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輸血”為“造血”,雙柏就業幫扶有妙招

雲南網訊(記者 姬祥虎 通訊員 楊春芳 尤國興)“每年有6000多元的地租,每個月還能拿幾千塊的工資,日子變得越來越好過了!”在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鶴嵐中草藥種植基地內,家住妥甸鎮和平村委會的建檔立卡戶賀澤芝高興地算著致富賬。而在妥甸鎮,很多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像賀澤芝一樣,過上了家門口就業、多渠道增收的好日子。

據瞭解,雙柏縣鶴嵐中草藥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華於2017年從昆明返鄉創業,流轉妥甸鎮和平村3000多畝荒山和林地作為基地發展種植中草藥。在他的帶領下,如今和平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們有的種上了中藥材、有的到公司打工、有的當起了“地租老闆”。張華還專門為村裡的留守老人組建“老年人務工組”,這些老人們只需每天到中藥材基地拔草就能享受由基地為他們提供的兩餐及每天100元的工資。

转“输血”为“造血”,双柏就业帮扶有妙招

鶴嵐中草藥種植

转“输血”为“造血”,双柏就业帮扶有妙招

扶貧車間

在2018年底,雙柏縣鶴嵐中草藥種植有限公司實現收入500萬元,帶動和平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共有5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多元。該公司主要以流轉土地、就地就近招收務工人員等方式,建立起長效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無獨有偶!在妥甸鎮羅少村委會的雲南祥鴻農牧業有限公司內,一場由40餘名員工參加的黑山羊、肉牛養殖技術培訓正在進行。參加培訓的40餘名員工中有4名殘疾人,其餘大部分員工均為周邊農村的建檔立卡戶。“來公司快兩年了,非常感謝這個平臺。我家兩口子在這裡就業離家近,節假日也可以回去管家,還包吃包住,每年的固定收入有5萬多元。”桂花井村委會的建檔立卡戶蘇賢良說到。

據介紹,雲南祥鴻農牧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努比亞黑山羊培育及銷售、農業技術諮詢服務等為主要經營項目的企業,該公司建廠以來,採取“扶貧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就業扶貧模式,並帶頭聘用社會殘疾人和貧困人口從事生產、管理等工作,為當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提供了方便。

而在雙柏縣各鄉鎮,類似鶴嵐中草藥種植、祥鴻農牧業等企業,通過就地就近提供就業條件促進當地建檔立卡群眾脫貧致富的例子不在少數。如今,全縣的70多家非公企業都有自己的“扶貧車間”,滿足了百人創業、千人就業。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雙柏縣就業扶貧轉“輸血”為“造血”,多重多向搭建起“綠色通道”,為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转“输血”为“造血”,双柏就业帮扶有妙招

正在採摘青花椒的群眾

转“输血”为“造血”,双柏就业帮扶有妙招

在白芨種植基地務工的貧困戶

此外,雙柏還瞄準特色產業,建立起“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就地就業扶持模式,通過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農家樂、農村專業合作社、鄉村旅遊等勞動密集型實體和產業,充分發揮當地創業帶頭人、合作社的作用,鼓勵企業優先聘用、帶動和服務貧困勞動力就業。此舉,不僅有力促進貧困家庭穩定增收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也為全縣繼續打好脫貧攻堅戰、奔向全面小康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