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說出一個暴露你年齡的電視劇嗎?

豫東一農夫


說年代久遠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有錢人家才買得起一臺黑白電視機,那時一個村裡幾百口人總共才有二、三臺這樣的電視機,每到晚上有電視機的人家裡象唱大戲一樣,電視機搬到院子中央,一些高低不等的小孩搬著小凳子,天擦黑就早早的來搶佔位子,一時間這家裡熱鬧非凡。

說的是八十年代中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有《霍元甲》、《陳真》、《張三丰》、《倚天屠龍記》、外國的有《加里森敢死隊》、日本的有《血疑》等等,這些熱播劇扣動人心,情節曲折,電視插曲也好聽!

多年來,這些熱播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凡是當初看過這些熱播劇的,現在都是爺子輩、奶子輩了,現在你讓他聊起當時那些情景,心中定是充滿著無窮的聯想與回憶!




人生探索號


看到這個題目我很感興趣,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童年。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村子裡就只有一臺電視機,在我們大隊的大門一邊的房子裡開了一個洞,安上兩扇木門,木門的後面是一個鐵柵欄,開口處和電視屏幕一般大小。有一臺日本 產的日立牌彩電20英寸,每天傍晚時分,電視機管理員就會打開電視機,基本上都是12點左右關機,時不時的開一個通宵。估計是電視機管理員的回家睡覺去了,忘記了關電視機。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吃完晚飯後都跑到那裡看電視。

在我記憶中的電視劇主要有 《尋找回來的世界》、日本譯製片 血疑 血疑裡面有山口百惠主演的杏子,至於劇情如何,早就沒有印象了。後來的動畫片就是唐老鴨和米老鼠。這也是我們的最愛。可惜現在的視頻網站裡找不到了,實在有些遺憾。

在我的童年,電影看的是比電視要多。記憶中比較深的電影有 《高山下的花環》 武林志 武當 突破烏江 木棉袈裟 南拳王之類。

我的年齡朋友們能否猜到?


踏雪尋梅_25681


小時候還沒有電視哩!那時候看露天電影,拿個板凳正反兩面都可以觀看的那種,印象深刻的是洪湖赤衛隊,外國片有卓別林的大獨裁者和摩登時代。再大就上小學啦,陸陸續續有人買黑白電視機,9時那麼大的電視機前簇擁著無數人,國產連續劇有印象最早的是敵營十八年,主題歌現在還能哼一點。美劇就是大西洋海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可惜放著放著,在期盼中停播了,據說有人學飛刀出了人命)。國產動畫片當屬大鬧天宮、哪吒鬧海、漁童,日本動畫最早是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最後套用一句一休哥的臺詞,就到這裡,就到這裡,再見吧!

你猜出我的年齡了嗎?也許我們是同時代的人!


363363


能說出《敵營十八年》和《蝦球轉》的網友,還是有點年齡的,其實,這還不算早。

為什麼,因為,這兩電視劇都是家裡大部分剛普及黑白12寸電視時,上影看的。真正再早的影視劇,應該是99%的家裡沒電視機,百十號人擠在一起,到處找單位公家的12寸或9寸黑白電視機看電視的那批人,那批影視劇,才能算最早的“人和劇”!

我今年56歲,當時最早在電視中看到的是上世紀72年,我小學二年級,夏天,家屬院居委會的一臺9寸電視機,演的《沙家浜》。

77年,看到的日本電影《往鄉》。日本著名演員慄原小卷主演女記者。

75年,看的捷克斯洛伐克電影《好兵帥克》。

國產電影《林則徐》,《小小德嶽樓》。蘇聯電影《保衛察裡津》。

好了,不說了!好些網友說的都是中國小12寸黑白電視機普及後的影視劇。我說的這幾個影視劇,我們都是在單位電視機看的,那時我們單位家屬樓76年,私家電視就一臺9寸,是我們國企盡萬人職工的總工程師家中的。我記得76年9月9號毛澤東主席逝世,張總把那臺9寸電視出三樓搬到樓下,供鄰里上百人看追悼會實況轉播。哈哈哈!想想43年前的事了。記憶猶新!


無私邦尼


1998年,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它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一部電視劇,也是九十年代大陸年輕人共同有過的愛情記憶。當每次響起小柯的《遙望》片頭曲時,是那種刻在音符上跳動著讓人抹不去的青春記憶。每當聽到《等你愛我》這首歌,總是會隨著音樂的高潮而激動,感受著每個人對愛的渴求和義無反顧。

98年我上初中,暗戀我們班上的一個漂亮女生,每天都偷偷的觀察她,她家離學校有點遠,每天中午都帶盒飯,後來我就說服我媽,我中午也要帶飯,就是為了午休能多看看她,後來偷偷知道她家位置了,我們學校在城郊,大多數同學家都住平房的,她家也是。每週、六週天都假,我都假裝路過她家門口,就希望她在院子裡,每次經過她家門口的時候,又緊張,又期待看見她,這種感覺你們有過麼?後來我倆開始熟了,可是我一直沒有勇氣和她表白,後來有同學發現我的不對勁了,每次看見我倆在一起,她們就起鬨,結果我和那個她就突然不說話了,這之後再也沒有說過話,直到我們分班,直到畢業,再沒說過話。是不是很有意思呢?這就是我的初中,我的青春!

看見這個話題,想了很多很多事,你們有同樣的經歷麼?留個言唄!






食指31867061


敵營十八年吧。至今我還時常哼那首歌,啊戰友,你喬裝打扮深入敵後去戰鬥,同期還有大西洋底來的人。這分別是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和我看的第一部美劇。那時候的電視電影還有蝦球轉,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八十年代初的電影,人到中年、於無聲處,文革剛結束後的電影,神秘的大佛,好像是劉曉慶的成名作。銀環蛇,好像是韓國的電影,露天電影院看的時候,附近山上火把連成線,因為裡面有接吻鏡頭,山民走幾十裡的山路來看了。


天明48527796


高常健版【追捕】香港動作電影【錢王拳王】美國電視劇【加里森敢死隊】臺灣【世上只有媽媽好】日本動漫【聖鬥士】【魔神壇鬥士】【花仙子】【機器貓】我家第一臺電視機1985年1月6號到貨,看的是加里森敢死隊,我家炕被鄉親們踩塌了,就連院子都是人,天寒地凍這些人就為了看一眼飛利浦彩色電視,錄像機也是飛利浦牌子的,後來因為天線接受不好放錄像看,就是看錢王拳王武打戲,鄉親們每次來我家看西遊記,都不空手來,不是帶幾個雞蛋就是去海里趕海拾點海鮮來,有的真的沒什麼東西帶就站在院子門口看,第二天來我家幫助挑水乾一些活兒,那時候人純樸善良,村裡的人特別親切,沒有恨富心裡,就為了晚上能有一個好位置看上海灘和西遊記,現在那些笑臉還在我的記憶裡。





2018中秋節前一天


在大隊部的飛躍牌黑白電視機下看過,《大西洋海底來的人》認識了麥克哈里斯,在工廠的電子管黑白電視機下看過《加里森敢死隊》和酉長學會了玩飛刀。在家裡的九吋北京牌黑白電視機下看了幾十集《鐵臂阿童木》認識到七大神力,十萬馬力的威力。後來家裡換了十四吋海燕電視看了《血凝》和《排球女將》還有動畫片《姿三四鋃》基本都是美國和日本的,國產的《渴望》全部看完,再到後來還有祝延平.拍的《武松》很好看,就記得這些經典了。


YDAZF


第一個記憶很深的是《狼行拂曉》,這個電視現在很少播,在視頻網站上還可以搜到,它的主題曲身邊的小夥伴們都會唱:“弟兄們吶走啊走啊,弟兄們吶走啊走啊,弟兄啊啊,一窩蜂想著來路上走,哪一個也不要落後,落後就要被捱揍,趕不上決戰的時候……”。在那個娛樂項目嚴重匱乏的年代,《狼行拂曉》的播出絕對可以算得上是萬人空巷,它包含了抗日、諜戰、愛情、友情等諸多元素,當時作為小朋友的我常常跟著大人忍受廣告的煎熬守到晚上10點,只為看完每晚兩集。因為那個時候的廣告是在太坑,播完主題曲來20分鐘的廣告,正劇再插播三次十分鐘的廣告,兩集之間是三十分鐘的廣告,以至於我完全忘記了《狼行拂曉》的劇情,只記得醫院治不孕不育的廣告和怕錯過劇情守著電視不願意上廁所的憋尿回憶。

第二個記憶很深的是《國際刑警》,主演是方中信,關禮傑,劉松仁……,這部劇播出的時候剛好是那個年代的神劇——《還珠格格》正火的時候,兩部劇檔期都是暑假,剛好重疊,而且《國際刑警》的劇情設定註定它會喪失一部分女性觀眾,所以,它沒有《還珠格格》火,但是那時候由於家人禁止看《還珠格格》,所以那時候我刷的是《國際刑警》,一開始同學們聊天都聊“五阿哥”“小燕子”“金鎖”“紫薇”,我完全聽不懂,插不上話,感覺沒看《還珠格格》已經與同學們嚴重脫節,很鬱悶,後來看了兩集《國際刑警》覺得非常好看,以至於當時勵志要做刑警。該劇的主題曲好像還是成龍大哥主場的:“一生只管耕耘不管多少的成果……”

現在你們可以猜一猜我屬於哪個年代的人?




外觀結構設計及渲染


《快樂星球》

講述的是丁凱樂通過電腦和一群神奇的外星人結緣的故事,小時候還是特別喜歡這部電視劇,因為他好像寫出了童年的自己,童年時的自己也是很膽小懦弱。😂

《天下無雙》

這部劇是由張衛健、關詠荷和陳好三人領銜主演的。這部劇是既搞笑,又詭異。特別是吉祥如意兩人爭做戴春寅夫人的那一段劇情,很是搞笑,而那個反派在戴家裝神弄鬼的時候,確實也挺詭異的,著實令人感到害怕。除此之外我覺得這部劇還挺具有生活氣息的,戴家沒落的那段時間,吉祥和戴春寅同甘共苦的時候真的感覺挺像一對為生活精打細算共同努力的夫妻,也讓人挺感動的。因為特別喜歡這部劇,所以看了好幾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