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勵優質高中復辦初中部

福州鼓勵優質高中復辦初中部

福州錢塘小學教育集團暨錢塘學區共同體活動

福州鼓勵優質高中復辦初中部

福州延安中學開展數學思維訓練

福州市教育局期望老八所能夠以高中的站位,以先進教學理念帶動引領初中教學,以其深厚的科學教育價值觀規範初中辦學。針對城區薄弱初中開展質量提升工程建設,加大名校輻射力度,讓薄弱學校也能享受名校資源,名校託管的探索實踐已經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借力省外國外優質教育資源,落地福州共建學校。探索建立一套能夠全面反映學校教學教育質量的評價機制,評估表彰不同層級學校。2019年福州市五城區初中招生政策還未發佈,目前仍執行2018年的相關招生政策。條件尚不成熟,公民辦同步招生且不兜底的招生政策目前無法落地福州。

本報《教育》關於福州老八所“名校復辦公立初中”系列報道推出後,作為主管部門的福州市教育局近日做出了回應。

“老八所復辦初中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將推進名校託管,引入國內優質資源,國際化辦學等更多利好惠及福州市民的教育工程。”福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增加優質資源供給,是福州未來推動教育均衡公平的主要抓手。福州將加快教育佈局結構調整,提高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擴大教育公平受益面。

本土老牌高中拓初中學位借外力更多優質教育落地

“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上世紀90年代末初高中分設是應時而需的產物。”福州市教育局中教處處長陳善平解釋說,當時隨著高中教育普及,優質高中資源嚴重短缺,初高中分設有效地擴大了高中學位供給。例如福州一中的招生規模擴大了不止一倍,而其他老八所情況差不多。

“小學畢業生免試升學政策推行,也使部分生源相對好的區域孕育出一些優質初中,推動了這些學校的崛起。”陳善平說,初高中分設第一年,福州延安中學、福州十九中的考試成績立刻提升一大截。“目前屏東中學、延安中學、十九中等優質公立初中已經成為公立初中的佼佼者。”

在初高中分設的背景下,福州民辦初中也進入大發展階段。“好生源和好學校相互成就,好學生選擇好學校,而好學生自然會提高品牌的持續發展,對於優質學校的追求是人之常情。”陳善平認為,近年來民辦初中的中考成績日益亮眼,與他們自身努力分不開。

但是,民辦初中辦學存在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忽視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薄弱、教學理念以及育人觀念短視和功利等現象在這些學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關方面負責人說,而這些方面恰恰又是老牌優質高中的優勢。

“老八所在教科研體系建設、教學習慣等方面具有自身獨到的經驗,他們的課程體系建設紮實而且各有特色。我們期望老八所能夠以高中的站位,以先進教學理念來帶動引領初中教學,以其深厚的科學教育價值觀來規範初中辦學。”這位負責人說。

“教育需要高位嫁接。只有高起點辦學,利用優質校的品牌影響力,推廣其師資建設、管理機制等方面的成熟經驗,才能推動區域內整體教育質量的平行提升。”他說,引導鼓勵優質高中復辦初中部只是第一步,針對城區薄弱初中開展質量提升工程建設,加大名校輻射力度,讓薄弱學校也能享受名校資源,名校託管的探索實踐已經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這也是近年來福州市優質高中“老八所”以不同形式重新開設初中部的動因。

根據有關方面提供的數據,隨著城鎮化腳步加快,二孩政策的落地,福州主城區學位緊缺的壓力已經迫在眉睫。今年福州市的中考報名人數7萬多人,而今年福州市的小學一年級在校生總數已經突破10萬。

“未來,探索形式會更加多樣化,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教育需求。”教育局負責人說,老八所復辦初中是教育所需,也是民生之需。因此,近年來不斷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一級達標高中復辦初中,以發揮完中優勢。

教育局透露說,除了以本土優質老牌高中推動初中學位拓展,福州市的教育發展還向省外甚至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借力。“目前福州正在與國內一些名牌學校積極接洽,在福州共建學校,將國內頂級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模式落地福建。社會資本合作辦學也正在加緊進行可行性研究。”這位負責人說,作為國際化進程中的重大一步,去年融僑集團與英國賽德伯學校強強聯手創辦了福建省首家國際化雙語學校。

探索更全面質量評價機制評估不同層級學校更客觀

提高教育質量是當下全民對教育最迫切的需求,作為反映質量的指標之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已經注意到了學校對“評價機制”的反應和建議,“正在積極探索建立一套能夠全面反映學校教學教育質量的評價機制,針對不同層級的學校進行更客觀評估和表彰”。

這位負責人說,現行的初中評價機制有三個特點:一是面向全體學生,以中考平均分、及格率和鞏固率為主要權重進行評比;二是考核所有科目,目的是促進學校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三是注重考查學校的進步與發展,將當年成績與近3年平均值進行縱向比較,更為科學地評估單校的辦學效益。

“在這一套評價體系下,不同層次的學校都有獲得表彰的機會。”他舉例說,福州市第十五中學當年由於對口小學變動,生源發生巨大變化,因此當年的中考就沒有參加考評,給予學校一定的緩衝期消化變動帶來的影響。福州市四中橘園洲中學雖然辦學層次不算高,由於連續3年成績持續進步,連續3年被表彰。

在高中階段,福州市的學校評價機制主要看兩點:一是根據中考錄取平均分的超均率和高考超均率的比較,評估學校的教學教育成果。二是看學校高考平均分的全省排名。

針對部分初中校提出初中考評體系參照高中的訴求,這位負責人表示,遵守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相關法規,目前初中入學階段無法進行統一規範的學業水平測試,“因此暫時無法執行類似的考評機制”。

2018中招政策仍然在執行同步不兜底招生尚不成熟

中招升學政策一直是業界和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是否出臺新的政策或者對現階段政策進行調整,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劉建明的回答是目前沒有變化。他說,2019年福州市五城區初中招生政策還未發佈,現在仍是執行2018年的相關招生政策。

據介紹,近兩年來福州曾對中招升學政策進行了調整改革。如去年福州市中考執行了未知分平行志願。為了抑制擇校熱,實施了有選擇生源初中定向生名額縮減,有選擇生源初中50%招生計劃採取搖號等一系列組合。

“2022年福州市中考有選擇生源初中的定向生名額將全部取消,全部向無選擇生源初中投放。這將提高普通校學生進入優質高中的入學概率。”陳善平說,搖號的比例也將按照去年計劃,逐年提升至今年的55%。通過政策組合拳有望一定程度地平抑過熱的擇校潮,讓部分優質生源迴流公立初中,從而達到公私立學校生源的和諧平衡。

教育局方面認為,近年來各所公立初中也沒有停下努力的腳步,在綜合評價排行榜上名次逐年提高。以往中考錄取率排名民辦校獨大的狀況,將逐漸扭轉。

所以,針對教育部推行的以及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陸續推動的小升初“同步”招生政策,福州市教育局作出了具體回應:目前不是“同步”是“同時”。

教育局負責人解釋說,由於城市發展歷史進程不同,教育基礎條件更不相同,民眾的訴求著力點也不同,政策的可複製性自然值得商榷。例如,上海多年來中考一直堅持考前未知分報志願,在福州就沒有執行。北京的多校劃片需要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分佈作為支撐,福州的現狀就無法適應這一“同步”政策的落地。

根據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發佈的《福州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8年義務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福州市五城區初中招生工作實行中小學相對就近對口升學辦法,公辦小學畢業班學生按初招對口方案安排公辦初中升學。初招錄取分批次進行,招生先後順序依次為:體藝特長生招生,日、德、法、西班牙語班招生,福州市藝術學校招生,對口中學第一輪招生,民辦中學招生,對口中學第二輪招生。填報民辦初中志願沒有被民辦初中錄取的畢業生按原升學方案回公辦初中升學。被民辦初中錄取後要求退檔的學生,由家長申請,經民辦初中同意退檔後,可以按原升學方案回公辦初中升學。

福州市教育局方面表示,由於條件尚不成熟,北京等城市推行的公民辦同步招生且不兜底的招生政策目前無法在福州落地。

“教育關係千家萬戶,制定出臺任何一項政策,都必須考慮多元價值的平衡。”福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教育政策既要合理考慮普通百姓的訴求,也得站在教育業界的專業角度看待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必須把握大局,為教育的未來負責,從教育的整體均衡和優質發展考量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