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哪部電影可以證明你老了?

獨愛好電影


您好,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我是80後,真正有點看電影的印象是1993年以後了。那時看的第一部電影應該是“地道戰”。

地道戰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大掃蕩,八路軍創新的利用挖地道的戰鬥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那時90年代看電影,就是一個放映機把畫面投影到一塊白布上,跟現在相比,那時畫質很差,音響效果也不好,但當時看電影的一幕幕卻值得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回味。

當時的那個年代,農村家裡都沒有電視機的,只要放電影的來到我們村或者附近村,那消息當天就能輻射十里八方。

為了能看上電影,基本上大家都早早的出門,要麼跟著爸媽,要麼幾個要好的發小一起,搬著小馬紮或者打著手電筒,哼著鼻涕高興的去了。

當然有時候去的早也沒有好位置了,搶位置的人沒有很早只有更早。有些來的晚的都爬到樹上或者牆頭上看完整部電影的。

可以說看電影是當時大家唯一的公共娛樂項目了,看的人真的很多,大家純樸的聚在一起,沒有爆米花,沒有瓜子,沒有飲料,卻看的津津有味。

我至今還記得有次我們村放電影,隔壁村的孩子跑來看,因為沒有好的位置就跟我商量,他想用一個玉米水果糖來換我的位置,哎,那時比較饞,就同意了。哈哈。

當時那個年代放的電影都是黑白的,基本上以抗日戰爭片為主,看著敵人在人民群眾的地道戰下被打的灰頭土臉,節節敗退,當時心情真是又激動又興奮。

後來又看了幾次電影,有“地雷戰”“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等,當時放的電影都是普通話,有些老一輩的人說聽不懂說什麼,卻也看的很入神。

哎,現在想想當時看電影的情景,只能成為抹不去的記憶了。

這是屬於我童年的記憶,真的無法忘記。雖然說時代在變遷,但是記憶真的揮之不去!

懷念啊,我的青春啊!





小胖豚劇場


這個要因人而異吧!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幾部伴隨著自己成長的電影,記憶猶新,不能忘懷。

作為一個80後的農村人,真正記憶中的電影應該是過去在農村放的露天電影,大概是九幾年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農村沒有什麼具體的娛樂活動,放電影算是一件大事了,晚飯過後,村內的男女老少搬著凳子去搶位置,還有的上樹上看,平房上看,像我們這些小孩子根本不可能看完整整部電影,只是跟著湊熱鬧而已。

人生當中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這樣的場景,其實當時看的時候不知道名字,只記得主角用辮子把自己父親的嘴打了,父親第二天還自圓其說是牙疼。後來長大了才知道電影的名字是:功夫小子闖情關,那時候的吳京真得上是一位小鮮肉,剛剛出道沒成想現在成為打破華語電影票房記錄的硬漢。

到90年代後期,村內很多家裡都有了電視機和DVD,給我留下最大印象的就是周星馳的武狀元蘇乞兒,租了影碟十幾個人星期天圍在屋裡能看好幾遍還不過癮,尤其是最後打出的降龍十八掌早已印在腦海裡。

現如今電影市場百花齊放,觀影模式也是各式各樣,選擇多了即是沒有了選擇,只有讓我們懷念青春,追憶兒時的歡樂吧!







影視傳遞者


英雄兒女,地雷戰,地道戰等等太多……露天電影院……我是王成,向我開炮……拿起炮火筒站在山頂,背景霞光萬丈,一夥蘇聯人或是新疆人裝的美國大兵嚇得抱頭亂串,我們勇敢的王成跳了下去,一陣煙霧後歌曲響起(背景:青松)……再說《天山上的來客》:幾個戰士被凍死在山洞口,那造型當時年幼的我熱淚盈眶,真古蘭丹木,假古蘭丹木……唉!全是記憶了……


野菊花的春天


首先看你對老的定義了,就當今社會60歲也可以擁有活力和時尚,走著魔鬼步伐,

30幾歲姑娘也賣萌:“寶寶不開心 氣死寶寶了 …… ” 十幾歲小姑娘 一口一個 “老孃怎麼怎麼了……”

說到電影,小時候印象最深就是 李連杰的《少林寺》。一度成為我們這一群人小夥伴的偶像。以至於從此勵志長大了一定要上少林寺學功夫。一有空閒就跑到草坪翻跟斗練基本功。以至於瘋魔,那時候只知道有功夫的帥氣,酷。完全忘了它也有危險的一面。

農村的孩子總是天真些,記得那時候看這個電影應該還是小學一二年級,覺得應該已經算是走火入魔了吧。看完這部電影后,根據《少林寺》電影裡面練功夫的片段每人做個一個棍子。並且在後山裝模作樣的練了起來。

一段時間後。覺得好像自己真會功夫了,於是成立了"幫派\

大春說電影


記得小時候家裡剛有VCD,看的第一部CD電影就是林志穎的《笑林小子》,當時就覺得很好玩,那時候還覺得徐若瑄很漂亮,郝劭文很搞笑,在公園撩妹,小妹妹啵一個吧,還有我得意的笑啊,我得意的笑,笑了我不老,剛遇到釋小龍抓魚的時候,哇,師傅你好厲害啊,然後一起打遊戲機,還有最後張震嶽和他老爸去別墅裡面抓人的時候上樓梯那段,當時在吃飯,直接笑噴了。現在想想滿滿的回憶啊,那時候的林志穎還很年輕,雖然他現在也一樣,郝劭文還很可愛,釋小龍還叼著奶嘴,我當時頭髮還很多,現在..... 歲月是一把豬飼料啊!


我把牛扛走看你吹什麼


並不是就這樣沒得電影看了,而是要等有機會才行,有時候一個月半年沒機會看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像我一樣的,記得那時候看電影並不是用電視或者DVD,因為我小時候那會還沒有這個東西(準確說是我們那窮沒有人買得起),唯一看電影的方式就是那種布狀的熒幕電影。這種電影方式要把布狀的熒幕掛起來,然後用電影機投到熒幕上,其實和電影院裡的差不多。

電影的播放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東西在那可不是誰都用得起,開始說到關鍵了,一般在有人辦喜酒的時候才會請別人來放電影,因為要收費的相當於演出費,費用可不小。所以只能在別人辦喜事的時候請來放了才有得看,這個不是你想什麼看就什麼時候看啦。

最讓我難忘的一部電影就是《新少林五祖》,應該是這個名字,裡面是李連杰主演的洪熙官大戰一個光頭馬寧兒,光頭本來是洪熙官的兄弟後來為了升官發財勾結朝廷殺了洪熙官一家,只剩洪熙官和兒子兩個人,洪熙官本以為殺死了馬寧兒結果他並沒有死,後面的鏡頭就轉到少林寺因為洪熙官和馬寧兒都是從少林寺學功夫出來的。洪熙官離開少林寺後朝廷為了搶少林寺手上的藏寶圖圍功少林寺,少林寺為保住這個圖為別把圖畫在了五個小和尚背上,然後少林寺犧牲全部僧人護送五個小和尚出少林寺去找他們的大師兄洪熙官,後面就是洪熙官和馬寧兒的決戰了,動作戲份非常精彩,是李連杰的經典動作電影之一,如果你沒看過建議你有空可以看看,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的,比現在很多電影不知道強多少倍。

電影太精彩雖然那麼年過去了,我還會經常找出來看看,每次看這部電影我都回憶起那時的情景。這部電影是我堂哥結婚的時候請人來放的,不記得是哪一年什麼月份了,只記得那晚天氣有點涼,看的時候把我激動得全身發抖,但是卻很開心。

不知道有沒有同我一樣經過那段觀影方式歲月的朋友,相信有的話都成家立業小孩都讀小學了,我們的青春年華早已不在。謝謝大家。


精靈影視


《自古英雄出少年》~

江孩兒、大丈夫、母老虎,誰還記得?當時好像在上小學,那時也沒那麼多電影可看,就覺得這部《自古英雄出少年》簡直好看極了!具體情節現在已經記不住了,就記得主人公是一群小孩兒,武打相當精彩,那個叫“大丈夫”的小孩兒相當搞笑。當時票價一毛五分,我們幾個同學看完一遍不過癮,又磨著父母要錢二刷了一遍~




剛才在百度上搜了幾張圖,一股年代感撲面而來~現在再也找不到當時的感覺了。


英年早肥58603625


《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

看著看著我們就老了,不知不覺,原來,復聯已經陪伴了我們十年。十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從一個小孩長到一個半大人了。也從無知沒見識變得學富五車,懂得了好多,知道了好多,複雜了好多。

正如漫威的復仇者一樣,他們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都在不斷的進步,走向更好的未來。從“復一”開始,那時候的他們,不成熟,看著有那麼點好笑,比起現在來,就是天差地別。看過的人應該知道,以前的他們,和現在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能力上、破壞性上,都是差距性的。《復仇者聯盟》從一到四,出了十年,我們也等了十年。但這一定是值得的,因為他們的每一部都是傑作,每一部都值得我們欣賞和楷模。我們也應該一樣,像他們一樣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讓自己的每一步都變得精彩,讓自己和十年的漫威一樣,就算“老了”也要更加的精彩,展現出更多的奇蹟。






葉間舞


記憶深刻的,是越劇版電影《紅樓夢》。當時是沾了在機關工作的父親光,得到內部票。

應是77年春,“四人幫”被打倒,但還在堅持“兩個凡是”的年代。

這部優秀的戲劇電影,還不能公開上映,只能在地委機關禮堂內部放映。只發票給機關幹部,不對外銷售。

記得當時禮堂周圍民兵守衛,入場驗票特嚴。進場之人都表面一臉嚴肅,但又不經意間,展露出一絲興奮。人人都保持著矜持,基本都是熟人,一改往日電影開映前,相互的熱情寒喧。彼此目光撞見,只點頭示意,頗有現在去聽交響音樂會時的氛圍。


城鎮戶籍打工者


俺小的時候,看了不少電影。我好忘事,名字都忘了,只記得那時候,早早吃過晚飯,叫上小夥伴搬著小板凳,去俺莊裡諒曬小麥場子裡去佔前排。電影一開始,金光閃閃,寫著八一電影製片廠,小朋友們就開始鼓掌叫好。我記得有個叫苦菜花,邱少雲,地雷戰,地道戰,還有好多。我都忘了。那時候沒電視手機。莊裡的大喇叭說晚上放電影。我們高興的手舞足蹈。那時也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