴嵩就如養著一條狗。

這條狗養起來有三個好處,第一,看加護院,第二,出門打獵,第三殺狗吃肉。

因為文官集團一塊鐵板,嘉靖需要嚴嵩去鬥,其他文官是長江,那嚴嵩就是黃河,黃河都長江就是嚴黨都清流。這就是看家護院!

因為皇帝享受需要錢,嘉靖就需要嚴嵩撈,不管是收稅也好,貪汙腐敗也好,都是為了皇帝的內庫有錢,你貪汙沒關係,幫我留大頭,不僅如此他還能治國,這就是出門打獵。

因為皇帝需要平民憤,就需要殺貪官,這個時候嚴嵩就是狗肉,殺了可以平民憤不僅如此抄家還有一大筆錢。這也是好處。

而這一切的一切,根源不過是明朝政治生態的延續,不對不對,這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慣用的手法。

存貪官制衡朝局,用貪官治國為己,殺貪官平憤留名。

同樣清流在嘉靖心中的形象又如何?就如大明王朝1566裡面經典臺詞說的一樣,“那有什麼真正的賢臣,賢時便用,不賢變黜,賢於不賢他們說了不算。”這句話可謂自私至極可是又說的非常有道理,他直指人心,那不是嘉靖一人的人心,而是所有人的人心。

嘉靖內心肯定想的是:如果你們真的大公無私,我還不開心了。

大公無私者沒有任何把柄,就是國家的禍害,那樣的人才最可怕。

而海瑞,恰恰就是這樣的人,他不僅大公無私,還身體力行。不僅如此他還忠心耿耿!

這給予嘉靖皇帝的心理震撼是他從政以來從未有過的,這樣的人,他不僅不能殺,還要找個地方供奉起來。

而這一切都在嘉靖想明白事情之後才發生!他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咬牙切齒到後來的漸漸平和到最後看明白一切。

直到他死後對自己兒子說,這是一把刀,你留著不能用但是也要留著。

這也是為何海瑞在嘉靖死後,就馬上被啟用,還不斷加官進爵的關鍵!

殺掉一個代表民心的良心,任何帝王都受不了這樣的千夫所指!

更何況這個民心的良心,一心為的是皇帝陛下好!

我很討厭別人說嘉靖不明事理的人。

作為皇帝的嘉靖所有問題的根源

都來自一個詞

自私

僅此而已!

而皇權本身就是自私的代名詞。

今時今日依然如故


阿斗不傻


海瑞之所以敢罵嘉靖皇帝,其實是一種道德綁架。如果嘉靖殺了海瑞,反而成全了海瑞的忠臣美名,而嘉靖卻成了暴君,所以聰明的嘉靖只好選擇忍氣吞聲。

明清兩朝是個很有意思的對比,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性格暴烈而且多疑,殺起人來冷酷無情,洪武四大案殺的一片血流成河,伏屍數萬,很多文臣武將甚至被滿門抄斬。

朱元璋之後,雖然後繼的皇帝沒有老朱那麼殘酷,但對待朝臣也沒有多仁慈,不時還有大臣特別是話多的文臣被拉去打屁股,有的直接給活活打死了。

然而就是這樣暴戾的大明朝廷,卻產生了一群號稱不怕死的文臣。王守仁創立心學後,大量的徒子徒孫把“王氏心學”奉若神明,象打了雞血一樣不怕死,特別是後期的東林黨,雖然屢遭皇權打壓和太監迫害,卻越戰越勇,直至大明滅亡。

海瑞就是這群文臣中的一份子。縱觀海瑞一生經歷,清廉是沒的說,可並非是個好人,或者說不是有情義的人。明朝開國時,老朱給官員定的工資很少,且過去各級官員不同於現代,司機(轎伕)、秘書(幕僚)都得從官員工資扣。海瑞清廉,所以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他的女兒肚子餓,偷了一塊餅,竟被海瑞打死了。

可你說海瑞沒錢吧,他為了生個男孩子,卻找了好幾房姨太太充當生育工具。

從工作能力和情商來看,海瑞就是一個憤青,無論是在底層當官,還是當了朝廷大員,他並沒有辦成幾件象樣的實事,而且與別的官員合不來。海瑞在江西為官時,他的下屬對他又恨又怕,不得不聯名上書,請求把海瑞升官後調離當地。

人人貪財,可海瑞貪名。海瑞敢於與嘉靖較勁,背後站著的可是一個龐大的文官集團。海瑞罵的越起勁,他的名聲就越大,嘉靖也越不敢動他。

可到了清朝以後,漢族的這些文臣卻像消失一般,整日在三叩九拜中直不起腰來,再也沒有了那種骨氣和硬氣。


在對待文臣問題上,明朝用刑,清朝誅心。大明皇帝與大臣較量時,一般來個痛殺,從肉體上消滅。對於被殺的人來說,死就一回,雖然人都怕死,但真到砍頭也就一下。俗話說“砍頭不過頭點地”,講的就是這個理,加上文臣門讀了很多聖賢書,也有精神方面的鼓勁作用。

清朝入關後有很多屠城的記錄,但在對待文臣問題上,看似和風細雨,手段卻高明很多。一是清朝官員給的工資高,除了雍正朝比較苛刻外,康熙和乾隆兩朝都比較寬鬆,官員貪汙成風,這種“溫水煮青蛙”讓很多人防不勝防,時間久了,利益比骨氣重要。

二是滿清從制度上限制文臣集團與皇權的較量。清承明制,沒有了丞相,但清朝也沒有內閣,康熙朝所有的大學士和上書房重臣只是高級幕僚,沒有實際的行政權。加上康熙會玩平衡,大臣之間相互制約,團結不起來。此外,清朝有一套更加繁瑣的禮節,用於強化皇權的絕對權威,有清一朝,下跪成了文臣的必修課。

三是對待海瑞這樣的憤青,滿清比大明更有手段。清朝搞大規模文字獄,但採取的並不是完全從肉體消滅的辦法,而是採用一種引而不發,人人自危的手段,殺一部分、關一部分,再把一部分貶為奴,另外發動大家搞互相舉報,搞恐怖統治。

這種方式比直接殺頭有效多了。過去農村人好賭錢,被抓了會罰點錢,拘留幾天。公安來的時候,大家都怕,被抓了反而無所謂,反正就是關幾天,再罰點錢。所以後來公安人員也學乖了,我不直接抓你,天天巡邏嚇你,反而比較有效。


華哥雜談


“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這句話出自1566年,海瑞上書給嘉靖帝的《治安疏》。

要想知道海瑞為什麼敢這樣罵大明嘉靖皇帝,還得先了解海瑞這個人。

時任六品戶部主事(廳局級)的海瑞

海瑞,一個富有傳奇色彩地歷史人物,對他呈上《治安疏》給嘉靖皇帝的行為引發過尖銳的爭執,有人認為他是個靠狂罵皇帝而沽名釣譽之徒,有人認為他是解天下庶民疾苦的道德模範(在當時的明朝),有人說他生性冷漠,性格扭曲才至如此狂妄......

然而在我看來,要公正的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應該把他放在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中去看,才會撥雲見霧,不至霧裡看花。

一、大明1566

(一)嚴閣老,嘉靖之幸,大明之殤

嚴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明朝著名的權臣

嚴嵩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進士,先後經歷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歷任南京翰林院侍讀,國子監祭酒,南京禮部尚書,南京吏部尚書;任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北京),以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後先攀附夏言,又轉而害之;至此出任內閣首輔,從此擅專朝政二十年。

為固寵,嚴嵩想盡一切辦法獻媚於嘉靖帝,一方面他作為首輔全力支持嘉靖帝崇道齋醮追求長生的行為,不惜耗費浩大的國家人力、財力、物力,拼命揮霍財政資金,甚至巧立名目向百姓加稅得為嘉靖帝營造齋宮秘殿。另一方面他善寫青辭,更善於揣摩領會皇帝意圖,嘉靖帝常要齋醮禱祀,嚴嵩便得以常侍帝右。

嘉靖帝朱厚熜

二十年的陪伴,讓嘉靖帝離不開嚴嵩,甚至在心裡將其視為知己,嘉靖帝好空名,往往有不好辦的或是要背罵名的事便通過青辭等方式暗示嚴嵩去做,嚴嵩也每每能夠體察上意,恰到好處的按照嘉靖帝的意思辦理。

可以說,有嚴嵩這麼一個有眼色、會辦事的首輔,對嘉靖帝來說是一大幸事。

而在嚴嵩看來,嘉靖是皇帝,皇帝可以為所欲為,不應受任何制約;臣下對皇帝只能順水推舟,唯命是從,討得皇帝的恩寵。這樣就可以有權有勢,人們都要仰其鼻息行事。至於國家百姓如何,似乎都可以不問不聞。正因為如此,所以凡是嘉靖帝喜歡聽的,即使是很不該說他也說;凡是嘉靖帝想要做的,即使是荒唐可笑,他也毫不猶豫地去做,決不敢有可否,面對日漸惡化的政局,他不僅沒有向嘉靖帝提出任何規諫和改革方案,而且推波助瀾,使局勢向更亂更糟的方向發展。

可以說,對大明朝和黎明百姓來說,有嚴嵩這麼一個毫無道德、尸位素餐的首輔是巨大的悲哀!

(二)嚴閣老倒臺,大明的新生乎?

嚴嵩把持朝政期間,拼命的排除異己,打壓忠良,將朝堂的政治生態弄得烏煙瘴氣。嚴嵩當首輔,讓自己的兒子嚴世藩當工部侍郎,專門負責為嘉靖帝建宮殿。而嚴世藩為首的嚴黨等人,貪慾橫流,狂妄無比,官員們正常辦事都要給他們送錢,升官主要靠行賄,甚至每次選任官員,嚴世藩等從不看德行文章,工作實績,只管按照官職高低大小,一律明碼標價出售。嚴世蕃狂妄至極,曾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當時的大明朝北有韃靼,南有倭寇,官員貪腐,內憂外患,民不聊生,造成以上種種的使嚴家父子遭天下人怨恨。

1562年,歷任首輔幾乎快有20年的大學士嚴嵩嚴閣老終於失寵,被嘉靖皇帝被沒收家產,削官還鄉,其子嚴世藩被判斬首。

然而,到了1566年,距嚴嵩倒臺已有4年了,首輔換成了精明持重,素有賢名的徐階,然而大明朝堂的政治生態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觀。御宇40年的嘉靖帝任然對祈仙煉丹和尋求道家的秘方孜孜以求,以期長生不死。他一如既往的不肯上朝,一如既往的通過首輔或次輔對國家大事乾綱獨斷,一如既往的被自己的臣子們所矇騙。只是為嘉靖帝寫青辭的首輔換成了徐階徐閣老,為嘉靖帝蓋宮宇樓堂的工部侍郎換成了徐階的兒子徐璠,僅此而已。

國家內憂外患的困局仍未擺脫,朝臣們依然像以前那樣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和官職,因為政見不同或利益之爭在朝堂上互相攻殲。那些希望之前被奸臣懵逼的嘉靖帝能夠睜開雙眼,重振朝綱的正人君子仍遭排斥和打壓,黎民百姓的生活依然窮困潦倒。

似乎,大明朝並沒有因為嚴嵩這個奸臣的倒臺而獲得新生,那麼這一切發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海瑞陷入了沉思。

二、海瑞的野望

(一)大明文官中的另類——“海筆架”

海瑞是明朝是一代清官。,他以舉人出身而入仕,仕途的第一站是福建延平府南平縣儒學教諭,就在這裡,他得到了“海筆架”這個後來名震天下的綽號。

儒學教諭相當於官辦學校的校長,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芝麻官了。但是,海瑞不在乎官職大小,只看能否一展抱負,到任後就滿懷激情地幹了起來。他看到學校教學狀況很不理想,就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尤其是制定了嚴苛的制度。當然,海瑞本人是第一個帶頭遵守的。一來二去,南平縣的教育質量有了明顯改觀。延平府知府聽說後,便帶了一班人下來視察。按照古代官場的規矩,知府大人來了,作為下級是要行跪拜之禮的。所以,當知府等人出現在縣學裡時,所有人都呼拉拉的跪下了,只有海瑞直挺挺地站著,只是作了個揖便沒下文了。

陪同知府的南平府同知,陰陽怪氣地來了一句:“哪來這麼一個山筆架站在那裡啊?”此言一出,全場人頓時鬨笑一片。山筆架是寫字是用來擱毛筆的,現狀類似“山”字。而當時,海瑞身邊的兩個副校長都跪著,只有海瑞站著,看上去活像一個筆架,加上海瑞的“瑞”字中恰好也有一個“山”字,兩相聯繫,更為形象。

海瑞不跪,是有他的理由的。因為明朝規定,官辦教學場所,孔子最大,老師無論見了多大的官,都可以不跪。其他人不是不知道這個規定,而是久在官場,不知不覺骨頭早已軟了而已。

沒過多久,朝廷巡按御史以欽差大人的名義下來檢查工作,而且又到了南平縣學。和上次的情形一樣,在場的人紛紛下跪,只有海瑞像筆架一樣矗立著。欽差大人沒了面子,十分惱火,當場喝問海瑞為何不跪。海瑞等著就欽差大人的這一問,當下就義正辭嚴地回答了他。欽差大人沒辦法,人家確實有理由不跪,但心裡又氣不過,當下就袖子一揮,工作也不檢查,走了。這一下,海瑞可闖了禍,引起同僚紛紛埋怨。海瑞卻悠然自得,我就是海筆架啊,筆架就是這個樣子的啊。這事被福建提學副使朱衡聽說後,卻對海瑞十分欣賞,想方設法把他保了下來,這才有了他四年後升遷為浙江淳安縣知縣的官場際遇。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

(二)知縣中的戰鬥機——死懟權貴

當海瑞升任淳安知縣,正式成為大明官僚體系中一員的時候已經45歲了。而七品芝麻官海瑞的名聲鵲起也是因為他不懼權貴,嚴厲巧妙的拒絕接待官員而增加地方百姓的負擔。

時任閩浙總督的胡宗憲,居官雷厲風行,境內官民無不凜然畏懼。一次,他的兒子途經淳安,隨帶大批人員和行李,作威作福,對驛站的招待百般挑剔,並且凌辱驛丞。海瑞立即命令衙役拒捕胡公子押解至總督府衙門,並且沒收了他攜帶的大量現銀。同時在給胡宗憲的呈文中聲稱,這個胡公子是個西貝貨,因為胡總督大人節望清高,不可能養育出這樣的不肖之子,也不可能擁有這麼多的金銀財物。

不懼權貴,不慮仕途,敢以七品官身對抗地方實權督臣者,唯海瑞耳!

嚴黨骨幹,左都御史鄢懋卿受命清理鹽法,南北各省鹽政均歸其節制,對於這位嚴世藩的紅人,權傾數省的欽差大臣,其他地方官員無不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怠慢。而鄢懋卿也是個沽名釣譽之徒,未到一地前,先期發出公文,聲稱自己素性簡樸,不喜承應,凡飲食供帳均宜簡樸為上,不得靡費裡甲。這樣的官樣文章在當時的大明早已司空見慣,地方官員受此公文後反而無不挖空心思以期能夠巴結逢迎上差,即使欽差大人鄢懋卿本人也從未想到有人會認真對待。然淳安知縣海瑞對著一通令毫不含糊,當鄢懋卿的欽差節使還未到達淳安,他就已經收到了海瑞的稟帖,上書“嚴州府淳安縣知縣海謹稟”,緊接著就把通令的原文節錄於後,再接著就說臺下奉命南下,浙之前路探聽者皆曰,各處皆有酒席,每席費銀三四百兩,並有金花金緞在席間連續奉獻,其他供帳也極為華麗,雖溺器亦以銀為之云云。最後要求欽差大人摒棄奢華的排場和搜刮,並且說,如果不能拒絕地方官這樣的阿諛恭維,將來勢必無法做到公事公辦,完成皇上委託的任務。據說,鄢懋卿接到稟帖以後,就沒有敢進入淳安,而是繞道他去。

從這兩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海瑞的性格剛強,敢於堅持原則,對於鬥爭有自己的一套,並不是和權貴的權勢死板硬碰。成就他不敗美名的不僅是他站在正確的道德制高點上,堅持的是正確的原則,還在於他自身對這些道德規範的始終堅守和處世原則的率先垂範。對於海瑞的清正廉潔、潔身自好、愛民如子等品質行為,不管是敬仰他的人,還是唾罵他的人都自詡無法做到。因為在當時的大明朝,官員們醉心的是和光同塵狗尾續貂,而不是眾人獨醉我獨醒的清明。

(三)以死守道

1566年,陽曆十一月,經過反覆思量和慎重考慮,海瑞向嘉靖帝呈上了著名的奏疏《治安疏》。奏疏中指出,嘉靖帝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全國上下但凡有官吏貪汙、役重稅多、宮廷浪費和匪盜滋熾,皇帝本人都應該直接負責。皇帝陛下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專心於長生不死的迷信活動,是不可取的,然而只要皇帝肯重新振作起來,採取他海瑞奏疏中的幾點建議,相信以皇帝的聰明睿智和雄才大略是一定能夠重鎮大明,造福百姓的。

《治安疏》的措辭雖然極端尖辣,但又謹守著人臣的本分。海瑞只想在嚴嵩這個權奸倒臺後,皇帝能夠翻然悔悟,重新振作起來,至少這樣大明朝還是大有希望的。海瑞知道,他的《治安疏》這樣毫不留情的指責皇帝的性格和否定他所做的一切,就等於是在說他嘉靖帝當了幾十年的天子沒幹什麼正事,完全是尸位素餐!海瑞也能完全預見,自己這個當臣子的如此極端的指責當朝皇帝,以嘉靖帝剛愎自用的性格絕對不會輕易的放過他。他認為自己必死無疑,但是死得其所。所以在遞上《治安疏》之前海瑞就與家人訣別,遣散了僕人;他提前買好了棺材,上書後不逃不躲就在家裡等死。

可想而知,嘉靖帝看後氣的是暴跳如雷,恨不能把海瑞千刀萬剮、碎屍萬段。但從皇帝的名聲來看,因為一個素有賢名的臣子上書請求皇帝革新圖強就殺之,難免會給自己留下昏聵殘暴的罵名。所以嘉靖雖把海瑞關進了詔獄,但也一直沒有在刑部以海瑞按照兒子詛咒父親的罪名處以絞刑的決議上批覆,就這麼關著,一直沒有加害於他。

海瑞,一個極端廉潔,極端誠實,又有些極端的喜歡吹毛求疵,對道德操守有著潔癖一樣嚴格自律的人,一個敢於不畏權貴,心繫黎明百姓,天下蒼生的官員,他不怕死,怕的是自己內心堅持和重視的倫理道德體系在皇帝日復一日的求經為道中緩慢崩塌。

因此,海瑞才敢為天下之大不韙,希望在君君臣臣的倫理道德中堅持履行自己臣子的職責上書嘉靖帝。他以盼《治安疏》能夠將昏聵中的皇帝罵醒,從而發憤圖強,他期盼以自己的死,能夠使天下士林重新振奮精神,僅此而已。


陳約翰2018


重讀海瑞的時候,突然發現海瑞絕對不是“迂腐”的存在,也不是”不懂變通”的存在更不是”妄想症”的存在!他是一座山!

為了把這個問題說透,炒米抖抖包袱,把大背景很大家聊一聊!


清朝張廷玉所編的《明史》,裡面有個《循吏傳》所寫到明朝的清官洪武年間30多年,佔所有總人數的三分之二。裡面有一段話:“一時守令畏法,潔己愛民,以當上旨,吏治煥然丕變矣。”也就是說,在朱元璋的重拳整肅下,洪武年間保持了廉潔、自律、高效的主流官場氛圍。

而到了嘉靖年間,大明公司已經運作100多年了。此時的大明已經各種利益鏈條叢生、各種積弊堆積、官場各種潛規則橫行。往往年對問題無處下手,牽一髮動全身!明初在陝西幾個負責緝私的小吏都可以把駙馬狀告道朱元璋那裡。而在嘉靖年間,哪怕是二品京官在地方上被小吏打劫,都不敢聲張,因為你不知道他背後通著哪個天?

所以從上到下,事實上沒人對這個現狀滿意,誰都沒有安全感。位居再高,從嚴嵩到張居正,貴為首輔,一等紅人,在位時風光無限,落地時,要麼晚年喪子,要麼掘墳戮屍。而大明公司也因為底下利益鏈條叢生,國庫空虛,幾乎難以為繼。

而此刻作為王陽明的心學傳人們,都在面對無法撼動的“現實世道”,圖求改變。


徐階、張居正意識到只有權力,才能改變一切。而為了這個權力自己必須放棄名節,屈身事“賊”!所以徐階隱忍可嚴嵩20年,張居正裝孫子8年,最終以陰謀手段讓自己掌握天下權柄,從而進行改革。

“一條鞭法”是張居正發明的嗎?不是!桂萼在嘉靖10年(1530)留提出來了,可是一直到萬曆9年(1581)才得以推廣到全國。期間等待了整整51年啊!這個時間成本實在太高太高!而為了爭取到拯救大明的“改革”,至少三代人付出了自己全部精力。而造成這種時間成本的浪費,恰恰是大明公司腐敗的吏治,和通過正常律法無法通暢運作的“現實世道”。

而面對這個現實世道,去追求根本之法的人,恰恰就是大家覺得“頑固不化”、”刻板”、”不懂變通”的海瑞!


有人說海瑞“圖名”,非也!他是“立誠”。整個大明真正做到“立誠”的惟海瑞一人耳!《治安疏》就是海瑞一生的政治理想!實現吏治清明,天道永昌,大家依法辦事。大明公司的各個環節才得以順暢運作。那樣的大明才是健康,有活力的大明!

然而海瑞起於微末,他並非張白圭那樣的天才,他並沒有機會進國子監,翰林院,無法成為庶吉士,自己就沒有資格入閣,掌握天下權柄。嘉靖28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寫了一篇《治黎策》,從而中舉。但是他在會試的時候,落榜了。

他從一個教諭(公辦老師)出身,最終成為朝廷二品大員。靠的是“不懂變通”?非也!

海瑞在淳安當知縣的時候,胡宗憲的兒子路過淳安縣,向驛吏發怒,把驛吏倒掛起來。結果海瑞不但打了胡公子,還沒收了胡公子的金子。並且立刻修書報給胡宗憲,說:“有人假冒你的兒子,侮辱你的名聲,我已經替你處理了,你就不用謝我了,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手段充滿了政治智慧,你敢說海瑞古板不懂變通?


海瑞上《治安疏》的時候,被嘉靖打入詔獄,很多御史言官上書請求處死海瑞。多虧徐階多方營救,對嘉靖說,”他帶著棺材來,正是希望你這麼做”。還處處打招呼,防止有小人買嘉靖得好,悄悄弄死海瑞。徐階為什麼要救海瑞?因為他懂得海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但是他對徐階下手的時候,可是丟丟情面未講。因為按照律法,徐階就是強佔了人家土地啊!

嘉靖本身就是個人精,身邊更是人精如雲。嘉靖死的時候,就有人知道海瑞不但不會死,還會加官進爵,於是恭喜他。而當他得知嘉靖死後,呼天搶地,幾欲哭死!這是因為他對君主的忠貞。

海瑞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他影響了後世!


直到他72歲的時候,仍然上疏言衰老垂死,願意效仿古人尸諫。希望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刑法,剝人皮裝上草製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達八十貫判處絞刑的規定,說應當用這樣的方法懲治貪汙。

而這些在很多循吏看來,海瑞就是個瘋子。斷人財路不說,簡直精神病行為!真的是這樣嗎?大明公司如果在張居正改革之時,同時整肅吏治,後來還會有崇禎之禍嗎?有人會說很難,的確很難!但是不難還需要改革嗎?


張居正改革是治標,炒米不認為他就徹底成功了;而海瑞的澄清吏治是治本,炒米不認為他是失敗的!他既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又至死不渝地爭取實現自己的理想!

那些身處利益鏈條,囿於世俗,卻又不敢改變現狀的人,有什麼資格嘲笑海瑞?憑什麼拿他所謂外放應天巡撫時,鄉紳遷戶,財稅銳減說事?是海瑞錯了嗎?是那些不法士紳懼怕國法。當崇禎年間的時候,還要站在那些士紳們的立場上說話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了這等脊樑,何談繁榮與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