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姐姐,大唐平陽昭公主,最後是怎樣死的?

趙南通


提到平陽昭公主大家或許有些陌生,但說到李秀寧這個名字,恐怕很多人都有印象了。她雖是女兒身,卻是當之無愧的巾幗英雄,李淵太原起兵之際她便獨自在關中拼殺,李唐建立之後她又獨守娘子關,娘子軍、娘子關均因其而得名,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一位以軍禮安葬的女子,然而關於她的死因,卻成為了一個謎。

△《大唐雙龍傳》中的李秀寧

史書不曾留名,卻留下赫赫戰功

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其雖然沒能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李秀寧乃虛構),但卻留下了赫赫戰功,她對於李唐江山的貢獻,並不少於自己的兄弟。

平陽公主長大之後,嫁給了隋末武將柴紹為妻,兩人婚後居於長安。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隋末天下大亂之際,在李淵起兵前夕,柴紹返回李淵身邊,而平陽公主則在關中地區拉起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之後又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先後收編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兵力擴充至數萬人。

李淵在太原起兵的同時,平陽公主也在關中開始了擴充,她不僅率兵先後數次擊退朝廷軍隊,還連續攻佔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在關中建立了一片不小的根據地。因其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平陽公主被當地百姓稱為“李娘子”,而將其軍隊稱之為“娘子軍”。由於受到當地百姓的廣泛擁護,隨著地盤的擴大,很多百姓也都踴躍參軍,娘子軍很快便擴充到了7萬人。

大業十三年(617年)9月,在李淵主力進入關中之際,平陽公主已經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此後平陽公主又率兵同李世民攻克長安,李淵則封自己這位立下赫赫戰功的女兒為“平陽公主”。

關中平定之後,平陽公主又奉命前往山西,率領她的娘子軍駐守李家大本營,而她駐兵之地,後來便被命名為了“娘子關”。

至此,平陽公主的事蹟再也不見於史籍,再次出現則是六年之後,即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而出現的原因竟然是平陽公主的突然去世。

平陽公主為何突然去世,至今仍是迷霧重重

平陽公主的出生日期雖不見於史料,但從李建成的生卒年月來看,平陽公主去世時應該在三十歲左右,不超過三十五歲,如此年輕很難說是自然死亡。然而,史書對於其死因,卻並無記載。根據推測,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

1、戰死沙場。雖然當時唐朝已經建立,但天下尚未平定。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劉黑闥與突厥勾結再度起兵,李淵先後派李元吉、李建成率兵平叛,直到當年年底才將其擊潰。平陽公主的駐地本就處於雙方交戰的最前沿,且葬禮剛好發生在武德六年(623年)2月,因此判斷其極有可能戰死沙場,由於其死後靈柩被運回長安安葬,加上途中用掉的時間,大致與其葬禮時間吻合,而這或許也是其以軍禮安葬的原因。唯一的疑點在於,如果平陽公主是戰死的,那麼按理來說史書應該會帶上一筆,可事實上並沒有。

2、舊傷復發。平陽公主因常年領軍作戰,難免負傷,而其去世前後,李建成又正在率兵與劉黑闥交戰,平陽公主極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參加了這一戰,從而造成舊傷復發,最終導致身亡。或者說平陽公主返回長安之後,因舊傷復發而死。這也解釋了其為何以軍禮安葬,但卻沒有記載其直接參戰的原因。

3、因病去世。正如前文所述,雖然古人平均壽命不長,但平陽公主去世時年僅三十歲左右,顯然也屬於早逝。由於古代醫療條件有限,平陽公主病逝的可能性同樣存在。

4、李建成所害。平陽公主雖然與李建成、李世民等乃一母同胞,但由於其丈夫柴紹常年隨李世民征戰,平陽公主顯然與李世民更為親近。武德六年(623年)前後,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已經極為突出,平陽公主極有可能因為與李世民親近而得罪李建成,那麼李建成會不會利用討伐劉黑闥的機會,暗中害死平陽公主呢?我想應該是存在的。

總之,史書中平陽公主之死太過突兀,完全沒有任何預兆,因而死因至今還是迷霧重重,,以上猜測雖有跡可循,卻並無直接證據。平陽公主去世後,按照諡法中的“明德有功曰‘昭’”,為平陽公主加諡號“昭”,這也是平陽公主被稱為“平陽昭公主”的原因。


香茗史館


平陽昭公主是李淵的三女兒,其母為太穆皇后竇惠,她是李世民的親姐姐。她是歷史上著名的巾幗英雄,曾率千軍萬馬南征北戰,助她的父親成就統一大業,是唐朝第一個死後有諡號的公主。也是歷史上唯一由軍隊為其舉行葬禮的公主。



早年經歷

李淵家族原是北周八柱國,又帶有鮮卑血統,所以李淵的孩子從小就習武,受父兄影響,平陽昭公主自小就喜歡練武,長大後更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其母竇惠覺得一個女孩不該整天舞槍弄棒,就把她許配給了武將柴紹。婚後他們定居在長安城,夫妻倆經常在一起討論兵法。



南征北戰

後來李淵決定起兵反隋,派遣人召回柴紹和平陽昭公主,平陽昭公主對柴紹說:“你前去幫助父親,我留下來見機行事,有危險我自會應付。”柴紹走後,平陽昭公主前往鄠縣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李家當地產業變賣,賑濟災民,招兵買馬。很快就有了一隻幾百人的隊伍。此時,李淵反隋的消息也傳開了,她決心為父親起兵出一份力。



平陽昭公主知道自己實力不夠,於是四下聯絡反隋義軍,其中屬胡商何潘仁勢力最大,有幾萬人之眾,聚在司竹園,平陽昭公主派家奴馬三寶前去遊說,何潘仁同意接受收編,之後何潘仁攻下了鄠縣,之後馬三寶又連續說服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各率千人前來投奔平陽昭公主。隋朝庭得知後,派兵來剿滅平陽昭公主,但沒有成功。平陽昭公主一舉攻下了盩厔、武功、始平等地。平陽昭公主一向約束兵士不許騷擾、劫掠百姓,大家都稱讚公主的德行,故此有很多人都來投奔平陽昭公主,不久,公主己有了一支七萬人的隊伍。

公主派人告知李淵,李淵非常高興。公元617年9月,李淵大部隊渡過黃河,派柴紹領幾百人前往華陰,在南山迎接公主。公主率精兵萬餘人與其弟李世民會師於渭河北,與柴紹各置幕府,包圍京城,營中都稱其為“娘子軍”。攻克長安後,李淵封其為“平陽公主”,因其獨有軍功,每次的賞賜都比其他公主更為豐厚。



雖然攻克了長安,但李淵只是控制了半個關中。四面都是敵人,李淵派李世民攻打四面之敵。而平陽昭公主被派到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娘子軍”駐守於此更名娘子關)駐守,負責守衛山西,進而保護關中。平陽昭公主憑藉天險,修築工事,嚴密佈防。後來劉黑闥率領大軍進犯,平陽昭公主一面派人前往太原求救,又命城內軍用新米熬製米湯,乘夜色全部倒入關前的溝壑之中。次日,劉黑闥見關前米湯四溢,以為是馬尿。城上又喊聲震天,戰鼓擂動,劉黑闥一時以為援軍以到,不敢進攻,只好撤退。

死後厚葬

史書上對其死沒有具體的描述,只有“六年,薨”(《舊唐書》)。她死時大約26至32歲,病死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是戰死或負傷而死。很大可能是在消滅劉黑闥時兵傷而死。622年11月,李淵派李建成統兵討伐劉黑闥,12月25日將其徹底擊潰。平陽公主駐守的娘子關就在前線,當然會率部參戰。所以平陽公主很有可能死於此一役。

她死後,李淵將其以軍禮下葬,賜公主諡號為昭。(“及將葬,詔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太常奏議,以禮,婦人無鼓吹。高祖曰:“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勳。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遂特加之,以旌殊績;仍令所司按諡法“明德有功曰昭”,諡公主為昭。”――《舊唐書》)


探尋歷史奧秘


平陽昭公主是唐朝第一位公主

關於她的死因,史料並未有記載,甚至連真名,出生日期都沒有記載,這是一個神秘的現象。

“平陽昭公主”是死後李淵追封的諡號。大概死於公元623年,也就是武德6年。

平陽昭公主的死因根據死亡時間和生平事蹟我們大概可以推斷出一些原因。

一,征戰死亡(這一點最為可信)。太子李建成出生於公元589年,平陽公主死於公元623年,兩人是親兄妹,可以判斷平陽公主死時不超過33歲,這個年紀死亡,我們就可以斷定為非正常死亡,武德6年的時候雖然大唐已經建立,但是其他的勢力並未掃平,當時正是劉黑闥勾結突厥的時期,而平陽昭公主鎮守的娘子關就是突厥南下的必經之路,公主有肯可能在前線作戰中身亡。而李淵為平陽昭公主軍禮下葬,也從一方面證明這一死因。

二,死於疾病。平陽昭公主可能死於心臟病,有記載可以側面看出李唐家族有冠心病病史的,而天子家族有先天性疾病,不怪史官不敢記載。

三,死於內鬥。李世民是平陽昭公主的親弟弟,有姐姐的都知道,姐姐的疼愛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再加上她的夫君柴邵又一直在跟隨李世民,這樣的情況對李建成來說是很不利的,所以李建成的手下在適當的時機殺害了平陽昭公主。這是黑歷史,以至於被當事人隱瞞的非常好!

以上答案都是後世的推測,沒有具體的證據。希望可以參考。

回答完畢,謝謝





國學上下五千年


通常我們對唐朝開國皇帝高祖李淵的幾個兒子比較熟悉,經常出現在影視劇當中。像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以及衛懷王李玄霸,這些兒子都是李淵原配竇皇后所生。但唐朝還有這樣一位公主,她不愛紅裝愛武裝,在風起雲湧的隋末號令群雄,組成義軍,助父親李淵奪得天下,她就是嫁給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柴紹的平陽公主,也是竇皇后所生,李淵唯一的嫡女。

平陽公主(?—623年),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不可考(有影視劇稱之為李秀寧),因為在記錄其事蹟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沒有記載。

但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傳說李淵當上皇帝后,所擁有的地盤還不是很大,有很多地方沒有攻下來,還得繼續南征北戰,當時,平陽公主帶領“娘子軍”駐守在山西的兵家必爭之地葦澤關,為大唐江山保駕護航,免除李淵父子們的後顧之憂,也因此葦澤關改名為娘子關,位於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

由於平陽公主為李淵奪得天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也因此,大唐建立後,被封為平陽公主,所有的賞賜和規制,平陽公主都要高於其他公主。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二月初,史書上突然記錄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會記上這一筆,主要還是由於她的葬禮與眾不同,平陽公主是以軍禮下葬的。

李淵特意下詔:

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

不僅如此,平陽公主還有了諡號,明德有功曰昭,諡號為“昭”。因此平陽公主又被成為平陽昭公主。

關於平陽公主的死因,有人認為死於討伐劉黑闥一役。我對此表示懷疑,我覺得唐平定天下後,平陽基本沒有再參與戰爭了,畢竟那個時候還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偏見,讓一個公主總是領兵在外,甚至是還有身孕的情況下,可能性已經不大了。而且公主以軍禮下葬的時候,是有人提出疑義的,如果當時她還在統兵,是戰死沙場的,那麼以軍禮下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誰還會反對呢?

排除戰死的,那麼剩下的就是病死或者其他意外而去世的,而兩唐書、《資治通鑑》都沒有提到她的死因是意外因素導致,那麼病死的可能性就很大了,考慮到李家有高血壓冠心病的遺傳史,那麼平陽公主死於心臟病突發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以上也是本人的一些猜測,如有不妥,請加指正,喜歡我也可以關注我哦。





說史學識


唐武德五年,劉黑闥自突厥借兵第二次起兵叛亂,唐朝廷以淮陽郡王李道玄為河北道行軍總管,督兵討伐,不勝。復以齊王元吉為帥,不能勝,再以太子建成為帥,平陽公主隨建成出征。武德六年正月,唐軍在館陶大破劉黑闥,平陽公主揮軍追擊,雙方在永濟渠大戰,劉黑闥軍背靠永濟渠列陣,平陽公主率兩萬娘子軍突擊,卷旗入陣,橫掃中軍,戰鬥中平陽公主不幸中箭,後不治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