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故事發生在上週日,這一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我感覺再躺一天確實比較浪費,帶上媳婦孩子去郊區轉一趟,沒想到,竟然偶遇了大學同學兼舍友,也就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可把我倆激動毀了,兩位女同志很善解人意的帶著孩子去一旁玩耍,留我倆在一邊聊天敘舊。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這哥們是個能吃苦的,靠自己考上了公務員,然後努力買車買房,如今也是兒女雙全,生活美滿。我說我自己做點小生意,過的也不錯,這哥們卻一直說"如果有啥困難千萬別客氣",這讓我有點小尷尬,難道我臉上有個大寫加粗的"窮"麼?聊半天才聽出來,這哥們覺得我做買賣資金肯定緊張,不然咋會買個國產車……

聽到這個我又感動又好笑,關係硬才觀察這麼"細緻"啊,不行!堅決不能讓我一個人尷尬!直接倆車開到了一起,捷達VS全新遠景,買車之前做的那些功課可算用上了哈哈。圍著倆車轉了一圈,哥們連連點頭,說剛開沒仔細看,你這車還挺好看。我說那當然,你沒發現我車比你車稍微大一圈?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左為大眾捷達、右為全新遠景

其實當時買車的時候也考慮過捷達,畢竟也是經典了,但不少網友推薦全新遠景,說它號稱"中國捷達",各方面表現更強。從第一印象來看,兩車的造型設計上各自有著自己的風格,捷達沉重莊重,確實也適合哥們這樣的公務員開,但大部分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還是喜歡全新遠景的時尚和運動感,這個只能說審美不同。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左為大眾捷達、右為全新遠景

一進入車裡,只聽見哥們好大一聲"我X",沒有辦法,對比就是這麼直觀。雖然你的捷達是十幾年的經典,但好像沒怎麼跟得上時代,有點吃"口碑"老本的感覺,你瞧這內飾依然簡(簡)單(陋),還是非常老派的普通方向盤,滿滿的硬塑料感,基本上能簡化的配置都簡化了,據他說就是這個中控也是高配版才有的,整體舒適性自然不佔優勢了。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大眾捷達

同樣是暢銷十年以上的車,全新遠景就"豪華"多了,多功能方向盤,環抱式一體的中控臺看起來比較有檔次,8英寸電容觸摸屏能實現雙機互聯,重點是整個車內的用料上比較給力,使用了很多類金屬材質與皮革材質,摸起來就感覺不一樣,用我女兒的話就是:科技感和舒適感同時在線。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全新遠景

看過了內飾,這哥們有點服氣了,連說國產品牌發展的快,我說其實你都是老思想了,咱們自主品牌不光用料上實在,各種智能配置也跟得上。就說捷達吧,有點忽略了大家對"大屏幕、智能化、高配置"的需求,除了安全帶未系提醒和後視鏡加熱功能,其他像輔助性駕駛這些幾乎一個相關配置都沒有,說到這裡,隱隱的看到了哥們臉上冒出一絲尷尬哈哈~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大眾捷達

反觀全新遠景,在這一點就相當強悍了,配置了車身穩定控制系統、上坡輔助系統、智能剎車輔助、倒車視頻影像等智能化配置,實用性和安全性更高。另外還有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語音控制系統,能對導航、多媒體和空調等發出語音指令。哥們總結:這是入門級家轎的價格,15萬合資車的配置。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全新遠景

比較到這裡,哥們其實已經對我的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兩家都是四口之家,他特意百度了兩車的空間數據,捷達的長寬高是4501*1704*1469mm,解決一家人的乘坐不成問題,但感覺後排略窄,再加上中間有個凸起,坐三個成年人應該勉強夠。後備箱容積大概是466L,也能滿足日常家庭儲物需求,當然如果後排能放到的話就更好了。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大眾捷達

很明顯,全新遠景的空間更大,它的車身尺寸為4599*1747*1482mm,然後軸距為2615mm,比捷達長了10mm,這就意味著後排乘坐會更舒服輕鬆,再加上後排地面幾乎是全平的,腿部空間很寬鬆,平常媳婦和兩個孩子經常在後面玩鬧,也拉過三個人高馬大的生意夥伴,空間是真的挺不錯的。另外,後備箱容積常規容積是480L,後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空間還能進一步擴展,放一些大件物品不成問題。

誰更尷尬?開全新遠景的我,偶遇開捷達的老同學……

全新遠景

比較了半天,哥們略有尷尬,連說自己跟不上時代了,沒想到自主品牌這麼牛。正好他媳婦一直打算買車,準備領她去店裡看車,看來我這無意間也為自主品牌出了一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