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菜小常識:黃瓜病蟲害不用農藥的無公害防治方法

近年來,保護地栽培迅速推廣,其提供的特殊條件加重了黃瓜病蟲害的危害程度,增多了其危害種類。生長期內的主要蟲害有斑潛蠅、蚜蟲、蟎類、煙粉蝨等;病害主要有霜黴病、灰黴病、枯萎病、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蔓枯病、病毒病、疫病、白粉病、細菌性葉枯病、根結線蟲病等。其中,以枯萎病、霜黴病、白粉病、蚜蟲、潛葉蠅的危害最重。

種菜小常識:黃瓜病蟲害不用農藥的無公害防治方法

黃瓜無公害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應時充分發揮各種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創造有利於黃瓜生長而不利於病蟲危害的環境條件,採用耕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等農業措施以及生物、物理、化學等綜合防治技術,有效、安全、經濟地控制病蟲害。

一、農業防治

選擇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途徑,選擇時要針對當地病蟲主要控制對象。選用高抗、多抗品種。實行輪作,不能與茄果類蔬菜重茬,所以中國農業網建議儘量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

種菜小常識:黃瓜病蟲害不用農藥的無公害防治方法

二、物理防治

1、防蟲網覆蓋技術。覆蓋防蟲網可在設施上形成封閉隔離空間,切斷病蟲的傳播途徑,有效阻止成蟲進入產卵或幼蟲直接進入危害。銀灰色防蟲網有趨避蚜蟲的作用,還可降低病毒病的發病率,同時減少了用藥次數,保證了生產的無公害化。

2、 創造適宜的生育條件。定植前清潔田園,杜絕病菌、蟲卵的積累,栽培期間及早摘除病葉、老葉、病果,並深埋或燒燬以減少種群數量,減少病蟲傳染機會;增施腐熟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注意氮、磷、鉀平衡施肥,適當增施鉀肥、使用微肥,保持較好的土壤理化性狀;實行高壟、高畦,大小行種植,防止田間積水,充分通風、透光;採用膜下灌水,晴天上午灌水,並及時通風,降低空氣溼度;摘葉、打杈、摘心等農事操作應在晴天及日出後進行,防止操作中病菌從植株傷口侵染;加強環境管理,防止雨水經通風口淋入,帶進病菌及沾溼,控制好溼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創造不利於病蟲危害,有利於植株健壯生長的環境條件。

(1)土壤消毒。1 m2苗床土由代森鋅與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等量混合物8~10 g,與30 kg細土混勻構成,其中1/3鋪底、2/3覆在種子上,播種後覆膜,並保持床面溼潤。還可用40%甲醛50倍液噴灑苗床土,用量30~50 mL/m2,覆蓋薄膜,悶4~5 d後揭膜,待甲醛氣味散盡後(約2周)播種。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 kg/hm2,混入細乾土450 kg/hm2,混勻後均勻撒入定植穴內。保護地栽培可在夏季高溫季節深翻地25 cm,撒施切碎的稻草或麥秸 7 500 kg/hm2,加入氰氨化鈣1 500 kg/hm2混合起壟,鋪地膜、灌水,保持20 d,可殺死土壤中的病菌。

種菜小常識:黃瓜病蟲害不用農藥的無公害防治方法

(2)棚室消毒。對棚室空氣進行燻蒸消毒,減少空氣中的病菌、蟲卵積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每茬定植前4~5 d採用硫磺粉45 kg/hm2加8%敵敵畏乳油3.75 kg/hm2,混合鋸末,分幾堆點燃,密閉2~3個晝夜,然後放風至無味後定植。

(3)降低空氣溼度。採取通風、膜下灌水,減少灌水、延長灌水間隔期、加溫等方法可以有效降溫,防止溫室內病害的發生,儘量使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以下。晴天上午溫室氣溫高於25 ℃時,可開放頂風口短時間快速排溼後,關閉通風窗繼續升溫。溫室升溫至30 ℃時再次開放頂風口排溼,氣溫保持在28 ℃。如果春秋季節溫度不是太低,還可以將前風口扒開一條縫隙,有助於快速排除溼氣。陰天上午如室溫達到22 ℃也可開放頂風短時間迅速排溼後,關閉通風窗繼續升溫。並保持氣溫在20 ℃以上。如遇連續2~3 天連陰天,白天溫度不足20 ℃時,可進行加溫,並配合通風降溼。冬季早晨可加溫降溼。

(4)種子消毒。藥劑浸種:黃瓜種子用55 ℃的溫水浸種10~15分鐘,不斷攪拌,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然後用10%磷酸三鈉消毒30 分鐘,隨後用飽和石灰水搓洗3~5 分鐘,最後用清水沖洗3次,撈起種子用乾毛巾撮幹或晾乾,目的是消除種子所帶病菌,例如疫病、病毒病、炭疽病、蔓枯病、角斑病;溫水浸種:將50~55 ℃溫水在攪拌的同時緩慢加入放有種子的瓦盆,使種子均勻受熱,持續10~15 分鐘,待水溫降至30 ℃時停止攪拌,但要繼續浸泡一段時間;溫湯浸種:將55~60 ℃熱水倒入已用涼水浸泡過的種子,注意邊倒邊快速攪拌,待水溫降至35~37 ℃時,停止攪拌,繼續浸泡一段時間,注意不要將種子燙傷;藥劑拌種: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4%拌種或用其浸種2 小時;也可用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0.4%拌種,可預防多種真菌性病害;為預防細菌性病害,可選用72%農用鏈黴素或72%新植黴素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浸種2 小時。

三、生物防治

利用蚜蟲等害蟲的趨黃性,將自制的黃板置於大棚內行間,黃板規格為50 cm×50 cm或50 cm×70 cm,在黃板上塗10號機油(加少許黃油),黃板設置個數為300~375個/hm2,黃板高度與植株高度齊平,每隔7~10 d重塗1次機油,殺蟲效果顯著,大棚黃瓜採種技術可以控制煙飛蝨、蚜蟲等害蟲的危害。

種菜小常識:黃瓜病蟲害不用農藥的無公害防治方法

四、化學防治

選用10%益收豐顆粒劑15.0~22.5 kg/hm2拌土450 kg/hm2溝施,防治黃瓜根結線蟲病;分別選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溼性粉劑、100萬U新植黴素可溼性粉劑4 000~5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角斑病;選用72%克露可溼性粉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殺毒礬M8的1 500~2 000、600~800、400倍液防治霜黴病;分別選用72.2%普力克水劑、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與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1混合液的800、500倍液噴霧防治疫病;分別選用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6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28%灰黴克可溼性粉劑、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的600、800、500、800~1 000倍液防治灰黴病、白粉病<5-6>.

要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在每年病害流行期到來之前,未發病期間每隔20 天左右噴施1次廣譜性藥劑預防病害;及早發現病蟲害及時用藥,對症用藥;需2~3種藥劑混合施用;灌水前、雨雪天氣之前施藥防病;藥劑應噴在葉片發病的一面,或葉的上下面均施藥劑,黃瓜枯萎病的發生與防治噴藥應均勻,植株的各個部位都噴到藥劑,整個溫室內統一用藥,最好整個種植區內統一用藥,徹底殺滅病蟲;晴天上午打藥效果好,陰雨、雪天氣不灌水、用藥。藥劑選用要有針對性,視病情交替輪換用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及生物農藥,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安全間隔期,以防中毒事件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