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為何忠於大清?范文程結局如何?

喜歡我請加油討厭我請繼續


范文程忠於“大清”是不是“漢奸”很難說,畢竟對於“漢奸”的定義老莫以前詳細討論過,但他這個“貳臣”名號是洗不白的。

即便在道德上作為“貳臣”並不好聽,在後世飽受詬病,但除去這些道德譴責,他本人極賦政治才能,有預言家氣質,並在明清戰爭中積極阻止清兵屠臣舉動,客觀來講,並非完全對人民無功。

家世背景

范文程的“貳臣”和洪承疇這些人有點不一樣的,首先他是主動投誠努爾哈赤,其次他投誠的時間在1618年努爾哈赤攻佔撫順的時候就發生了,遠在從龍入關之前,。

他的家鄉是撫順,儘管他的祖父範沈是明朝瀋陽衛的指揮同知,但撫順是多個族群相互雜居、民族身份非常複雜的地區,在生活方式上接近漢人就被稱為尼勘。范文程無論是其家族還是生活習性上,是個典型的漢人無疑,但長期生活在此地,很難說他對滿漢之間的差異有多少概念。

如果觀察范文程的一生,撇開對他的有色眼鏡,單純從一個人的能力來看,會發現他如同一個智者存在,甚至具備預言家能力。

范仲淹的光環澤被後代。

范文程祖父輩還做過官,他父親範楠卻是個窮困潦倒沒做過官的知識分子,但范家卻是典型名門之後,向前可以追溯到北宋傑出詩人、政治家范仲淹,這是清朝初期利用家族光環籠絡漢人知識分子的利器。

范文程居住的撫順地區,是明朝和後金的接壤處,他青少年時期就目睹了明王朝統治下的廣大地區,被蹂躪踐踏、餓殍遍野、滿目荒涼,也注意到在東北崛起的滿人及其領袖努爾哈赤,並敏感預料到明朝即將滅亡。

1618年,努爾哈赤攻佔撫順時,他毅然親赴汗營,主動投誠。努爾哈赤見他第一面,就認定他是個難得的人才,詢問了他的家世後,更是內心十分喜悅地告訴其他貝勒說:這是名臣的後代啊,我們必須要善待他。

做為皇太極智囊團的重要成員,范文程“居功至偉”。

但是范文程絕不僅僅是個頭戴家族光環的無能之輩,他跟隨努爾哈赤攻取遼陽、打下了西平、廣寧,運籌帷幄,充分顯露了卓越的軍事與政治才能。

皇太極繼位後更加重視漢人知識分子,優待歸降的漢官,范文程成為皇太極智囊團的重要成員,是皇太極十分賞識和無比信賴的近臣。

正是在范文程的幫助下,皇太極先後用計搞掉了明朝的總兵毛文龍,以及著名將領袁崇煥,瓦解了明朝設置的鉗形包圍圈。

也是在范文程的建議下,皇太極在統治方面加強了君權。努爾哈赤時代,為了協調諸王之間爭權奪利的矛盾,實行了八王議政,也就是八個和碩貝勒共同議政,這其實是部落制度的殘留。

范文程向皇太極進言,幫助他用各種辦法削弱諸王貝勒的權力,把歷代皇帝上尊號、玉璽制度介紹給了皇太極。自此,皇太極接受群臣為他上的尊號:寬溫仁聖皇帝,改天聰十年為崇德元年,定國號為“清”,結束了八貝勒共同主政的分權局面,從而把國家至高權力集於皇帝一人手中。

為大清招攬人才,沒落家族的預言家

范文程預知天分在他人生的選擇中充分顯露,在努爾哈赤時期他就預知明朝的滅亡,到了順治帝主政他又預感到多爾袞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於是在順治五年急流勇退,以“託疾家居”為名回家養病,在回去之前把湯若望引薦給了順治。

范文程在皇太極時期為大清招攬了眾多如洪承疇這樣的漢人人才,到了順治朝,又把湯若望引薦給了順治,影響到湯若望最終在順治與多爾袞之間的選擇。

在福多(福臨與多爾袞)鬥爭的初期,湯若望很受多爾袞器重,多爾袞對湯若望十分厚待。但在爭鬥的關鍵時刻他選擇了站在福臨身邊,這與將湯若望引上仕途的范文程有很大關係。

也就是在順治五年,湯若望對清初權力鬥爭態度開始發生變化,看到多爾袞打擊豪格,湯若望便對豪格之死報以同情,對多爾袞不滿之意躍然紙上,隨後不斷揭露多爾袞的圖謀行徑。

范文程雖為貳臣,在後世飽受詬病,但是除去這些道德譴責,他本人極賦政治才能,有預言家氣質,並在明清戰爭中積極阻止清兵屠臣舉動,客觀來講,並非完全對人民無功。


莫山主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范文程說通俗一點,就是漢奸。

這小子還是南宋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孫。

他的家裡也深受大明的優待,曾祖父曾經官至兵部尚書。

范文程18歲就考取了秀才,在遼東居住。可惜隨後多年時間,范文程沒有進學,始終是一個秀才。

在大明,秀才有些特權,但無法做官,不能滿足范文程自己的政治慾望,也不能發揮他的才能。

當時遼東屬於文化荒漠地區,范文程在哪裡尚且不能進學,考中舉人之類,在全國就更沒有競爭力了。

就是因為范文程明白走科舉考試,很難在大明出頭,而滿清急需要漢人謀士,這才決定背叛祖國。

所以,清軍攻佔撫順以後,范文程主動去投靠滿清,成為滿清麾下的大漢奸。

據說當時努爾哈赤大喜,對手下人說:“這可是名臣的後人啊,你們可得對他好好尊重啊!”

為什麼努爾哈赤這麼說?除了范文程是兵部尚書的重孫子,范仲淹的後代,也是因為他是有能力的秀才。當年滿清麾下都是一群武人,沒幾個識字的。

在捧著本《三國演義》都能當軍官教材的軍隊裡,范文程的秀才就相當於今天的博士後,算是一流學者。

這說明,范文程非常擅長投機,他投的很準,很快成為皇太極心腹。

誠然,范文程這個人能力非常強,對於滿清的政治、經濟、文化甚至軍事都有很大的貢獻,堪稱開國重臣。

但此人身為漢人,投靠異族甘做鷹犬,反而屠殺自己的同胞,實屬人品低劣的民族敗類。

范文程的所作所為,其實同汪精衛沒啥區別,一丘之貉而已。

比如,明軍圍攻大安口城,范文程披甲上陣,率領槍炮手,斬殺很多明軍。

再比如,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四日,范文程上書攝政王,奏請立即出兵伐明,奪取天下。范文程的建議,對清奪取中原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制定,對促使清軍出發,起了巨大的作用。

滿清幾乎每一個大規模軍事舉動,都有范文程的身影。

就是在范文程的獻策先,不知道多少漢人因此被殺。范文程的官帽紅纓上,染滿了自己的同胞的鮮血。

其實范文程投靠滿清之前,滿清在東北已經胡作非為,大肆虐殺遼東漢人,僥倖沒死的也被他們當做奴隸。就這種情況下,范文程也主動去投靠,說明此人對同胞的死活毫不在意,是個無恥小人。


自然,范文程過的也不是很好。滿清是異族朝廷,實權派眾多,互相傾軋,毫不留情。范文程也被迫陷入政治鬥爭中,幾次差點完蛋。

更倒黴的是,他的老婆竟然被多鐸搶走了,范文程不但戴了綠帽還遭受了奇恥大辱。

這也算是報應吧。之前滿清官兵對於漢人老百姓,欺男霸女,無所不為,范文程助紂為虐,最終搞到自己的頭上。

說通俗點,范文程就是一個有才無德的典型人物,卑鄙帶路黨而已,也是范仲淹家的恥辱。

搞笑的是,滿清當權者其實對這些漢奸也很鄙視。乾隆皇帝下令編修《貳臣傳》將其列入之中,此時范文程已經死去多年,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他努力奉獻過滿清政權把他列為貳臣。

乾隆這小子倒是直來直去。他以忠君為標準,在上諭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員均稱為“貳臣”。乾隆指出: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從封建道德出發,實在是“大節有虧”。這些人儘管為清朝作出了貢獻,其子孫甚至還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標準衡量,他們是不完美的。

看看,主子都把他們當做是一條狗。


薩沙


范文程出生於明朝萬曆年間,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17世孫。他的太爺爺做過明朝的兵部尚書。然而作為明朝官宦子弟的范文程,卻背棄明朝,主動投降了滿清,並且一生死心塌地跟隨大清,這是怎麼回事呢?

(范文程劇照)

這就要說到明朝嚴格的科舉制,明朝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也就是說在明朝,想入仕為官,如果沒能考上進士,其他一切免談。

范文程從小勤學好讀,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但他累考數次,才在18歲時考了個秀才,此後數次參考,都名落孫山。

當時的明朝,一方面朝廷內部動盪,宦官當道;另一方面吏治腐敗,天災人禍不斷,已呈現出一派遲暮之景。

而努爾哈赤卻在關外東征西戰,不但統一了建州女真,還在盛京建立了後金政權。

對於范文程而言,中進士對他而言遙遙無期。因此想要效力於明廷,他根本沒有資格。

那麼,身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會怎麼做呢?

在范文程看來,明朝也好,後金也好,就相當於兩家公司。良禽擇木而居,他認為後金勢力兇猛,很有可能取代明朝。因此,在努爾哈赤嚮明朝宣讀“七大恨”的檄文,並開始攻打撫順時,便迫不及待地主動投降了努爾哈赤。

范文程的出身和學識,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善待,甚至他還對後金大臣們說,范文程是名人之後,大家一定要善待他。

(努爾哈赤劇照)

不過,努爾哈赤畢竟是武人出身,雖然在他攻打明朝的征戰中,范文程一直隨徵左右,為他出謀獻策,卻只得到了一個章京(類似於文書)的職位,並且在這個職位上一干就是8年。

1626年,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在眾人的擁護下繼承了汗位。

皇太極和努爾哈赤不一樣,他重視讀書人,併為之建立了文館。

范文程得以入職文館。很快,他憑著出色的文采得到了皇太極的重視,被委任為內秘書院大學士,從此成為皇太極的謀臣親信。

范文程確實是個人才。他不光知天文地理,還能披甲上陣。在征戰明朝時,他總是身先士卒衝在前面,常常先是招撫,招撫不成,便率槍炮手進行圍剿。在剿殺明軍的過程中,他毫不手軟,因此深得皇太極讚賞。再加上屢有戰功,於是被授予遊擊之職。

對於皇太極的厚遇,范文程亦是為之肝腦塗地,鞠躬盡瘁。對明朝那些有影響力有能力的官員,他想方設法進行策反。在他的勸說下,孔有德、洪承疇、尚可喜等人都歸降滿清。這不僅有效的瓦解了明軍勢力,打擊了明軍士氣,還壯大了清軍實力,為滿清一統天下,創建了良好的條件。

(多爾袞劇照)

1643年,皇太極因病去世,范文程繼續得到多爾袞的重用。

在他的建議下,多爾袞以驅趕大順軍為由,迅速入關,進駐北京。

同時,范文程很注意安撫民心。不僅輕徭薄賦,還處處為民謀利,推行了許多對百姓有利的政策。他又制定了一系列朝廷制度,完善清廷官職等做出了許多改革,為滿清穩定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他,榮居滿清第一文臣。

到順治親政後,德高望重的范文程,又被封為少保兼太子太保,並官升一級。

隨後,范文程以病體纏身為由,打了退休報告,從此不再過問政事。雖說退了休,但順治對范文程多有關心,不光畫了他的像放在宮裡,還在他病時,親自嘗藥侍疾。

1666年,70歲的范文程走完了他的人生。康熙不僅親寫祭文,將其厚葬,還賜諡號“文肅”。

可以說,作為滿清的開國功臣,范文程的結局已經是非常完美的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范文程及其後人在清朝混的很不錯。

由於范文程對愛新覺羅家毫無保留的忠誠;因此愛新覺羅家對范文程家的回報也很豐厚,范文程死後留有範承斌,範承謨,範承勳,範承蔭,範承烈,範承祚等六子,其中次子範承謨官職福建總督,在三藩之亂時被耿精忠殺死,清朝後追贈他兵部尚書、太子少保。

三子範承勳先後擔任了雲貴總督、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等高官,長子範承斌雖然沒有擔任過什麼特別高級的職務,但是也被受封子爵。五子範承烈功績不顯,但是從目前查到的資料來看,在康熙朝也擔任過兵部侍郎。

也就是說,范文程死後,他的六個兒子裡最起碼有三個兒子擔任過從二品以上的高官,這在清朝堪稱異數,這種情況在漢族官員裡只此一例。到了范家第三代,依然是享受著皇室的特殊優待。

范文程的孫子範時崇在康熙朝官至浙閩總督、兵部尚書;範時捷亦任陝西巡撫、漢軍都統,雖然範時捷後來牽連進了年羹堯事件,但是由於當時范家已經沒有人在朝廷內擔任三品以上官員,因此號稱鐵面無私的雍正皇帝說:範氏子孫竟無現居大員之人,範時捷尚非棄才可比,又認命他擔任了古北口提督事物。

范文程的另一位孫子範時繹在擔任兩江總督期間,工作不努力,懈怠,貪汙,本來是要被重判,甚至是判處死刑的,但是雍正皇帝考慮到範時繹是范文程的孫子,竟然把範時繹無罪釋放,還讓他擔任了副都統。後來在乾隆朝,還升了範時繹的官職,認命他擔任了江西巡撫、漢軍都統。

乾隆朝中期,這個時候范家有點凋敝,沒有什麼人才,最能幹的範時紀也只擔任了員外郎的小官,結果被乾隆發現,竟然下旨稱范家是八旗大族,但是現在他們家竟然沒有一個人能擔任高級職務,因此破格提拔為漢軍副都統。

嘉慶時,範宜恆亦官至戶部尚書。範建豐官吏部侍郎。範建中任杭州將軍。乾嘉年間,漢軍破格用滿缺者極屬少見,漢軍世家范文程的子孫卻能享受此殊榮,如範時紀曾任滿洲戶部侍郎,範宜清曾任盛京工部侍郎,範建豐亦曾補滿缺。可以這麼說,范文程以及家族所享受的這種優待,在清朝三百年間 範氏家族的地位絲毫不遜於那些滿洲貴族們。

至於為何范文程會忠於大清?很簡單,士為知己者死。對於范文程來說,皇太極解放了他的奴籍,並視他為第一謀士,並常言範章京知道否?範章京怎麼看?而且順治、康熙都曾厚遇范文程,例如賜藥、畫像,康熙都曾親自為范文程端藥,並賜元輔高風牌匾。

再者,漢官集團是牽制滿洲軍事貴族的重要政治力量,而且清朝入關符合漢官集團的利益。因為說到底,不管滿洲人如何能打,最後治理天下還得用儒家思想,還得用漢官。所以由不得范文程等漢官集團死心塌地的效忠愛新覺羅家。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范文程投降大清是因為在明朝混的不怎麼樣,當時也就是個秀才吧,因此志大才疏的他對明朝一直心裡有一股怨氣。當撫順被皇太極攻破的時候,他就和他哥兩個人主動去投靠皇太極的,幫皇太極建立一整套和明朝相似的制度,還盡力為滿清出謀劃策對付明朝,完全把自己當滿人了,各種對付明朝。因此對於明朝來說這種人就是漢奸!漢奸!漢奸!而且還是徹徹底底的漢奸!

撫順陷落,范文程主動投靠皇太極

范文程字憲鬥,號輝嶽,遼東瀋陽(今瀋陽)人,他是范仲淹十七世孫,生於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1615年18歲的范文程成為瀋陽縣學的生員(秀才)。1618年,皇太極帶兵攻下撫順,范文程和哥哥範文寀共同去見皇太極,毛遂自薦,願意為滿清出謀劃策。據說當時皇太極攻撫順的時候,有一天有兩個書生去拜見皇太極,皇太極問他們是誰,來做什麼。書生說,我姓範,名文程,字憲鬥,瀋陽人氏,原是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之後,因屢次上書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生,無憑無藉。今因陛下崛起滿洲,故不避斧鉞,效毛遂自薦來見陛下,陛下如愛惜人才,下臣當盡畢生之力,上輔明主。就這樣範文程投靠了皇太極。

為滿清對付明朝出謀劃策

范文程當時滿清作用非常大,皇太極也很信任他,任命他為內秘書院大學土,官爵晉升為二等甲喇章京(意為參領)。滿清編漢軍旗時,“廷議首推文程任固山額真(旗主)”。而皇太極不讓其離開文館,下諭:“範章京才堪勝此,但固山職一軍耳。朕方資為心膂,其別議之。”每逢遇到軍機大事的時候,皇太極都會問這事範章京知道嗎?怎麼不和範章京商議一下?當聽到底下人回覆說這事範先生也是這麼說的,皇太極才批准辦理。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這時候范文程看到中原動亂,就向皇太極建議出兵伐明,奪取大明江山。皇太極一聽到范文程的建議也極力同意這個想法,積極準備出兵攻打大明。范文程這個建議對滿清入主中原這個戰略方針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1653年,范文程看到清廷已經奪取江山,對於漢人的政策方面建議朝廷用人制度由任人唯親向任人唯賢方面的轉化,在舉薦人才方面對滿漢官僚做到了一視同仁,使漢族官員在舉薦人才這一重大事項中與滿族官員享受了同等的待遇。

功成身退

在清軍入關中原後,由於當時攝政王多爾袞權力慾望膨脹,當時孝莊和順治皇帝都要儀仗多爾袞勢力,而范文程是皇太極心腹之人,見到這種情勢不免有政治氣節和立場,因此就漸漸被排擠出議政之外。到順治十年(1653年),年近花甲的范文程上疏,以病奏請休致。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初二日,范文程因病去世,終年70歲,朝廷賜其葬於河北懷柔縣紅螺山,諡"文肅"。

總之,范文程對於明朝來說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漢奸,身為明朝秀才偷靠滿清,不為自己的國家著想,賣國求榮;投靠滿清,忠心替滿人著想,用盡辦法打漢人。對於清朝來說,無疑他是滿清的第一功臣,從跟皇太極開始,替他建立一整套制度、儀式、軍機大事出謀劃策等等,范文程為清朝開國在招攬人才、發展經濟、改革體制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山中茅店


范文程何許人也?清朝第一漢臣,四朝元老!

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朝,清朝的建立和問鼎中原范文程都算得上功勳之臣。當然,他也因此被許多後人成為是漢奸,民族敗類,被歸類於洪承疇、錢謙益,這樣的無骨氣的文人之列。

但事實上,他們不一樣!

史上文人分三種,一種是忠君愛國,不事二主,如文天祥;一種是見風使舵,貪生怕死,如錢謙益;第三種是功利心很重,為實現人生價值而奮鬥終生,其他的全部不管,說的就是范文程。

范文程出生於明朝末年的遼東。這個時期的朝廷是宦官把持,奸臣當道,朝裡朝外一團糟。沒有好的統領者,地方官員稱霸一方,把老百姓壓迫地揭竿起義。老百姓吃不暖,睡不好,更別說能夠一展抱負,出人頭地了。

范文程不是一個不學無術之人,他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是,在看到老百姓有家不能回,有學不能上,有理想卻沒有實現的可能之後,明白了這樣的王朝不會有太長的壽命,跟隨這樣的朝廷混日子,自己是不會有出頭之日的。

要知道範文程18歲就考取了秀才,但後來卻始終是個秀才。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是不能接受的。

而當時,努爾哈赤領導的後金,給了范文程一心希望,因為無論是從整治軍隊很嚴明,還是國家治理和諧,都要比明朝棒。范文程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可以讓自己一展拳腳的希望,於是他投靠後金。雖然努爾哈赤為外族人,但是,在這裡,他能夠得到重用,努爾哈赤看重他,這叫知遇之恩!

他的政治理想和才華得以施展,英雄如若能有用武之地,那麼他將為之放下一切。這應該是他忠於清朝,效力四代君主的主要原因吧。

至於那些為了讓老百姓脫離苦海,為了能夠為老百姓帶來穩定的生活,帶來幸福的日子,跟著努爾哈赤這樣一個被英明的統領者,要比為了保衛一顆根鬚早已腐爛的大樹,而讓百姓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要強很多這些大義之言。

就有點洗白的嫌疑了,因為當時的後金在制度上挺落後的,更像是一個部落聯盟,搶劫,殺人,奴隸,這些隨處可見,相較於爛到骨子裡的明朝,後金仍然算不上希望。其只能是算作一個能讓范文程施展抱負的平臺!

還有人說對於放棄自己的國家而為其他國家效力,這並不是范文程所想看到的,不過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能夠不顧自己被後代罵,也要為了廣大的老百姓謀平安,謀幸福;寧願擔著一個賣國賊的名義,這樣的氣節,這樣的度量,這樣的謀略,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這個也比較過了,不能因為他范文程是范仲淹的的後代,就給他帶上一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帽子啊!作為一個秀才,忠君愛國乃是其必備的本質,顯然范文程沒有,所以這個漢奸的帽子是摘不掉了!後來漂亮媳婦兒被搶,戴綠帽子想必也是報應!

當然了,相比於錢謙益,洪承疇這樣拿著國家俸祿優待的朝廷官員,范文程的投降倒還沒那麼不可接受,畢竟他當時只是一個窮酸秀才,沒有受到明朝什麼恩惠。再者他身處遼東,其對於女真人的接受度本來就比關內要高,投降倒也情有可原。

只能說,他沒那麼偉大,但也沒那麼可恥!

總的從歷史來看,范文程能夠投靠清朝,成為大清王朝的肱股之臣,應該說這一舉動是棄暗投明,奔向光明,至少對於他個人來說是這樣,他的抱負至少是實現了。不過諷刺的是,他一心忠於清朝,最後卻被乾隆這個大豬蹄子給放進了《貳臣傳》。


白話歷史君


范文程是誰?有人說他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孫,呸!范仲淹若真有這後代,早就託夢將這犢子給罵個半死了。

為什麼這麼說?范仲淹當年有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這個范文程,滿腦子只有他一人的榮華富貴。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之前,他已經考上了秀才,據說飽讀詩書,則老祖宗的岳陽樓記不會沒讀過,然清兵一攻進瀋陽,他就搖尾乞憐,主動——請注意是主動,根本就沒人強迫,也沒人招引他!是他自個去見努爾哈赤,要做漢奸。

然而,雖然他搖尾乞憐,滿清根本就不在乎這廝。九年之後,范文程在後金依舊啥都不是,在皇太極的文館裡混碗粥喝而已。當然他不能這樣下去,要不然豈不是漢奸白當了。

於是他棄筆從戎,跟著清兵上戰場,在大安口城一役中,他帶領槍炮手,打死了很多明軍戰士。隨後又奉命駐守遵化,從此才真正有了一個職位,叫做遊擊世職。

隨後,范文程又充當說客,遊說大淩河城的明軍投降,還真的成功了一次,皇太極因為這個緣故,賞賜給他婦女十七人、男丁七十二名、馬二匹、牛二十四頭、驢二十一頭。

再往後,明將孔有德、耿仲明的歸降事宜也是他操辦的。

正是因為這些緣故,范文程終於得到了皇太極的賞識,提拔他做內秘書院大學士,每次商議軍國大事,都要聽取他的意見。

但不要以為皇太極給范文程拋了幾個媚眼,范文程就真的變成後金的諸葛亮了!事實上,他依舊還是滿洲人瞧不起的一個漢人(雖然做了漢奸,入了八旗,但依舊被鄙視)。轉眼皇太極便死了,多爾袞掌權,范文程被撥到鑲黃旗。

這一來,范文程的倒黴日子就來了,多鐸有十二個老婆,卻還看中了范文程的女人,按照當時滿人的規矩,他是旗主,范文程是其旗下臣子,多鐸要搶他的女人,范文程還得陪笑說搶得好。

當然這事最終還是黃了,因為諸王貝勒包括多爾袞在內,都覺得多鐸過分了,你搶誰的女人也不能搶老範的啊,而且那女人又不是真的很漂亮,你無非就是想羞辱老範而已。

所以最終,罰了多鐸一千兩銀子,奪其十五個牛錄。

多爾袞給老範撐腰,那老範就得給大清國出招啊!這時候恰好明朝不行了,范文程這就給多爾袞出主意奪明朝的江山。五天之後,多爾袞便帶兵出發,隨後吳三桂派使者來借兵,說北京城已經被李自成給破了。這個時候多爾袞還猶豫要不要進兵,因為他覺得明軍戰鬥力不弱,李自成能攻破京城那戰鬥力一定更強,清兵未必是他的對手啊!

就是這個關鍵時刻,范文程告訴多爾袞:李自成就是個草包,清兵一定能獲勝,而後乘勝追擊,這大好江山就是你們的了。

此後大家都知道了,於是多爾袞對范文程很是信賴,當時他大有取代順治得帝位之勢,範若是加以配合,說不定就成了。但范文程很忐忑不安(原因看上面就懂了),結果失去信賴,被冷藏了。但這一冷藏,待多爾袞死後,又成了他東山再起的砝碼。

最終,范文程還是實現了他一生的夙願,高官厚祿,一直到死。死的時候,已經是康熙初年。有人云:五千年華夏一朝毀,千古漢奸范文程。為了自己的功名爵祿,毀滅自己的國家,得此惡名,是也!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每當看到范文程這仨字,我都想罵一聲:狗漢奸!我呸! 罵完了接著寫。

范文程這傢伙,祖上倒是有點來歷。他的老祖宗是范仲淹,就是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那位北宋名臣。

老範作為一名抗擊西夏的民族英雄,他的功績一直被後人歌頌。 也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突變,范仲淹的子孫傳了十七代,憑空冒出范文程這麼個玩意兒。

萬曆二十五年,范文程出生在遼寧瀋陽,從小就比較聰明,也喜歡讀書,十八歲的時候,和哥哥範文案一起考中了秀才。

要按一般的劇情發展,妥妥的就是一個未來的有為青年。可惜,考中秀才後,科舉之路也就到頭了。以後再怎麼考,也沒考中舉人,更別說中進士了。

范文程:


老范家在明朝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基本屬於官宦世家。他的太爺爺就當過兵部尚書。而且由於是名臣之後,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對他們家也都能高看一眼。 年輕的范文程科舉失意,沒辦法爬進官場,估計心靈受到嚴重打擊,心理就扭曲了。

萬曆二十七年,滿清(當時還叫金,一般稱為後金)攻打撫順。范文程認為大顯身手的機會來了,哥倆就主動投靠了努爾哈赤。

注意,主動這個詞要圈起來,要考的。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是當時明朝政治腐敗,朝綱敗壞,范文程認為群眾活得苦哇,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投靠大清。

這種把他描述成憂國救民的抹白簡直是胡說八道。 拜託!要知道當時這傢伙才二十一歲哎,說他有救萬民於水深火熱的覺悟,你信嗎? 咱們看看他自己說的吧!

“下臣姓範,名文程,字憲鬥,瀋陽人氏,原是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之後,……因屢次上書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生,無憑無藉。今因陛下崛起滿洲,故不避斧鉞,效毛遂自薦來見陛下,陛下如愛惜人才,下臣當盡畢生之力,上輔明主。”(《清宮秘史》第十回)

就範文程的那點貨,在明朝是排不上號的。可在後金,那就完全不一樣了。要知道後金根本沒多少人識字的,急需各類人才。這個范文程也挺會忽悠,見了面一通話,讓努爾哈赤開心得不得了,和手下人說:你們看,名人的後代就是不一樣,以後你們要好好跟他學,多尊重人家!

客觀的說,在治國方面范文程還是很有點能力的,特別是皇太極繼位後,對他更加倚重,他也在治國和軍事參謀方面為滿清做了不少事。

在滿清和大明的歷次戰爭中,都有他的身影,甚至自己親自上陣,殺戮同胞,以同胞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沒少幹危害國家民族的事。


哦對了,他現在的國家不是大明瞭。 你再蹦噠得歡,人家正經的主子還是把你當條狗。

雖然皇太極每次商議軍國大事,都要聽取他的意見,但是在內部鬥爭中,他得罪了多爾袞和豪格等人。在皇太極死後,范文程就差點陷入阿達禮、碩託的謀反案丟了腦袋;更氣人的是,他老婆被多鐸搶走了。

而據《中國通史》記載,儘管身遭故主被戮、愛妻險被欺凌之雙重危難,這傢伙仍然以大局為重,在清朝入主中原這一緊急關頭,獻計獻策,立下了殊勳。

范文程和妻子:


這是啥?這就是漢奸,這就是賤! 這條狗如此忠心,如此好用,當然得給點骨頭。所以,這傢伙當上了內院大學士,幾個兒子也都封妻廕子。 事實證明,對於漢奸,主子內心還是鄙視的。就算給它點肉吃,也不過是利用他而已。

范文程死後多年,乾隆時期給他立傳的時候,乾隆欽點,把他列入了《貳臣傳》。 范文程有一個夢,他想和自己的北宋那位祖宗范仲淹一樣,在死後得到“文正”這個諡號,這個夢想他最終也沒有實現。

因為他不配!我呸!


剛日讀史


范文程效忠大清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在明朝混得不好,滿清這群從原始社會過來沒多久的人可以讓他實現政治抱負。

抗日劇我們都看過,那些阿諛諂媚、點頭哈腰喊著“太君”的人,便是范文程之寫照。


范文程出身名門,他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孫,范仲淹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震徹古今,范文程卻在清軍兵臨城下時選擇了投降,而且,這是送上門去請人家收下,與他一起請降的,還有其兄範文寀。

范文程在大明只是一個秀才,要進階何其之難,去了滿清就不一樣了,努爾哈赤聞其歸,喜不自勝:“此即名臣之後,汝皆以禮待之。”

一群五大三粗的軍旅大漢有了智囊,那自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了,清軍對明軍的作戰也屢屢取得勝利。

看吧,還是韃子慧眼識珠,你們大明不重視我,是你們的損失。


范文程一手製定了滿清初期的各項大事方針,促使其迅速向封建社會轉變。對滿清而言,范文程是一個極其有效的催化劑。

范文程不僅參與政務,也曾奉命領兵,並勸降大明將領,比如孔有德、耿仲明。

順治元年(1644)年,范文程上書攝政王多爾袞,奏請立即出兵伐明,奪取天下。

范文程對大明的痛恨,似乎比滿清還要強烈,大明多存在一天,他就多痛苦一天。

事實上,滿清貴族還真沒有統治中原的想法,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會成功,打進北京時,豫親王多鐸甚至還主張返回東北。


有了范文程,大清滅明之心漸熾,逐鹿中原的想法變成了現實。

范文程之結局。

范文程先後效忠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還有康熙,是妥妥的四朝老臣。

皇太極繼位後,范文程深受器重,儼然是文臣之首,乃授內秘書院大學士、二等甲喇章京。

崇德八年,皇太極猝崩,多爾袞權勢驟然膨脹,滿清朝廷圍繞帝位展開了激烈爭奪,范文程不敢開罪多爾袞,也不敢得罪豪格,於是選擇了隱退,兩不相幫。

在這一時期,多鐸搶走了他的老婆,范文程縱有怒火在胸,也不敢發作,論地位,論權勢,他跟多鐸可差遠了。


及至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范文程即被起用,順治九年,范文程晉一等子,授議政大臣。

順治十年,范文程退休,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順治帝命人去范文程家裡給他畫像,然後拿回宮,不時觀看,可見聖眷之隆。

康熙五年,范文程去世,諡“文肅”。

生入中樞,死加上諡,范文程這輩子是不虧了,不過作為漢奸,他手染無數同胞之鮮血,以漢家子弟之血肉鑄其功勳,可謂無德。

乾隆都看不過去了,稱其為“貳臣”,並列入《貳臣傳》,謂其“大節有虧”。


事實上漢奸的命運也多如此,強敵入侵,則俯首背主,沒有氣節不說,還以出賣同胞為榮。

這樣的人固然可以身居高位,卻不大可能被看得起。一日為狗,則終身是狗。


浮沉於史


范文程(1597——1666),字憲鬥,今瀋陽人。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其千古名句。

范文程一生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四代帝王,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為清朝開創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對清朝功績可與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相提並論。

現也有人認為范文程為個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祖宗,為異族效力,奪取大明江山,是個大漢奸。

明初范家祖上被貶瀋陽,努爾哈赤攻取瀋陽城後,范文程兄弟謁見,努爾哈赤很器重范文程,努爾哈赤攻取遼陽、西平、廣寧的戰鬥,范文程都隨軍參加並戰功卓著。

皇太極即汗位,把范文程調到身邊,深受倚賴,清軍陸續五進五出,招降孔有德、破旅順、收平島、征服朝鮮、安撫蒙古諸部,都出自於范文程的手筆。

1636年3月,范文程被任命為內秘書院大學士,職掌撰寫與外國往來書札,掌錄各衙門奏疏、辯冤詞狀、皇上敕諭、文武各官敕書並告祭文廟諭、祭文武官員祭文,范文程也殫心竭力,先後疏言廢除連坐法,奏準更定部院官制。皇太極對范文程十分信重,言聽計從。

飽受戰爭創傷,百廢待興,范文程向皇太極建議,通過辦學校和進行考試選拔人才,短短的幾年間選拔、考取了數量可觀的人才,特別是青年。這些知識分子,忠於清朝,成為許多大衙門的骨幹力量,也是清統一全國的重要力量。

1643年,面對故主被戮、愛妻險被欺凌,范文程仍向多爾袞進言,打著為崇禎復仇名義的大旗,大舉進兵,1644年在多爾袞進與止猶豫不定之時,命召在蓋州湯泉養病的范文程來商大計,范文程一席話堅定了多爾袞收降吳三桂,迎戰農民軍,最終入居紫禁城內的武英殿,實現了入主中原的宏願。

清軍入城後,社會混亂,人心波動。范文程立即向攝政王奏稱:"北京裡一些人,假託搜捕亂賊,紛紛出面相互告發,恐怕會互相仇害,造成事端,應該禁止,"得到認可。

范文程為滿漢民族化敵為友,說大清江山"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國也",隨之下令:“李自成原本是故明的百姓,竟然敢弒君並暴屍,實在是天人共憤,法不容誅,今天下令官民為崇禎帝服喪三日。著禮部、太常寺以帝王的規格厚葬崇禎帝。"

面對清軍初佔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他創造性地提出:"官來歸,復其職;民來歸,復其業",安定了士心、穩住了民心,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

多爾袞入主中原以後,權勢急劇膨脹,大有取代福臨帝位之勢。范文程蒙受皇太極特恩殊寵,知恩圖報,誓死不忘故主,范文程託疾家居,此情當然引起多爾袞不滿,從此范文程逐漸被排除於議政之外。

多爾袞死後,范文程復職,1653年,范文程又上奏恢復連坐法,他認為,"此法實行,則內外皆得真才,而天下無有不治者矣"。順治帝下詔從其議。

1657年,順治帝派遣畫師去范文程家裡畫了他的像,放在宮內不時觀看。

1666年八月初二日,范文程因病去世,終年70歲。康熙親撰祭文,賜葬於懷柔縣之紅螺山。康熙皇帝親筆書寫"元輔高風"四個字,作為對他的最高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