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控賽格淨利虧損1.3億 控股權生變山西國資或將接盤

華控賽格淨利虧損1.3億 控股權生變山西國資或將接盤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楊玲玲

致力於海綿城市項目建設的華控賽格(000068.SZ),在遭遇定增失敗、股價“過山車”、業績由盈轉虧、管理層變動之後,再現新動作。

5月8日早間,華控賽格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華融泰的控股股東奧融信正在籌劃轉讓所持華融泰51.00%股權,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此前不久,華控賽格發佈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06億元,同比下滑50.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3億元,同比下滑507.58%。隨後披露的2019年一季報延續了此前的下滑趨勢,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93.09萬元,同比下降45.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60.71萬元,同比下滑96.07%。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華控賽格近日公告,該公司董事、副董事長孫盛典,董事、首席運營官潘文堂,監事、監事會主席鄭丹以及副總經理葉伯樂等數位高層管理人員相繼辭任,公司現人事“地震”。

對於可能導致控制權發生變化的股權轉讓事宜,華控賽格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回覆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也是剛收到控股股東發過來的消息,暫時沒有更多細節可以告知。同時,其回應稱,近期披露的高層變動“主要是賽格那邊換了一撥人”,對公司的日常經營和管理不會造成影響。

實控人或發生變更

5月8日早間,華控賽格公告稱,公司5月7日收到控股股東華融泰及實際控制人黃俞的通知,華融泰控股股東奧融信與寧波保稅區三晉國投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於5月7日簽署了《股權轉讓意向書》,正在籌劃轉讓奧融信所持華融泰51%的股權。

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華融泰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且可能將涉及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等事宜。

同時,華控賽格表示,若本次轉讓實施完成,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通過控制寧波保稅區三晉國投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控制華融泰,間接持有公司26.48%的股份,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對於奧融信以及黃俞退出的原因,公告中並未提及,只是稱,尚需由奧融信與三晉國投簽署正式的《股份轉讓協議》,正式協議的簽署時間及能否簽署存在不確定性。

同時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日,華控賽格公告表示,公司董事、副董事長孫盛典,董事、首席運營官潘文堂,監事、監事會主席鄭丹以及副總經理葉伯樂等數位高管相繼辭任。

對此,華控賽格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只是“賽格股份那邊派出的代表換了人而已”,他們也較少參與公司日常經營和管理。

公開資料顯示,華控賽格1997年上市,原名賽格三星,原屬電子元器件製造業,主要從事CRT玻殼及STN-ITO鍍膜玻璃的製造和銷售。2014年,華融泰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後,調整華控賽格主業範圍為“環境產業領域發展”。

華控賽格從此開始切入環保行業。2015年至2017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1億元、2.98億元、4.1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53.92%、74.40%、38.77%,增幅逐漸縮小;淨利潤700.55萬元、997.52萬元、3260.33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06.47%、42.39%、226.84%,其中,2017年的淨利潤增幅較為可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租賃業務成為華控賽格不可缺少的收入來源。2015年至2017年,華控賽格廠房租賃收益911.85萬元、658.75萬元、855.59萬元,貢獻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30.16%、66.04%、26.24%。

股價“過山車”淨利由盈轉虧

2017年淨利潤實現大漲之後,華控賽格2018年的經營業績再次出現滑坡。近日,華控賽格發佈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同比下降50.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3億元,同比下降507.58%。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華控賽格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5.23億元,較上年末下滑20.4%;負債合計25.0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960.39萬元,較上年末減少377.64%。

報告期內,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1658.07%,影響利潤的增長。根據披露,華控賽格擬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計2945.64萬元,其中計提壞賬準備合計1835.54萬元、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合計85.00萬元、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合計1025.10萬元。

同時,根據其發佈的2019年一季報,公司1-3月實現營業收入2093.09萬元,同比下降45.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60.71萬元,同比下降96.07%。

對於業績變動,華控賽格解釋其原因是,積極開拓新市場,導致成本費用同比增加;市場經濟趨勢下行,項目減少,設備銷售收入減少;工程諮詢業務,受項目進度影響,收入同比下降;同比平均帶息負債增加,研發投入加大和專業人員儲備增加導致期間費用增加。

針對公司接下來將如何提振業績等問題,長江商報記者致電華控賽格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暫未收到相應規劃。

同時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華控賽格股價在二級市場上遭遇“過山車”。去年10月,華控賽格股價跌至2.18元,創2008年11月以來新低。至於為何華控賽格股價滑落至“冰點”,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受到其43億元定增到期失效影響。

據悉,早在2015年7月,華控賽格就拋出了一則融資金額超過40億元的定增預案,該預案2017年11月通過發審委審核,並於同年12月取得批覆文件。在取得批覆後,公司一直積極推進發行事宜。去年6月,華控賽格宣佈,未能在證監會批覆期內完成定增事宜,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到期自動失效。

不過,自2018年11月提出設立“科創板”這一概念以來,華控賽格又經歷了多輪上漲潮。去年11月20日,深交所還向華控賽格下發關注函,要求華控賽格確認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並核查公司高管及其直系親屬是否存在買賣公司股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形。

截至5月8日收盤,華控賽格報收5.10元/股,上漲5.15%,根據最新收盤價計算,其總市值51.3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