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楷書注意這七種基本點畫,值得學習,感謝分享轉發

在選擇學習楷書的時候,第一步應從點畫開始學起,漢字的基本點畫包括:橫、豎、撇、捺、鉤、點六種,也稱之為

楷書基本點畫

學習楷書注意這七種基本點畫,值得學習,感謝分享轉發

如果從書法學習的角度來看,也可以分為橫、豎、撇、捺、鉤、點、折七種,作為基本點畫的運筆方法來學。

楷書七種基本點畫詳細釋義:

一、橫:

橫在永字八法中叫“勒”,勒是力度的一種形象描寫。行筆時,主要運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向右“勒筆”行筆中筆桿左傾。

橫畫包括:露鋒起筆橫和藏鋒起筆橫兩種。

1、露鋒起筆橫:

筆鋒順勢向右下入紙輕頓筆,迅速微提筆鋒調順成向右行趨勢的感覺,同時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可比第一次力度稍重一點,之後,向右中鋒緩行筆,行筆方向向右上微高一點行筆,最後,用筆鋒向右下輕頓筆,然後再用筆鋒向左上回鋒至橫畫中心即可。

2、藏鋒起筆:

欲左先右,筆鋒逆勢向右入紙,隨即向右下以筆鋒輕頓筆,然後微提筆鋒調整成有右行趨勢感覺的筆鋒,再次在原處頓筆,力度可比第一次稍重,之後向右緩行筆,收筆方法與露鋒起筆橫相同。熟練以後,藏鋒起筆,有時可以處理成“意藏”,即筆鋒在落紙同時較快速度的有欲左先右迴旋筆鋒之意。

露鋒和藏鋒只是在起筆上不同,中間行筆和收筆方法是相同的。

以上是橫畫的基本運筆方法,在實際創作時,要根據字形結構,靈活多變,比如:長短變化、粗細變化、水平角度、取勢、起筆收筆的輕重變化等,有時也可引入篆、隸體的運筆方法以求多變。關於變化性處理,是建立在基本寫法熟練之後,靈活掌握的。

學習楷書注意這七種基本點畫,值得學習,感謝分享轉發

二、

豎在永字八法中稱“努”,主要用食指、中指,向下勾筆,大拇指同時慢慢向外彎曲而不可僵直。豎有兩種寫法,一是垂露豎,二是懸針豎。二者是起筆相同,而收筆不同。

1、垂露豎:

筆鋒向右上逆勢著紙,順即向右下輕頓筆,然後提筆回鋒鋒不離紙面,使筆鋒在提筆時自然聚攏,有調順筆鋒之意,接著第二次頓筆,此次頓筆較之第一次頓筆稍重,然後順勢下行運筆,在下行中慢慢調成中鋒,緩慢沉著行筆,注意力放於筆鋒上,到收筆處時,很快略向右上提筆,然後順即向右下頓筆後回鋒向上自然收筆至豎畫中。

2、 懸針豎:

懸針豎的起筆和行筆與垂露豎筆法相同,只是在快到收筆時保持中鋒行筆、筆鋒下按力度微微加重,然後再慢慢提鋒收筆,收筆時筆鋒不亂,速度不可突然變快,要隨筆鋒自然聚攏,最後出鋒。要強調一點是:懸針下行筆不是力度越來越小,而是在快收筆時反而加重,然後才自然提筆出鋒,使豎的下三分之一部分有魚腹狀的感覺,這樣的懸針顯得圓渾飽滿有力而不是細瘦尖刻,像牛尾狀。

三、 撇:

撇主要是用食指、中指向左下方運筆,保持大拇指關節向外彎曲,而不可僵直。撇的起筆有兩種,一種是藏鋒起筆,一種是露鋒起筆。其中露鋒起筆一般是和其它點畫粘連在一起,所以無須藏鋒。撇的變化也比較大,根據方向和長短、位置不同而變化,比如:橫撇、斜撇、豎撇、長撇和短撇等。

1、長鋒起筆撇:

筆鋒向右上或上方逆鋒入紙後,瞬即筆鋒向右下輕頓筆,再起鋒折回,鋒不離紙面,然後第二次頓筆,力度比第一次稍重,接著調成中鋒向下及左下方緩行筆,快收筆時按筆力度可稍加重變側鋒順勢出鋒撇出,注意速度不可太快。如是短橫撇,如“和”字頭撇,則藏鋒頓筆後即向右快速側鋒撇出,速度相對較快,顯得精神。

2、露鋒起筆撇:

起筆順勢搭在其它點畫上,調整好筆鋒中鋒行筆,收筆方法和上面藏鋒起筆撇相同,如:“木”字撇。

四、

:捺的起筆也有藏、露之分。還有根據其位置不同,其形狀還有反捺或點捺。

1、 藏鋒起筆捺:

筆鋒垂直入紙後,微向左上逆向行筆,提鋒,鋒不離紙面,然後向左下頓筆,順即調整筆鋒向右下中鋒行筆,行至快收筆處,逐漸加力按筆,並調整筆鋒成側鋒行筆,然後再微提筆,逐漸向右出鋒,捺出即可。如:“史”、“更”字捺。

2、露鋒起筆捺:

露鋒起筆捺往往和其它點畫粘連在一起,所以不用考慮它的起筆是否藏鋒。起筆時,順勢以筆鋒放在與其粘連的點畫中,然後行筆即可,收筆和藏鋒起筆捺想同。

3、反捺:

反捺是露鋒起筆,向右下中鋒行筆,逐漸下按筆鋒,到收筆時,稍提筆,鋒不離紙面,以鋒向右下頓筆,然後回鋒收筆即可。如:“欠”、“不”、“吳”字捺。

4、點捺:

點捺是捺變成了點狀,露鋒起筆後,即向右下頓筆, 再回鋒收筆即可。如:“和”字中的點捺。

五、

鉤的變化比較多,根據其踢出的方向,常見的有:左踢鉤、右踢鉤和“戈”字鉤。這三種鉤只是方向上的不同,其運筆方法基本上是一樣的。

1、左踢鉤:運筆下行至踢鉤處,提筆,鋒不離紙面,略有右上行筆之意,然後頓筆向左下,再提筆,回鋒至點畫中,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力度可稍大一點,同時調順向上行筆的筆鋒,以較快速度出鋒,即可。如:木、句兩字勾。

2、右踢鉤:運筆下行至踢鉤處時,提筆,鋒不離紙面,略有向上行筆之意,然後向右下頓筆,再提筆,回鋒至點畫中,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力度可稍大一點,同時調順向右上行筆的筆鋒,以較快速度出鋒即可。如:良字勾。

3、戈字勾:運筆向右下行至踢勾處時,順勢改變行筆方向右行並同時輕頓筆,然後提筆,調順筆鋒,自然向上出鋒即可。如:成字勾。

六、

在點的寫法中,點雖小但其變化最大,根據其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其取向、形狀也不相同。它在點畫中也很重要,如美女頭上插花,插好了會增色,插不好會遜色。所以我們不能輕視。再有其在楷書各家書體中,也有不同的寫法及造形。所以對於點的具體學習,我們要和不同的字結合起來學比較容易理解。但無論是何種形狀和方向,其運筆原理是相同的,也就是都有“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動作完成,點雖然很小,但這三個行筆過程的筆意要到,這樣才有力度和造形。下面我們就基本的點的寫法分別講解。

1、側點:

左側點:即向左傾倒的點。起筆向左上方逆鋒入紙後,輕頓筆,瞬即向下行筆,頓筆,緊接著向右下行筆(轉換筆鋒),然後向上回鋒收筆即可。

右側點:即向右傾倒的點,此點是與左側點在方向上不同。起筆時,露鋒順勢入紙向右輕頓筆,隨即向左下行筆、頓筆,然後再向右下輕頓筆,很快向右上回鋒收筆。還有一種左側點是收筆不回鋒,在收筆時自然出鋒收筆即可,如:曾字頭上兩點。

2、豎點:豎點可以看作是豎畫的縮短,有時回鋒可以“意收”即可。起筆,向上逆鋒入紙後,向右輕頓筆,再向下行筆,然後提筆很快回鋒收筆即可。

3、提點:提點主要是指三點水或二點水最下面的點。露鋒向左下方向起筆後,瞬即向下略左偏一點頓筆,略提筆,再向右下頓筆,同時調好筆鋒,很快向右上出鋒踢出,與右邊的筆畫形成呼應關係。

學習楷書注意這七種基本點畫,值得學習,感謝分享轉發

七、

折有右上折和左下折。在折處,根據運筆的不同,也有方折、圓折和斷折多種寫法。

1、右上折:中鋒行筆到折處時,向右上提筆,鋒不離紙面,然後向右下頓筆,接著向左略轉筆,然後下行筆即可。如斷折,則是行筆至折筆處時,另起筆,藏鋒起筆後調整筆鋒下行筆,橫豎兩畫相搭。圓折在顏體字中出現較多,在筆意上源自篆書的折法,即行筆至折筆處時,提筆,鋒著紙面即可,順勢輕頓筆,勿使鋒露出,然後調整好筆鋒下行即可。

2、左下折:左下折一般是另起筆,將橫畫與豎畫相連即可。但也有一筆寫成的。如:匈、陋二字的左下折筆即是。寫法是中鋒下行至折筆處時,略向右上提筆,然後向右下頓筆,再提筆,調整好筆鋒右行即可。當然這兩個字用斷筆折寫法也可以,就是下行至折筆處時,另起筆寫橫,寫法和橫畫一樣使豎畫和橫畫相搭即可。

學習楷書注意這七種基本點畫,值得學習,感謝分享轉發

以上是七種楷書基本點畫知識,在學習中注意靈活運用。比如:要根據是寫:大楷、中楷還是小楷以及紙張、筆的含墨量等可適當調整筆鋒,有時字比較小時,尤其是中楷和小楷,有些運筆動作意到即可,也一樣能寫出預想的效果,運筆方法只是一種方法,要由生到熟,活學活用即可,如能自己在熟練的基礎上能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寫出有自己特色的點線造型及運筆風格來,那是最好不過了。

學習楷書注意這七種基本點畫,值得學習,感謝分享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