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教書,晚上寫書,還有沒有時間讀書?

有的人,領一分錢,就幹一分錢的活。有人幹得出彩,有人幹得憋屈。還有一種人,一分錢都拿不到,還情願點燈和漫漫長夜對熬。

這樣的人不少。

朱自清先生《經典常談》一書中,那些為我們寫經典的作者,很多都是這麼熬過來的,《史記》如此,《漢書》也不例外。區別在於班固幾經波折,總算得到了當政者漢明帝的認可。項目一經批覆,經費和人力都有了保障,還可以到皇家圖書館——蘭臺去查資料,大大降低了工作難度。另外,班固還有讓別人羨慕的資源——在他動筆之前,父親班彪已經為他打好了基礎。

白天教書,晚上寫書,還有沒有時間讀書?

《史記》出世以後,續書層出不窮,水平參差不齊。班彪加以補充整理,完成六十五篇《後傳》,詳論《史記》之得失。班固便以此為底本,開始編撰《漢書》,花了將近二十年時間,書稿基本成形。後來,班固因政治糾紛不幸身死。漢和帝又讓他的妹妹班昭繼續整理修訂《漢書》,並給她配強寫作班子,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經學大師馬融。

應該說,《漢書》成於四人之手。司馬遷就沒有這麼幸運。雖然接父親的班,當上了太史令,有機會看看禁書,聽聽段子,但修史並不是份內工作。加上上班期間俗務纏身,寫書這項工作只能業餘時間來做。

我們知道,現存史籍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類是官方組織修訂的,旨在評述前朝得失;一種是私人修史,比如《史記》《後漢書》《三國志》等等。私人修史沒有經費保障,蒐集整理資料困難重重。史學家們殫精竭慮,他們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道理。司馬遷至少有兩個理由,一是父親的遺命。父親司馬談臨死的時候曾對他說:“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眼見王道缺失,禮樂衰微,便以振興中華為目標,以匡扶社稷為使命,主動作為,整理國故。所以才有了《詩》《書》和《春秋》。孔子歿後四百年間,各國征戰不息,史籍散佚無數,可惜再沒有出現這樣一位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偉大人物。漢朝一統天下也有一百年了,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層出不窮,但無人記載表彰他們的事蹟。身為太史令,在著史方面毫無建樹,我實在羞愧難當。你若能接我的班,務必繼承先業,成就我的未竟之志。”

再者,修史也是司馬遷的個人志向。他在《報任安書》中說:“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著書過程中意外的變故,更堅定了他的決心,“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相比於官方史書,私人著作個人色彩濃厚,一旦涉及敏感話題,就只有遠離時代,才能重見光明。《史記》的命運也是這樣。直到漢宣帝時,司馬遷的外孫楊惲才將全書獻給朝廷,傳寫公行於世。而當事人的箇中辛酸,只“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司馬遷不計功利,終於成就了《史記》的偉大。朱自清先生在《史記漢書第九》一篇中寫道:“劉知幾認為一個歷史家應該具備史學、史才、史識,所謂史識,就是指觀點、見解、判斷力、洞察力之類。清代的章學誠認為,要做一個傑出的歷史家,僅有劉知幾所說的‘史學’‘史才’‘史識’還不夠,還應該加一個‘史德’。”正是這一個“德”字,支撐他忍辱負重,艱難跋涉。

白天教書,晚上寫書,還有沒有時間讀書?

如果說,司馬遷畢竟出身於史學世家,“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理所當然。那麼,顏真卿則完全是憑業餘愛好打動了我們。

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舉兵造反。叛軍所到之處,守將紛紛獻城投降。平原太守顏真卿是叛軍碰到的第一個釘子。他拒絕被安祿山招降,帶領部屬七千人在平原郡修城牆、挖戰壕,準備大幹一場。唐玄宗聽到消息後說:“原以為河北二十四郡沒有一個忠臣義士,沒想到出了個顏真卿!雖然我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但他的作為實在讓我感動!”

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給予他強有力的回應。在兄弟兩人的帶動下,河北諸郡紛紛響應,有十七個郡歸順朝廷。他們整合兵力二十餘萬,共同推舉顏真卿為盟主。這股力量成為反抗安祿山的一支勁旅。

顏杲卿最終兵敗被俘,押解到洛陽。安祿山還想拉攏他,顏杲卿寧死不屈,破口大罵。安祿山惱羞成怒,殺死了顏杲卿,還有顏家被俘的三十多人。

後來,史思明圍攻饒陽,截斷了平原郡的救兵。顏真卿力絀難支,便寫信請盟友助拳,又擔心盟友不信任他,不但給他們贊助軍費,還把十歲的兒子顏頗送去做人質。將士們深受感動,團結一心抵禦侵略。

從平定安史之亂開始,顏真卿逐漸為朝廷所依重,同時也被佞臣視為眼中釘,處處遭受打擊報復,多次被貶到偏遠山區工作。在任地方官的數年中,顏真卿心繫百姓疾苦,注重發展生產,並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撫州,他帶領老百姓在撫河中心砌起長壩,解除水患,又在旱季引水灌田。於亂世之中,真正保護了一方平安。

宰相盧杞主政後,也嫌顏真卿太正直,又有才,自己相形見絀,準備把他排擠出京。顏真卿對盧杞說:“你爸爸被暴亂分子殺害以後,腦袋送到平原郡,臉上又是血又是泥。我不忍心,親自用舌頭把血汙一點一點舔乾淨。今天你混大了,有權了,就容不下我,你怎麼能這樣呢?”盧杞臉上掛不住,趕緊起身,又是鞠躬,又是作揖,但心裡又平添了許多恨。

報復的機會來了。783年,暴亂分子、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皇帝問計於盧杞,盧杞建議派顏真卿去當說客。詔書一下,舉朝失色,大家都很清楚,李希烈頑固不化,要是三言兩語就能回心轉意,他又何必興師造反?很多老同志都勸顏真卿不要去送死,顏真卿說:“聖旨都下了,我不去皇帝臉往哪兒擱?”

李希烈見到顏真卿後,想給他一個下馬威。他帶領古惑仔一千多人,拿著刀把顏真卿團團圍住。顏真卿義正辭嚴,面不改色。李希烈沒辦法,又派人在酒桌上忽悠他:“顏哥呀,早就聽說你名氣大,聞名不如見面。希烈同志年輕有為,但政治上還不成熟,需要有人幫扶,我們都覺得您是合適人選。您就依了他吧。”

顏真卿說:“你們聽說過顏杲卿沒有?那是我哥!他當年被俘以後,把安祿山罵得啞口無言!我都快八十歲了,難道還不明白忠臣守節的道理嗎?難道還看不透你們的伎倆嗎?”

李希烈見顏真卿軟硬不吃,很生氣,命令士兵在院子裡挖了一個坑,揚言要活埋他。顏真卿笑了,說:“老李呀,你也不嫌麻煩,給我一把劍我抹脖子就是,又何必興師動眾?”李希烈沒轍,只好起身致歉。

顏真卿被關押期間,一有機會就給身邊的人做思想工作,瓦解他們的鬥志和意志,並勸他們撥亂反正。顏真卿正氣凜然,講話深入淺出,既嚴肅認真,又生動活潑;既有趣味性,又富於哲理,聽眾們都深受感動。

白天教書,晚上寫書,還有沒有時間讀書?

唐軍攻勢漸漲,李希烈節節敗退。784年8月,李希烈的弟弟被殺。他沒處撒氣,就派宦官前往蔡州殺害顏真卿。宦官見到他以後說:“有詔書!”顏真卿拜了兩拜。宦官說:“皇帝賜你今天死。”顏真卿說:“老臣沒有完成使命,罪該萬死。請問使者是哪一天從長安來的?”宦官說:“我是從大梁來的使者。”顏真卿罵道:“原來是叛賊,怎麼敢騙我說是有皇帝詔書!”這天,顏真卿被縊殺。

正是因為顏真卿在政治上有作為,司馬光才在《資治通鑑》中給他空出一席之地。其他即使才大如李白者,也不免被司馬光遺忘。作為後人,或許我們更應該緬懷政治家顏真卿,然後才是書法家顏真卿。可惜,我們偏偏記住了一個書法家,而淡忘了一個政治家。

顏真卿的一生,大部分獻給了政治,可這並不耽擱他成為一名書法家。這讓我想到2004年亞洲盃上的巴林隊,十幾個來自各行各業的小夥子,把一群專業選手踢得手忙腳亂。後來冰島隊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用切身經歷告訴我們,只有足夠熱愛,才會全力以赴

。他們拒絕為自己找藉口。記得有人問一位國學大師:“大師,你白天給學生教書,晚上自己寫書,那您還有沒有時間讀書啊?”

大師笑了,說:“有人聽說麵包師有十一個孩子,非常驚訝。問麵包師:‘你晚上做麵包,白天賣麵包,你哪來的時間生孩子呀?’”

- END -

立即下單,即可享受7折優惠(包郵)

白天教書,晚上寫書,還有沒有時間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