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最需要什麼?

歌頌美麗鄉村


我覺得農民的話,他最需要的就是安穩。安居樂業過一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沒有病痛,沒有傷害,沒有勾心鬥角,沒有辦公室內幕,我們家就是祖祖輩輩的農民。

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時候。,需要的就是,家人無病,生活無災,天氣風調雨順,對栽的一些農作物希望大豐收。在每一年的年關,糧倉需要多一點糧。賣掉的錢包裡面能夠多一些錢。其次,還希望兒女能夠好好讀書,能夠有所成就,長大以後走出大山。

然後慢慢賺到錢以後,把兒女送出農村,希望在城市安家。然後能夠在家裡面多添加一些家電。房子能夠蓋得好一點,還能有一輛小汽車。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安穩吧。也是大部分農民的願望,不求,風風火火。大富大貴。,只求安安穩穩,平平淡淡。


追夢小湯


農民眼下最需要的是來年風調雨順,農作物大豐收,價格再高點,辛苦一年的勞動有個好的報酬。前幾天我們這裡天氣突變。四月份天氣下起了大雪,溫度驟降,結果開了梨花的梨樹損失慘重。梨農傷心的說,今年梨又完了。十幾畝梨樹又白忙活了,一年收入全靠它呀。農民可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只要他付出的勞動得到了回報,有了好的收入,他就高興,他就有錢了,可以蓋房了,買家電了,甚至買汽車啦,他就可以享受精神生活了,沒有錢,一切都是空談。


二牛144548898


當前階段下,咱農民最需要的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私下我也曾經和農村的一些朋友討論過類似的話題,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農民需要尊重,需要重視,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現在農民的地位普遍不高,我們經常所說的無產階級是國家的主人,這裡的無產階級指的就是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深切體會到,現在工人階級的地位和受重視程度明顯比農民階級要高,即便是現在,我們還能夠聽到很多城裡人嫌棄農村人,說農村人這不好那不好的情況,但是他們可能忘了,沒有農民們辛苦種植糧食和各種蔬菜水果,城裡人又怎麼會吃到這些食物,又怎麼會有力氣工作和掙錢呢?所以說,把農民當成衣食父母一點也不誇張,而且還非常的恰當。

2、農民需要公平,我們都知道,農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存在,即便現在有了新農合醫療,看病吃藥也是最花錢的,另外,由於地方醫院條件和醫療設備有限,所以很多時候只能看個小病,如果碰到大病,農民還是要轉到市一級省一級的醫院來看病,但是級別越高的醫院報銷的比例就越低,所以很多農民得了大病,所花費的費用還是很高,一般只能報銷50%到60%左右,但是城市居民卻能報銷80%到90%左右,另外,教育、養老也和醫療一樣,存在很多和城裡人不平等,不公平的地方,相信大家對此也深有體會。

3、農民需要正義,如今,農村村痞村霸等黑惡勢力猖獗,農民們的正當權益也受到侵害,雖然現在國家已經開展了很多次的“掃黑除惡”督導工作,但是農村的黑惡勢力還是存在,並沒有明顯的減少,所以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多調查,多走訪,真正的深入農村,走進群眾中間去,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將那些侵害農民權益的不法分子繩之以法,受到應有的懲罰!

4、農民需要國家更多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在農村中,農民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一些專業的技能也不懂,沒有其他出路的農民只能將汗水撒到泥土上,這也就造成了很多農民收入普遍不高,針對於此,所以希望國家能夠加大對三農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幫助農村發展,幫助農民豐收致富,增產增收!





老楊說三農


農民需要的是機會、公平和正義。出生在農村的人相對而言確實是少了很多的機會。比如更好的教育、醫療、就業機會等。有句話說得特別好“高手在民間”。14億人口農村人口占據7億多,很多農村裡的人有能力有本事卻沒地方展示,只能默默無聞。我叔叔就是一個例子,在這裡不多說。

農民也需要公平。就像上面說的,農村裡小孩教育,農村人的醫療條件,農村老人養老一直都是大難題。而城市裡的老人養老不愁,同樣的60歲年紀老人,農村裡的還得自己下地幹活掙飯吃,而城裡的每天散步遊街跳廣場舞。

農民還需要正義。在農村裡基本都會存在有村霸地痞,而普通農民又都普遍老實,能力又有限,面對村霸地痞很多時候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氣吞聲。對於農村裡村霸地痞的新聞報道我們也沒少聽過。

其次,精神文化的滿足。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農村人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村簡單的生活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大家的精神需要,在面對空閒時間不知道做些什麼,而參與賭博等違紀違法事情的事件越來越多。

最後就是文化文明的落實。面對天價彩禮,攀比成風的農村想象,農村人屬實感到無能為力。大多數農村人面對這些問題都是深感困難頭疼。都希望有好的宣傳引導能夠及時的矯正遏制這種不合情理的農村想象繼續危害發展。

農村人其實很簡單,能夠安心生產沒人破壞搞騷擾,經濟收入勉強跟得上,生病可以治,養老有著落基本上也就感覺是幸福生活了。





微觀農人


農民需要什麼?這個問題問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上。我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農民最需要的是政策落實。這麼說可能很多人覺得比較虛,農民不是需要教育、技能、醫療、養老等實實在在的東西嗎?其實,對於這些方面,國家都有紮紮實實的扶持政策。只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落實到位罷了。或者說,是由於政策的落實,跟農民的期盼還有一定的差距。

我們都知道,每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注三農,都會出臺一些惠農政策,力求推動三農發展,讓廣大農民朋友更好的享受到發展的紅利。

但是各種各樣的政策出臺了,有沒有落到實處呢?政策紅利有沒有讓農民真實地感受到呢?答案是,有落實,有紅利,但不到位,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首先是政策的傳遞週期偏長。中央制定惠農政策,省市、區縣開會研究執行,這中間存在各種各樣的環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一些執行力不夠強的地區,往往過了了很長時間,才能真正把政策落實到位,讓農民享受到政策紅利。都說時間不等人,執行的時間成本太重了,它所帶來的紅利也會大打折扣。

其次,有些地方對政策的落實存在偏差。中央的政策都是從頂層設計上作出相關規定,各地可以根據大的原則,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執行方案。這種“空間”也給有些地方執行政策提供了靈活性,但也帶來了問題。

比如,有些地方會財政緊張為名,對大政策規定的一些指標進行壓減,造成政策落實不到位,或者出現偏差。對於這個現象,相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感同身受。具體例子我就不舉了,免得得罪人,大家也可以在留言中,說一說說自己所遇到的這種情況。


好比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這本來是提升農民就業技能的大事、實事。但有些地方沒有真正認識到它的作用,只是隨便組織一些送技下鄉活動,請幾個專家,擺兩個攤子,發一些宣傳冊子,拍幾張照片,做個新聞報道,然後就大寫總結材料,向上級彙報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豐功偉績。

但實際上,農民朋友到底有沒有從中學到技能?這個問題值得探討。我認為,開展技能培訓,絕對不是開兩個講座,發幾張宣傳冊子那麼簡單,而是要請專業人員、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真正把技能傳授給農民。


第三,一些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腐敗問題。這種現象在農村基層比較常見。比如養老標準,農田補助,養殖補助等各種政策,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農民對這些政策往往不夠了解。一些黨性不強的農村幹部,往往會利用這些漏洞實施腐敗行為。比如,壓減養老標準金,挪用農田補助,甚至貪汙扶貧款的行為,確實有存在。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國家反腐力度不斷增大,打虎拍蠅行動不斷開展,基層腐敗現象已得到有效遏制,風清氣正的生態正在加速形成,農村發展將越來越有希望。

總而言之,農民需要什麼?需要的是惠農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政策紅利更加廣泛地普及。只有這樣,農村養老,教育,醫療,產業發展等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也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讓農民朋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城中,一個都不落下。你怎麼看呢?


農事流溪


我雖是個城市退休老頭,因在農村工作過對農民需要什麼還是知道點的,一 缺技術不論種植也好養殖也好他們知道的甚少。二教育資源短缺,雖然有些青年到農村任教但走過場的多。三醫療資源差,得個病醫院真看不了。四缺少有膽略有魄力的人材。建議縣市職教中心別光注重培訓技術勞動力。要注重培養在農村創業的能人。

順便說一句農業稅免除前農民繳的公糧包括農業稅,公積金公益金。是沒人給農民錢的,給錢的是農民賣的餘糧。很多農民網友提繳的公糧是否算繳了勞保,我覺得不過份。你工人原來上繳利潤後改稅能視同繳費,當然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工他不創造利潤難道說他們沒給國家做貢獻,並軌時不也有視同繳費?連這些都沒弄清就說農民拿繳公糧兩次向國家要錢,把他一頓臭罵,這是對農民的侮辱。!我們的農民兄弟是最勤勞最純樸的,就繳公糧時期,本來應農民收完糧食留足口糧,種子,飼料剩下的繳公糧,賣餘糧。可往往評產後訂餘糧(餘糧是任務,也就是城裡人,所有不種糧食的人吃的糧食)有的領導為了業績虛報產糧,農民連口糧都留不足,擠飼料糧。說到飼料糧,農民的口糧都是下風的(飽滿,完善粒都在上風)這我是清楚的。不要憑個人的想像說事,知道就是知道,說不知道無人恥笑你一因那時還沒你。多說這幾句吧。


531317318312


農民目前最需要是國家政策的扶持,

一,國家需是土地確權到戶,向後延包三十年,這是好事,這當中有生老病死,婚進婚出,戶口迂出遷進等問題,國家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農民希望國家健全政策,以至更好管好土地,使農民有民生感。

二,農民曆來都是最低層的人,地位不高,希望提高地位,受社會尊重,為什麼這樣說,工人是國家的主人,退休後按月還有幾千元退休養老金拿,他們有地位,受社會和國家的尊重。而農民年老還在面向黃土背朝天啃泥巴,七,八十歲老人還在田裡勞動,他們不是不會享福,而是為了生活,沒有退休金拿,拿了幾十元養老金,還受到社會上某些人的低制,說叫國家取消農民的養老金,大家看看吧,這些人的心有多很,只准他們拿,不準農民享受生活補助。農民同樣為國家著貢獻,而農民得的回報是什麼暱,所以,農民無地位,得不到社會的尊重,,天理何在。

現在農民最需要是國家經濟扶持,給農民發退體金,增加養老金,國家給各行各業都調工資,就是農民沒有,農民種糧虧本,糧價有降無增。其次需要提高農民的社會地位。


王則純


謝問、農民最需要什麼、農民靠體力勞動而掙錢、勞動了一輩子貧窮了一輩孑、只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而於、農民沒依沒靠、過去也沒能力交保險、交保險都視為騙人的把戲、進入老齡年歲沒人要了掙不了錢了、靠現在的兒女養老有如紙上談兵、不切和實積、兒女們壓力也很大、現在農民最需要的是還的依靠國家的補貼來養老、農民朋友們忠心的感恩共產能救勞苦大眾`、民心所向、萬眾擁戴、黨和國家領人永遠不會忘記、同共苦共患難有難同擔有福同享的勞動人民、農民朋友們萬份感恩國家的好政策、老有所依安度老年、敬請網友們、多提見解多謝、


奮鬥者111645


農民需要什麼

1.醫療

在農村一直存在著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雖然現在有農村合作醫療,但是隻要家裡有人生病,如果是大病,要麼放棄,要麼家裡掏空。現在生個病,動輒就是幾十萬,這對很多農民來說都是一輩子的積蓄,所以我我們農村老人哪裡流行一句話“來啥都要的,就是不要來病”

2.養老

現在農村的20-60年齡段的人基本都外出務工,年齡大的幫忙帶孫。所以80-90歲的老年人就無人養老,我們村就一個3個兒子 1個女兒,都不缺錢,也不是不養,就是照顧不了老父親,大兒子天天上班,住縣城在6樓,他上下樓不方便,兒子家生活他又不習慣,二兒子坐牢,女兒倒是孝順,女婿又不孝,他們一去女兒家,女婿就要發脾氣。最小的兒子又是上門女婿,,也願意養他,但他去哪裡沒朋友沒熟人,,又不好耍。老人想在老家和老夥伴玩,但就是沒人照顧,兒女一人一月出1000元,請嬸嬸幫忙煮飯,嬸嬸又嫌老人髒。


鄉村雪妹


現在的農民最需要的就是思想教育,首先要教育農民尊守國家的法律政策,不要以為自己是農民,就可以成為法外公民,為所欲為無法無天,凌駕於國家的法律之上,現在有一些缺少教育的農民,向國家伸手要錢成了惡習,自私和貪婪成了一些農民的代名詞,整天滿腹牢騷,對國家給農民的各項優惠和各種補貼,即不知足又不感恩,得寸進尺貪婪無度,拿了納稅人的血汗錢,連一句好話都不說,反而對國家全是不滿,還有一些農民,無視國家的法律政策,不交養老保險,又恬不知恥的天天向國家索要養老金,天天幻想不勞而獲坐等吃白食,妄圖掠奪他人財富,用別人的血汗錢為自己養老,還有一些農民,一說到農民養老,就把交公糧掛在嘴上,這些農民當年有償賣公糧拿了錢,現在卻昧著良心天天出來說,無償的向國家上交了幾十年公糧都沒給錢,妄圖賣一次糧食,向國家算兩次帳,現在有一些農民,每天不是想著為國家做些什麼貢獻,而是天天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的向國家伸手要錢,這等於把貪婪的雙手,無恥的伸進了全民的腰包,這種即自私又無理取鬧的惡劣行為,己經嚴重的敗壞了一些農民的自身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