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技術需要和體能匹配,巴薩被翻盤有跡可循

简评:技术需要和体能匹配,巴萨被翻盘有迹可循

北京時間週三凌晨的一場歐冠半決賽次回合,利物浦在客場0比3落敗的情況下在安菲爾德實現奇蹟,紅軍以4比0的比分戰勝西甲豪門,從而以4比3的總比分昂首挺進決賽。《衛報》評論員喬納森-威爾遜(Jonathan Wilson)對於這場比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傳控還需要和身體很好結合在一起......

現在,你可以暢所欲言,談論那些偉大的歐冠之夜,談論擠滿球場的球迷在安菲爾德營造熱烈氛圍,談論聖埃蒂安、奧林匹亞科斯和多特蒙德,談論榮耀、勇氣以及不可思議的進球英雄,當然你也可以談論法比尼奧的活力、阿諾德的機智以及亨德森拖著一條略有傷病的腿拼盡全力,所有這些都在利物浦逆轉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也需要談論巴薩在大好形勢下面對壓力時的無能無力,這是他們熟悉的老問題,以及克洛普如何復興英格蘭足球偉大的傳統價值,那就是英格蘭足球所展示出的能量。

巴薩擁有三球的領先優勢卻被翻盤,這當然是一件令人非常驚訝的事情。不過,現在看來,這樣的事情在如今的歐冠賽場幾乎每週都在發生。事後看來,這種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可以被追溯的,因此發生的這些事情並不應被輕視。

简评:技术需要和体能匹配,巴萨被翻盘有迹可循

(梅西在安菲爾德被限制)

愚蠢的客場進球規則意味著這組對決在移師安菲爾德之前對於巴薩更為有利,次回合半決賽是以3.5比0的比分開始的,因為只要巴薩打進1球的話利物浦想要翻盤難如登天。巴薩擁有梅西和蘇亞雷斯,而利物浦則折損了薩拉赫和菲爾米諾兩員大將,因此這樣的比賽結果確實令人震驚。但是,兩回合的比賽從整體上來看,當我們看到比賽場面的平衡度,令我們奇怪的並不是在安菲爾德的比分,而是在諾坎普的比分。

縱觀兩回合的比賽,利物浦在3/4的時間裡都處在統治地位,其餘時間裡兩隊則勢均力敵。首回合的時候,梅西和蘇亞雷斯有著出色的發揮,巴薩打進第二球的過程中一系列反彈有著機緣巧合的意思,再加上利物浦浪費了大概有半打首開紀錄的機會,所有這些讓這場比賽的比分並沒有真正反映比賽場面。但是,在安菲爾德球場,巴薩在一開始就遭到了打擊。

简评:技术需要和体能匹配,巴萨被翻盘有迹可循

(面對老東家,蘇亞雷斯表現不佳)

本賽季的歐冠比賽,巴薩在客場面對里昂和曼聯時都實現了零封對手,看起來巴爾韋德似乎對於球隊脆弱的一面找到了解決方案,因為兩個賽季之前,巴薩曾在客場以0比4以及0比3的比分不敵巴黎聖日耳曼和尤文,這讓他們上賽季在客場面對羅馬的時候顯得脆弱不堪,即便是客場面對切爾西時也有著這樣的跡象。巴薩三中場位置回撤很深以保護後防線,這表明他們從過去吸取了教訓。利物浦沒能像之前巴薩在歐冠中面對的對手那樣從後場直接出球找到自己的攻擊手,然後開始衝擊巴薩的後防線。

但是,在安菲爾德山呼海嘯的助威聲中,至少利物浦的傳中球找到自己人或者發生變向有利於他們還是不夠的。巴薩的前場三叉戟沒有奉獻任何一次剷斷,對於一支處在領先位置需要維持自己優勢的球隊來說,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數據。他們3人只奉獻了兩次搶斷,均來自於庫蒂尼奧。蘇亞雷斯全場只有31次觸球,也就是說也許利物浦後衛羅伯遜的觸球數也至少為這個數量。梅西的才華改變了首回合的比賽形勢,他的天賦意味著在場上有著一定的自由度,可能巴薩也需要讓他踢得更自由一些。但是,由於蘇亞雷斯在次回合沒有多少展示自己的機會,只要限制梅西的發揮,在利物浦發揮如此出色的情況下,巴薩全隊很容易受到影響。

简评:技术需要和体能匹配,巴萨被翻盘有迹可循

(奧裡吉在安菲爾德梅開二度)

正像當今足壇一些精英球隊一樣,這支巴薩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衰落。近來歐冠淘汰賽階段出現了很多大開大合的場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陣雙方在國內賽場上佔據了統治地位,從而在歐冠賽場上失去了防守能力,在戰術上或者精神上都是如此。

但是,有趣的是,除了蕩氣迴腸的場面,這是一場讓現代足球找回更原始方面的比賽。也許,這場比賽之後,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35年前在安菲爾德以東30英里舉行的一場比賽,當時,巴薩在次回合前往老特拉福德之前的優勝者杯決賽中同樣手握2比0的領先優勢,他們看起來不會讓冠軍旁落。那支巴薩同樣身披黃色球衣;同樣有身披10號的阿根廷天才球員在次回合的比賽中沒能很好地展示自己;逆轉一方的隊長同樣操著單調乏味的桑德蘭口音在賽後接受採訪,讓非凡的逆轉之旅顯得稀鬆平常;在對手球迷營造的狂熱氛圍中,兩支巴薩均顯得萎靡不振,他們無力阻擋對手無情的進攻。

简评:技术需要和体能匹配,巴萨被翻盘有迹可循

(克洛普的利物浦在場上活力十足)

亨德森還不是布萊恩-羅布森(BryanRobson),現在依然有人否認梅西超越了馬拉多納,奧裡吉並非弗蘭克-斯特普爾頓(Frank Stapleton),而麥克-達克斯伯裡(Mike Duxbury)也絕非阿諾德。儘管有著如此多的不同,但我們從中依然能夠看到一些核心的事實。彼時,英格蘭俱樂部在歐洲所向披靡,正如德國記者拉斐爾-霍尼茨坦(Raphael Honigstein)在講述英國足球特點一書中寫道:“這裡的比賽更加強硬、更加出色、節奏更快,球隊也更加強大”。

對於身體素質的強調逐漸變得不受歡迎,在海瑟爾禁令之後,這成為英格蘭足球缺乏成熟度的標誌,因為他們被束縛在查理-休斯(Charles Hughes)的長傳衝吊理論中。但是,當其他一切都處在勢均力敵情況下時,更有能量的一方會獲得比賽的勝利,現在英超是強調能量的聯賽,這在利物浦闖進決賽的過程中非常明顯。

瓜迪奧拉在巴薩強調了傳球至上的理念,但這樣的時代已經結束,足球迴歸到了一個混合多種風格的形態。在這樣的形態中,技術需要和體能匹配在一起,即使是瓜迪奧拉也在一定程度上適應新時代的足球。正如自己來到利物浦所承諾的那樣,克洛普將英式足球重新帶回了英國。

(二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