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寧縣:寧縣羊肚菌種植成為新興富民產業

媒体看宁县:宁县羊肚菌种植成为新兴富民产业

近年來,寧縣把羊肚菌產業作為設施綠色農業和“調結構、促轉型、提質量”的重要內容,通過試驗示範、企業帶動、穩步推廣、做大做強,使其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興富民產業。

媒体看宁县:宁县羊肚菌种植成为新兴富民产业

目前正值羊肚菌的採收期,在寧縣焦村鎮泰和源羊肚菌種植基地的大棚裡,田壟和壟溝兩側長滿了羊肚菌,合作社負責人楊小軍和附近群眾手裡拿著特製的小刀,嫻熟地將羊肚菌從根部割下,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大筐。

媒体看宁县:宁县羊肚菌种植成为新兴富民产业

今年43歲的楊小軍以前在外地務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羊肚菌市場價值高且社會需求量大,更重要的是家鄉水質優良、土壤肥沃,很適合種植羊肚菌。經過多次市場調研,2018年楊小軍回到家鄉成立了泰和源食用菌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種植羊肚菌。“今年試種羊肚菌6棚,每棚產量在300斤左右,以網上銷售和客商收購為主,6棚羊肚菌預計收入在12萬元到15萬元之間。”楊小軍說。

媒体看宁县:宁县羊肚菌种植成为新兴富民产业

與此同時,楊小軍的羊肚菌基地帶動周邊近百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務工,他們在得到相應報酬的同時,也學到了種植技術。今年56歲的浩菊茸是寧縣焦村鎮楊賀村人,她就在基地裡打工,工作輕鬆、離家又近,還能掙得一份不錯的工資,這讓浩菊茸很是開心,“我在這裡打工,一個月是1800元,有了這些錢,能添補家用,生活得到了改善。”

媒体看宁县:宁县羊肚菌种植成为新兴富民产业

在寧縣九峴鄉魯甲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貧困戶張巧蘭正忙著採摘羊肚菌。張巧蘭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丈夫常年患病,還有兩個上學的孩子,前幾年家裡的日子過得很緊張。2017年,慶陽榮茂農牧公司在魯甲村實驗種植羊肚菌,張巧蘭把家裡的一部分土地以入股的形式流轉了出去,還獲得了政府的5000元贈股,張巧蘭在農閒的時候就來打工,每年的入股分紅和她打工掙的錢,一年近兩萬元的收入,讓家裡的日子好了起來。

媒体看宁县:宁县羊肚菌种植成为新兴富民产业

據悉,2017年以來,寧縣先後在全縣建成單體雙膜羊肚菌生產拱棚169座,按照“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方式發展羊肚菌產業。目前,每棚平均純收入在2萬元左右,每棚帶動貧困戶在2戶以上。同時,在羊肚菌採收結束之後,寧縣還將種植甜瓜,秋葵、辣椒等,每棚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

審核:王建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