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農民提議將養老金漲到500元時會出現一些人的反對?你覺得合理嗎?

一鑫探易


農民的養老金漲到500元會為社會帶來很多好處,解決了養兒防老的後顧之憂,年輕人也能安心工作,壓力也能夠小點。為什麼會反對?農民一生做了多少貢獻,交了多少公糧,出了多少義務工。農民不易,他們也為國家操勞了一輩子,做出了很多貢獻,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民步入老年,失去了勞動能力後,國家應有義務完善養老政策,每一位農民,下崗職工,社會弱勢群體,讓他們老有所養。他們,都是國民,都是國家的一份子,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小才認為養老金漲到500元時很合理,減輕了農民工和年輕人不少負擔,有利於社會的和諧。支持!


關注【共享人才APP】,更多有趣精彩的內容與您分享~~比❤


共享人才APP


農民的養老金漲到500元,還有人會反對?真的不知道反對的人是怎麼想的!我是不會反對的!

我的爺爺是農民,吃苦受罪了一輩子,很小的時候就聽他講,那時還是公社制,大家需要一起幹活吃大鍋飯,常常是吃不飽穿不暖,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去修溝渠,挖土填坑造地。最苦的就是拉著人力車跑幾百公里的煤礦上去拉煤,那時全都是靠著腳走路,來回的路上帶著乾糧,其實也就是幹饃饃和涼水。就這樣一車一車的往公社裡拉煤掙工分來養活一家人!

雖然說現在的生活比之前好了太多,但是年輕的時候勞累過度、吃的不好也給身體留下了硬傷,現在的腸胃有毛病,需要長期吃藥。但是每個月領取的100元的養老金連藥錢都顧不上,更別說是吃的好穿的好了!

雖然說農村有地,吃的方面不用發愁,但是現在種地的年輕人都沒有幾個,更別說是老病殘的老年人了,他們喪失了勞動能力,每個月領取那一百元真的是車水杯薪!

雖然說農村有房,不用操心買房的壓力,但是都知道現在的農村娶個媳婦甚至比城裡裡還要壓力大,家裡的房子需要翻修,跟風嚴重的,城裡還需要買一個房子,壓力一點也不比城裡人小!

所以說,希望農民的養老金稍有提高,不渴求能夠上漲上千元,但是比100多些就行!


談保說金


大家好 我是小王 首先我是一個90後的年輕人 養老金這一塊蛋糕 我爺爺給我說過 我爺爺以前是個保管員(曬糧食的)那個時候都還沒有生產到戶想一想那個時候他們是多麼不容易 那個時候他們是算工分 你做了才有 有很多時候都是不給工分的 有工分才分得到糧食 那個時候我爺爺他們正年輕 還沒有這個政策 可能是我們哪裡養老金的政策來的比較晚 自從我曉得有這個事情 我曉得我爺爺他們開始是拿的60多塊錢一個月 雖然那個時候的物價跟現在的物價沒發比 但是你想一想 現在的年輕人 不是我說誰 有好多人都是把老人放在家 不管不顧甚至逢年過節都不回去 他們日夜想念的子女都不關心一下他們 做為那些老人 以前付出的貢獻的 我覺得政府應該關心一下他們 500塊錢也有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


小王農人


應該實行農民從70歲逐漸到60歲,給2000元,並且有病報銷百分之八十,與城鎮軍民一樣的待遇。但前題是必須把房子,土地交給國家,等於折換。由國家撥款,當地政府給解決住房問題。最後國家實行土地大面積機械化種地,走農莊主道路,因為井田制沒有出路的。最後我們國家實行達到飛機播種,現代化農場。話說遠了,回到原點,再早一點那就是起點。

建國時我們是個農業國,而後把重心點轉移到工業。也就是說經濟基本投入在城市。形成了醫療.教育.物質供給等與農村的差別,就是當時所講的城鄉差別。七十年代中,我做為知青下鄉時,看到了什麼是成鄉差別,不是一句話的問題。像我這樣屬於多半個勞動力,幹了一年,扣除口糧以後不剩錢,還欠賬。這就是城鄉差別相當不平等。那個時候我們國家貧窮,家底薄,但是人民的思想覺悟卻相當高,都為國分憂!當時的工人,農民,以及各個行業很少有抱怨的。

現在六十歲左右的農民,當年也正趕上實行計劃生育的年代,當今即使是兩個孩子,二孩也是罰款所生。他們也都基本結婚,有很多進城安家打拼。條件好的畢竟很少,城裡的孩子教育以及醫療費用,我想這兩項開銷就是可觀的數字,生活也是自顧不暇。

今天我們國家的經濟條件好了,腐敗現象也枝了。不管怎樣,必須給農民優惠的政策。最終是1個農民8個工人的比例,這才是真正的小康生活標準!與發達國家接軌。


用戶白人佛緣


可以說應該也有必要,問題是現階段可能還實行不了。

在中國農民是真正的弱勢群體,農民進城做了工人那是農民工,農民唱歌出名了那是農民歌手,農民寫書叫農民作家。農民因為"農民”的標籤,許多利益常常被忽略。

父母是農民,我小時候,母親凌晨3點起床為我做好早餐然後6點前趕到4km外的水庫工地,晚上回家我們已經睡熟了。在水庫大壩工地上勞動回自己生產隊記工分,這工分是不能給生產隊直接產生收益的等於義務工。所以那時的工值每天就0.2元。後來山塘水庫定權,水庫成鄉鎮集體所有,修水庫的人用水是要付費的。這樣的事在農村很多,比如湖南的大三線建設,都是從農村各地抽調青壯年一搞就幾年。個別留下來做了工人,更多的就回到原地,什麼也沒有帶回。留下做工人的一生衣食無憂老了有退休金,回隊裡的還是農民什麼也沒有。因為無償所以農民的功績被一筆勾消。

再說時下的養老保險,至90年代未,做農民的父母各種稅費提留統籌之類每年每人300多元是一保守數字。按當時一般工作人員的收入超過年收入10%了,與時下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沒有本質意義上的區別。

父親老實,做事實在所以常被村裡(當時叫大隊)外派。先後在縣鐵廠幹了4年鄉辦企業幹了15年村辦園藝場幹了近20年,這些放在城市哪家不會沒退休工資。然而父親的農民身份,他什麼也沒有。母親出生於城市,解放時回到農村老家從此在農村生活。當初的窮鄰居靠到城郊挑黃土賣給人家摻煤炭中做煤球度生。後來街道辦了煤球廠,自然他被組合進去,70年退休就是幾十元一月。這差別在哪?身份不同。身份是人為確定的,兩千多年前陳勝吳廣都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何況現在!這與社會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明顯是不相符的。

目前,農民的養老是靠縣級地方財政承擔的。2017年滿60歲的農民每月有87元養老金(注意不是退休金),2018年每月增加16元到103元。這點錢能做什麼,全部買鹽當然吃不完。但是一個30萬人口的小縣年財政收入才一個億,全縣3萬老人,全年開支也是4千多萬佔財政收入的40%。如果每月提到500元就是全部財政收入也開支不了。

要解決農民養老問題,只有國家立法,從國家層面宏觀規劃和承擔責任,我相信善良勤勞的中國農民總有一天會領到本該享有的養老保障的。


楚天959


文|石頭媽

對於有些農民的提議我覺得並不過分,合情合理

現階段,農民的養老金一個月也就一百塊錢錢的樣子,請問一百塊錢能做啥?一斤肉最便宜的時候十塊錢一斤,冬天的時候菜更是比肉貴,一個月基本花銷都不止一百塊錢,請問天冷了,敢再添一件棉衣嗎?生病了敢再看個病吃點藥嗎?顯然連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更何談生活?

這些農民裡面有國家發展初期為國家做過重大基礎貢獻的,我記得小時候,家裡每次糧食收下來,我爸都要先一板車一板車的拉到大隊公社交公糧,果樹有果林稅,當然國家建設需要,沒有一個人說不給過,都是第一時間送到公社,這樣國家的糧庫裡才有糧,什麼新修水利時期各種修大壩,修渠,當地農民也是充當廉價勞動力相應政府號召,這麼多年走過來,他們也默默無聞的為社會主義大建設添磚加瓦,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什麼在年老的老年時期還要為了生計而發愁?不就是政策准入的時間比較晚嗎?他們還年輕的時候手裡或許還富足時也沒有養老政策呀,等到有養老政策了,他們又過了繳費年齡了,請問讓他們怎麼辦?

有人說老齡化人口嚴重,政府不可能都補貼這部分,當然這是現實問題,同樣政府目前也是很積極的想解決這樣一個農村養老的問題才會推出農村養老金的政策,可是對於解決目前農村老人的生活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只能希望祖國更強大,這樣人民都能跟著過上好日子!

目前只能靠下一代來養老,很明顯的農村的經濟收入水平並不高,就業機會更少,所以為了多掙錢,農二代基本外出進城打工上班,農村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和婦女,當有一天老人面臨風險的時候,這個家庭的穩定性就更差了,如果國家更夠大力扶持農村創業者或者牽頭開發農村資源,讓更多的人有更好的就業機會,更多的農村家庭富起來,或許好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我是東北石頭媽,土生土長陝西娃,覺得我說的還有點道理的請點個贊,加個關注!


鄉村石頭媽


這個問題我回答好幾次了,大家可以關注看問答!

農民社保就是城鄉居保養老保險,按你說的應該指繳費金額提高對吧?把繳納費用提高到500元,有的人不願意了!這說明還不瞭解農民養老保險。怎麼交?如何交?

城鄉居保養老保險,我就說說我們這把,我們這交社保分12個檔次,最低200元,最高3000元,就是繳的多,以後老了退休就拿的多!之前交的少的可以申請提高檔次,這個要到當地村委或者鄉人保社申請提檔!

補充:可能你們當地政策不一樣吧!把最低起步調成500元了!我這樣認為是因為我回答的問題,他們都最低100元起步的,我們確是200元起步了!看下圖!

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




皖農小聞


反對的非常合理,異想天開憑空叫喊,不交養老保險,幻想養老金漲到500元,這無疑是痴人在說夢話,不符合國家法律政策的隨便亂提議,一定會遭到全社會的反對,國家現行的社保制度,是全民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無論是對市民還是對農民,都是一律平等,社保制度的根本原則就是,誰交誰得不交不得,這是國家的養老保險法所明確規定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凌駕於國家法律之上,一些農民無視國家的法律政策,有意繞開國家的社保制度,不交養老保險,又天天出來叫苦叫窮,恬不知恥的憑空叫喊向國家伸手要錢養老,天天幻想不勞而獲坐等吃白食,妄圖掠奪他人財富,用別人的血汗錢為自己養老,這等於把貪婪的雙手,無恥的伸向了全民的口袋,這種即自私又貪婪的惡劣行為,一定會繼續遭到全社會的堅決反對,如果不交養老保險的人,養老金也能漲到500元,這對於交保拿養老金的人來說,就是極其的不公平,這會使所有正在交保的人,以後都不再繼續交保,國家現行的社保制度也會瞬間崩潰,出現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還有一些農民,一說到農民養老,就把交公糧掛在嘴上,這些農民當年有償賣公糧拿了錢,現在卻昧良心天天出來說,無償的交了幾十年公糧都沒給錢,這是以謊言欺騙不明真相的人,妄圖賣一次糧食,向國家算兩次帳,還有一些農民天天不停的說,挖河道修水庫出日工,閉口不說這些年拿了國家多少補貼,請這些農民仔細算一算,夠不夠農民當年出的日工?

還有一些農民,天天盯著九二年實行社保制度以前的退休工人,這些早年的退休工人是沒交保,可是他們的退休金是他們的原工作單位給開的,也就是在崗工作人員養活退休人員,實行社保制度以後,他們的原單位和在崗工人都要交保,社保再用他們原單位所交的保費來支付他們的養老金,下崗工人由於原單位沒有了,他們的交保要個人完全承擔,這些和農民有什麼關係,農民有什麼權力整天盯著這些早年的退休工人?


用戶59686596879879


農民養老金每月500元是可行的。農民辛苦一輩子,工人可以退休,農民為什麼不行?沒有道理。

1.農民在集體的時候,把最好的糧食交給了國家,自己吃糠咽菜,勒緊褲帶過日子。把最好的蔬菜運到城裡去讓城裡人吃。你能說農民沒有貢獻嗎?

2.分田到戶後,農民依然是繳納農業稅,特產稅。仍然是國家第一位。

3.農民種地,工人做工,只是社會分工不同,沒有本質區別。應當一視同仁。

4.考慮到農民多,國家負擔重,所以工人每月幾千元退休金,農民只要500元,為什麼這麼難?

實際上這樣做,表現了農民的坦蕩胸懷和高尚品德!!!

農民辛苦!農民偉大!農民萬歲!



解福昌123


這個問題肯定是贊同的多,反對的少。我贊同給農民養老金提高到500,或者1000,2000,10萬,100萬我都贊同!

但是我想問問,這個錢哪裡來!現在退休的人,領的退休金是靠現在年輕的上班的人上繳的養老保險而來,如果現在上班的都不交養老保險,國家的養老金制度馬上崩盤,退休工人馬上就領不到養老金了。

農村的養老保險錢同樣也得靠年輕人繳費才行!目前大多地方,每個人都是每年交100塊,46歲才開始交。年輕人交的這點錢,能支撐每個60歲以上老年人每月領取500嗎,肯定不行,肯定需要國家財政來補貼!人們肯定會說,國家的錢多的是,沒有了印點就又有了!

如果國家每個人給印100萬,咱們手中的100萬,能買到什麼!

我覺得如果國家財政能支撐每個人領500白,早就給了!相信國家,相信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