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大旺,很高新区,国家级那种。

凝聚中外科技创新合力,携手搭建协同开放平台

写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参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之际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国际合作中心”)联合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紫光集团、中科院创投公司、肇庆国家高新区等五方代表在北京举行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各方围绕“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开展智慧园区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座谈会深入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同时助力肇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引领者。

在肇庆高新区建基地是创新之举


这,很大旺,很高新区,国家级那种。


肇庆高新区区位图 供图:肇庆国家高新区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举措,是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共同助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力抓手。

对此,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郭振山表示,选择在广东肇庆高新区建立这一基地,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创新之举。“深圳国家高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引领者和建设者,将携手各方在创新平台建立、科创企业资源导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项目。”


这,很大旺,很高新区,国家级那种。


肇庆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供图:肇庆国家高新区

作为企业代表,紫光云技术公司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刘伟介绍,紫光长期致力于成为世界级“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目前集团业务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及完整的新IT基础架构产品和公有云、行业云、政务云等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下一步,紫光愿与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搭建创新与大数据实验室,开展高新区信用体系建设,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 刘伟在座谈会现场表达了企业心声。

中科院创投公司副总经理汪斌指出,中科院成果转移转化基金主要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任务是和地方政府合作,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产业升级为驱动,为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接下来,中科院创投公司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探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基金。

肇庆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实际上,之所以选择在广东肇庆高新区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主要是因为肇庆近年来正在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肇庆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圈层,是湾区“9+2”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肇庆高新区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肇庆高新区位于肇庆市最东端,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其区位优势明显、基础配套完善、创新要素聚集、营商环境优良,是粤港澳大湾区炙手可热的创新发展热土。

目前,肇庆高新区已初步构建了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格局,201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了小鹏汽车、鼎星汽车、中电汽车、宝龙汽车等整车和零配件企业50多家,总投资超300亿元,2018年实现产值272亿元,全部达标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这,很大旺,很高新区,国家级那种。


肇庆高新区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疫苗灌装车间 供图:肇庆国家高新区


这,很大旺,很高新区,国家级那种。

小鹏汽车规划效果图 供图:肇庆国家高新区

与此同时,肇庆高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了全方位、多主体、高质量的国际经贸合作。2018年园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4亿元。

发挥智库作用共建合作平台

国际合作中心此次携手各方共商在肇庆高新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事宜,既是推动落实粤大湾区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也是政银企智多方携手开展深度合作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落实国际合作中心与紫光集团、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肇庆市以及肇庆高新区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行动。


这,很大旺,很高新区,国家级那种。


肇庆市大旺全景图 供图:肇庆国家高新区

座谈会上,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依滨对各方携手推进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建立高效工作推进机制,各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围绕推动协同创新基地落地,研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务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主动融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大局;

三是聚焦智能制造、云计算、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突出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狠抓重点项目落地工作;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为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集聚肇庆高新区打造法治化创新环境,实现创新成果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

五是携手搭建高能级协同开放平台,凝聚中外科技创新合力,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标杆,形成示范。

下一步,各方将发挥比较优势,凝聚优质创新资源,全力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成为肇庆高新区新兴产业集聚的响亮名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节点和政企协智多方合作的成功典范。


END

本文作者: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栾相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