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庫地出發要翻越最後一個3150米的阿卡孜達坂,又碰上臨時修路,等了20分鐘,經過一條孤獨的荒漠公路大概160公里就到了葉城。開始有了維吾爾族聚居的村落,滿滿的異域風情,高鼻樑白皮膚深眼窩,小夥子很帥,小姑娘很俊。維語聽起來和中亞阿拉伯語言很像,字母是讓人費解的蚯蚓。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本來打算在葉城住下休整半天,可整個葉城到處都是武裝警察。學校、加油站、工廠、批發市場的大門都是大柵欄鐵絲網,公路上一段一個關卡,管控特別嚴。加油進門要刷身份證,提槍還要再刷。葉城的賓館酒店都很貴,也沒有青旅,就決定趕到260公里外的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整個南疆都是重點管控區,葉城前根本沒有手機信號,過了葉城也只有2G或3G信號,還經常上不去網。這裡漢族的通行比較容易,維族的要盤查的很仔細。縣城裡沿街的店鋪都有安全員,路上有民眾組成的治安巡邏小隊拿著棍棒自制的狼牙棒巡街。所有的不安定因素在這種高壓下應該也不敢露頭了,要不然會立刻被大批的人馬包圍亂棍招呼。

喀什是中國最西部的一個邊陲城市,古代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商埠重鎮。此地離出發已行程一萬公里,直線距離也有近4000公里。中國的寬廣造就了變化萬千的景色,這財富足夠我享用一生。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到了喀什住進青旅馬上就聊到了一群驢友,晚上去吃新疆特色烤肉串。好大的一串,平常能吃50串的羊肉串,這邊七八串就吃飽了。有秘製的香料茶解膩刮油,大口吃肉根本停不下來。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吃飯的時候碰到旁邊桌子廣東過來的兩個大姐,趁著小孩剛開學溜出來玩,聊了會一起出去在城裡逛逛,雖然已經10點了,但天還是剛剛黑的樣子,大巴扎已經關門了,走到喀什古城的門口拍個照。往回走看喀什的夜景也還有些城市的樣子。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回到青旅老闆說我們這屋裡有個美國的小夥子,等到12點多他回來聊了聊。小夥子叫Bradford,飛到新疆去了趟吉爾吉斯斯坦,回來喀什想要再去塔什庫爾乾地區,因為那邊有雪山湖泊類似於西藏的風景,又離巴基斯坦比較近。外國人去西藏不允許自由行,而美國人去巴基斯坦又不方便,所以Bradford只能去塔什庫爾幹去采采風,感受一下類似的風景。小夥子之前在日本待過兩年做老師,也在雲南待過一年做戶外教練,往後的行程會去到成都然後返回科羅拉多。留個郵箱以後去美國再約。

在青旅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再醒來精神多了,早上8點天才亮,坐起來寫寫東西。快到中午的時候Bradford叫著去吃東西,帶著去吃了中國的傳統早餐,小籠包豆腐腦。發揚中國特色請了小夥子客,沒讓他堅持AA。

下午回到青旅好好休息一下,明天繼續踏上征程。Bradford帶了青旅的另一個法國小夥子過來認識,又是個要騎行回法國的拼命三郎。他在香港生活了4年,從香港出發,大概八九個月抵達法國。從他們那裡看了下去過的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風景,和高原荒漠無異。

喀什的羊肉烤包子2塊一個,晚上吃了幾個當晚飯。古老的西域城市在散發著生命的活力,喀什,應該來一次。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最近網絡不暢,欠的推文集中推送。

D33、34路程:庫地檢查站——喀什,喀什休整,437公里。


西行日記D33、34—西部邊陲,喀什喀什


西行日記@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