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的高房價是導致人口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你認可嗎?

一字板肋玉麒麟


人口增長下降的原因是很多,但是和高房價扯上關係確實是一個很容易引起大家關注和討論的話題。不過,事實上高房價和人口增長有必然的關係嗎?這個還是要存疑的。

就比如說現在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和縣城,房價不一定高到很多人高不可攀,但這些地方的出生率也一樣的低,像北上廣深這些城市房價是中國最高的,但是這些城市的人口增長以及出生率並沒有特別低,反而是像東三省人口是不斷的下降的,這些地方的房價在中國各個區域來看還是比較低的。

所以把高房價和低生育率這二者之間的邏輯關係強關聯,看起來特別讓人覺得很解氣,但是其中的關聯不一定有那麼多深,當然它們是有一些關係的,尤其是太高的房價讓家庭的負擔很沉重,在負擔沉重之下再去多生育小孩的話,無疑是很多家庭無法承受的。

但科學地分析,從出生率的角度來看,最多的原因還是與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一個小孩成人成才的整個社會成本、比如教育成本等等,還有夫妻的精力和人生職業發展都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孩子多的話會嚴重影響到整個自己的生活質量和人生職業發展,尤其是女性,如果生育多的話,基本上在職業上就很難獲得發展。

所以這些原因是共同促成了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房價是在加劇這些原因被放大了,人們本來就不願意多生,再加上高房價,就更不願意去多生孩子,所以房價和人口下降之間有一定的關係,但並非都是高房價導致了人們不願意生小孩、人口下降的。


水禾田


非常認可。我是70後,生有一個兒子,夫妻雙雙經歷了下崗,為了再就業學習技能找工作,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好不容易把兩人的養老保險金交夠15年,孩子慢慢拉扯大年近50了,兒子考上了上海同濟大學,大學4年,又去服兵役2年,研究生2年,等到工作時都27歲了,就算給他十年37歲再結婚,最近看了一下上海的房價,掏空我們一家三口的所有也付不起首付呀!別說生二胎三胎,養一個都如此困難,二胎要是再生個兒子,豈不要了老命?就算生二胎國家獎勵幾十萬都不敢生呀!


甘紅君


房價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還有教育,醫療,通貨膨脹,就說教育,我身邊同事,三線城市,幼兒園一學期5000塊,剛生小孩的,由於三聚氰胺事件,都買進口奶粉,一罐幾百塊,只夠吃一週的,現在升學競爭越來越大,很多都上補習班,一個假期幾千塊,2個假期上萬,還不包括平時請家教的錢。醫療,現在看病貴的要死,醫生只靠儀器看病,問你病情後,先咔咔咔幾個儀器檢測,幾百甚至上千塊就沒了,這才剛開始。小時候感冒一版感冒藥才5毛錢,現在生個感冒幾十塊下不來。通貨膨脹,以前100塊能花好久,現在100塊去趟超市就沒了。工資呢,都沒翻倍。孩子真的養不起。


誰人不識你是君



怎麼能說大國的房價高呢?在我看一點都不高啊!甚至是太低。如果房價真高的話,南昌第一檢查室副科長徐林保怎麼會有三百八十套住房呢?原鐵刀布長劉志軍又如何坐擁三百七十四套住房呢?再如總後侵布高官谷俊山名下也有三百套住房呢?,筆者在此就不一一細數了。

這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這一座座富麗堂皇的豪宅,如果價格虛高的話,上述人物又怎麼能買得起呢?既然一個人能坐擁數百套房子而仍然慾壑難填,從邏輯學角度說,這說明房子的價格肯定是不貴,不然的話,這一類人的鈔票又會是從何而來呢?


再說了,房價高了說明GDp高,GDp高了說明財政收入高,財政收入高了,說明黎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相應的學生入學,病人住院,農人養老,殘疾保障、癌症治療,白血病就醫,等等一切就都不再花錢了,事實上也是全免費了,這就是數學上的等於第三個量的兩個量相等,難道說這不就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大國夢嗎?




其次,房價高了說明國人的身價高,如果房價能上升到每平方一百萬元,那麼大國人家家戶戶豈不都成了億萬富翁,如其皆大歡喜的事情,尤待於房價的迅速躥升。



從國際戰略學角度講,如果大國的房價再上升一兩倍,二零一九年上半年,就們的GDp可以首次超過米國,並且從此以後會永遠把米國甩在身後。看看對方快要趕上的時候,只需要雲淡風輕的來一次提高房價就行了,其它什麼也不用幹,既可以省心,又不費力氣。可謂是拉屎扒地瓜一舉兩得。



筆者最近就偽命題“高房價”做了一次大規模的社會調查,範圍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行業三教九流,人物士農工商,側重於工農學生,捎帶問冗官俗吏,大家一致的意見是,房價需要大漲,才最符合民意。只有更高的房價,而沒有最高的房價,“房子雖說是用來住的,但法律也沒有規定說是不能炒的”。



上午回了一趟老家,給老母親準備了一些年貨,剛進屋坐定,就湧進來一幫光屁股的發小,遞煙敬茶的檔口,村議員杜撇子一撇嘴問我說“你們大淄博的房子現在多少錢一平方”,我怕說實話把他嚇尿了,便含糊其辭的回答“在一萬到一萬五之間”,老杜聽了我的回覆,顯然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把嘴上的大半截煙扔在地下碾了一腳說“價格怎麼這麼低,什麼時候才能長到一百萬一平方”,我為杜大叔的話錯愕的目瞪口呆,但還是故作斯文的說,一萬多就就夠嗆了,目前大多數人已經買不起啦,更何況你說的一百多萬一平方呢!老杜睥睨了一眼磐石的窮酸文人相,突然嗷的喊了一嗓子說“你知道現在我們農民的人均年收入是多少嗎”,我重新給杜大叔點了一支菸說“願聞其詳”我家今年收入三千萬。買個吊“及吧”房子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不過,低於一百萬一平方不買,丟不起那個人啊。磐石唯唯。



磐石礪成的砥柱


有一定關係吧,高房價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口的負增長。

身邊實打實的例子,我的親哥,兩個兒子。第一胎是兒子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不想要第二胎了,可是父母想和他媳婦都想要個二胎,想要個女兒,圖個“兒女雙全”的說法。很遺憾,二胎生了,依舊帶了個巴。我當時在杭州工作,就打了個電話恭喜一下。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哥那低沉透露出無奈的語氣,彷彿世界灰暗了一樣。

我家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沒有趕上城市發展的第一波紅利,父母經過多年的打拼也偶了點積蓄,但與高昂的房價相比,真的有點微不足道。因此,我家至今沒有屬於自己在城市的一套房。每每跟老哥喝著小酒聊天的時候,總繞不開他兩個兒子,總繞不開“愁”字。父母見了,總說“生下來就養得起,我們不一樣養活了你們姐弟3個。”(這方面真的佩服自己的父母)

這個時候對於還沒有結婚的我來說,有沒有影響?肯定是有的,在未來子女這一方面肯定會非常的謹慎,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

這個社會,房價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輩子的追求,對於有錢人、當權者來說也就一頓飯的事情。有的時候將人口下降歸結於房價是不科學的,人口下降是這個社會不均衡發展,社會的保障措施不到位,人們思想的現代化等等,這些都是人口下降的重要因素。


套路使人瘋狂


中國的高房價,確實讓人們不敢輕易多生孩子,尤其是生男孩。這個問題,是導致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在中國的大多數地區,居高不下的房價大大超出了人們的實際收入水平。因此,在放開二胎生育之後,甚至在鼓勵生育的前提下,大部分夫妻依然不敢多生一個孩子。

有些小夫妻在結婚之時,便是貸款購買的婚房,幾十年內存在著還房貸的經濟壓力。在這種狀況下,哪還有多於的錢去再撫養一個孩子,即便想生也不敢生。

還有一些第一胎生了男孩的夫妻,想生二胎,但同樣有擔憂,怕萬一再生個男孩,除了撫養外,未來買房的壓力過大,因此,索性不生。

另外,現在的大部分女性在結婚前都要求男方購買婚房。而如今的高房價,不是誰想買就有那個實力去買的。從而,導致一部分經濟比較困難的適婚男性因買不起房而結不了婚,連婚都婚不了,還談什麼生孩子。因此,高房價導致中國出現了一大批單身男性,他們更沒有生孩子的機會。

如今的普通老百姓,可以說是談房色變。誰都想買套新房子住,只可惜買不起,想生孩子,先得考慮未來能不能給孩子買得起房,假如買不起,便沒有生孩子的勇氣。

所以,超高的房價帶來了諸多問題,直接影響了新生兒出生率,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我國人口下降。

除此之外,撫養、教育、醫療等,同樣制約著人們生孩子的勇氣,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壓力的問題,因為現在大部分人的收入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生不起、養不起孩子,為孩子買不起房,人口自然會下降。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我先說明我的觀點:我是蠻認可的觀點的我是一名90後 說實話房價就是從我們成長的這個時代裡飛昇起來的。


1、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到目前為止都是非常大的。


中國第一波房價飛昇是從03-04年間開始的,那時候我們最大的也不過才13歲。


那個時候你還可以用不到10萬的錢買一套好的房子(帶院子的那種)。


也正是那時候中國開始取消分配住房,目的是:為了刺激國內經濟的增長。


房子開始向商品化發展,然後各地開始出現大量房地產商,房地產經濟開始勃發。


這近二十年間房子的價格從兩個人工作幾年就可以承擔的起,到現在買一套房子需要全家人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承擔。


我國的GDP一直在高速猛增,個人的收入也越來越多,但自己可支配的錢財卻越來越少。


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的人基本都揹著高額的房貸。



<strong>

2、所處環境不同,人的追求不同了。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和平時代,和平時代和戰亂時代養孩子的想法是有很大不同的。


戰亂時期,我們所想的是,如何讓孩子活下去(也就是不管生活質量水平高不高,活下去最重要)和平時代,我們所想的是,如何讓孩子生活的更好(也就是注重生活質量,如何能活好最重要)活著容易還是活好容易?


我們這個時代很顯然,活著容易,活好比較難。


孩子剛出生時,奶粉、尿不溼、玩具......等等的花銷,孩子長大一點上幼兒園,以蘇州的幼兒園收費水平來說一個學期學費要達到5000-6000左右,加上小孩子容易生病(醫療費用、保險費用),等孩子再大一些什麼補課班、興趣班。


這些支出都是很大的。


以上支出+房貸支出,基本上就能花掉到一個家庭的60%-70%的收入,再加上家長自己平時的花銷,養一個孩子有很多人都覺得很艱難了,更別說養兩個。



3、從小樹立在我們心中的想法


我們所受的道德教育就是:少生、優生、晚婚、晚育。


多年植根在腦海裡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幸生


我來說兩句吧,我想我更有發言權一些,我在杭州

我們小孩子上中學了,學費一年3.2萬,補課費1萬,伙食費一年7000,服裝一年1000,班費資料一年1000。

家裡車子2萬一年,房子四萬一年,每個月給丈母孃兩口10000。

每個月吃飯,1000打底,一年一萬塊,過年過節給家裡買東西差不多5000塊,應酬請客最少5000塊。

家裡水電,家電損耗,平均每月得要500一年得6000塊

季節換衣服,褲子,襪子,鞋,短褲這些一個季度2000塊,一年要7千。

根本就活的很累,沒時間管孩子啊,月薪一萬以下的根本就不要考慮把孩子養好了,能吃飽就燒香吧!


趙哥140824091


有人說,高房價是有效的避孕藥,但從當前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看,一點也不為過,高房價透支了年青人的夢想。在收入永遠趕不上房價的時代,又有幾個人不是哀嚎一片。年青人在大城市打拼,背井離鄉,日出而出,日落而息奔命工作,這樣拼了命,為什麼?還不是為了中國式心中的她買一個安憇的家。還有妻子的媽有個交代。但事有願違,居高不下的房價蒸蒸日上,剛剛靠六個錢包湊夠首付,猶豫一下,又不夠了,結婚的年青人雖然是真正的剛需,需要合適的婚房,園大人們的夢,園成家立業的夢。到頭來,夢想很遙遠,現實很骨感,看到國家史上最嚴調控出臺,久別冰凍的心燃起了希望,感覺可以搭上最後一趟班車,逆境而上,快速上車。然而,房價依然高處不勝,二萬是二萬,五萬是五萬,堅強不倒,永遠勝利。感嘆房價這多高,這是現代年青人真實的想法,房價一日不降,迴歸居住屌性,何來婚房,何來媧居。想結婚不敢結,想回去,故鄉的房價已安不下自己的肉體,想紮根已不是現在的靈魂。


飛龍一把刀


不是主要原因

我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首要原因是計劃生育。其次是城市化發展。

首先看我們國家歷年人口出生數量及生育率:

1958年:1714萬;生育率5.48;

1968年:2772萬;生育率5.94;

1978年:1883萬;生育率3.0;

1988年:2457萬;生育率2.3;

1998年:1401萬;生育率1.49;

2008年:1608萬;生育率1.45;

2014年:1687萬;總和生育率1.61;

2015年:1655萬;總和生育率1.62;

2016年:1786萬;總和生育率1.62;

2017年:1723萬;

2018年:1523萬;

備註:生育率:指一定時期內 (通常為一年) 出生活嬰數與同期平均育齡婦女(15-49歲)人數之比;總和生育率:她們終身平均生育的孩子數稱為總和生育率。

為了數據的詳細和真實統一性,2014年之後的生育率我採用的是“總和生育率”這個指標,因為我們國家是前期生育率很高,所以導致“總和生育率”比“生育率”要高一點,而真實的“生育率”我在統計局也沒找到數據,百度的數據也不連貫,所以沒有采用,但是在《參考消息》中看到一個數據,說2010年之後的中國“生育率”是1.1-1.3之間,甚至有些媒體寫到只有1.05,這些數據我都沒有采用,這裡講出來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吧。

總的來講我們的人口生育率是在逐漸降低的,1987年和1988年是生育數量的高峰時期,達到2500萬人,80後應該很有感受,因為他們高考的時候,人數可能是最多的。

1999年是生育數量的低谷時期,出生人口不足1400萬人。主要是生孩子的母親數量比較少,因為70後的數量少。

1、計劃生育是導致人口減少的首要因素

這個大家都能理解,不需要解釋了吧,原來一家可以生三五個孩子,現在突然只能生一個,人口不少才怪了,1982年計劃生育正式定為國策,1978年的生育率是3,1988年的生育率將為2.3,1998年就講到1.5了,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是湖南人,家在農村,我們這一輩那邊每家都是兩三個兄弟姐妹,只有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嚴格執行了計劃生育政策的,其他的都是罰款就可以生的,儘管如此,數量也是在3個以內佔了大部分,和我們的父輩五六個兄弟姐妹相比已經是減少很多了。因為畢竟也沒有那麼多錢罰款,而且有時候還需要躲出去生孩子,生完了再去認罰。

東北因為是國企重鎮,不執行政策恐怕飯碗難保,所以執行很嚴格,這個也是造成現在東北人口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在上學的時候,我們的同學當中,來自東北的幾個同學都是一個孩子的,我這個範圍可能有點片面,我沒有詳細查數據,有資料的讀者可以補上。

2、城市化的發展進程是導致人口減少的第二個因素

市場化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解放了女性作為勞動力,作為勞動力供給的一個重要來源,在事業上花費的時間更多,而且時間更為嚴格,在農村時,你的耕作時間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在企業、工廠上班,你的時間是固定的,八小時工作制是打底的,這個導致女性在生孩子,養育孩子方面的精力和時間就少了,生育的慾望自然沒有那麼大。

生育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女性而言,對事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懷孕1年,養育3年(孩子頭3年是全天候需要人照顧的),一個人的事業中斷兩三年,對職場女性的事業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再生第二個孩子就謹慎得多,生第三個孩子更是慎之又慎。

養育孩子的成本逐年上升,以前生孩子容易,養孩子也簡單,多張嘴巴,加雙筷子,現在對孩子 的培育是下了血本的,以前孩子當牲口養,現在的孩子當寵物養,各種成本讓年輕的夫婦都對生孩子望洋興嘆。

從世界範圍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生育率也偏低,經濟落後的地區反而生孩子和玩一樣,一直是地球造人的生力軍。而且這個趨勢是不可逆的,經濟一旦發展上去造成生育率降低以後,生育率是很難恢復的。日本對這一點最有體會。

3、人口是市場化經濟體系下最重要的生產力

在一個非市場化經濟體系下,人口可能是“負擔”,因為生產效率低下;在一個市場化經濟體系下,人盡其能,成為了最核心的生產資料,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力。

我主做股權設計/激勵、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業務合作,請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