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與邢臺的人生三步曲

一、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臥薪嚐膽的源泉---鄗城之戰(邢臺柏鄉)

眾人皆知胡服騎射是趙武靈王的改革和功績,卻往往不知道胡服騎射的直接原因,其實要說直接原因,和邢臺的柏鄉大有關係。

趙武靈王和中山國打仗,由於在鄗城(邢臺柏鄉)幾乎戰敗,所以為了雪恥而開始胡服騎射。

用趙武靈王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趙國,東有齊王國和中山王國,北有燕王國和東胡部落,西有樓煩部落和秦王國及韓王國的邊界。我們的邊防部隊,仍使用傳統武器,缺乏現代化裝備,一旦敵人發動攻擊,如何防禦得住?從前,中山王國仗恃後臺老闆齊王國撐腰,侵略我們土地,捕捉我們人民,決河水灌鄗城(邢臺市柏鄉縣北),如果沒有上帝保佑,鄗城(邢臺柏鄉)可能失守,先祖們認為是最大的羞辱。我之所以改變服裝,更新戰備,只不過為了準備四境應變,報中山王國之仇。叔父大人卻堅決維持固有傳統,忘了鄗城(邢臺)丟醜,大出我的意料。”

趙成(趙武靈王叔叔)聽了這番話後,不再阻止改革,悚然接受。第二天,趙成穿胡服上朝。於是,趙雍下令全國人民拋棄長袍寬袖,改穿胡服;淘汰戰車,改習騎馬射箭。


趙武靈王與邢臺的人生三步曲



二、朝會諸侯

趙武靈王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信都信宮(邢臺市區)

改革成功,趙國很快成為強國,於是趙武靈王在信都的信宮(邢臺)大會天下諸侯,就是召集諸侯定期過來開會,諸侯莫敢不來的。

《太平寰宇記》雲:趙成侯造檀臺,有信宮,為趙別都,以朝諸侯,故曰信都。《史記》曰:“梁襄王與太子嗣、韓宣王與太子倉來朝信宮(邢臺)”。

又說“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趙武靈王在信都(邢臺)大會諸侯的那一刻成為他人生最輝煌得意的頂峰!


趙武靈王與邢臺的人生三步曲



三、龍困沙丘

趙武靈王人生最失意的地方---沙丘宮苑(邢臺廣宗)

信宮(邢臺市區)是趙國陪都,除此之外,趙國還有一個宮城,即沙丘宮(邢臺廣宗)。

《史記·趙世家》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條稱:“主父及王遊沙丘,異宮,公子章即已其徒與田不禮作亂,詐以主父令召王。肥義先入,殺之。(中略)公子章之敗,往走主父,主父開之,(公子)成、(李)兌因圍主父宮。(中略)(主父)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主父即趙武靈王,晚年傳位於子何(即惠文王),自稱主父。

沙丘宮故址在今邢臺廣宗縣。信宮與沙丘宮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沙丘宮自殷紂王之後便是“離宮別館”,純屬行宮性質。信宮則是趙王朝會諸侯,處理政務的場所。沙丘之變,趙武靈王在沙丘宮被自己的兒子趙惠文王活活餓死,沙丘(邢臺廣宗)成為他一生最失意的地方!

趙武靈王的人生與邢臺緊密相連!

趙武靈王與邢臺的人生三步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