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縣公安局全面深化“五新”派出所建設 爭創新時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陝西網(白水公安訊)今年以來,白水縣公安局深入貫徹公安部《關於全國公安機關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意見》、公安機關社區農村警務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暨公安派出所工作座談會精神,全局發力,大膽創新,作出全面深化“五新”派出所建設、爭創新時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重要部署,建立以深化五個建設、堅持五個原則、做到五個目標、確保五個實現的“四個五”工作機制,全力打造新時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樣板和模板。

以深化“愛民”派出所為核心,堅持黨建統領、群眾路線,做到服務不缺位,實現人民滿意。一方面把政治建設置於首位。加強派出所黨組織建設,依託網上黨校、微課堂、學習強國等載體,積極推行主題黨日、黨員積分制管理、黨員夜校、黨員學習小組、黨員示範隊伍、黨員示範崗、黨員承諾、黨員工作日誌等做法,紮實開展“模範黨支部”建設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另一方面密切警民關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民意導向警務理念,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創新推行“12345”工作方法,即“一圈”(每名民警建立轄區群眾社交圈)、“兩評”(群眾評警、“兩代表一委員”評警)、“三行”(每月組織一次警民懇談會、法制宣傳、治安檢查)、“四幫”(幫困難、幫扶貧、幫防範、幫化解)、“五進”(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進網絡)。全局將評選出1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10名“群眾工作能手”、20名“優秀調解員”,並從中擇優向市局推薦。

以深化“溫馨”派出所為基礎,堅持管理規範、從優待警,做到保障不滯後,實現民警喜愛。一方面加強派出所基礎建設。規範派出所內部設置與外觀標識,建立研判指揮室,精細化管理辦案區域、辦事窗口,建立休息用房“十個一”標準,開闢蔬菜體驗園,修建“減壓室”,舉辦“廚藝大比武”,讓每一位民警都能住到溫馨房、吃到放心餐。另一方面實施暖警工程。進一步推動重心下移、警務下沉、保障下傾力度,從警力、經費、獎勵、提拔任用、執法執勤用車等方面全面向派出所傾斜。落實“五必訪”“五必管”工作機制,對生病住院、意外受傷、家中困難、婚喪嫁娶、生活變故的民警,局黨委、所在科室都要及時走訪慰問,切實提升民警幸福感。持續發力,加大投入,不斷改善派出所工作環境,將派出所建成民警釋放壓力的港灣、展示才華的平臺。

以深化“科技”派出所為支撐,堅持以防為主、警務前移,做到平安不出事,實現科技興警。一方面強化視頻監控建設。依託“雪亮工程”建設,升級派出所多元化“四級監控網”,形成以派出所一級平臺為中心,警務室二級平臺為支脈,各行政村三級平臺為輔助,企事業單位、商業門店四級平臺為補充的相互交織的實時視頻監控網。另一面強化創新成果應用。推廣“行車衛士”工程建設,為“大防控、降發案”提供有力輔助。應用、推廣可視化移動警務,實現巡邏盤查、居住證辦理、信息採集等多項業務的掌上辦理,有效減輕民警工作負擔。完善二維碼警務新模式,加快二維碼門牌安裝,優化系統功能平臺,將有線辦事、跑腿辦事直接變為“無線辦事”“碼上辦事”。

以深化“務實”派出所為關鍵,堅持源頭治理、警力下沉,做到矛盾不上交,實現社會穩定。一方面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排查矛盾是硬功,化解矛盾是能力。充分依靠鄉鎮黨委、政府、綜治部門,結合“一標三實”工作,深入開展矛盾風險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行動。建立民調工作室,創建“一典故、二警示、三調解”工作模式,實現德治、法治、自治的有機結合。升級“警+T”警務機制,推行“三所三官+村幹部+五老”矛盾糾紛化解聯調聯處工作法(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法官、檢察官、警官+村幹部、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軍人、老農民)。另一方面激發民警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迴歸派出所主業,明確職責任務,減少考核事項和各類報表,夯實城鄉社區警務,加強人員、經費、設施投入,不斷提升警務效能。實施“人才興所”戰略,推動警力下沉,建立“青年民警成長專列”,將每年招錄的新警全部充實到基層一線,為公安事業長遠發展積蓄新力量。

以深化“創新”派出所為動力,堅持改革創新、服務人民,做到創新不止步,實現政策落實。一是落實“放管服”改革。積極優化便民利民措施,完善窗口服務管理,確保各項舉措落地見效,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積極宣傳推廣“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拓展便民服務,做優惠民服務,積極兌現“最多跑一次”承諾,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二是建立“警+N”微信聯防工作鏈。將派出所民警、村社幹部、各行業群群主納入其中,及時發佈信息,形成“一機在手、一呼百應、人人參與、戶戶聯動”的新格局。建立治安防範“巷長制”“樓長制”,把每一條村巷、每一棟樓中威望度高、責任心強的群眾選任為防範巷長、樓長,有力築牢治安防範的第一道防線。三是深化創新“一標三實”基礎信息採集應用試點。通過數據結構化、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推動平安智慧小區建設,並積極拓展建立平安智慧醫院、學校、村莊,全面助推社會治理升級提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