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治霾措施下,雾霾却依然猖狂,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了

近几年来雾霾问题愈演愈烈,国家虽多措并举,效果却不尽人意,也许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轰轰烈烈的治霾措施下,雾霾却依然猖狂,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了

我们先来看看雾,雾是自然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千年来就有,恐怕也不会因为我们的反对票而消失。雾的成因首先是水气,是普遍存在自然界的,其次是微小的颗粒物,最后是相应的温度。简单的成因就是水气在适宜的温度下附着到微小颗粒物上可见化的过程,也就是凝结汽化。其实雾本身也可以认为是污染物,毕竟吸入颗粒物会对人造成不利的影响,而霾只能认为是雾的一种,只是这些颗粒物不同而已,所以我们消灭不了雾或者霾,只能降低颗粒物的比重。

形成颗粒物的雾霾是不分种类的,只要够小足够悬浮就可以,所以我们的那些专家把矛头对准秸秆燃烧,烧煤烧炭,汽车尾气,小微企业的生产等等不能说是错,但是绝对不是问题关键,不但解决不了问题,相反在制造新的矛盾。

雾霾的成因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排除自然界因素),但是人类的活动是根本避免不了的,不可能屠杀人类,回到男耕女织的社会似乎也不现实,这就决定了治霾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公利行为,而是需要长期的有步骤的进行。

轰轰烈烈的治霾措施下,雾霾却依然猖狂,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了

首先要保障基本民生,如果连衣食住行都保障不了,再好的环保也是空中楼阁,饿肚子的人可不会买这种帐,现在的禁烧秸秆,扒土灶,天然气入户,应该由强制改成自愿,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演变成打劫民生的借口,燃气入户不收钱,毕竟这是全民的事,不能让农民买单,当然使用正常收费,哪怕用一次也是一次的贡献不是。

另外汽车不要忙着淘汰升级,毕竟我们已经不是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连私有财产都不承认有点过分了吧。可以提倡淘汰自愿,而且要给予更大力度的补助,新型环保车辆一样给予大比例补助。同时可以限制纯粹的私家小车而不是货车,因为私家小车纯粹的消耗品,不服务民生更不创造价值,而货车才是载着全家希望而又服务大众的实用工具,同时发展公共交通补足运力不足。另外油品可以升级,但是应该由国家大幅补贴来推广,而不是红头文件强制升级。

轰轰烈烈的治霾措施下,雾霾却依然猖狂,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了

对于落后的产能和企业,也不要粗暴淘汰,要疏导结合,尤其对于工人的困难更要考虑在内,先给他们找到出路再研究淘汰问题。

上面的问题好像都是在加大国家责任和负担,的确是这样,因为雾霾本来就是全民的事,不能把祸端转嫁到个人身上,更不能成为某些人的牟利手段,国家更不能从中牟利,我们是市场经济不假,可是国家可不能变成牟利主体,涨价,罚款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加剧抵触和矛盾。政策要推行,民生要保障,国家只要把财富整合再分配就好,它本来就是不需要盈利的单位,它的钱太多了也许不是好事,多花一些在民生领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