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中國鈦白粉行業的後來居上之路

在起步上,我們比世界上第一座鈦白粉工廠晚了40年,但通過不懈努力,中國鈦白粉產量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並全面邁向綠色發展快車道——

從1956年公私合營上海華恆化工廠誕生,經過63年的發展,我國的鈦白粉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2018年,已擁有39家全流程生產企業,產量達295.43萬噸,出口量90.83萬噸,產能為340萬噸,年產量已連續11年居世界第一位,併成為鈦白粉淨出口大國。雖然在起步上,我們比挪威所建的世界上第一座鈦白粉工廠晚了整整40年,但通過不懈努力,我們卻後來居上,並在向鈦白粉強國努力奮進。

1957年,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開始組織力量系統研究開發顏料級銳鈦型鈦白粉的生產工藝,1958年在天津、濟南、無錫等地建立了一些非顏料級小型鈦白粉工廠。1962~1963年,天津化工研究院顏料級銳鈦型鈦白粉擴大試驗成果,在上海華恆化工廠和天津同生化工廠進行了工業化試生產,並通過了化工部和上海市化工局共同組織的鑑定,為我國硫酸法銳鈦型鈦白粉生產奠定了工藝基礎。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全國各地興建了許多小型鈦白粉廠,數量多達108家,主要集中在河南、廣西、江蘇等省份,且多數為鄉鎮企業。這些企業不僅規模小,而且技術、裝置落後,產品質量差,“三廢”汙染嚴重。

為了限制不具備生產條件的鄉鎮企業一哄而上,1988年化工部制訂政策,不準再建3500噸/年以下規模的鈦白粉企業,並在1991年實行了鈦白粉生產許可證制度。

在制訂“七五”計劃時,化工部又提出了“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工藝並舉、基本建設與技術改造並舉、技術引進與國內技術開發並舉”的發展方針,一批萬噸級鈦白粉工廠開始籌建,引進技術也開始有序進行。

其中核工業部404廠引進了捷克波利彩公司鈦白粉的工藝、工程技術,於1993年建成了1.5萬噸/年硫酸法鈦白粉工廠;四川重慶渝港鈦白粉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波蘭波利茲鈦白粉工廠的技術和設備,於1995年建成了1.5萬噸/年鈦白粉廠;1994年遼寧錦州鐵合金廠建成了我國第一套1.5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廠。引進項目的消化吸收,特別是404廠、渝鈦白等引進的成套技術裝置的成功投產,在我國鈦白粉行業的技術進步、裝置大型化方面,起到了推動和示範作用。

中國鈦白粉生產主要以硫酸法為主,全行業實質性的發展始於1998年。

據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主任、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畢勝介紹,上世紀90年代前,我國尚無一座萬噸級鈦白粉生產企業,到2016年,河南龍蟒佰利聯總產量58.8萬噸,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上世紀90年代前我國只有南京一家鈦白粉工廠生產少量金紅石型鈦白粉,到2018年我國金紅石型鈦白粉產量高達229.28餘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77.61%;上世紀90年代前我國尚無一家氯化法鈦白粉工廠,到2018年已有4家氯化法鈦白粉工廠,生產能力21萬噸,實際產量13.4萬噸。

隨著產能的逐步增加,我國鈦白粉行業的國際地位也不斷上升。到2002年,行業總產能達到39萬噸,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鈦白粉生產國;到2009年總產能達到180萬噸,成為全球第一大生產國。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全行業節能、環保和清潔生產成效顯著,一大批節能環保新工藝、新技術在多家企業得到廣泛應用,部分技術已經達到國內首創、國際先進水平。

在環保和清潔生產方面,酸解尾氣處理、酸解尾渣回用、鈦液低溫多效濃縮、煅燒轉窯尾氣餘熱回用、MVR低溫蒸發技術、鈦石膏壓榨技術等均在行業中得到大面積應用。2017年,山東道恩鈦業有限公司、潛江方圓鈦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被工信部授予“綠色示範工廠”稱號。

在產業鏈發展方面,各鈦白企業依據自身狀況和周邊環境特色,逐步創造條件走聯產道路,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循環發展。四川龍蟒、山東東佳、山東道恩、潛江方圓、江西添光等大批骨幹企業推出了硫—鈦、硫—磷—鈦、硫—銨—鈦、硫—鐵—鈦、硫—鈦—石膏—水泥等各具特色的綠色產業鏈。

當前,我國鈦白粉企業產品品質提升也逐漸加快,龍蟒佰利聯、山東東佳集團、攀鋼釩鈦、潛江方圓等一大批企業的塗料、塑料專用硫酸法金紅石型鈦白粉品質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一線產品水平,受到高端市場的認可,使我國在鈦白粉生產大國走向強國之路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部分內容來源網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