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苏向平资料 启荣供图 东山翁撰文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这里是中国名古镇,文化之乡——广东梅州大埔百侯的偏远山乡武塘一隅。

这里居住着苏东坡后裔苏刘义名将的后代。图中的武塘小学,在文革前创造了大埔奇迹。在苏接宗先生精心教导下,十四个同学应试,十二个被录取,其中两名苏姓学生被大埔县重点学校录取,名声显赫,成绩辉煌。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这里居住的苏氏人家,耕读并重,亦文亦武,继承和发扬的苏氏宗族的优良传统。人们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每年清明节都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有份量的祭文,呈示了苏氏列祖列宗的丰功伟绩,告示后人要有家国情怀,捍卫正义,打击邪恶,建设美好家园。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苏氏家训,庄严立于壁上。武塘苏氏传人,牢记祖训,崇文尚武,耕读传家,力求上进,奋发图强。文有一脉同出十八秀才,武有五林公(28世)能力举石凳(石凳三百多斤,今仍在武塘龙安寺),二次独斗土豪恶霸众凶徒,保卫了武塘苏氏家园。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武塘武统科水口,用“红毛灰”(进口洋水泥)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桥,风水学说称为“斗转星移”。是上辈老成特派苏斗修从南洋回来铺筑的,己有百年历史,至今完好。

据说“斗转星移“的构成,能使武塘苏氏更为繁荣昌盛。苏斗修(32世),爱家爱国,把自己的独子送去参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为国捐驱,体现了苏氏宗族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的博大情怀。族人苏祖淡(33世,旅居泰国侨胞),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捐巨资兴建武塘小学后又捐资拾多万人民币建造公路桥,公路桥的落成,意义重大,使村庄交通更为顺畅,为族人作出优秀表率。原身为家乡县级干部的苏良浩公和苏运苹公,也非常关心家乡公益事业,为建设家乡作了杰出贡献。

以上事例,可见武塘的苏氏传人,传承了“三苏”家风、家训。发扬了苏氏“乐善好施、孝慈仁爱、忧国忧民”的超然精神和思想境界。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武统科颂.古风

东山翁

伟哉武统科,

名成入史河。

族人团抱盛,

追梦谱新歌。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赞武塘苏氏

东山翁

百侯名镇蕴奇葩,

苏氏传人数盛家。

文有佳篇誉乡梓,

武能灭恶势除邪。

水口大道留风气,

山半学堂育幼芽。

高处筑居显雄伟,

常思祖训志升华。

附:武塘有多名英雄军人,

现代作家苏原生颇有名气。

东山翁(杨启俊)是苏向平的同学。

苏氏文化 薪火相传

天下苏家古今事,尽在苏氏信息台。欢迎投稿、阅读、写留言、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