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崗上,“男”丁格爾也精彩

“三分靠治療,七分在護理”,在分秒必爭的醫療戰場上,男護士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記者走訪幾位工作在臨床一線的“男”丁格爾,體會他們的職業甘苦。

當年接生護士成同事

“當年我出生在這家醫院,沒想到如今又在這家醫院上班;更沒想到,當年為我接生的護士阿姨,如今成了我的同事……”南京玄武醫院內科男護士孫宏亮1995年出生在玄武醫院,每每提及此事便感慨萬千。

孫宏亮家好幾個親戚都從事護理工作,從小孫宏亮就聽她們講醫院裡的故事。加上醫院離家近,打防疫針、升學體檢等也都在這家醫院,“這裡的一切我都非常熟悉,所以長大後到這裡工作,再自然不過了。”中學畢業時父母問孫宏亮報考啥學校、專業,他毫不猶豫地說醫學院、護理專業!

白大褂、護士鞋、工作帽,打針、輸液、發藥乾淨利落,已有兩年護理經驗的孫宏亮,在護士長趙瑩眼裡,與其他護士不一樣:工作兩年來一直保持零投訴記錄,病人不論年輕年老都喜歡他;認真、細心、嘴巴甜,年紀大的病人他喊“爺爺”“奶奶”,叫其他女同事“姐姐”,苦活搶著幹。

孫宏亮告訴記者,由於他是醫院首個男護士,起初病人對他並不認可:“怎麼來個男的給打針啊”“男護士,多不方便呀”……但憑著精湛的技術和耐心細緻的態度,孫宏亮很快贏得大家的好感。如今病患都爭著讓孫宏亮來護理,他成了病房裡的寶貝疙瘩。

隔樓相望夫妻檔

在省腫瘤醫院,有一對夫妻檔護士——邢益輝、劉曼。“他上班在2號樓十樓,我在3號樓十樓,我倆隔樓相望。”妻子劉曼說,臨床工作很忙,一上班就像打仗,工作這麼多年,夫妻倆從沒有空閒停下來浪漫地“對望”一次。

邢益輝是南京高淳人,小時候在外公家長大。非常疼愛他的外公有一天因病撒手人寰,“我那時想,如果有華佗現世該有多好!”高考時,邢益輝填的幾個志願都是醫學類院校,最終被徐州醫學院(現為徐州醫科大學)錄取。

“我打開通知書一看,錄取的是護理專業,當時有一絲失落——那不是女生乾的工作嘛。”邢益輝說,進校後他才瞭解到,護理對挽救病人的生命同樣重要,而且護理領域更缺男護士。他越學越覺得有意義。班裡43名同學,只有9名男生,其中有6名後來當上護士長。

邢益輝頭戴手術室的綠色帽子,身穿白大褂,除一雙白色護士鞋外,怎麼看都像個醫生。“剛開始病人都以為我是個醫生,知道我是護士又好奇:‘護士還有男的啊?’”

胸外科、內科、放療科、鎮痛科和ICU,在多個科室工作過的邢益輝由於業績出色,去年被提拔為護士長。在妻子劉曼眼裡,邢益輝做事認真、踏實、接受新知識特別快,“與女護士比起來,男護士更有力氣;在處理危急症病人時,男護士更果斷、麻利;學習先進的電子監護儀器上手更快……”說起男護士的好處,劉曼如數家珍。

手掌磨出厚厚老繭

每半小時記錄一次生命體徵,每一個小時觀察尿量變化,每兩三個小時幫助患者翻身……在南京市第一醫院重症監護一室,張國新每天都要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各個病床間。

“住ICU的都是極危重病人,要麼是剛做完大手術的,要麼是車禍等重傷患者。這裡的護士必須24小時不離床前,要不斷地給病人打針、換藥、記錄病情等,這對護士的體力和素質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張國新說,搬抬病人、翻身啥的都是體力活,性別上的優勢,讓男護士在這裡更被需要。給需要胸片拍攝的患者擺拍體位,一天重複這樣的動作幾十次;出入感染區和接觸病人前後洗手消毒,一天最少幾百次……沒幾年,ICU病房裡的男護士們,手掌都磨出厚厚一層老繭。

在南京市第一醫院,像張國新這樣的男護士有45人。“現在大家越來越理解我們,也越來越需要我們了!”張國新說。

招生就業“兩頭俏”

“近年來,護理專業的男生不斷增多,招生形勢越來越好。”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學工辦副主任付夢楠告訴記者,護理專業的男生2016年46人、2017年47人、2018年增加到88人。

從南京十三中走出來的趙康,2015年高考時原本報的是康復醫學專業,因為分數差點被調劑到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醫學倫理學、心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急重症護理學及婦兒護理學、護理管理學等專業課程;導尿、灌腸、洗胃、清創縫合、換藥拆線等臨床護理操作技能,每一樣趙康都學得很認真很投入。畢業前,他收到南醫大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他表示今後還會爭取攻讀護理專業博士學位。

隨著社會對男護士職業的逐步認同及老齡化護理人才缺口的增大,護理專業畢業的男生成了各大醫院爭搶的“香餑餑”。付夢楠表示,與女生相比,男生在體力、思維方式和膽量等方面都有優勢,入職後也多被安排在急診、ICU和手術室等重要的護理崗位。“學校近幾年畢業的護理專業男生,大多進入三甲大醫院,就業形勢相當好。”南醫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洪宇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