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200畝荒山種錐慄,黃橋村一“慄”三得

紅網時刻5月8日訊(通訊員 張可夫)5月7日,在濛濛細雨中,龍伏鎮黃橋村錐慄基地的栗子樹開花了,漫山遍野瀰漫著淡淡的慄花香。2016年栽下的首批錐慄樹,今年即將進入豐產期,“今年產量至少翻番,預計超過1萬斤。”黃橋村黨總支書記徐成林一邊計算一邊說。

在基地今年新增的約200畝山頭上,3月栽下的樹苗已經長出翠綠的新葉,將裸露的山坡點綴得生機盎然。這是由瀏陽市林業局承擔的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錐慄良種及配套豐產栽培技術示範項目。這一項目將進一步提高錐慄種植效益,對農民增收致富、丘陵地區鄉村振興等具有重要意義。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可夫

山頭綠了,貧困戶的工作也有著落了

2011年,一場大火將黃橋村的約200畝山林變成了荒山。山林被燒燬後,必須要進行還林綠化,但是因為山上缺水、土壤貧瘠等原因,村上試種了一些果樹,卻都沒有成功。2016年,在長沙市扶貧後盾單位和瀏陽市林業局的多方支持下,黃橋村流轉了一百餘畝土地種植錐慄,引進栽種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選育的“華慄1號”等三個錐慄良種,這三種錐慄樹具有適應性強、耐乾旱瘠薄、成熟期早和產量高等優點。

“去年是首批錐慄樹栽下的第3年,總共採摘了4000多斤,按12元每斤的批發價銷售,帶來了5萬元的收入。”徐成林表示,錐慄樹今年即將進入豐產期,產量預計將超過1萬斤,能為村集體帶來超過十萬元的收入。原來光禿禿的火燒跡地,變成了生機勃勃的錐慄林海,這讓徐成林十分高興:“既綠了山頭,又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取得了生態、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錐慄基地還解決了村上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安置問題。據錐慄基地的負責人張翕和介紹,基地的日常管護和採摘都是請村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每天工資90元到120元不等。按照工作兩個月來計算,每人平均可以獲得五六千元的收入。

今年新增示範推廣面積約200畝

在黃橋村錐慄基地已有基礎上,2018年,市林業局向上級申報了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用於示範推廣錐慄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

“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項目全省每年不到20個,而且主要向省定貧困縣傾斜。但是瀏陽一直以來承擔的林業科技推廣項目完成效果好,如‘油茶早期複合栽培’‘油茶保花保果’等項目都得到了上級的高度評價。再加上黃橋村也是省定貧困村,才爭取到這一項目落戶瀏陽。”瀏陽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趙光枚介紹。

這一項目由瀏陽市林業技術推廣站承擔,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作為該項目的科技支撐單位,委託瀏陽市林業技術推廣站對近年來取得的科技成果在湘中、湘南區域推廣。

這一項目建設期為3年,今年是項目實施的第一年。截至目前進展順利,3月栽下的樹苗已經長出翠綠的新葉。“今年基地新增錐慄新品種示範推廣面積約200畝,除了栽種原有品種,還引進了最新選育的華慄4號。目前林地流轉、整地、栽植等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日常管護。”趙光枚表示,接下來還將開展技術培訓,使良種推廣示範區農民能切實掌握新品種的培育技術以及配套的豐產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