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貞女絲娘子

民間故事:貞女絲娘子

蓬州往北,雖無高山,卻多土丘,丘壑間有一村莊,名小石村。村北有農戶姓周,家貧唯兩女。周生早年妻亡,兩女貌美如花。

二女自幼,隨鄰嬸學織,習得巧藝,以紡紗織布為生計。鄉里皆知其名,盡攜棉麻蠶絲,找其工織。時久,兩織女名貫鄉間。

民間故事:貞女絲娘子

大女紅玉,已滿十七,雖媒人不斷,卻憐其孤父,不願為嫁。小女青玉十五,亦不願姐離家。二女私議,縱嫁人,無論貧富,也定覓如意郎君。

有一姓彭的鄉紳,其子彭海,惡名遠傳。此人曾娶二妻,先妻王氏,過門未三月而亡,死因成迷。道是重病暴斃,流言實為彭海酒後打殺。草草埋之,后王家欲告官司,被彭家賄賂各方,輕易擺平。不久後強娶李氏,半年後,彭海膩之,強休回家,又成花花公子。

彭海垂涎周家二女美色,找媒婆上門提親,欲娶紅玉,願出百銀作聘。

民間故事:貞女絲娘子

周生父女皆知彭海惡名,心中鄙之,婉拒媒婆。隔日,又一媒婆上門,將聘禮加至二百銀,並警告其父,若不從,將報復之。

周生心中惶惶,亦不願將女送入虎口。紅玉哭曰,女命薄如水,恐為家招災,願意嫁出。周不允,讓媒婆傳言,欲娶吾女,無須金銀,須先要誓書一份,今後待妻以禮,絕不強凌之。

彭海聞之,陰笑慘毒。一晚,月朦星暗,三蒙面人衝入周家,將周海亂棍打翻,口噴鮮血。一夥人揚長而去。

民間故事:貞女絲娘子

周生三日而卒,村鄰出錢資物,買口木棺,助二女葬父。皆疑彭海所為,但苦於無據。二女欲至縣衙告狀,卻得消息靈通者相勸,言知縣與彭家有親。紅玉不顧勸阻,次早入縣城,找知縣遞了狀紙。

知縣乃彭海表兄,因紅玉無證,遂將其拘押,稱其誣告。彭海恨其告狀,與知縣溝通,夜間進入拘押紅玉密室,欲行施暴之事。紅玉拼死不從,最後咬舌自盡。屍體隔天被衙差送至周家。

青玉剛失父親,又喪胞姐,哭至無聲時,雙目淌血!青玉罵老天無眼,當晚瘋了,離家不知其所蹤。

民間故事:貞女絲娘子

​三日後夜裡,彭海屋忽傳出一聲慘叫,家人掌燈進屋,見一條細麻繩,套於彭海脖上,將其吊在屋樑。忙解救,下地已氣絕。同晚,知縣在府中與小妾親近時,小妾突然暴起,袖中抽細繩,死勒知縣頸子,速亡於床上。

鄉鄰皆罵報應,拍手相贊。次早周家鄰親近屋,見二女並排於地,青玉也死去多時,屋中鋪著大片織好的絲綢。鄰家用綢將姐妹包裹,備置厚棺,葬於南面山丘,立一碑,貞女絲娘子。

絲娘子墓前有一片良地,謂絲娘子地,百年後仍有人前去祭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