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網絡科技分論壇:聚焦技術創新與區塊鏈應用

人民網福州5月8日電(林曉麗)7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網絡科技分論壇舉辦,來自政府的代表、企業代表和行業專家聚焦“技術創新與區塊鏈應用”。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曹國英在致辭中表示,當前網絡信息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數字經濟蓬勃興起,以互聯網及其衍生技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引發的技術革命正在深刻影響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人工智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區塊鏈初具規模,類腦研究等前沿領域取得一定的突破,而在互聯網服務創新領域,我國大力推動互聯網+政務、互聯網+醫療等信息惠民政策,提升了服務質量和人民群眾獲得感。”曹國英說。

在分論壇上,管曉宏和鄔江興兩位院士分別以《智能時代的網絡科技和網絡化系統工程》、《未來計算與大數據試驗場》為題,闡述了對於新技術的看法。

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認為,人工智能出現的目的不是代替人,而是要充分發揮人在人工智能系統中所起的認知、創造、決策作用,系統工程可以有效協助控制決策、知識發現、學習和信息獲取。

未來計算將會體現出什麼樣的特徵?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猜想,第一個特徵是具備異地分佈聯合計算能力;第二是具備數據流計算能力;第三個特徵是具備領域專用軟硬件協同計算能力。

為了達到上述三個目標,鄔江興認為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實現高密度、高速率、長壽命、極便宜、超級容量存儲;二是實現存儲、傳輸、交換全鏈條具有泛在化、全域協同計算;三是針對大數據場景,開展大數據計算研究和技術算法評測,構建各種大數據場景。並且以這三個條件為基礎,構建出一個大型研究試驗平臺,包括與之配套的研究試驗工具和其他服務設施。

此外,現場政府代表、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圍繞5G技術研究與應用、互聯網新技術與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區塊鏈運用與金融科技創新、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助推數字經濟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和探討。

分論壇由科學技術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福建省科學技術廳、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承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