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實行分封制四百多年後諸侯才開始造反,而劉邦分封制才幾十年就開始造反?

河苦


周朝的分封制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認為是比較完美的制度。但其實周武王實行分封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周朝自身實力不強,無法靠自己一國之力治理諾達的疆土。周朝能滅掉商朝也是鑽了空子的,當時商朝主力都去平定東夷了,都城朝歌守備力量薄弱。所以等周朝大軍打到朝歌時商紂王只能武裝奴隸來抵抗,結果奴隸臨陣倒戈了,商朝就敗了,但商朝的遺族在中原地區和山東等地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實力的,周本來就是一個小國,沒有實力完全吞併這些地區,所以不得不實施分封制。

周武王分封的諸侯主要是姬姓宗室、上古君王后裔、滅商功臣等等。為了安撫殷商遺民,周武王還將商紂王的兒子武夷分封為諸侯來管轄商人,不過周武王留了一個心眼,在武夷封國的周圍又安排了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三人,合稱“三監”,監視武夷以防其犯上作亂。

周朝能滅商朝很多其他部落也是出了力的,若周武王取得天下後不分封這些部落也於理不合,所以說到底還是周朝實力不足,無法獨自掌控那麼大的國土,才實行分封制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且周初邊境的夷狄實力很強,中央無法顧及四周邊境,只能靠加強地方軍事力量來抵抗夷狄,但如此以來就導致封國實力越來越強,處於中央的周朝實力越來越弱,到東周禮樂崩壞後,周天子再也沒有能力管轄各諸侯國。

不過在春秋戰國諸侯亂戰前,西周也是發生過諸侯叛亂的,而且就在周武王死後不久。武王雖取得了天下,卻只當了三年天下共主就死了,繼位的周成王年紀尚幼,無法處理政務,就有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攝政,但這引起了“三監”的不滿,畢竟大家都是武王的弟弟,憑什麼你能攝政我不能。於是武夷就趁機拉攏他們並聯合其他東方諸侯反叛周朝,史稱“三監之亂 ”。周公旦立刻率領“六師”前去平叛,結果並不意外,周公旦誅殺了武庚、管叔,放了蔡叔,貶霍叔為庶民,最終平定了三監之亂。此一戰讓周公旦看到了分封制的不足,隨後他就將商朝遺民進行分割,周公旦的魯國分商民六族,武王弟弟康叔封的衛國分商民七族,周成王的周國分商民十族,剩下的為宋國,此舉穩定了周朝的統治,使得西周延續了兩百多年。

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建立了一個無比強大的秦朝,卻被自己的小兒子胡亥兩年內敗光了國家數百年的基業,秦朝滅亡。後來劉邦建立了漢朝,吸取西周和秦朝的教訓,實行了郡國並行制,既分封諸侯國,又設立郡縣。但這與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周朝的分封是多層分封的,諸侯下面有卿大夫,卿大夫下面還有士,並且有相應的禮樂制度約束他們。到了漢朝,是一層分封的,諸侯王直接統治封國,擁有較大的權力,而且禮樂制度早在東周時就崩壞了,更何況幾百年後的漢朝,沒有了約束諸侯等實力強大後都會想著坐到皇帝的位置。劉邦當皇帝后也知道封國對中央是個威脅,所以他接連滅了所有的異姓諸侯王,但他沒有收回這些封國的土地,反而還將這些土地封給了劉姓宗親,自以為自家人就不會有威脅了,可誰知在皇權的誘惑下,沒有親情。所以幾十年後西漢就遭受了“七國之亂”,而周朝卻可以通過繁瑣的制度和完善的分封體系穩定幾百年。


風塵講歷史


分封的問題,其實不止西周和漢初,關於分封的存廢,這個爭論延續的時間更長。今天藉著這個問題,系統說說。


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曾說過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Histories make men wise(讀史使人明智)”我們古人對“以史為鑑”也深有體悟,如唐太宗曾有名言“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北宋神宗為司馬光等編撰的編年體史學鉅著取名《資治通鑑》,就有“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評價。然而,“以史為鑑”是否是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就周秦漢魏晉歷代統治者對分封制的認識、鑑戒和反覆的史實而言,此斷言尚有值得商榷之處。

一、周代分封制的實踐

西周原是僻居西北一隅的姬姓周族建立的朝代。原本弱小的周族戰勝了強大的商朝,取而代之,成為中原大地新的統治者。如何有效的實行統治?西周初統治者周武王、周公、周成王選擇了建立在血親、姻親等親緣關係基礎上的分封制。

西周初分封的諸侯國,受封者或為周王兄弟子侄,《荀子•儒效》:“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孫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或為異姓功臣姻親,如呂尚封於齊;或為古代聖賢后裔,如舜後封於陳,禹後封於杞;或為臣服西周的方國首領,如南方的荊楚等。

西周分封制要有效的運轉,一是宗法血緣親緣倫理關係的強化,《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一是西周中央政府要擁有強大的力量,尤其是武力,對分封的諸國,才會擁有控制力和威懾力。

西周覆滅,周室東遷。周天子雖名義上為天下共主,然其對諸侯國的控制,幾乎喪失殆盡。爭權奪利的諸侯國遂彼此攻伐,割據混戰達五百餘年,即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

二、秦朝對分封制的否定

周代分封制的經驗教訓,給秦朝統治者以深刻的鑑戒。故秦朝統一伊始,統治集團在地方行政體制問題上,就分成以丞相王綰等所持的沿襲周代分封制,和以廷尉李斯為首的否定分封制,力主推行郡縣制兩派,並展開激烈爭辯。

《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

秦始皇最終採納李斯建議,廢除分封制,分天下為36郡。

三、漢代兼採分封制與郡縣制

秦末暴政,激爆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天下紛紛響應。多地反抗秦朝起義的武裝力量的領導權,都掌握在六國舊貴族或其後裔手中。國家體制,有迴歸六國割據並立的趨勢。在秦末農民起義中,最終取得實際領導地位的項羽,在率領諸路義軍滅亡秦朝後,重新實行分封制,既有對六國割據體制的沿襲,也是對當時各地方實力派事實割據的一種無奈默認。

楚漢相爭,最終劉邦勝出。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劉邦實行分封制,據分封主體和分封意願的不同,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一是劉邦被迫分封楚漢戰爭中隱然割據一方的將領,如韓信、彭越等為諸侯王,即所謂“異姓王”。

劉邦統治逐漸穩定後,逐步剷除“異姓王”。

鑑於秦不實行分封制,皇室孤立無援,迅速滅亡的歷史教訓,“以史為鑑”的劉邦在剷除“異姓王”後,不但沒有象秦始皇那樣廢除分封制,唯行郡縣制,而是大肆分封宗室子弟為諸侯王,即所謂“同姓王”。

劉邦還賦予這些“同姓王”巨大的權力:如其封國職官,官名與職責,均與中央政府相同;除丞相由皇帝任命外,其餘職官,均由諸侯王自行選任;諸侯王職掌本國財政、司法、軍權等權力。

劉氏宗王在惠帝、呂后時期,確實承擔起維護劉氏皇室的重任。如呂氏欲篡奪皇位,改朝換代;全賴劉氏宗王攻於外,元老功臣政變於內,始未得逞。

漢文帝時,若干諸侯王,已有不臣覬覦皇位之野心。零星的謀反叛亂,開始發生。賈誼曾給文帝上《治安策》,痛陳諸侯王權力過重,對皇權構成嚴重威脅,提出“眾建諸侯少其力”的對策,即將一個大諸侯國,肢解為若干小國,削弱其勢力。

漢景帝時,鑑於諸侯國勢力嚴重威脅皇權,採納晁錯“削藩”建議,激爆吳王劉濞(漢高帝劉邦侄)為首的“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被漢朝中央政府武力鎮壓後,漢景帝即憑藉戰勝之威,大規模剝奪諸侯王的權力。如將王國丞相改稱相,王國職官均由中央任命等;剝奪或削弱諸侯王治國治民的各項權力。

漢武帝即位後,繼續採取諸如“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阿黨法”等手段,肢解諸侯國,禁止或防範諸侯王招納賢才,與王國官吏沆瀣一氣,結黨營私等。他更是巧妙地利用漢文帝時頒行的《酎金律》,剝奪了大量王、侯的封土或爵位。王國對皇權的威脅,在漢武帝時代,基本解決。

漢武帝雖比較徹底的解決了王國對皇權的威脅,但王國勢力虛弱,卻導致漢末外戚王莽篡奪皇位時,近10餘萬人的劉氏宗室,除少數人奮起反抗外,大多沉默、旁觀,甚至不乏助紂為虐者。

東漢建國後,始終對王國有嚴厲的控制、防範措施。因而,東漢一代,幾無諸侯王謀反篡位事發生。

四、曹魏苛禁宗室

建安中後期,曹魏雖未正式立國,但隨著曹操地位的上升與鞏固,他開始謀劃篡漢。其中一個重要步驟,便是借漢獻帝之名,策封諸子。《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記載,(建安)十六年正月,封曹植為平原侯,曹據為范陽侯,曹豹為饒陽侯,食邑各五千戶。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即令封侯諸弟皆離開京師,居於封國。黃初三年三月,魏文帝詔曰:“立齊公叡為平原王,帝弟鄢陵侯彰十一人皆為王。”

曹魏雖有分封制,但對受封宗室諸王,百般防範。魏晉之際人袁準論述道:“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使有老兵百餘人,以衛其國。雖有王侯之號,而乃儕為匹夫。……諸侯遊獵不得過三十里,又為設防輔監國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為布衣而不能得。”司馬氏奪權之前,曹芳在位,曹爽執政時,宗室曹冏對此深感憂慮,因此上奏,大聲疾呼“今魏尊尊之法雖明,親親之道未備”。他遍引秦漢歷代廢除,或削弱諸侯王權勢,弊端無窮,“今陛下君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而無輔弼,何以相救?”司馬懿父子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時,卒如曹冏所憂。

五、西晉分封制與“八王之亂”

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對曹氏速滅,宗室諸王束手無策,束手待斃的歷史教訓,深有體悟,故晉朝建國,大行分封之制。《晉書·宗室傳》:“有晉思改覆車,復隆磐石,或出擁旄節,蒞嶽牧之榮,入踐臺階,居端揆之重。”

出乎晉武帝意料的是,當他去世後,司馬亮等八個諸侯王,為爭奪最高統治權,而展開長達16年的激烈混戰,史稱“八王之亂”。導致統一三國,一度繁榮富庶的西晉帝國,國力虛弱不堪,在異族攻擊下,墜入萬劫不復的亡國深淵。

文史君說

對於周秦漢魏晉歷代最高統治者而言,分封制可謂一把雙刃劍:控馭得當,分封的宗室諸王,可以成為皇室的堅強屏障,畢竟“血濃於水”,“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若過度削弱,嚴厲防範,則異姓權臣擅政、篡位時,宗室子弟只能束手無策,毫無作為。若失馭,受封諸王則赤裸裸地暴露出他們對權利、財富的貪婪和渴求,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惜弱肉強食,割據混戰,嚴重者,甚或將整個帝國推向滅國深淵。這個“度”,無論是雄才大略之君如秦皇、漢武,還是平庸之君魏明、晉武,都難以精準拿捏。因而,在分封制存廢問題上,周秦漢魏晉歷代統治者雖重視“以史為鑑”,以為只要反前朝之道而行,即可避覆車之險,但結果卻往往背離初衷,甚或給最高統治者,乃至國家和社會,造成致命傷害。

參考文獻

1.(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2.(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3.(西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4.(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5年。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浩然文史


之所以說,同樣是分封的周朝和漢朝,一個能夠安穩持續四百多年,才出現內亂,一個卻只堅持數十年就開始作亂,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的時代性質不同了,這才是他們最根本最核心的區別,那麼他們的時代性質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了呢?


首先,周武王姬發建立起的周王朝,他雖然說是王朝,但是主體還是以部落首領形式的一種鬆散聯盟罷了,當然他的這種聯盟相對於之前的商朝,更多了一層血緣紐帶來維繫,但是本質上他們還是以一種聯盟共主的模式存在,而之所以這種並不牢固的聯合能夠持續很久,是因為在那個時期,部落氏族的實力還不是很強,無法依靠單個實力進行絕對的一統,並且這種形式的聯合普遍為人所接受,成為了一種習慣,而且在那時候這種分封還算得上是一種先進的制度,但是隨著個體部落,諸侯的實力不斷地兼併,強大,自然周代商,其餘諸侯代周,而隨著這種思想的盛行,也促使諸侯勢力更加的膨脹,壯大,當單個實力足以強大到一統的時候,自然人的思想就會發生轉變,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還算先進的分封制已經成為一種落後的代表,尤其是在秦始皇一統之後推出的更加先進,更符合統治者心理的郡縣制之後,分封制就完全成為了過去,這也是後來無論是項羽的分封,還是劉邦的分封都無法長久的原因所在了。


另外,當統一的思想深入人心之後,作為國家的統治者就再也無法接受這種國中之國的分封制度,在更為直接有效的郡縣制度面前,分封無疑是一根橫亙在帝王心中的一根刺,不除不快,所以說,原本的分封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相互你過你的我過我的,只要你名義上聽我的,時常供奉,必要時出兵維護我就可以了,而到了漢朝分封則是,我不放心你,你也防備著我,你一心想要費除掉我,我也想要不破不立,拼死一搏,自然這種分封是得不到長久的,而且也是為時代所廢棄了。

所以說,二者出現不同的主要原因還是時代不同了,原本先進優秀的制度但他並不是就適合後面的發展,畢竟人類社會是在不斷地進步發展的,總有更新更好的東西來替代之前的東西,而一位的復古,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現實無情的鞭撻,畢竟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走的。


Y一花一世界YB


周朝的分封不是四百年後諸侯才造反,姬發死了諸侯就反了;劉邦的分封也沒到幾十年後,在劉邦當皇帝的時候他的好兄弟盧綰就反了。哪用等那麼長時間,只能說之後還有反的。

1、周公東征

周武王姬發在滅了商朝後,將其舊地分為四塊,一塊由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管轄,其他三塊分別由他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管轄,因為三人承擔監督、監管商人的任務,所以也稱“三監”。

(牧野之戰)

這套模式很好,不好的就是在滅商後,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弟弟周公攝政,輔佐年少的成王。

東方的諸侯對這個不滿意,在成王元年,四家聯合東方各國與各地蠻夷起兵反周公。

(三監之亂)

周公親率“六師”東征,周軍裝備精良,行軍迅速,出其不意滅掉四家。之後周公擴大戰爭,擊敗東方各地諸侯,將周朝的勢力開拓到海邊。

(周公東征)

也將魯地納入自己的地盤,作為周朝的東方模範基地建設。

這一次軍事征伐,相當於把天下再打了一次,為周朝的天下穩定了二百年。在周厲王時代,危機已經重重了。

(周公)

2、劉邦的削藩與分封

劉邦的天下是諸侯一塊打下的。劉邦登基不是在長安,是諸侯們在定陶推戴的。


當時的主要諸侯有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齊王(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

(漢初諸侯分佈圖)

燕王臧荼最先起兵,在劉邦登基五月後就造反,三個月就兵敗了。

韓信在開國後被封為楚王,幾年後被劉邦帶走,降為淮陰侯,之後被殺。

韓王信在開國後被遷徙到馬邑,之後與匈奴聯合起兵,在被征討中斬殺。

趙王張敖是張耳的兒子,是劉邦的女婿,被廢。

(漢初平定異姓王)

淮南王英布在諸侯相繼被殺,直接起兵,斬殺漢軍統帥劉賈,最後在與劉邦作戰中戰死,劉邦也受了重傷。

梁王彭越被找理由殺掉。

在平定燕王臧荼後,燕地偏遠,需要人鎮守,劉邦的小夥伴盧綰擔任燕王,之後也起兵造反,兵敗後逃入匈奴。

可以說劉邦起兵後的前半段在為打天下而奮鬥,後半段在為削藩而奮鬥。

至於他的同姓王親,到了第二代已經淡了,七國之亂就是時間問題的。

(劉邦末年諸侯分佈)

周代的層層分封,相對制約的要素多,能維持較長的時間安穩;漢代的是一級分封,諸侯王統轄的是郡縣,純粹靠感情維繫,自然難以長久。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周朝和漢朝的諸侯造反是因為分封制引起的?

從周朝和漢朝制度上來看,並不能說明周朝的制度要優於漢朝,一個朝代一個制度,只有適合當時社會的制度才是最好的。西周有四百多年曆史,西漢同樣也有四百多年曆史,所以漢朝的制度不會比周朝差。為什麼漢朝諸侯造反這麼快呢?其實,周朝造反的速度也不慢,周武王去世沒多久就造反了!著名的“管蔡之亂”就是第一次大規模的造反。

西周整個時期確實比西漢要穩定

西漢時期不斷的有諸侯跳出來造反,甚至有人在劉邦在世的時候就開始造反了。而西周時期在周公旦平息管蔡之亂以後,基本是安穩的度過了很長時間,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成康之治”就是在這個時期,不得不說周公旦的管理能力確實非常強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周朝和漢朝的底子不一樣,周朝在周文王時期已經深得民心,武王伐紂的時候眾諸侯都非常樂意的追隨武王;而劉邦創業的時候天下刀兵四起,百姓基本上是誰強大就跟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為了追求物質需求,精神層次的追求幾乎沒有。

諸侯造反的根本原因

不管是周朝還是漢朝,諸侯造反的根本原因都是兩個字:人性。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千方百計想要得到某種東西,得到後又覺得不如想象的美好,又會繼續去追求。周朝靠《周禮》成就了盛世,但西周後期也不斷的暴露出人性的貪婪。從成康盛世到周穆王時期只有短短几十年時間,社會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到設置了三千多種“肉刑”的罪,這都是發生在西周。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的思想會發生改變。到了漢朝時候“儀禮”顯然不能再約束人的貪念,所以才會不斷的有諸侯造反,但漢朝時候的各種制度都可以很好的維持當時的統治,並不會比周朝的制度差。


水煮汗青


周朝時期社會尚是以奴隸制為基礎,當時社會生產力太低下,為了鞏固統治,周天子將權力下放給諸侯,諸侯再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這就構成了西周的統治階層。


早期周天子還是很有權力的,分封制也規定了諸侯們的義務:

即必須服從天子命令,為周天子鎮守四方,還要向天子交納賦稅,定期必須入朝覲見天子。

諸侯之間有什麼衝突一般也會請周天子出面調停,幾乎相當於一個大家長的角色。

而諸侯之間的造反衝突也遠沒有等到四百年以後那麼久,同樣對天子權威的質疑也不是突然爆發的。

比如周昭王時期,魯幽公被弟弟姬沸所殺,自己當了國君。但西周實行宗法制,即嫡長子繼承製。姬沸的作為是在公然挑戰天子權威,但當諸侯們等待周天子的詔令時,周天子竟然不聞不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天子的權威。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權力更是式微,但天子畢竟是天下共主,誰也不敢公然挑釁。後世的齊恆公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便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

但他的目的只限攘夷而非尊王,只是打著周天子大旗佔得大義的制高點,各諸侯之間對此也心照不宣,只是達成了一種上不得檯面的共識。

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進行了高度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

與周天子名義的天下共主不同,秦始皇是有真正實權的天子,天子的地位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空前提高,分封制也被郡縣制替代。



等到劉邦推翻秦朝後,考慮到秦朝動亂時,皇族子孫手中沒有兵馬無法平亂,於是採取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共存的制度。

但劉邦的分封制和西周又有所不同。

西周所封諸侯除了宗室外還有有功之臣,但劉邦卻規定非劉姓不得封王,所以漢朝的諸侯王都是劉姓子孫。但這問題就更大了,大家都是高祖子孫,憑什麼天子就可以高高在上,諸侯就得俯首稱臣?


就像項羽當初見到秦始皇時曾言: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大丈夫生當如此。這種心理的不平衡以及人的野望在諸侯國初立時就存在著。

總的來說,西周時天子主動下放權柄,而漢朝時君主專制,皇權至上。中央想集權,地方要自治,兩邊互相不對付又互相忌憚。矛盾終是越來越大,到了漢景帝時終於是爆發了七王之亂。


歷史就在那裡


提問者所說的劉邦分封才幾十年顯然不是指漢初的異姓諸侯王叛亂,大概其應該是指的吳楚七國之亂吧。那麼,為什麼周天子分封數百年之後才出現諸侯造反(造反似乎也談不上,實際上矛頭指向周天子的軍事行動並不多,或者說很少,基本上還是諸侯之間的攻伐、吞併),而劉邦分封僅僅過了幾十年,後世子孫們便有人開始造反了呢?



首先是歷史背景不同。周天子分封之前,夏、商時期一直就是方國林立,各自為政。作為所謂中央政權的夏、商,實際上也只是處於相對或絕對優勢地位的大方國而已。各方國之間並沒有行政上的隸屬關係,更多的是一種建立在實力基礎之上的臣屬關係,即諸侯尊夏後、商王為天下共主,納貢、稱臣。但是,行政上並不受夏、商管轄,最多也就是大政方針接受夏、商指導而已。對於這種指導,是全盤接受還是陽奉陰違,各方國自己有很大的自主權。周武王滅商後,對諸侯進行了重新洗牌,重新分封了許多姬姓諸侯和一些異姓諸侯。但是,實際上對於夏、商時期中央政權與諸侯方國原有的這種關係並沒有作出太多改變。因此,周天子及其分封的諸侯,並沒有後來那種大一統的觀念,周天子自身實際管轄的地域也僅僅只是周天子的直屬領地。周天子吞併諸侯、或者諸侯取代周天子的願望都不強烈。



劉邦的分封不同。劉邦的分封是在大一統的秦政權出現之後,是把原本一個完整的國家,分出幾個郡給某位劉姓諸侯王作為封國(之前的異姓諸侯王實際上也是同樣的情形)。這樣的封國,名義上是國,實際上還是漢王朝的行政區。對於諸侯國,漢王朝的中央政權是有管轄權的,而這個管轄權的直接體現就是由中央政權向各諸侯國派駐國相(當然,還有更下一級行政區域郡、縣的行政官員),主持行政工作。只不過,不同時期諸侯王和國相的實際權力配比有所不同,分封初期諸侯王的權力更大一些而已。因此,漢朝中央政權對於諸侯國是有實際管轄權的,漢初的諸侯王在封國之內雖然擁有較大的實權,但是卻受到了中央政權不同程度的管理和掣肘的。為了取得更大的權力和利益而反叛、以期自己能夠取代中央政權統治者——皇帝,對於諸侯王而言是有重大利好和實際意義的。同時,大家都姓劉,都是劉邦的子侄後代,諸侯王是有取皇帝而代之是有宗法理論基礎的。



其次是封國的實力不同。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在春秋戰國大規模相互吞併發生之前,實際上封國的面積是非常小的。周初的封國面積,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實際上各封國的面積都非常小的,因此才有了八百諸侯之說。即便周公旦攝政後,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諸侯封國的面積,但各諸侯封國的實際面積依舊還是比較小的。而且,在分封制的大前提下,諸侯方國內部往往還要進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的內部分封。因此,諸侯國實際上實力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足以與彼時的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對抗。更何況,眾多諸侯國之間還存在一個平衡問題,沒有誰敢公然站出來挑戰周天子的權威、打破這個平衡局面。這一切直到周平王東遷、諸侯大規模互相吞併、周天子實力衰弱之後才慢慢改變。但是,在沒有形成一家獨大之前,依然沒有誰敢公然站出來讓周天子下臺。



而劉邦分封之時,各封國的面積都是非常大的。以劉邦庶長子劉肥封地而言,齊地七十三城盡歸齊國。其侄子吳王劉濞的封地也非常之大,直到海邊。漢初,各諸侯王的封地的總面積實際上佔據了全國的一半。這是周天子分封分那些諸侯們所無法相比的。因此,漢初擁有廣袤地域、強大經濟實力的諸侯國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和中央政權分庭抗禮的實力。



再其次是中央政權對待諸侯國的態度不同。周天子分封之後,與諸侯國長期保持相安無事。周天子既不想吞併諸侯,諸侯亦無力取代周天子。直到戰國時期,諸侯相互吞併到僅剩七國,周天子幾乎淪為擺設。但是,因為各國實力總體均衡,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仍然有一定利用價值。強大的諸侯國依舊沒有威脅到周天子名義上天下共主的地位。直到秦國成為一家獨大之後,形勢才最終改變。



但是,漢朝不同。劉邦是鑑於異姓諸侯王叛亂、政局不穩,這才以自家人取而代之,非劉姓不王。但是,劉邦死後不久,同姓諸侯王的弊端就已經顯現。不僅嚴重影響中央政權的財政收入(諸侯國財政自入腰包,不用上交中央),擁有強大經濟實際並實際擁有軍隊的諸侯王也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中央政權的穩定(以齊藩為主,諸侯國軍隊參與誅滅諸呂時,齊藩及眾諸侯國的實力已經強大到讓後來的漢文帝寢食難安了)。因此,自漢文帝起,漢朝中央政權便已經開始著手削藩,逐步削弱諸侯王的實力。首先是增強國相權力,繼而又削弱諸侯王對封國軍隊的控制。沒有了行政和軍隊的控制權,諸侯王基本上就只能任人宰割了,這也是後來諸侯王們反叛的原因之一。



此外,吳王劉濞發動吳楚七國之亂還有一個偶然原因。漢景帝還是皇太子之時,因為口角,一氣之下竟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劉濞的王太子。殺子之恨,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因素。漢文帝在位時,對於諸侯王的削弱尚屬於溫水煮青蛙,加之吳王劉濞還需要時間積蓄實力,並不敢過於放肆。漢景帝即位後,聽從晁錯之言,開始對諸侯王大規模動手。刀已經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加之殺子之恨,劉濞反叛也就在正常不過了。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周時諸侯更多,生產力非常落後,所以實力都非常弱小 ,實力的增長需要經給長時間兼併積累。劉邦接續秦朝 ,當時的生產力已經遠非周時可比 ,財富積累速度要快的多。而且漢初分封的諸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造反。後來造反的也是幾個同姓王,他們基本上都是劉邦按照戰國時各個諸侯國的地盤分封的,比如劉邦的兒子劉章封為齊王,就是把戰國時齊國的地盤基本上原封不動的分封給了他 ,所以劉章實力和戰國的諸侯王並無兩樣 ,想造反自然是容易的多。這是分封制最大的弊端,為了彌補這一弊端,所以後來弄了個’推恩令’,把諸侯的地盤再次劃分成N個小塊,分封給諸侯家族裡大大小小子孫,諸侯王的實力被大大地分散削弱,就 再也沒有能力造反了。


右飛虎


這個題目有些搞笑啊。歷史事實是,周代從一開始,就有諸侯造反了。

周武王剛死,就爆發管、蔡之亂。

周室取代商後,周武王封弟弟周公旦於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弟叔鮮于管;封弟弟叔度於蔡。在這幾個嫡系諸侯中,管、蔡兩國負有特殊的使命,這兩個諸侯國分佈在殷邑附近,管叔鮮、蔡叔度的職責之一,便是監視殷商舊貴族,預防他們造反。這四人裡,周公旦並沒有呆在封國,而是留在中央輔政。

然而,周武王做夢也想不到,他剛去世,幾個兄弟就同室操戈,新興的周王國陷入極其嚴峻的危機之中。原因是周公旦立了周成王後,自己居然當起攝政王。

周文王有十個兒子,其中排行前五的分別是: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長子伯邑考死得早,次子周武王去世後,按排行管叔鮮是最年長的。但是老四周公旦居然自己當了攝政,實際上成為周政權的真正統治者,這惹起管叔鮮、蔡叔度等兄弟的憤怒。

要知道周公旦一直得到周武王的器重,甚至不讓他去封國而留在朝廷,這個恩典是其他兄弟都沒有的。在周公旦的兄弟中,有許多人對他早看不順眼,認為是武王偏心,心裡很不服氣,如今對周公旦攝政更是不滿。

周公旦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他是這樣說的:“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擔心天下諸侯聽到武王去世的消息後發動叛亂,他不能把政權交給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在這段時間裡,他必須攝政。

然而周公旦這一解釋實在無法令人滿意,他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憑什麼他有權力超越諸兄弟之上呢?憑什麼他是攝政王,而不是其他兄弟呢?顯然,這裡就牽扯到權力鬥爭的問題。

在諸多兄弟中,又以管叔鮮最為不滿,他憤憤不平,當年周武王把行政大權交給周公旦,而自己卻只能在殷邑監視紂王的兒子,很明顯被剝奪了權力。管叔鮮糾集蔡叔度等人,共同散佈流言:“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就是說,周公旦的真實目的,並不是為了輔佐年幼的周成王,而是想篡位稱王。

管叔不斷糾集反周公旦的部落聯盟,這些同盟國多數來自朝廷鞭長莫及的東部及東南部,包括淮夷、徐戎諸部以及一個頗有實力的諸侯奄國。

面對管叔鮮的挑戰,周公旦毫不退縮。他爭取到召公奭(燕國)及姜太公(齊國)的支持,當然還有自己的封國魯國。

管叔鮮終於率部叛亂了。

叛亂的人,包括管叔鮮和他的兩個弟弟蔡叔度與霍叔處。這幾個人,都是周公旦的親兄弟,同父同母,如今上演一出同室操戈的悲劇。這場叛亂又稱為“三監之亂”,所謂的三監,指的是管叔鮮、蔡叔度與霍叔處,他三人的職責是監視殷商舊部,故而稱為“三監”。參與叛亂的還有武庚的殷商舊部以及東方一些諸侯及蠻夷部落。

然而,此時距離武王伐紂不過才七年的時間,周公旦的軍隊,都是參加過伐紂戰爭的舊部,作戰經驗豐富,堪稱精銳之師。管叔、蔡叔、霍叔的烏合之眾, 如何是精銳政府軍的對手呢?

周公旦的軍隊勢如破竹,連戰連捷,這場實力完全不均等的戰爭很快便以政府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對待自己的親哥哥,周公旦卻毫不留情,他堅持將管叔鮮送上斷頭臺。一起被處死的,還有紂王的兒子武庚。蔡叔被流放,霍叔貶為庶人。

在三監之亂平定後,周公旦並未收手,又鎮壓當初支持管叔的諸勢力。他先攻打淮水、泗水一帶的夷部,消滅了十七個部落。而後集中兵力攻奄國,此時的奄國已經沒有同盟軍隊的支持,孤軍奮戰,當然不是周師的對手,都城最終被攻破。

綜上歷史所述,可以看出,周朝的歷史,並非如題主所說,過了四百年才有諸侯造反。實際上,西周滅紂後只七年的時間,就出現大規模的諸侯之亂了。


君山話史


首先,問題中的結論就有違史實。

長期以來,史書對於西周初期就有著不少美化之處。比如,《史記·周本紀》就說:“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以說明周初時的教化天下之功。但實際上是否真是如此?

考古學家們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找到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師旂(音旗)鼎。

師旂鼎的鑄造時間是在西周初,屬於周成王時期的青銅器。師,是西周軍隊官職名稱;旂,是鑄鼎者之名。師旂,是伯懋父手下的將領;而伯懋父,則是周成王時期的王室大將。(《西周史》許倬雲 著)在師旂鼎銘文中,就記錄下一件發生西周軍隊中的稀罕事情。

據銅器銘文記載,在周王室準備前去討伐“方雷”時,師旂屬下“眾僕”集體“罷工”,都拒絕服兵役。師旂用盡了一切命令、威脅、恐嚇等等手段,下屬們都絲毫無動於衷,不肯從命。萬般無奈之下,師旂只能求助於上級,向周王室執政大臣伯懋(音毛)父告發此事。

周王畿之地,居然有人敢煽動集體逃避“兵役”,這簡直是等同造反!人人都拒服“兵役”,周王室還憑什麼去打擊異族恐怖主義活動?還怎麼去鎮壓那些不聽話的諸侯?所以,伯懋父一聽到師旂的告發,大感震驚:這些目無法紀的頑固抗法分子,絕不可姑息遷就!他立刻給出批示,對於這些不肯服兵役的人,依法就應該——處以罰款!

集體拒服兵役,周王室的處罰居然如此之輕,已是大大出乎人們意料之外。但是,更令人吃驚的事情還在後面。

目無法紀的“眾僕”們,居然連罰款也拒絕上交!師旂的命令,部下們都視若無物,這讓他根本無計可施!無可奈何之下,他只有再次向大將伯懋父求援。伯懋父聽聞此事,對目無法紀分子如此冥頑不靈表示高度震驚,對此類不法行為予以最強烈的譴責。他嚴厲地指出,對這種拒絕服兵役之人,依法就應該驅逐出境!但是,現在正值國家用人之際,特地從輕發落、法外施恩,只要能把當初王室定的罰款上交,那就……算了!

周王室出征,居然有人敢逃避兵役,而且從銘文“眾僕”分析,這還是一次集體逃避兵役的重大事件;不僅僅是拒服兵役,他們甚至連周王室開出的罰款也敢拒交!更加令人意外地是,伯懋父最終給出的處罰,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頗有些息事寧人的味道。

拒絕服兵役的“眾僕”,有學者認為,應該通於“眾附”,即指眾附庸國。(《對西周銅器“師旂鼎”中的幾個問題探討》陳曦 著)所謂“附庸”,是指那些領土面積狹小的方國。說是“國”,實際上也許就只是一座城。《孟子·萬章下》:“不能五十里,附庸於諸侯。”這意味著,師旂鼎所提到的“眾僕”,實力甚至連最低等級的諸侯國都不如。但是,“眾僕”們卻因王室的徭役負擔過重,敢於聯合起來,公然抗命、不聽從周王室調遣!

從周武王到周公旦再到周成王,周國“國父”、“國叔”所推動建立起來的分封制(封建制),運行才不過幾十年。因為《史記》有“成康之際,刑錯四十年不用”的說法,很多學者因此質疑師旂鼎的年代,把它定在了西周中期。但是,師旂鼎中伯懋父在成王時期的其它青銅器銘文中也時常出現,那麼它屬於成王時器當然更具說服力。

成康之際,連小小的附庸國都敢公開違抗周王室法令、不聽從調遣,那些勢力更為強大的諸侯國,調動之困難,就可想而知了。師旂鼎的銘文,真實地反應出西周建國以來,周王室權威每況愈下的殘酷事實。

所以,不管是西周還是西漢,分封制實施了不到幾十年,中央集權都已經遭遇到來自分權勢力的挑戰。只不過,西周王室應對這種挑戰是採取容忍退讓的策略;而西漢皇室則採取了更加激化矛盾的對抗策略。這就是西漢“七國之亂”陡然爆發的原因,並不是西周分封制比西漢分封更加高明。

然而,即便西周王室如此容忍退讓,到周夷王時,仍然出現了“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的現象(《史記·楚世家》)。這表明,天下諸侯方國已隱隱有不臣之心了——而此時距離西周分封制的建立,也不過才一百多年!

因此,西周不過是因為有了“刑錯四十年不用”的光環效應,讓後人對西周教化之功更為仰慕;但社會和歷史有其本身固有的發展規律,不會因朝代的不同就出現差異。所以,不會出現西周分封制維持了四百年而西漢分封制僅維持了數十年的本質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