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匯聚榜樣力量,決戰脫貧攻堅

三都

匯聚榜樣力量 決戰脫貧攻堅

三都是全州唯一的深度貧困縣,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決戰脫貧攻堅任務艱鉅。近年來,三都縣委、縣政府迎難而上,帶領全縣40萬水鄉兒女始終秉持著“自信自強、苦幹快趕”的新時代三都精神,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奮勇向前,迎戰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硬仗。在合力攻取脫貧攻堅勝利的過程中,在2400平方公里的水鄉熱土上,不斷湧現出一批批脫貧攻堅勞動者模範和優秀青年,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忘我的拼搏,投身脫貧攻堅一線,為奪取三都決戰脫貧攻堅的勝利而奉獻出智慧和力量。

三都:汇聚榜样力量,决战脱贫攻坚

“時代需要榜樣的力量,脫貧攻堅亦需要榜樣力量支撐。”4月28日,三都縣舉行紀念第129個“五一”國際勞動節和“五四”運動100週年表彰大會,隆重表彰脫貧攻堅戰線上湧現出來的勞動模範、傑出青年,以此激發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鬥志,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

三都:汇聚榜样力量,决战脱贫攻坚

當天的大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拉開了序幕,隨後,三都水族自治縣2019年“五一”國際勞動節表彰視頻和三都水族自治縣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2019年“五·四”運動100週年紀念視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大會共表彰了三都縣脫貧攻堅五一勞動獎20人、脫貧攻堅五一建功標兵25人、三都工匠8人、脫貧攻堅先進工會工作者18人、脫貧攻堅五一勞動獎20個、脫貧攻堅五一建功先進集體16個、脫貧攻堅先進職工之家20個、脫貧攻堅先進女職工委員5個;表彰2018年度全縣優秀共青團員20人、優秀共青團幹部20人、脫貧攻堅青年先鋒35人、五四紅旗團支部9個、五四紅旗團委5個、青年文明號13個,並激勵全縣人民以先進模範為榜樣,履職盡責,開拓進取,積極投身三都發展建設,在實現三都全面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中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三都:汇聚榜样力量,决战脱贫攻坚

“在走訪巫昔組貧困戶吳世祥家時,我們瞭解到今年48歲的他常年在外打工,現在因為痛風回到家裡,因為窮、老婆也跑了,他說他現在想就在省內找個相對清閒的類似保安的工作。我當面就給我一個在貴陽從事保安管理的親戚打電話聯繫,第三天吳世祥就給我打電話說他已經當上了保安、待遇還可以;展望七組的徐老八快40歲的人了,光棍一個,平時還愛喝點酒,在走訪中我們發現他家房子附近很適合林下養雞,我們及時幫助他小規模的圍欄養雞,種植花椒,發展庭院經濟,鼓勵他早日脫貧娶媳婦;我們還在廳領導的關心幫助下,推送汪德高等3名貧困戶到三都高速收費站擔任收費員和應急員,讓他們端上海企業‘鐵飯碗’....扶貧路上,這樣的小故事很多很多,本著真心幫扶老百姓是能感受到的,也是很認可我們。”站在大會的發言臺上,獲“三都縣脫貧攻堅五一建功標兵”的省財政廳派駐三都縣普安鎮重陽村第一書記張遷,用樸實的話語向眾人分享他這幾年來的“扶貧點滴”。

三都:汇聚榜样力量,决战脱贫攻坚

2015年,從部隊轉業回省財政廳工作的張遷,結束了與妻子十年來兩地分居之苦,按理說幸福的家庭生活才剛剛開始,但轉業回到單位上班才一年多的他便接到省廳人教處的談話,要他下鄉扶貧,擔任第一書記。當時的他了解此去扶貧少則一年,多則兩年、甚至三年,而且擔任扶貧第一書記責任重、壓力大,但在表態時他還是不假思索地說: “服從組織安排,盡力幹好,不辜負組織信任”。

“服從組織安排”,短短六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面對無盡的資料、漫長的加班加點、頻繁的檢查督導,其中酸甜苦辣難以言喻,但是張遷始終不忘初心,不忘黨和部隊的教育培養,真正做到“革命軍人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三都:汇聚榜样力量,决战脱贫攻坚

駐村以來,張遷早已忘記自己來自省城,一張曬得黑油油的臉,配上有點“水味”的方言,儼然成為一個家人口中的“土著居民”,面對來到村裡的省直單位、市州、鄉鎮領導他說得最多的一句是“歡迎您們來咱們重陽村, 感謝您們對我們村的關心幫助”。一句“咱們”拉近了張遷與當地群眾之間的距離。

由於村委會條件限制,張遷被安排居住在鎮上的公租房,每天從公租房走到村委會是3公里,再從村委會到下面最遠的村民小組有15公里,在扶貧路上,他和同事走村串戶,遍訪農戶,在無車可乘的情況下,他們累計步行4000多公里,經常是微信朋友圈裡面的“步數排行冠軍”。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深情。”擔任重陽村第一書記以來,張遷積極牽線搭橋,千方百計協調社會企業幫助重陽,經過努力,目前在重陽村已基本形成“長短結合,5種3養”的產業格局, 500畝壩區蓮藕養魚正在強力推進,帶動當地成千上百的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除此之外,他還爭取協調資金300餘萬元用於改善全村基礎設施,爭取省發改委的項目打通崩寨至丹寨縣龍泉鎮鳥堯村的最後3公里,幫助實現幾代人的夙願,積極改善村委會廁所等辦公條件,為村民活動中心、羊吾小學、重陽幼兒園配置近15萬元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向村委會捐贈電腦4臺……他用心用情、真幫真扶,為重陽村開拓了一條通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三都:汇聚榜样力量,决战脱贫攻坚

脫貧攻堅的路上像張遷這樣的身影還有很多,他們一直默默無聞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離開年幼的孩子,告別年邁的父母,舍小家顧大家,任勞任怨,為三都打贏脫貧攻堅戰默默奉獻著自己。

2016年9月,家住黔東南榕江縣的廖蘭林帶著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夢想,來到了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的地方——三都,能成為三都脫貧攻堅隊伍中的一員。兩年多來,她和身邊青年同事共同投身到鄉村環境衛生整治、青春扶志扶智宣講、關心關懷留守老人及兒童、幫助移民搬遷青年群眾技能培訓及就業等工作中,“白加黑、五加二”已是她工作的常態,很多朋友問她工作之於那生活不是就沒有了嗎?她總笑著回答: “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呀!”。

面對繁重的扶貧工作,廖蘭林問心無愧,而面對家人,她心中除了愧疚還是愧疚,參加工作以來,她從未去看望從小一直疼愛她的外公外婆,與家人團聚也是少之甚少。

“脫貧攻堅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主力軍的我們,肩負著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要扛起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艱鉅任務,投身一場偉大理想,才無愧一段美好青春。”站在發言臺上,廖蘭林激情洋溢地說。

“以榜樣為鏡,向先進看齊。”在水鄉大地上,眾多的“張遷”和“廖蘭林”,他們用行動吹響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鼓舞號角;他們用行動樹立與全國人民一道實現同步小康的信心決心……他們是時代的“領跑者”,將帶領水鄉各族兒女共同書寫新時代三都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