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劇組窮掉了牙,但是拍出來的作品卻讓人百看不厭?

90式青春


對比好萊塢電影的成本來說,其實國內的不少電影成本都還算過得去,

目前國內成本最高的電影也就是《長城》,總成本高達10億,所以“窮掉牙”的標準是什麼?

沒辦法定下來,那就談談最近刷的的“低成本”電影《流浪地球》吧

《流浪地球》算下來總投資應該在3億人民幣左右,

對比相同題材拍攝成本為1.65億美元的《星際穿越》來說,算的上是低成本的科幻電影了。而且這裡面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導演“空手套白狼”的故事,

一開始是被導演郭帆“騙”來的,出於對朋友的義氣來客串拍場戲,沒想到拍著拍著,萬達影視遇上戰略收縮,《流浪地球》製作成本又過於高昂,第二齣品方的萬達中場就撤資,劇組陷入困境,不得已拿出了6000萬給予支持,《流浪地球》得以繼續走下去。沒想一晃神就客串了31天,最後劇組經費又不夠了,吳京又放棄片酬,將資金都用在了特效上。

這是吳京在發佈會上的調侃,拍攝過程如此艱辛,最後還是能拿到56億成績,還是非常值得嘉獎的。

至於說這部作品到底好不好,是否讓人百看不厭,爭議是有的,但從我一個科幻片小白的角度來說,是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而且我很喜歡整部劇中的“人人皆英雄”的設定,即使是主角的隊伍,也並不是整個人類災難的拯救者,

1.吳京飾演的角色逃出休眠艙去往控制室,也有別的休眠艙在進行爆破,可見不止他發現了莫斯叛逃的這件事。

2.聯合政府公告感謝全球150多萬救援人員奮鬥,我們假設全球有5000座發動機,也就是平均每座發動機有300

人去救援,從主角隊伍來看,每支隊伍是七到八人,姑且算作十人,也就是全球的發動機,每座都有三十隊人前往救援。

3.在啟動“火種計劃“的同時,其實”領導者“也放棄了自己,空間站內大部分人都進入了休眠艙,主控室也是沒有人的,可見他們應該是在地球的某個角落的。

4.主角隊伍引爆木星的同時,另外也有幾個發動機也啟動了,可見並不止他們行動,也不止他們想到了這個辦法。

這是我最近看注意到的一些事情,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次,也算是有這些收穫,“整個地球的命運是由億萬人在努力的拯救“,這是我認為這部電影最好的地方。

當然除去這個看起來不算是“低成本“的科幻電影之外,還有很多低沉本高口別的電影。

比如開心麻花出品的低成本系列電影:《驢得水》、《夏洛特煩惱》,都是讓人捧腹大笑的好作品,還有甯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還有之前的《人在囧途》,這些都是小成本精製作的喜劇電影系列,非常值得一看。


四月辣椒


1.《西遊記》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西遊記》,眾所周知,當年拍攝《西遊記》的劇組資金一度很緊張,為了節省成本,整個劇組曾一度只用一臺攝像機,每一個鏡頭都是用這個攝像機拍的,在特效上,《西遊記》也力求完美,以如今的視角去評判這部電視劇的特效那當然是連五毛錢都不值,但是在當時來說,這樣的特效儼然已是良心中的良心。


2.《毛騙》

很多網友都稱這個系列是用“一根冰棍”的錢排除了“哈根達斯”的水準,相信看了這個系列的朋友對這句話深有體會,拍這個系列網劇的劇組由於資金匱乏,所以請來的演員都是一些不知名的演員,這些演員連三線演員都不算,攝影設備基本也是最低級的那種,看第一部《毛騙》時還能明顯感受到剪輯以及鏡頭銜接的不成熟,但是這並不是太影響整體的觀看感受,而到了第三部,電視劇的整體制作水準達到了巔峰,第三部的豆瓣評分也高達9.6,國產良心網劇實至名歸。


3.《武林外傳》

沒有一線大咖,沒有高級特效,更沒有華麗的佈景,這部《武林外傳》卻成了永恆的經典,《武林外傳》劇組最窮的時候拍吃飯的戲都要用演員的工餐來當道具,拍完之後演員就直接在拍攝現場吃飯了,而正是這樣資金緊缺的劇組卻為我們帶來了一部百看不厭的經典喜劇,如今再回頭看看這部電視劇,漫不經心處會發現很多角色的話都極其富有深意,或許這就是這部《武林外傳》吸引人的地方吧。


4.《亮劍》

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朋友應該能看得出拍攝這部電視劇的劇組很窮,除了主要李幼斌當時有一點點名氣在,其餘主角基本都是三線演員,同時,電視劇中的佈景和道具都很簡單,場地基本選取的都是真實的農家屋社,著裝基本都是粗布大衣,拍戲的過程中基本沒有什麼保暖設施,各個角色無論是在屋裡還是在屋外說話都冒著白氣,大規模的戰鬥場面基本用獨白加歷史影像一帶而過,即便如此,這個劇組還是為我們呈現了一部經典,每看這部《亮劍》我都會被李雲龍的那股男人的熱血所感染,那句“二營長,把意大利炮給我抬上來”聽著真給勁,不是嗎?


以上就是我想到的很窮卻拍出了百看不厭的經典電視劇的劇組,這些劇組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了電視劇本身的質量才是決定收視率的本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