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縣八景詩

任縣古八景名。位於任縣大陸澤之內。民國四年舊志有記,但不知始於何時。

八景為:流水環漪、宮牆靈井、蔡橋曉月、彰臺晚照、東湖勝覽、聖水靈波、西劉煙柳、雙塔鐘聲。後因歷史變遷、地質變化等原因,現古八景已不復存在。

一、流水環漪

任縣古八景名。古蔡河水自西南向東北環流城牆外,其一支流入城內向東北一曲而去。碧浪回瀾,雲天一色,清波觸石,弦誦同聲,縱葦臨流,大有泉石。有詩為證:

瀠洄百折自西來,

環繞宮牆毓異材。

清印東林全閣月,

魚龍影動起春雷。

任縣八景詩


二、宮牆靈井

任縣古八景名。井在文廟前玉石橋東。相傳魏太傅雅鑿眾泉皆濁,此泉獨甘。遇午酉歲則更溢,故書多發於是年,人傑地靈,洵乎不爽。有詩為證:

泮池東井聚星文,

天闢靈泉迥不群。

夜半轆轤聞汲綆,

蟄龍驚起欲凌雲。

任縣八景詩



三、蔡橋曉月

任縣古八景名。橋在任縣縣城北15裡許古蔡河渡,今橋頭村。有證為證:

天光水影月相同,

影在煙波光在空。

水月環橋為一色,

舟人棹入畫圖中。

任縣八景詩



四、彰臺晚照

任縣古八景名。位於任縣城東南2.5公里,現彰臺村。宋代(960至1126年)該村有臺高3丈,佔地0.6畝,草木蓊鬱,樵牧往來,每日落時則返照映臺,如帶曙色,故名“晚照臺”。後廢於百泉水漲。有詩為證:

落霞淡蕩野雲寒,

徒倚平臺向晚看。

深樹紅光猶隱隱,

何須秉燭共追歡。

任縣八景詩


五、東湖勝覽

任縣古八景名。位於任縣城東北15公里處。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7公里。有詩為證:

光搖銀漢落東洲,

泛泛隨波不繫舟。

沙白渚清鷗未起,

荻蘆深處見垂鉤。

任縣八景詩


六、聖水靈波

任縣古八景名。位於任縣城西北7.5公里處。以玄君主其祀,廟前有數泉湧出,清洌異常,環繞垣外流而為河,古樹幹霄,影徹水底,遇旱有禱輒應。有詩為證:

甘泉如沸水源深,

古木千霄覆積陰。

耿雨不須呼蜥蜴,

神功自可配桑林。

任縣八景詩


七、西劉煙柳

任縣古八景名。在任縣城西2.5公里處。昔盛時濃蔭五里,行之稱之為西柳長廊。有詩為證:

芒芒飛絮滿雲天,

一路濃陰醉碧煙。

莫遣狂飆採野岸,

恐教柳浪逐鳴蟬。

任縣八景詩


八、雙塔鐘聲

任縣古八景名。雙塔即薄村臺,位於縣城北三十里許,建於元朝,上有古鐘,名字叫天簌,清夜叩之,頓覺雲影天際皆鯀吼聲。有詩為證:

七級口口口口口,

上方諸晶悟無生。

幾回響徹雲霄外,

疑是鈞天口口口。

(注:口口即其中文字殘缺,無法辯認。)

任縣八景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