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84岁“愚公”用36年时间 在悬崖绝壁上凿出9400米“天渠”


这条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沟渠地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全长9400米;现在沟渠里每天流淌着甘泉,滋润着草王坝村、团结村等几个村庄,成为当地的幸福渠、致富渠。

而提着这条渠,人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叫黄大发的老人,他今年已经84岁高龄了。因为老人的坚持和努力36年,这条渠才修建成功,给世代没水的深山里的山民带来了福音。人们也把这条渠以老人的名字取名叫“大发渠”。去年,老人的事迹也拍成电影。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地处深山,当年村民吃水都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去挑水吃。1959年,24岁的黄大发担任草王坝村的大队长,因为村里喝水成问题,农田浇水更成问题,吃饭只能靠天。“别的村能吃上米饭,我们只能吃包沙饭。那是旱地里种出来的苞谷,吃起来口感不好。”当地村民说。


在草王坝村大山那边有一条螺丝河,24岁的黄大发就带领村民,想从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渠来,将螺丝河的水引到草王坝村来。说干就干,黄大发带领村民在大山里凿隧道引水,无奈由于技术有限,隧道只凿出一百多米的距离就干不下去了。凿渠引水的想法暂时搁置下来。

1989年,虽然过去三十年了,凿渠引水的想法在黄大发脑海中一直没有磨灭。他向上级部门申请,已经54岁的他到枫香水利站学习水利技术。一位同时学习的学员说,黄大发文化程度低,那时他连厘米、分米、米都搞不懂。

通过努力学习,学成归来的黄大发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上凿渠。年近五旬的黄大发,带领村民爬上300米的悬崖,他们用铁锤、钢钎、锄头一点点在悬崖上凿。

一次,黄大发不慎掉下悬崖,村民们把他从悬崖下救上来。村民们表示,我们生怕老支书没命了,不然这条渠就修不成了。这期间,黄大发家庭也遭到大变故,女儿和孙子不幸突发疾病去世,这也没有动摇黄大发修渠的信念。

经过5年的努力,1992年,这条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天渠”终于修成,草王坝村结束了人畜用水和农田灌溉的问题。这条“天渠”一边是陡峭崖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绕三重大山,过三座绝壁,穿三道悬崖,所到之处常人难以立足。

天渠修好后,黄大发并没有停止,他又带起村民搞起了种植业和养植业,使村民们发家致富。

以前的旱地也变成了块块良田,旱地变成了水稻田。村民们实现天天吃米饭的愿望。

村民们的收入慢慢增加了,他们盖起了新房。2017年4月25日,黄大发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黄大发的事迹也被搬上银幕。2018年8月3日,以黄大发为原型的电影《天渠》首映式在北京举行,黄大发也来到首映式现场。

2018年8月3日,以黄大发为原型的电影《天渠》首映式在北京举行,黄大发也来到首映式现场。

退休后,黄大发除干农活外,巡渠成了他必做的功课,只要十天半月不去水渠看看,他就浑身不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