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翡麗手錶”僅售299元,“法爾曼面膜”只賣120塊錢……“轉轉二手平臺”咋成了假貨集散地!

“百達翡麗手錶”僅售299元,“法爾曼面膜”只賣120塊錢……“轉轉二手平臺”咋成了假貨集散地!

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手中閒置物品日益增多,二手電商平臺發展勢頭迅猛。然而,經濟導報記者發現,在轉轉二手平臺上,一塊百達翡麗手錶僅售299元,一塊DW手錶38元,SKII神仙水乳套裝180元,法爾曼面膜120元……轉轉二手平臺已經變身成假貨集散地。

此外,在轉轉二手平臺上,經濟導報記者發現其還存在其他問題,如教手機網絡賺錢方法,代寫論文,出售手機監控軟件,出售侵權盜版電影、網劇甚至色情電影以及違規辦理健康證等違規違法行為。

幾十萬的手錶只賣299元?

“我在轉轉上發現了好東西。”近日,濟南市民孫超神神秘秘地向經濟導報記者說,“各種名牌手錶,萬國、百達翡麗、勞力士都有,而且價格也不高,才幾百塊錢就能買一塊。我剛剛買了一塊百達翡麗滿天星的手錶,才299元,真便宜啊。”

按照孫超提供的方式,經濟導報記者在轉轉上找到了銷售這款手錶的賣家mingyuanhome。在商品詳情中,該賣家明確表示這款手錶是精仿的,該商品所在的地址被定位到我國香港地區的灣仔,同時該賣家還是銅牌賣家,已經在107天內累計成交了25筆買賣。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孫超所說的手錶是百達翡麗滿天星系列產品中的一款,而百達翡麗被稱為“手錶中的藍血貴族”。“正品百達翡麗的手錶價格最便宜的也得幾十萬一塊,你說299元買的手錶,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在手錶行業沉浸了十幾年的濟南華星科貿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夏中華說。

在該賣家的店鋪中,經濟導報記者還發現了多款手錶的標價並不高,如孫儷同款的摩凡陀女款石英腕錶售價為399元,浪琴1314情侶表售價299元,勞力士水鬼手錶179元,阿瑪尼星空男女腕錶199元。

在轉轉二手平臺,經濟導報記者以“手錶”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後發現,各種名錶都是以2位數或者3位數的價格進行銷售,如天梭手錶55元,浪琴手錶55元,DW手錶38元,歐米茄手錶260元,IWC萬國手錶129元……不少賣家表示,可以加微信聯繫購買其他品牌的各種手錶。

“這些表我都不用看實物,看價格就知道是假的,能正常使用1個月就不錯了。有些人明知是假表還買,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夏中華說,“沒想到原本一個二手交易的平臺,反而成了假手錶集散地。”

假化妝品滿天飛

除了手錶,轉轉二手平臺上的化妝品也是假貨橫行。

一位名叫“筱阿九”的賣家出售的蘭蔻粉水乳黑盒五件套僅240元。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其入駐轉轉二手平臺已經623天,賣出了189件產品。其出售的產品還有SKII神仙水乳套裝180元;紀梵希散粉120元……

“百分之百是假的。”濟南新娘跟妝師李靜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蘭蔻黑盒正品價格在800元左右,SKII神仙水乳套裝在900元到1000元不等,紀梵希散餅即使我拿貨都在500元左右。”

除上述品牌的化妝品,萊伯妮、法爾曼、CPB以及Lamer等頂級的化妝品在轉轉上都有出售。“這些都是貴婦級別的化妝品,一般人根本用不起,動輒就幾千元一瓶。”李靜說。

不過在轉轉二手平臺上,上述頂級化妝品的價格都很“美麗”:萊伯妮魚子醬美白潔面乳120元、眼霜120元、眼部精華68元,法爾曼幸福面膜120元,Lamer護手霜70元、精華乳霜90元、精粹液130元,CPB隔離霜100元、洗面奶60元……

“上述價格真是低到嚇人,這樣說吧,Lamer一瓶30毫升的面霜國內專櫃價1450元,在日本免稅商店價格1050元。”李靜說,“儘管有些號稱是代購,但價格過低就不可信了,就算有小票也有可能是假的。”

違禁交易的“桃源村”

除了假貨外,在轉轉二手平臺上找到違禁品也並非難事。

按照國家規定,除了取得菸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和菸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的企業可以依法銷售菸草專賣品以外,任何個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通過信息網絡銷售菸草專賣品,因此網上煙店屬於非法經營。不過,在轉轉二手平臺上還是很容易找到出售香菸的賣家。

一家名為“深圳免稅香火因”的賣家在其商品簡介中表示“好貨不等人,坐等諮詢”,而其提供的商品圖片是大量香菸。

而以“火因”為關鍵詞在轉轉上進行搜索,結果出來不少出售香菸的賣家。有些賣家設置的關鍵詞類似“潮牌”“男士請不要直接拍下”“男人”等隱晦名稱。而一條市場價值700元左右的中華煙在轉轉二手平臺上不到200元就能買到。

此外,轉轉二手平臺還充斥著各種違禁色情用品和服務交易,不少賣家給出“男人小電影微電影”等暗示。不僅如此,還有賣家在該平臺上出售美劇電影等內容,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多數都是通過網盤分享給買家。

除上述產品,傳授手機網絡賺錢方法、代寫論文、出售手機監控軟件、短信群發以及辦理健康證甚至包括辦理天津戶口等都可以在轉轉二手平臺上找到。

監管缺位

“從行業角度上來講,二手交易平臺是隨著物質豐富乃至‘過剩’,人們手中的閒置物品開始不斷增加後的產物,是為了讓人們過剩的物質進行再次利用。”獨立電商分析師羅鑫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但從目前轉轉平臺上來看,似乎已經有些偏離其初衷,甚至成了不法分子的聚集地。”

實際上,早在2018年1月,轉轉二手平臺就接到了法院的司法建議函,被要求加強對二手平臺交易的監督監管。無論是司法建議函還是一月前媒體報道存在銷售違法視頻,轉轉平臺回應都在立即整改,但結果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好。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於2016年的轉轉二手平臺,至今沒有客服電話。想要投訴只能是通過在線客服或郵件進行溝通。即使撥打58同城的電話,多次轉接後也會被掛斷電話。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佔領認為,目前二手電商平臺上屢禁不止的違規違法店鋪最核心問題還是在缺少監管,平臺缺少及時的監管,相關部門也沒有做到很好地監管。

“目前尷尬的點在交易平臺注重商業利益,主動監管積極性並不高,賣家不願意被監管,消費者更是想購買物美價廉的東西。”羅鑫表示,“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在羅鑫看來,平臺首先要自我約束與監管,建立起完整的一套監管機制。同時相關的執法部門也要要監管平臺動態,一經發現有違法違規商品應該加大執法力度,有出售販賣違規違法商品的,應該將其加入失信成員黑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