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黑龍江省轄地級市

雞西市,黑龍江省轄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省境東部 完達山麓 穆稜河畔,三面環山,南與穆稜市接壤,北與七臺河市、 寶清縣相連,西與林口縣毗鄰;介於130°23′24〞—131°5′30〞,北緯44°57′12〞—45°28′55〞之間;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轄區面積2.25萬平方公里,轄2市1縣和6個區;戶籍總人口175萬人(2017年末)

[1]

雞西市,黑龍江省轄地級市

雞西地區是中國東北邊陲開發較早的地區;秦代時,屬遼東郡管轄。1945年,雞寧縣隸合江省。1946年,隸屬綏寧省。1949年,劃歸松江省管轄,改稱雞西縣。1956年,建立地級雞西市,由黑龍江省直接管轄。

雞西是東北老工業基地主要城市之一,東北地區最大煤城、黑龍江省“四大煤城”之首,是一座百年曆史的綜合性工業城市。被中國礦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石墨之都” [2]礦業名城的稱號,成為建國以來被授予礦業名城稱號的第11個城市,是黑龍江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著名景點有:興凱湖、珍寶島、神頂峰、月牙湖、烏蘇里江、虎頭要塞、 麒麟山等。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1862161人。其中,男性為951181人,佔51.08%;女性為910980人,佔48.92%。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4.41。0-14歲的人口為202026人,佔10.85%;15-64歲的人口為1471796人,佔79.04%;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8339人,佔10.11%。

2012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85.9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18.6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28‰,死亡率4.13‰,人口自然增長率1.15‰。漢族所佔的比重近95%。少數民族中朝鮮族佔大多數,另有少量滿族、蒙古族、回族、錫伯族、赫哲族等。

[7]

2017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75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12.9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38‰,死亡率6.47‰,人口自然增長率-1.09‰。

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18.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4.8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125.8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207.8億元,增長6.2%。三次產業結構為35.6:24.3:40.1。第一、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8.3%、25.3%和36.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8647元,增長7.4%。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0.9%。其中,食品菸酒、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分別上漲2.2%、0.9%、1.3%、1.5%、0.3%、0.8%;居住、交通和通信價格分別下降0.5%、0.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1.2%。

城鎮新就業4.24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8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9%。[7]

第一產業

雞西市,黑龍江省轄地級市

農業(5)

2016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不含農墾系統,下同)112.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8%。其中,種植業增加值68.6億元,增長5.8%;林業增加值9億元,增長5.6%;牧業增加值28.6億元,增長9.5%;漁業增加值4.8億元,增長10.4%;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1億元,增長10%。

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3.3萬公頃,比上年下降9.6%;糧食總產量54.7億斤(按照新口徑測算的數據),下降11.6%。

全年肉類總產量13.5萬噸,比上年增長5.4%;蛋、奶類產量分別為3.7萬噸和5.3萬噸,分別下降40.6%和15.1%;水產品產量4.8萬噸,增長2.1%。

綠色食品種植基地面積525萬畝,比上年增長5%。全市獲得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認證個數達216個。

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8.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8.9億元,比上年增長9%。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42萬千瓦,增長4%。擁有農用拖拉機6.6萬臺,增長3%。全年農村用電量3.6億千瓦時,增長1.4%。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6.7萬公頃,節水田灌溉面積2.5萬公頃。[7]

第二產業

雞西市,黑龍江省轄地級市

發展中的雞西

2016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4.8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26.5億元,下降5.3%;集體企業完成增加值0.2億元,下降16.2%;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49.9億元,增長8.6%。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32.7億元,下降5.7%;小型企業完成增加值22.1億元,增長30.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2.7億元,增長0.1%;實現利稅總額10.7億元,增長644.3%,其中,利潤0.8億元,比上年減虧7億元。全年規模以上地方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2.3億元,增長15.5%;實現利稅3.9億元,增長18.5%。規模以上18個行業大類中,有7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佔全部行業的38.9%,11個行業同比下降,佔61.1%。在7個增長的行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造紙和紙製品業、醫藥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分別增長17.6%、6.3%、14.1%、11.1%、27.2%、22.9%和3.9%。

從行業貢獻率看,四大主導產業為經濟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完成增加值40.9億元,同比增長14.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66.8%,其中:煤炭行業完成增加值26.8億元,同比增長17.6%,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達134.1%;石墨行業完成增加值5.1億元,同比增長28.1%,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達37.8%;醫藥行業完成增加值6.3億元,同比增長11.1%,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達18.3%;綠色食品行業完成增加值1.8億元,同比下降2.6%,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為-1.3%。

列入統計目錄的23種主要工業產品中8種產品增長,1種產品持平,14種產品下降。

全年建築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8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6%。資質等級三級及以上的建築業企業(指總承包及專業承包企業,不包括勞務分包企業)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38.4萬平方米,增長13.5%,其中實行投標承包的房屋建築施工面積佔全部的27.5%。

全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38.3億元,比上年增長7.0%。在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11.4億元,增長41.8%;第二產業投資105.2億元,下降4.7%;第三產業投資121.7億元,增長16.8%。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28.9億元,下降3.1%,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54.1%。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579個,在建項目中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110個,共完成投資136.3億元。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3.2億元,比上年增長24.9%。商品房銷售面積43.5萬平方米,增長35.5%;銷售額15.7億元,增長53.3%。[7]

第三產業

2016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9億元,比上年增長9.3%。從地域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02.8億元,增長9.4%;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0.1億元,增長8.8%。從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47.7億元,增長6.7%;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53.0億元,增長9.4%;住宿業實現零售額3.5億元,增長11.2%;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8.5億元,增長12.8%。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21個類值中有14個比上年增長,7個下降。其中,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20.2%、傢俱類下降3.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11.9%、通訊器材類增長7.9%、糧油、食品類增長21.1%、飲料類增長39.1%、菸酒類增長12.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4%、化妝品類增長1.1%、金銀珠寶類增長8.1%、汽車類下降3.6%、日用品類增長4.9%、書報雜誌類下降14%、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增長27.7%、其他類增長40.2%。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1.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4.8%。其中,出口1.6億美元,下降29.7%;進口0.3億美元,增長10.7%。一般貿易實現進出口0.4億美元,下降67.7%;對俄貿易1.6億美元,下降25.6%。私營企業實現進出口總值1.5億美元,下降29.4%,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81.3%。外商投資企業實現進出口總值0.2億美元,下降17%。

[7]

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1.7億元,比上年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3億元,增長5.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1.9億元,增長15.7%。

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032.8億元,比年初增加96.9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113.1億元,比年初增加9.8億元;住戶存款餘額751.3億元,比年初增加64.1億元。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694.2億元,比年初增加111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564.5億元,比年初增加109.2億元;住戶貸款129.6億元,比年初增加1.8億元。

保費收入9.1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其中,財產險收入2.3億元,增長9.5%;壽險收入6.8億元,增長25.9%。支付各類賠款5.4億元,其中財產險賠付1.1億元;人身險賠付4.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