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導語

“大棚房”之後,一些人對休閒農業投資失出信心,我們通過分析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形成因素。目的就是期望人們把握市場機遇,瞭解遊客消費心理,滿足消費市場需要,實現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盈利與持續發展。


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形成的客觀條件分析

影響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形成的客觀條件主要是經濟能力、休閒時間、社會經濟環境和身體狀況。

(一)城市居民經濟能力增強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來看,旅遊、休閒屬於居民消費中一種較高層次的需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具備良好的物質基礎,才能享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1、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

可自由支配收入指的是居民在一年內的全部收入扣除稅收、社會保險花費、預防意外開支的儲蓄、生活必需消費(衣、食、住、行等)以及個人發展費用(購書費、購置設備資料費、學費、培訓費)等部分後的剩餘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可自由支配收入=總收入—(稅收額+社會保險費+預防意外開支儲蓄額+生活必需消費額+個人發展費用)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2、旅遊、休閒消費支出增大

可自由支配收入決定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是旅遊、休閒活動開展的重要條件。居民出遊人數和頻次受居民的可支配收人的影響較大。

分析國際旅遊、休閒消費統計資料會發現這樣一條規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月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00美元時,居民將產生國內旅遊、休閒的動機;達到1000美元時,將產生跨國旅遊、休閒的動機;超過3000美元時,將產生洲際旅遊的動機。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了8000美元,因此,旅遊、休閒市場需求呈爆發式增長。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二)城市人口休閒時間增加

人們的生活可分為休閒時間和約束性時間。

約束性時間又分為生物本能時間(如睡眠、飲食等)、謀生活動時間(多指"上班時間")和家務與社會活動時間。

休閒時間是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主要包括每日閒暇時間、週末、公共節假日、帶薪假期等,它是決定人們能否參加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旅遊的必要條件。沒有閒暇時間,就沒有休閒農業活動。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1985年,國際勞工組織確認每天工作8小時,每週40小時。至1995年5月1日,全世界175個國家中,已有145個國家實行了5天工作制,各國帶薪年休假期為5—32天不等。到了現在,人類文明不斷進步,休閒時間的擁有量不斷增加,這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活動提供了更為充裕的時間條件。我國城市機關與企事業單位每年法定休假日已達112天,接近一年中的三分之一了。

現代人不滿於日益增加的噪音、擁擠、水泥沙漠等城市病,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成為城市人的一種生活時尚,成為一種人們週末、節假日休閒度假的新生活方式。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三)國家社會經濟環境好

這裡的社會經濟環境是指一個國家的社會、政治與經濟現狀。

1、直接影響

一個地區的政治地位和聲譽、社會治安和人民的社會道德水平以及旅遊政策、經濟發達程度等,會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遊客的形成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因為遊客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需求:即追求安全、舒適和友善的旅遊社會環境,他們願意選擇社會環境安定的地方去旅行。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2、間接影響

社會政治經濟發達程度影響了交通運輸業與旅遊住宿業的發展以及都市化進程,而這些因素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遊客的產生也有一定的作用,安全快捷的交通運輸條件,能夠讓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遊客安全、迅捷、舒適地到達目的地,有效利用閒暇時間。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四)現代人身體狀況有需要

一個人的身體能力和健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到他能否成為一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遊客。由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休閒是在大自然中進行,對體力的要求比較高,對體能的消耗較大,身體狀況成了能否出遊的重要生理性因素。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形成的主觀條件分析

人們要參加休閒農業活動,還需要有強烈的主觀的旅遊願望,這就是旅遊動機。

(一)旅遊、休閒動機

1、旅遊、休閒動機的產生

有了旅遊、休閒動機進而要選擇或尋找旅遊目的地,目的地確定後,隨之就為滿足需求而進行旅遊、休閒活動,過了一定時期又會重新產生旅遊、休閒需求,又有新的旅遊、休閒動機產生。因此,旅遊、休閒動機的產生和滿足過程是動態的、循環往復的。

總之,有什麼樣的需求,便會有什麼樣的動機,要了解人們的旅遊、休閒動機如何,必須充分理解人們的願望、意向、興趣及理想。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2、旅遊、休閒動機的分類

旅遊動機可分為一般動機與具體動機。

一般動機,指的是人們出去旅遊的根本原因,包括健康和娛樂的動機、樂趣和冒險的動機、民族和家庭的動機、文化的動機、社會和自我表現的動機。

具體動機,指的是人們選擇某個旅遊目的地、某種旅遊方式、某項旅遊服務的原因,其受到個人知識與經驗、別人的介紹和廣告的強烈影響。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有的將旅遊休閒動機歸結為十類:

求實、求新、既求實又求新、求名、求美、好勝、興趣愛好、求知、訪古尋友、追宗歸祖。

有的則把旅遊、休閒動機劃分為六種類型:

健康或娛樂、獵奇或冒險、民族或家庭、文化、社會和自我表現、經濟。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一個人一旦要作出一個或幾個旅遊、休閒動機的決定時,他將選擇他認為最符合於其動機的主要旅遊、休閒目的地,並將內心所形成的不同旅遊、休閒目的地的各種形象跟相關動機進行對照, 經過反覆的強化意識和排除意識,對一系列目的地進行比較篩選,直到最終把那些符合他基本動機的旅遊、休閒目的地挑選出來。

(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遊客的休閒動機分析

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遊客休閒動機的研究與一般旅遊動機相類似,這裡主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及種類特點。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遊客的休閒動機是為了滿足其"迴歸大自然"的心理需求。由於人類原本起源於自然、脫胎於自然,故把人類這種重返自然的行為稱為"迴歸大自然"。人們之所以想回歸大自然,是外因與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外因:主要是生存環境的惡化,於是企望返璞歸真,迴歸大自然,尋找環境質量好的"世外桃源"。

內因:主要是精神上對大自然的情結與身體需要恢復精力。

人類對大自然有本能的依戀之情,需要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原始的、混沌的精神家園。

“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會大量減少嗎?


同時,喧囂擁擠的城市、單調和公式化的生活、高節奏和重複的工作,給現代人帶來壓抑、煩悶、疲勞的感覺,而到寧靜樣和的大自然中去,會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嚮往的天性,去捕捉美、欣賞美和熱愛美,將一切煩惱拋擲腦後,得到徹底的放鬆。

此外,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求知慾越來越強,大自然的神奇奧妙、大自然的博大精深,都激發人們去認識、去探索。

所以,”大棚房”之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需求不但不會減少,還會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逐年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